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新译
2003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老子新译:道德经评注》对《道德经》这部古代著名哲学典籍提供原文,以导读为前提,给出注释、意译、疑似辨析、名句欣赏,并进行评析。2003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袁培智。
《道德经》
第一章意译
第一章 意译“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讨论的,但通过语言这个不精确的工具表达出来的不是真正的永恒的“道”;姑且命名为“道”,但这并不是它真正的名字。“道”这个东西,本来是没有名字的,它是天地开创者;经过命名之后称之为“道”,它指的是管理我们这个世界的最高法则。不带着贪念,能体会到“道”的精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看到道与万物的精确关系。两者的名称虽然有差异,但是都是指向同一本体,它们同样令人惊叹,它们都是一个混沌。认识到混沌是客观事实和客观存在,是一切学问的开始。 图: 道德经怀禅八大刻)原文
第二章意译
第二章意译 世人不依据道,而主观形成的所谓优秀的概念,事实真相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不依道而主观认为的良好的形式,未必就是有效。相辅相成的规律,是永久的法则。圣人做符合客观规律事情,违反规律的事情不做,教导别人的东西能够对实践有积极意义,能够抓住本质和根源性的东西教给别人;付出努力但不贪天功为己有,创造事物而不带着贪念过多占有,作出贡献但不骄傲。只有他不骄傲不带着贪念,他才能保存自己的努力成果。
第三章意译
不推崇虚伪的道德化身和道德制高点,使人们没有人斗人的工具;不用资本来衡量物品的价值,使人们没有盗取之心;不让什么是需要争夺才能获取的,使社会风气不乱。圣人这样的哲人王来治理天下,使民众不带着贪念,能实现温饱,身体能健康。令到人们相对的地无知无欲,即是一个社会不必要有太多偏离道的东西要学,此为相对的“无知”(例如潜规则这些东西,就是垃圾,不好的社会,人们就得去学习这样的“知识”,就是“多知”,不是相对的“无知”);民众不带着贪念,做好自己的本分,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寻找生命价值和意义,这是相对的无欲。同时让狡猾的人不能想入非非。做的事情除了符合道的之外就不做,则没什么难题不能解决。
第四章意译
“道”虽然是看不见的,但它的作用又是那么的无穷无尽。深远啊!就好像是万物的宗主的感觉,但是又不能直接这样说和类比,只能说是“好像”。它消磨了自己的锐气,消除了纷扰,不露锋芒;它调和自身的光辉,混同于俗世。它是那样的深远无形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创造的,但它肯定是超越人类头脑里面的“帝”这样的级别,在“帝”这样的地位之上,但不能直接这样说和类比,只能说好像这样。
第五章意译
天地没有虚伪的仁义道德,它对待万物就像人类对待牛羊猪狗等牲畜一样,人类对待畜生,符合我们实质性要求的就疼爱,天地的境界高于人,但也类似,不论是什么,符合道的事物天地才会对其爱戴;圣人也是类似的,平等地对待每一百姓,不因为某些人有虚伪的仁义道德但无实质而偏爱,不论是谁,只有言行符合道的百姓才得到圣人的支持。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看不见但并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运动的绝对性。太多的规范,太绝对化走极端会加速失败,不如发展相对性的概念。
第六章意译
生育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久的,它是玄妙的母性。玄妙母性的生育之产门,就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它孕育万物生生不息。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第七章意译
天地长久地存在着。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不将自己的贪念带入局中,将自己的私心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这样反而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意译
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且不带着贪念,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有着服务的价值。向善的人,处于像水一样的地方,心胸像水一样渊博,和人相处能有像“道”一样的仁德,说话像“道”一样有实质,为政能从服务者的态度去治理,处事能有按规律办事的能力,行动能够按照规律寻找合适的时机。因为不带着贪念去生活,所以没有多余的忧虑。
第九章意译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过度持有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成就功业之后,不贪恋名利,不贪天功为己有,对人不带着贪念,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
第十章意译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第十一章意译
三十根辐条共用一个轴,在它相对空虚的地方,才是车有用之处,才能发挥载人的作用。
用粘土做成器皿,在它相对空虚的地方,才是器皿有用之处,才能放东西。
做房屋门窗有了房间,在它相对空虚的地方,才是房屋有用之处,才能住人。
所以相对的“有”之所以能够带给人很多的便利,是因为相对的“无”发挥了“有”的作用。
第十二章意译
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最后一定眼花缭乱,视觉迟钝;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最后一定听觉不灵;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最后一定食不知其味,味觉丧失;过分放纵地骑马打猎,追逐鸟兽,最后一定无法集中精神,魂不守舍;过分追求金银珠宝,最后一定行为堕落,身败名裂。
圣人不屈从于感官的诱惑,在感官方面只需要最基本的要求,而追求内心心灵的闲适和恬淡,所以他们相对地放弃前者而求取后者。
第十三章意译
宠辱若惊,重视私利就像大祸害一样。什么是宠辱若惊?得宠(本质上)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是重视私利好像大祸害一样?人之所以有祸害,是因为人有私利,有不合理的要求,带着贪念,如果人没有私利,则还有什么忧患呢?所以,私利这个东西能够转化为了实现天下的福祉而服务的动机,贵天下就像他没转变观念之前贵其身一样,则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能够将私利这个东西能够转化为了实现天下的福祉而服务的动机,爱天下就像他没转变观念之前爱自己一样,并以这种态度去处理事情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第十四章意译
看但看不见,曰夷;听但听不见,曰希;摸但摸不到,曰微。希、夷、微,无法用这三种感官呈现出来,所以混沌一体。它上面不显得光明,下面也不显得昏暗,渺茫幽远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归到无形的状态。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叫做“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背后。根据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 在的具体事物。能够认识我们这个宇宙的起始,这就叫“道”的规律。
第十五章意译
古时候懂得“道”的人的情况是,细致、深邃而通达,深刻到难以认识的地步。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好勉强地形容他:小心谨慎呵,象冬天踏冰过河;警惕疑惧呵,象提防着周围的攻击;庄重严肃呵,象在作客;融和疏脱呵,象冰柱消融;敦厚质朴呵,象平淡无奇的素材;空豁旷达呵,象深山幽谷;浑朴厚道呵,象江河的混浊;谁能够在浑浊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谁能在长久的安定中变动起来,慢慢地趋进?保持这种“道”的人,他不要求圆满。正因为他不自求圆满,所以虽然破败,却不会穷竭,不必制造新的东西去补充。
