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话
闽东语北片的代表方言
福安话属闽语闽东语的北片区,是闽东语北片的代表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省东北部交溪流域的福安市、霞浦县、周宁县和柘荣县。
简介
福安话属闽语闽东语的北片区,是闽东语北片的代表。主要通行于福建省东北部交溪流域的福安市、霞浦县周宁县柘荣县
福安历史上属于霞浦县,因地偏难治,淳祐五年(1245年)宋理宗御批“敷锡五福,以安一县。”划出长溪县(今霞浦县)西北二乡、九里建福安县。福安建县后,属长溪县。因为分离时间较早,加上古时地处偏僻,因此福安话受土族及少数民族语言影响较大,现在的福安话语调较为特殊,与福鼎话形成闽东话福宁片的南北两个极端。福安话与同属于闽东的9县市中的福鼎、宁德、寿宁、古田、屏南等几个县市语言上交流比较麻烦,特别是与福鼎、古田、屏南三县市,基本上无法交流。
与南片的福州话相比,福安话有自己的特点,比福州话多了j,w两个浊音声母。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土族及少数民族语言影响。一些基本的词汇也有自己的特色。闽东语内部差别较大,除去霞浦话,北片区与南片区交流有一定的困难。与闽东语南片区的代表方言福州话相比,两者之间的词汇与音调有一定的差别。但其语言内部的一些特有的特点却极其相似,如连读声母的变化、韵母的变化、音调的变化等。与福州话不同的是,福安话并未出现n和l混淆的情况,日常常用词汇南北两片比较接近。
在福安,从十八世纪中期至十八世纪末,先后出现了《安腔八音》和《简易识字七音字汇》等福安话韵书。为方便传教,西班牙传教士伊格那西欧·伊巴聂兹历时近11年编了一本福安话词典——《班华字典》。
发展历史
闽东方言大概形成于西晋,底层词汇一定程度上受到古越语的影响。自从福建第一本方言韵书《戚林八音》之后,各地均出现了不同的方言韵书。
福安,从十八世纪中期至十八世纪末,先后出现了《安腔八音》和《简易识字七音字汇》等福安话韵书。为方便传教西班牙传教士伊格那西欧·伊巴聂兹历时近11年编了一本福安话词典——《班华字典》。作为天主教多明我会在中国的主要传教地,从高琦1632年首次进入福安传教至今先后有两三百名传教士进入福安传教,他们留下了大量的书信文稿,大部分为西班牙文,文中涉及到了很多福安地名和人名,这些都成了研究福安话古音的宝贵材料。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同一个地名,不同的传教士拼写却并不一致,如穆阳:就有Mo-Yang,Mu-yang,Mouc-yiong,Muc-yang,Mouc-yong等多种拼写。《安腔八音》比《七音字汇》及《班华字典》略早。《安腔八音》中共有17个声母,77个韵母,单字声调七个,上声不分阴阳,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这七个声调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表示,标在拼音的最右边)等七个音调。47个韵类中有25个鼻音尾韵:“春、山、宾、欢、牵、川、银、根、天、煎”10韵,以[-n]收尾,与之相配的入声韵均收[-t]尾;“香、掀、坑、灯、光、恭、缸、东、声、厅”10韵,收[-ŋ]尾,与之相配的入声韵均收[-k]尾;“三、金、砧、添、䭕”5韵,收[-m]尾,与之相配的入声韵均收[-p]尾。22个单元音开音节尾韵的复合元音“花、秋、开、嘉、歌、须、于、杯、孤、辉、烧、俐、效、戈、西、鸡、茄、崔、初、迦、歪、钩”,其中“嘉、歌、戈、茄、迦”五个韵的入声以先塞后开的塞音[-h]收尾。合计安腔中拥有77个韵母
之后出现的《简易识字七音字汇》为一名天主教神学院的中文教师,福安甘棠人郑宜光所编。《七音字汇》中一些韵部已经与《安腔八音》不太相同,声母有五个换了:
韵母部分其中春、掀、宾、砧、牵、银、缸、根、俐、效、戈、鸡、崔、添、䭕、经和沟分别被君、谨、新、参、千、斤、扛、跟、基、郊、过、之、催、谦、严、厅和钩所替代。其中辉韵[ui]和茄韵[ve]消失,马重奇教授在他的一文《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中认为这两个韵分别并入杯韵与之韵。此外,与前者相比,《七音字汇》多了一个横韵[uaŋ]。
音韵系统
声母
