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中国生产农业机械的特大型企业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中国生产农业机械的特大型企业。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1955年10月1日建厂奠基,1959年11月1日建成投产。八十年代有职工3.7万多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具有年生产2万台履带拖拉机、6万台轮式拖拉机、1万台100系列柴油机、1500台压路机、500 辆越野载重汽车、30万辆自行车的生产能力,同时还生产叉车、燃油泵发电机组、烟草机械、压力容器等 6个系列50多种产品。产品除满足中国各行业需要外,还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名字是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建厂历史
第一拖拉机厂,座落在河南省洛阳市建设路的工业区。一拖是中国机械工业、农机工业的长子,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的“一五六”重点项目之一。
当初一拖落地洛阳,还得到毛泽东的亲自批示。在哈尔滨石家庄、西安、郑州、洛阳等城市都希望把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厂建在自己的土地上时,1954年1月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泽东幽默地说: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了,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1999年出版的《拖城故事》里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详细记载。曾任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厂长的杨立功,在一篇文章里解答了一拖选址九朝古都洛阳的原因。当时洛阳只有9万人且工业基础薄弱,毛泽东为一拖选址在这里,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从国防的角度考虑,洛阳地处中原内地,四周是山地,利于战备;另一个原因从全国工业布局来考虑,各个地区工业要均衡发展。
1953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举全国之力,从上海、长春等地抽调专家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杨立功等“垦荒者”开始筹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开始为了保密,对外代号叫081厂,所以一拖筹备处也就081筹备处。
来自全国各大工业发达城市的建设者,汇集到这个千年古都时,洛阳当时城市建设十分落后,仅有9万居民。1954年秋天发大水,整个洛阳城浸泡在大水里,建设者们是划着木船走了二三十里路渡过涧河才来到建设路河柴所在地,那时是一片荒野。1955年10月1日上午,洛阳市7万多人参加了第一拖拉机厂主厂房动工奠基典礼大会。会后,工地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奠基仪式由洛阳工程局和拖拉机厂共同主持,河南省副省长邢绍棠举锨破土,洛阳市委书记李立和厂长刘刚、副厂长杨立功,洛阳工程局局长王焕宇等同时铲土填坑。这块上写“奠基纪念”四个大字的奠基石,就立在现厂部正门东出入口的墙脚之下。 在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和试生产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在第一辆拖拉机制造之前,一拖专门组织工程师编写了一本名为《ДТ-54拖拉机》的书,用于介绍该拖拉机各部件的性能用途,及驾驶、修理和维护保养等知识。
此书出版不久,1958年,毛主席对一拖即将生产的拖拉机作出重要指示:“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外文。各种拖拉机式样和性能一定要适合我国的气候和地形,并且一定要综合利用;其成本一定要尽可能降低。”国家对一拖建厂当时投资1.5亿元,设计年生产能力1.5万台,由苏联哈尔科夫拖拉机厂提供德特54型拖拉机图纸。洛阳拖拉机厂于1959年批量生产并将生产的拖拉机定名为东方红—54型拖拉机,共生产各型号履带拖拉机100多万台。
1958年7月20号,第一台手工试制的东方红-54型履带拖拉机出厂。
时任发动机车间工段长卢富来是上海人,1956年支援一汽建设,1958年从长春调到洛阳支援一拖建厂。1958年进厂的工人,好多是从豫东豫南豫北农村来的。这批工人并不知道机床各个加油孔要加不同的油,一天加几次油,夏季和冬季分别加什么油。这些工人就说,你要问我什么时候种红薯,什么时候收我知道,怎么给机器加油不知道。他们并不是不爱惜这些机器,而是不掌握这个技术,没有经过正式培训,从农村的地里直接到工厂当工人,顶多给讲半天安全常识。卢富来想出了个办法,制定出“班前三件事,班后四不走”的规定:具体是上班前列好队,第一件事是给工人读《工人日报》的文章,政治挂帅;第二件是总结表扬前一天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和事迹;第三件事是部署当天任务。下班后的“四不走”是:任务完不成不走;零件没摆放整齐不能走;设备没保养好不能走;交接班没完成不能走。这个办法很快让这批工人成为了工厂的骨干力量。1959年,一机部命名“卢富来”班组,卢富来在1959年11月1日一拖建成投产典礼上作为几万基层职工代表发言。
1959年10月,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亲自来到拖拉机厂视察。在装配线旁,他和专家、职工亲切交谈,并语重心长地叮嘱杨立功厂长:你们要记着,你们是“中国第一”啊!要出“中国第一”的产品,出“中国第一”的人才,创造“中国第一”的业绩。
产品发展
1958年10月,中国一拖就开始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换代,1959年即试制成功东方红75履带拖拉机,在作业效率提高45%的同时,油耗降低3%。1966年,东方红75拖拉机完全取代东方红54拖拉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苏联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阿尔泰(二战中建厂)三个厂都将生产的德特54型拖拉机功率加大至75马力(改称德特75),后随着生产需要,哈拖厂转产175马力履带和四轮驱动扭腰拖拉机,阿拖厂转产130马力履带拖拉机,80年代在哈萨克又新建了巴夫拉达尔拖拉机厂,与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原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更名)共同生产德特75型拖拉机。随着技术进步洛阳拖拉机厂不断采用提高转速的方法增加发动机功率发动机转速由1 300转/分提高至1 600转/分,功率增至90马力。因再提高转速需为发动机加装离心平衡轴,故100马力以上拖拉机就装用6105型柴油机。底盘行走部分未进行大的改进,只是近年参照德特75对边减速齿轮和驱动轮作了加强更改。