第十六章意译
尽量使心灵达到一种没有贪念的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相对宁静的心态。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由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万物纷繁茂盛,虽然循环发展,但总会有返回到它的出发点的时候(才能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归回本原叫“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认识了“常”,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能符合规律;符合规律,才能符合“道”;符合了“道”,才能长久,永远都不会遭受危险。
第十七章意译
最好的政冶,民众根本意识不到统冶者的存在;其次的政冶,民众亲近君王、赞扬君王;再次一等的,民众害怕统冶者;更次一等的,民众轻蔑统冶者。统冶者的诚信不足,民众才对他不信任。(最好的统冶者)是悠闲自如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民众都说:“我们本来就该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意译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所谓“仁义”存在;“道”被废弃后而到导致的聪明智慧发挥了,但很多已经是偏离了“道”,是舍本逐末的智慧,是“大伪”的智慧;有家庭纠纷,才需要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锗乱,才需要所谓忠臣。
第十九章意译
绝弃偏离“道”只突出少数人的“圣”、“智”,民众才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虚假的“仁”和“义”,民众才能回归孝慈;抛弃巧和利,盗贼自然消失。(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东西全是巧饰的东西,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正面指出)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贪念,抛弃所谓(圣智礼法的)偏离“道”的学问,达到没有忧虑的境地。
第二十章意译
顺应自然与违反自然,差别有多大?善与恶,相去有多远?人们所顾忌的,不能不顾忌。自洪荒以来就是如此了,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你挤我撞,好像是去参加一次盛大的聚会;又像是去占领赏春的高台。
而我却独自淡漠宁静,对一切都表现出无动于衷。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嬉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的生活都富足有余,而我却像总是缺少了什么。我真是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而我又是那样的暗昧糊涂;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敦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高风漂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糊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貌似顽固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二十一章意译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模糊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模糊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蕴藏着精气,这精气是最真实的,这精气是可以信验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永不消失,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二十二章意译
委曲便会保全,弯曲便会伸直,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索取少就会获得,带着贪念便会落空。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管理天下的工具。不自我吹嘘,反能显明;不主观臆断,反能是非彰明;不恶意吹捧,反能得到功劳;不骄矜自负,所以才能出人头地。正因为不带着贪念,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会是空话呢?它确实能使人得到保全。
二十三章意译
少施加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所以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合乎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合乎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合乎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的都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二十四章意译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走不快;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吹嘘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用“道”的标准来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二十五章意译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灵,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对它进行形容和描述,就是“无限发展”。而这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本源状态—逝—远—返”的周期性,相对地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发展为新的状态。所以说道无限发展、天无限发展、地无限发展、人也无限发展。宇宙间有四类无限发展的事物,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二十六章意译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享有繁华的生活,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二十七章意译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出现误会;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二十八章意译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物极必反回归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就不会有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微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素朴纯真状态。朴素自然分别体现 在许多具体事物中,有道的人分别应用之,能够成为各种具体事物的主宰者,真正的智者是不会割裂事物中素朴而自然而然的东西。