福安话的单字声母有17个,大部分海系闽语中,都只有15个声母。福安话的声母多了w[w]和j[j]两个浊辅音,由于地缘上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北面吴语的影响。其中w不太圆,摩擦不明显,而j的摩擦较为明显。z和c发音时舌尖触上下齿,舌面前部边沿微触上齿,近舌叶音[dʒ]和[tʃ]。h的实际音值为比舌根音靠后一些的喉壁音[ħ],当其后的元音为[i]时,声母腭化为/ç/,拼音仍以h记之。辅音s发音更为接近[θ],有些人可自由变换,亦仅以s记之。浊擦音[β]和[ʒ]为连读时产生的,分别用双写的bb和zz标注拼音。此外,部分人亦会将声母为c的一些字读成[ʃ],如“绰”(漂亮)读[ʃiouk],本文仍以c记之。
韵母
现代的福安话将-m,-n,-ng三个韵尾同化成了-ng一个韵尾,基本韵母有39个(其中-ing和ia各有一个重韵,并且,不计20个入声韵的塞音韵在内),口诀和对应的拼音如下:春-ung[uŋ]、花-ua[ua]、香-iong[ioŋ],秋-iu[iu]、山-ang[aŋ]、开-ai[ai],嘉-a[a]、宾-ing[iŋ],欢-uang[uaŋ]、歌-o[ɔ]、须-v[y]、金-ing[iŋ]、杯-ueai[uei],孤-u[u]、灯-eaing[eiŋ]、光-uong[uɔŋ]、辉-ui[ui]、烧-iou[iou]、银-vng[yŋ]、缸-oung[ouŋ]。之-i[i]、东-eng[œŋ]、郊-au[au],过-uo[u/uo]、西-ea[e/ɛ]、桥-ve[yœ],鸡-iea[ie/iɛ]、声-iang[iaŋ]、崔-oi[oi/][ɔy]、初-e[œ]、天-ieang[ieŋ],奇-ia[ia]、梅-uoi[uoi]、歪-uai[uai]、遮-ia[ia]、沟-eau[eu],有-ou[ou]、余-ev[œy]、这-eai[ei]、了-iau[iau]、伓-ng[ŋ]?其中iau只有一个字,“了liau3”。否定词“伓”受其后面音节声母发音部位的影响念m,n,ng均有,如:“伓爬”m5ba2,“伓使”n5sai3,“伓去”ng5kve3,类似的鼻音韵字还有呒、唔、呣、哼等。“伓(阳去)”一般放在其它动词前表否定,而“呣m3”表肯定,单独使用;“哼hng5”叹词,表不满意或不信任,其意思及用法与普通话相同。
塞音均为入声韵,共有20个,分为如下两种类型:
(I)型:先塞后开型,以-h作韵尾,但不送气,尾韵可任意延长。计8个:
-ah 拍达,- uoh曲(唱~)漩,- voh约药,-oh学乖,-uah发罚,-iah壁食,-ih6逼弼,- eah咩咳
(II)型:先开后塞型,以-k结尾,但不送气,尾韵短促,不可延长。计12个:
-ak鸭敆,-uk福佛,-uok郭曝,-ik一入,-eaik色窄,-evk角弱,-ouk恶越,-iak益螠,-uak泼袜,-ek呕扔,-ieak叶铁,-vk菊育
声调
福安话中有7个单字不连读音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其中上声不分阴阳,例如:巴ba1爬ba2把ba3坝ba4耙ba5百bah6白bak7,这和大部分海系闽语都一样。
多音字
例如拍字其意思与普通话打字比较接近拍在福安话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
pak6:拍(打)篮球、相拍(打架)、拍(玩)游戏机等。
pok6:拍手(鼓掌)。
pek6:拍电影、拍照等。
福安话中的打字相对比较书面语的读da3,如:武打、蜀(一)打鸡蛋、打击等。
文白异读
文白两读在南方方言中普遍存在,福安话中也存在大量的文白两读。日常生活用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有文白两读。口头语书面语并存,文读用于书面,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代,反映了语音的不同历史层次。人名、地名一般要用文读,如莆田的田字文读成tin(g)2。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古田的“田”却白读为cean(g)2。
更多的例子如下:
中(文:dung1;一中;白:dong1日中(白天))、
大(文:dai5大学、白:dua5大小)、
少(文:siu3少数民族;白:ziu3少数人)、
外(文:ngui5外国;白:ngia5外爿(外边))、
树(文:sev5宝树;白:cieau4梧桐树)、
分(文:hung1分离;白:buong1分半(分成两半))、
游(文:jeau2旅游;白:sieau2游(动词))、
影(文:ing3电影;白:ong3影囝)、
子[文:zu3观音送子;白:zi3原子笔(圆珠笔)等]。
有些词汇文白两读中均存在,但意思不同。如:“大王”文读dai5wuong2,一般指神灵中的XX大王;白读:dua5
wuong2,口语中常用。有些词文读与白读意思相同,但文读显得正式,如:“分开” 文读hung1kai1;白读buong1
kui1。“东西(乇)”文读dung3sea2;白读乇nok7等。
音变
声母类化
