肝源性水肿(hepatic edem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肝硬化、重症
肝炎及
肝脏肿瘤等严重肝脏病变造成
低蛋白血症和
门脉高压,导致
胶体渗透压降低及
循环障碍,以
腹水为特征的可凹性
体液潴留和水肿状态。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上肢常无水肿。患者常伴有
黄疸、
肝大、
脾大、
蜘蛛痣、腹壁
静脉曲张等
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体征。治疗针对原发疾病,酌情给予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休克、降颅压等对症处理。必要时行透析或换血治疗。
(3)肝
淋巴液的漏出由于肝静脉狭窄引起肝脏
淤血导致
窦状隙压力上升,肝淋巴间隙(Dissespaces)扩大,肝被膜淋巴管腔扩大,肝淋巴液增加,所以由肝脏漏出的淋巴液是腹水形成的原因之一。
(2)
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亢进①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钠的重吸收亢进②循环
血容量降低:引起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但
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并不相应降低,所以导致体内钠的
潴留。
心源性水肿的临床表现为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分,继而逐渐出现
全身性水肿,伴有
颈静脉怒张、肝大、静脉压升高、胸腹水等。在临床上
肺心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各种原因导致右
心功能不全时,均可出现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发展常较迅速,水肿软而
移动性较大。伴有其他
肾病病征:如
高血压、蛋白尿、
血尿、
管型尿、眼底改变等。多由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高血压、
糖尿病等疾病引起
继发性肾病所致。
失代偿期肝硬化水肿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伴有
肝掌、
蜘蛛痣、
肝区隐痛、乏力、面色灰暗黝黑、
食欲减退、进食后饱胀、恶心、呕吐,
门脉高压症的症状。
黏液性水肿的特点是水肿部位皮薄而光亮,按压而不凹陷,颜面及下肢出现水肿,严重时全身累及,同时伴无力、
畏寒、
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反应淡漠、便秘、
贫血、
性欲减退,女性
月经紊乱。常见于
甲状腺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