二十九章意译
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民众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正确判断和意愿而加以强力统治,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正确判断和意愿而加以强力改变,而执着于自己错误的主张,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措施法度。
三十章意译
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的。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因此,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了目的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了目的确实出于不得已,成功了却不逞强。事物强硬了,必然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很快就会失败。
三十一章意译
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依赖它。君子平时居处就是以左为贵,而已用兵打仗就以右为贵。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把杀人当快乐。凡事把杀人当快乐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副将军居于左边,正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的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胜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态度参与,即使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处理后事。
三十二章意译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臣服。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
三十三章意译
能了解、认识别人是机智,能认识、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虽然不在位置上但仍然能施予自己影响的人才是长久的。
三十四章意译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带着贪念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形容它是在放低自己,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形容它在无限发展。为什么呢?正因为他发展变大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才能成就它自身的发展。
三十五章意译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事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感觉是平淡无奇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三十六章意译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三十七章意译
道永远是顺任规律而无所不能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念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念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三十八章意译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虚假的有德,因为这种人是真正的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虚假的不离失“德”,其实这种人实质没有“德”的。“上德”之人自然实质性的作为没有带着贪念的意图,“下德”之人不是实质性的作为而是另有企图的形式上的作为。具备“上仁”的人不表现为虚假的有仁,因此实质上是有“仁”; “上义”之人不是实质性的作为而是另有企图的形式上的虚假的作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蠢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脚踏实地的态度。
三十九章意译
往昔曾得“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神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停止力量;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亡;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相对的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相对的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朴实无华像山石。
四十章意译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四十一章意译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由于生活在上层,不了解基层情况,以为简单,努力去推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因为对上层和下层都是一知半解,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发现“道”原来是通过平凡之事来表现,没什么神奇的,哈哈大笑。不哈哈大笑说明没有弄清楚“道”,也就不能行道。所以老话说过: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生生不息。
四十二章意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蛮横而硬邦邦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四十三章意译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可以穿越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依道办事的益处。对实践有积极意义,能够抓住本质和根源性的东西的教学方法,依“道”办事的益处,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四十四章意译
名望和私利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私利和货物比起来哪一样更多?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带着贪念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不带着贪念,就不会受到委屈;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四十五章意译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看不见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 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不带着贪念才能统治天下。
四十六章意译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心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不带着贪念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四十七章意译
