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绎读》的作者是任继愈,由商务印书馆
出版。《论语》和《老子》(《道德经》)是我国古代人文经典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关于前者,早已有学者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后者则有学者任继愈的《老子绎读》.
《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主要内容简介:从思想内容来推算时代,有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过硬的根据还是文献、实物。自从湖北荆门出土战国楚墓竹简《老子》,老子的时代已有了比较明朗的轮廓。我在四十多年前所提出的观点有了更有力的实证的支持。老子应是春秋时代的人。
本书是任先生对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经典——《老子》的注解和阐释。 作者在
《老子》原文的每章前,撰写了高度概括性的内容提要和中心思想;对原文中的重点和难懂词句,逐一校注,并附有历代名家的校勘成果;译文精确、流畅、规范、易懂。作者译注《老子》始于1956年,先后出版过三部《老子》注译著作,深受几代学人的推崇和喜爱。本书集作者半个多世纪研究《老子》的大成,也是《老子》问世2000多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译本不是根据古本、善本,而是以社会流行广、影响大的王弼本为底本。作者认为,战国时期的《老子》、汉初的《老子》的基本思想已定型、成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并不是那些善本、古本等稀见的版本,而是通行本。参照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原文进行注释、翻译。每个章节以作者对本章提纲挈领性的导读为开始;原文与脚注采用原书的
繁体样式,脚注对原文中的重点和难懂词句,逐一校注,并附有历代名家的校勘成果,充分体现其学术性的一面;在原文的右边附有简体的翻译
文字,译文精确、流畅、规范、易懂,显示其普及性、大众化的一面;书后附重要名词索引与内容分类索引,便于读者更易领略老子的博大精深;图书最后附有
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释文,以及作者多年来对于《老子》的研究成果与心得。全书内文疏朗,易于展阅,文约而义丰,相信能为浮躁的当今社会注入一缕清泉。
本书是任继愈先生对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经典——《老子》的注解和阐释。作者在《老子》原文的每章前,撰写了高度概括性的内容提要和中心思想;对原文中的重点和难懂词句,逐一校注,并附有历代名家的校勘成果;译文精确、流畅、规范、易懂。作者译注《老子》始于1956年,先后出版过三部《老子》注译著作,深受几代学人的推崇和喜爱。本书集作者半个多世纪研究《老子》的大成,也是《老子》问世2000多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专著 一、《老子今译》(古籍出版社,1956年8月)《
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老子新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1985年又出修订本)《
中国哲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1月)《老子全译》(巴蜀书社,1992年)《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墨子与墨家》(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
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1月)《任继愈禅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皓首学术随笔·任继愈卷》(中华书局,2006年10月)《老子绎读》(
书目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二、主编《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63年7月初版)《
中国哲学发展史》(七卷本,已出四卷,人民出版社,1983—1998年)《中国佛教史》(八卷本,已出三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增订本)《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宗教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8月)《佛教大辞典》(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哲学春秋战国宗教思想方面有深远的影响.产生于东汉中叶的道教,尊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书为主要经典,对此做出宗教性解释,宣扬人们经过一定的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二者长生永存,成为神仙.还应当看到老子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封建王朝为恢复社会经济而采取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其指导思想多来自老子.老子和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也有密切的关系.总之,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大家,中国历史上有重大贡献的思想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道家学派的创始者. 任先生在《老子绎读》中将《老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准确性,又注意今人的可读性,当然个别之处也有商量的余地,但从整体上看,这是学术性很强的译本.请看《老子》第一章,原文是: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学术研究如何与这些经典的普及化结合起来,成为一个需要通过实践加以解决的问题.显而易见的是,普及不能离开精深的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又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文字学,训诂学, 历史文献学诸方面着眼,这些都是为了准确地理解古代人文经典的内容,挖掘其内在的义理;唯有义理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启发今人的智慧.这种智慧既是原来的古人思想之反映,又适合于今人之理解.这二者间的联结,要靠学人们的精深研究,才能结合得好,表达得好,从而对今人有益.这样看来,古代人文经典的普及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艰巨的脑力劳动.任继愈先生的《老子绎读》就是这方面的显例,值得向社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