七十年代初,一拖年产1.5万台东方红75型履带拖拉机,中国70%以上机耕任务是由东方红拖拉机完成的。
1964年,一拖根据我国广大农村多种作业的要求,开始了40型水旱两用轮式拖拉机的研制工作,1965年试制成功,1970年正式投产。与其配套的490柴油机也同步进行设计、试制、生产。东方红-40型拖拉机转向轻便、结构合理,采用风冷发动机,适合多种工况,受到用户的极大欢迎,投产后年产量很快就超过5000台。东方红-40型40马力轮式拖拉机是一拖职工自己设计的产品,生产线是自己调试的,工装设备是自己制造的,拖拉机配套的发动机也是自己研制生产的。
东方红40拖拉机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用户调查和反复的试验,在投产后也不断地根据用户反映的情况进行改进。1971年到1972年,一拖组织人员对用户反映的40拖拉机质量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一年内就解决了67个问题。
然而,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产品正在逐步成熟时,1978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后,东方红40拖拉机奉命停产。而此前8年,东方红40拖拉机已累计生产3.16万台,总产值达1.86亿元。这一非常有潜力的产品在发展中夭折,成为一拖历史上难以言说的遗憾。
企业转型
一拖建厂后就是个小社会。方圆十里的家属区里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体育馆,一应俱全。可以说,十几万职工及家属的衣食住行、健康、教育等等都归厂里管,大家都以厂为家,工作起来很努力,经常周末加班也没怨言。
1978年以后,国家不再给一拖下达生产计划,并指令实际上极具发展潜力的东方红-40拖拉机下马停产,使得一拖的发展蒙受到重大损失。履带拖拉机出现滞销,数万职工到处“找米下锅”,有的分厂甚至卖过牛肉
1980年以后,国家不再对一拖下达指令性计划,同时,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再需要大型拖拉机,东方红履带拖拉机销量锐减。1980年东方红履带拖拉机销售2.4万多台,1981年骤降至不足1万台。
像许多国有企业一样,“找米下锅”成为干部职工的“流行语”,“小毛驴趾高气扬,拖拉机离职休养”成为农机市场上的顺口溜
到了1981年,一拖在农机行业内率先进行市场调研,针对农民包产到户后的新需求,为农民量身定做15马力轮式拖拉机,俗称“小四轮”。1982年试制成功,1983年批量生产,小四轮销售非常火爆,销售处门口整天排着长龙。东方红小轮拖不但让一拖重新红火起来,也带领整个农机工业走出了低谷。
1982年以来,共有200万台小四轮在中国一拖下线,使之成为国内生产小四轮最多的企业,许多中国农民也开着东方红小四轮走上了富裕道路。更重要的是,企业尝到了适应市场、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甜头,开始了持续不断的产品变革。
一拖对履带拖拉机进行了24个重大的技术改造,随后研发出80马力、100马力到160马力的履带拖拉机,使该机型的技术水平从上世纪的50年代一跃进入90年代。直到它依然在农田和水利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变形出推土机、挖掘机和移动电站等十几个型号的工程机械产品。
1984年底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等单位开始研制59-2A式中型坦克。1985年10月制出1辆初样车,安装了带有轻型热护套的105mm火炮、双向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车首挂装复合装甲自动灭火抑爆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同时采用热烟幕烟幕弹发射器、液压助力操纵装置以及工程作业装置等。试验表明,该坦克的火力及机动性59式坦克有了明显提高,防护力、机动性和使用性能也有较大提高,工作可靠性好,对原59式坦克的工艺继承性强、成本低。
1988年,一拖技术部门着手消化吸收从国外引进的特大马力轮式拖拉机技术,开发制造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品。1998年,一拖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成立。2000年开始,东方红大轮拖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产销量迅速攀升。如今,东方红大轮拖已涵盖60马力到200马力,共26个系列、200多个品种、2000多种型号。
一拖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第一台军用越野载重汽车,55年共向社会提供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和车辆等产品350多万台。经过五十五年的发展,中国一拖已成为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车辆及零部件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机械制造企业集团;拥有的“东方红”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累计为社会提供大中小型拖拉机、工程机械、动力机械等产品350多万台,向国家上缴利税60多亿元。2008年2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国一拖重组进入国机集团。一拖目标成为跻身世界农业装备企业前6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倍受社会尊重的“一业为主、适度多元”的国际化公司。
所获荣誉
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1 08:37
目录
概述
建厂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