圣人不出门户,也能够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也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离开“道”越远,他所知道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就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知道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依“道”办事而可以有所成就。
四十八章意译
求假道学的人,其贪念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贪念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依“道”办事的境地。能够做到依“道”办事,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民众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四十九章意译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相对地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的品德,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讲信用;对不守信的人,我也相对的讲信用,这样可以得到诚信的品德,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贪念,为天下的心一片赤诚。百姓们都以耳目关注他、拥戴他,圣人都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
五十章意译
人的一生由生到死。在整个社会,生命力处上升阶段的人占三成;生命力走下坡路的人占三成;生命力处上升阶段却活动得像死亡一样的人占三成。这后三成的人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享受过度。据说善于把握生命力的人,行路不会遇到犀牛、老虎之类的猛兽,作战不会受甲兵的伤害。因为犀牛之角无所顶,老虎的利爪无所施,刀剑无刺。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善于离开致死的范围。
五十一章意译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和珍贵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激活生长万物而不带着贪念头要求万物,德畜养万物而不带着贪念加以控制,万物依循“道”和“德”能自然地发展、变化。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带着贪念,抚育万物而不过分居功,导引万物而不过分控制,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五十二章意译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相对的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塞住贪念的孔穴,闭起贪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贪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
五十三章意译
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 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虽然平坦,但人君却喜欢走邪径。朝正腐败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
五十四章意译
善于建立“道”而不破坏“道”,善于抱持“道”而不脱离“道”,后来的人会纪念前人的优秀传统,并且发扬光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就可以有德高望重的家族;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五十五章意译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有一颗赤子之心,可以类比婴儿。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不是因为男女的交合的事情,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失败。
五十六章意译
聪明的智者实际的去做,而不说多余的话,只说不做的人,不是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决他们的争论,让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共同发出和谐的光芒,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五十七章意译
用平正的办法治理国家,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以不节外生枝的方法来取得天下。我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天下越远离“道”,禁忌就越多,民众就越贫乏;民间精良器械愈多,兵乃不祥之器,国家就愈乱;民众发明的远离“道”的技术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越厉害;法律制度愈明晰,盗贼知道是官府的无能,盗贼反而更多。因此圣人的话说:我依“道”而行,民众自会潜移默化;我不节外生枝,民众自会走上轨道;我不惹是生非,民众自会富足;我不带着贪念,民众自会淳朴。
五十八章意译
政冶宽厚清明,民众就淳朴忠诚;政冶苛酷黑暗,民众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五十九章意译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六十章意译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不要频繁翻动导致破碎,要注意掌握火候。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民众享受到德的恩泽。
六十一章意译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或者大国对小国谦让而取得大国的信任,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与小国不过是“取”和“取于”的关系。“欲兼畜人”即接纳吸收别国加入自己的联盟;“欲入事人”则是加入别国的同盟。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六十二章意译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得靠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错误,也可得到它的相对的体谅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六十三章意译
按规律去办事,以不节外生枝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会不切实际地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过于容易,势必遭受不必要的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客观看待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六十四章意译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人为地不合规律地加速就会失败,人为地制定超出规律的目的,不会达到目的。因此圣人按规律办事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不会超出规律制定目标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就满足于眼前的成果裹足不前,使事情功败垂成。能善始善终,则没有失败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一般人所忽略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规律而不会妄加干预。
六十五章意译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让民众需要太多知晓智巧伪诈的邪门歪道,而是让民众相对的“愚蠢”一点,能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冶,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道”,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规律。
六十六章意译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相对地处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民众,言辞对人民要谦下,要想领导民众,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民众之上,而民众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民众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民众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民众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会和他相争。
六十七章意译
天下人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变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和天下万物争强。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和天下万物争强,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 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节俭而追求奢侈;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则能让事业胜利,用来守成则牢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六十八章意译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不会被小的不涉及本质和大体的骚扰而影响,自乱阵脚;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带着贪念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古代的准则。
六十九章意译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七十章意译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七十一章意译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七十二章意译
当抿众不畏惧统冶者的真压和威慑时,那么,更大的真压和威慑就要到来了。不要扰乱抿众生活起居的正常秩序,不要打乱抿众正常生活的节奏。只有不压迫民众,抿众才不厌恶统冶者。因此,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而保持前者。
七十三章意译
勇于表现刚强,势头就会被扼杀,勇于柔弱,则有生命力,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七十四章意译
统冶者违反“道”不给生路,抿众被逼到极端了就不怕死,何必还用杀人恐吓之呢?要想使抿众回到心理健康,怕死的正常状态,就不要偏离“道”。而罪大恶极的人,捕而杀之,以后还有谁敢犯罪呢?掴家的履令严明,刑罚严肃,能够公正地捕杀罪大恶极的人。而不需要抿众去代任,民众代掴家捕杀犯人,就像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会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七十五章意译
抿众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冶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抿众才陷于饥饿。抿众之所以难于统冶,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带着贪念,所以抿众就难于统治。抿众之所以违反正常心理轻生冒死,是由于统冶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抿众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生活享受的人高明。
七十六章意译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硬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失去理智过分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七十七章意译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带着贪念过多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不带着贪念所以显示了自己的贤能。
七十八章意译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所有祸灾的责任,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劝导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七十九章意译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方可以算是行善。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不会因为你讨好它而帮助你,它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八十章意译
使掴家变小,因此抿众减少,(这样就容易发展)。达到有各种工具而不使用的程度,使抿众有着正常的心理畏惧死亡而不必被生计所逼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舟车,没有人要去乘坐,有兵器盔甲,没有可使用的机会。没有多少杂事需要复杂的言语记述,用节绳记事的方法就足矣应付事情。以所食为美味,以所穿着为美丽,以所居住的为安适,以自己的风俗为乐。与邻国相望,鸡犬相闻,因为没有利益关系,没有冲突的形势,大家都拥有共同的东西,到老死也没有往来的必要
八十一章意译
真实可信有时相对的听起来不舒服,太漂亮的话有时失去真实性。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贪念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实在的事情,而不带着贪念。
参考文献
[1].《老子它说》 南怀瑾著述 复旦大学出版社
[2].《周易智慧——宇宙的模型》 谢宝笙 花城出版社
(本文资料由福州徐林小姐提供)
《老子今译》
导语
《老子》是超越时空的哲学经典,经历三千个春秋风雨而始终温润东方的心灵,本书是以“无为”作为主线,别开天地自成一家的注译本采取平铺直叙法,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者,都能看懂。译文后附有近贤译文三则对比,读者将观赏到数百处有别于前贤的注解,读来新奇活跃而不失严谨。
内容简介
一部长达47万字,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承袭古代文明的《老子新译》·[道德经]评注问世。这本书由北京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医院老中医袁培智所著。
《〈老子〉新译》认为《老子》原著作中的关键之辞“无为”、是无私的同义词。认为《老子》的治世政治韬略是无为而治。《〈老子〉新译》的体例亦甚有特点,以:导读、原文、注释、意译、疑似辨析、名句欣赏、评析七个步骤,条分类析、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易于理解领会所诠释原著的经文旨趣、奥义内涵。
前言
这部著作的原稿最初是2001年七、八月间,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让人送来给我看。实际上闵老此前已认真核阅了该稿,字里行间有他多处圈改的内容。他还围绕该著作写了一封千余字的信,与作者探讨有关“老学”中的问题。著作原拟名《我眼睛中的(老子)》,现 在《(老子)新译》这个书名是闵老应作者所请改定,并赐墨题书。
真正认识袁培智先生是在接触稿子之后,他赴京参加一个中医专家会议,专门来白云观见面,以后常有书信和电话联系。培智先生原籍甘肃省,20世纪60年代自愿参加新疆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他是自学成才的专家,在杏林中更有成就,不仅中医临床经验丰富,且多理论研究,著述颇丰。他给我总的印象是:为人平易谦和、论及学术却十分认真,不轻易苟同人言,实是我辈性情中人。
《老子》这部经典著作,社会各界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都知道是为中华古老的哲学著作,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著释《老子》者、据专家考证有一千五、六百家之多,见仁见智。《(老子)新释》则求得《老子》原著作中的关键之辞“无为”、是无私的同义词。认为《老子》的治世政治韬略是“无为而治”,其精神实质上就是无私而治,这是万古遵从的治世通则。《老予》思想的要义在倡公抑私,主线是公私斗争。以这一主题精神研究诠释《老子》,确是见解独特。《(老子)新译》的体例亦甚有特点,以:导读、原文、注释、意译、疑似辨析、名句欣赏、评析七个步骤,条分类析、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使读者由浅入深,渐入佳境,易于理解领会所诠释原著的经文旨趣、奥义内涵。《老子》是道教最基本的经典,教内尊称为《道德真经》,以其为道教阐发教理教义的根据。
当与作者见面并对其经历有所了解之后,深佩他身在边陲、且心脏又有疾患,在较困难的环境中还笔耕不辍地努力。本拟争取一些海内外朋友的帮助,将他的书早日出版发行,但种种原因一拖再拖,最终还是作者自己的努力,才使这部著作有幸早日出版与读者见面。我生性愚钝,对《老子》义旨精神悟得浅薄,但赞赏培智先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努力,用自己的理解发掘老子哲学思想的奥义,他的研究创新精神,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值此大作出版之际,专门寄一封信函来,坚嘱为其著作讲几句话,却之不恭、故写以上如是语,是为序。
袁志鸿
2002年夏于北京
(本序作者为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兼教务部主任,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精彩页
《医古文》教材,选载《老子》数篇,所选第二章中,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句,系“无为”一词的首出处(全书“无为”计十余处)。句中的“不言之教”即无言的教化——身教,已为后世逐渐共识,就不需赘述了。然“无为”之义,至 今尚不明其义,尚无中允的说法。陆贾在《新语、无为》中说:“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意思是说,道的功用很多,但与人类关系最大者是“无为”;人们的言行,最大者是谨敬“无为”来说话做事。鲁迅先生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意思是说,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扎根于“道”的教化。由此可见,“无为”一词,乃《老子》的核心思想理论和关键词组,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古今注解《老子》的学者,虽逾数千家,然于“无为”一词之蕴义,却众说纷纭,于吃紧处模糊,于收束处敷衍,或逢疑则默,使读者莫衷一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我虽非研究《老子》的学者,但对“无为”一词的含义究竟如何,却经常萦绕心怀,梦寐以求。我认为,“圣人处无为之事”,清楚表明,“无为”本身,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做事的“事”,其含义自然要从人们做事的目的、态度的正确与否中去求义;自古以来,做事的是非标准,无非用有私、无私就可概之。
考现今的多种汉语词典,于“无为”词条,大都注解成这样:“无为,是道家哲学思想。即顺应(或云顺其)自然,无所作为”。也有辞书似乎隐约认识到,用“无所作为”字目不妥,而改辞作“不必有所作为”。这种错误说法的认识来源,是将“无为”之“无”字,看成了一个否定词,没有把“无为”二字,看成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专用术语所致。因此,于“无为”一词,有学者说“无为”是“无所施为”;有说是“无妄为’’者;有说是“不妄为”者;有说是“无知”义者,说是“不用人为巧诈之智来治物”;有说是“不造作”者;有说是“不去刻意做事,,者;有引以原文避其不解者。特别是近有学者,将“无为之事,不言之教’’大加批判说:“根据老子的逻辑,‘为’之‘言’之,就会有矛盾,有是非,即‘无为’,也‘不言’,就没有矛盾,没有是非”。显而易见,这种批判论点,是把“不言之教”中的“不言”,错误地理解成了“不说话”;将“无为之事”中的“无为”,错误地理解成了“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原文旨义进行了错误理解基础上的误批错判。
也有学者解“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然社会的人事,毕竟与自然不同,自然尚有其严格的运行规律,若人失去组织和管束,都各行其是,则天下就会大乱,此绝非老子“无为”一词之本义。从老子的“行不言之教”的“教”字考稽,既然讲教化,就不存在任凭人们各行其是而不加干涉、不加约束的问题存在。也有学者说“无为”是通过弱的方式,而达到有为的目的。更有学者认为,“无为”若作为名词,就是指称那些原始的、不是人为生出来的行为;若作为动词,则是只去做那些本来就该做的、不是人为生出来的事情。这是操两可之说。以上诸多说法,实无精实之言,有如将读者推入迷雾之中,不知所云为何?(恕不再引)。可以说“无为”的涵义,学者们各执己见,立论纷繁真义难显,使人无法遵从。现试对“无为”一词的蕴义,别开生面、另辟溪泾,解析如下,或可彰老子的光辉哲学思想,而造福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P1-2
专著
任继愈先生编写的《老子新译》的电子书专著:
老子今译》(古籍出版社,1956年8月)
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
《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1985年又出修订本)
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1月)
老子全译》(巴蜀书社,1992年)
《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墨子与墨家》(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
《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1月)
《任继愈禅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皓首学术随笔·任继愈卷》(中华书局,2006年10月)
老子绎读》(书目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3 20:07
目录
概述
《道德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