声母的变化主要是连读引起的,如:相片siong1ping4连读时为siong1ming4。类似此法产生的辅音有[n]、[ŋ]、[l]、[ʒ]、[β]和零声母等,鼻音规律是由于前一汉字的韵尾而引起的。
福安话中声母类化主要有两种规律,第一种,大部分都遵循福安话基本类化规律:1 唇音b,p,m——前字阴声韵,次字声母变β(用bb表示)。前字入声韵或阳声韵,次字声母变m.2 齿音d,t---前字阴声韵或入声韵,次字声母变l。前字阳声韵,次字声母变n。3 软腭音g,k,h---前字阴声韵或入声韵,次字声母变为零声母。前字阳声韵,次字声母变ng。4 声母z,c,s---前字阴声韵或入声韵,次字声母变为零声母,l或[ʒ](用zz表示)。前字阳声韵,次字声母变ng,n,zz;当后一个字的辅音为唇音b,p或m时,前字阴声韵,次字声母变[β](用双写的bb表示)。前字入声韵或阳声韵时,次字声母类化为m。
当后一个字的声母为d或t,前一个字的韵尾为开音节元音韵尾或塞音韵尾时,第二字声母类化为l。如若前一个字的韵尾为鼻音韵尾,则第二字声母类化为n。
次字声母为g,k或h时,当前字韵尾为塞音或者元音韵尾,次字声母均会脱落,当前字韵尾为鼻韵尾时次字声母类化为[ŋ]。
第二种,前字的韵尾亦会影响次字的声母,其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阴韵尾,阴韵尾i,u使次字声母变为[ʒ ]和[β] 2、阳韵尾,残留下的韵尾m会影响次字的声母。
韵母变化
主要存在两种,一种是变为i的音,一种是变为u的音,单独读时为原音,当和其它字构成词并放在词首时发生韵变。韵母的变化在福安话里也比较常见,如:“日”字韵变前为neak6,韵变后成了nik7,例如:闲日(以前)[nek],日期[nik];又如:“空”字(书面语)韵变前为kong1,韵变后成了kung1,例如:天空[koŋ]、空气和空[kuŋ]军等。
词汇
福安话的日常生活的常用词汇与普通话不大相同。
顺序相异词:福安话中有不少词的构词顺序与普通话是不一样的。如:人客(客人)、闹热(热闹)、笠斗(斗笠)、风台台风)、欢喜(喜欢)、猪母(母猪)等。
意思相异词
部分福安话词汇所使用的汉字与普通话相同,但意思却完全不同。如:走zau3(与古汉语中的走意思相同),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跑,普通话中的跑在古汉语与福安话中称之为行,跑字在福安话中只存在于“跑步”等部分词汇。姑娘gu3nvong2一词在福安话中指的是父亲的姐姐,而非对年轻女子的一种称呼。汤在福安话中指的是热水包括洗澡用的水,如:洗汤sea3long1(洗澡),姐zia3是指父亲的妹妹,即姑姑,口头语中一般称对方为阿姐a2zia3,按长幼顺序一般叫“大姐”,“二姐”……“细姐”,普通话中的姐在福安话中相对应的词是姊zi3。
不同词汇
名词
常见的有:鸡角(公鸡)、乞食(乞丐)、索(绳)、卵(蛋)、闲日(平时)、目睭(眼睛)、ka1lak7(脚踏)车,mo1lok7(摩托)车、日中(白天)、先生(教师)、新妇(儿媳)、放昼(中午放学)、放暝(晚上放学)、圆笔(铅笔)、原子笔(圆珠笔)、骹(脚)
又如:难受:气亏、学校:学堂、贼:窃、饿:饥、蛋:卵、凉:凊、玩:踏柳(疑似由三月三踏青之类节日引申而来)、周到:细腻、神经:癫趴、男孩:唐囝、女孩:诸囝、丈夫:唐甫人、女人:诸娘、游泳:洗身、不要:勿要、没有:莫有、狗叫:犬吠、晚上:暝晡、脸盆:面桶、生孩子:养囝、古田本字是丘塍,意思是“一块田”
动词
缚(绑)、啜cuok6(喝)、食(吃)、嗅heau4(闻)、曝(晒)、中意(同意)、高兴(乐意)、盐(腌)、觑(看)、供(讲)、嗷(哭)、作年(过年)、作节(过节)、做雨(梅雨)、做晴(干旱)
形容词
cio1(风骚)、ma1li1(漂亮)、派头、乌|黑、悬|高gik6sak7(急煞,很急)
人称代词
我:吾ngo4 你:汝nv3
他:伊eei1
我们:吾侪ngou4zea2连读:nguea4,或:吾侪侪侬[ngou][zɛ][zɛ][nœng]连读:[nguɛ][zɪ][nœng]nguea4zi2neng2
你们:汝侪
他们:伊侪
大家:侪侬[zɛ][nœng]连读:[zɪ][nœng]zi2neng2
自己:zea2neai3[ze][nei]连读:zea2eai2
某人:某侬mu3neng4
其他复数形式的词一般加“侪”读音的后缀[ɛ],如:学生侪[hɔ][θœng][(z)ɛ]hoh6seang1ea2(学生们)、傀儡侪[gø][løi][(z)ɛ]go3loi4ea2(孩子们)。
一eaik6二neai4三san1/sam1/sang1四seai4五ngou4六leuh6七ceaik6八beaik6九gau4十seaik6.
头:猪、鸡、猫等。
只:人、学校等。
把:笔、菜等。
dao1(蔸):树、菜、草等。
柄:剪刀、锄头等。
架:车、电话、电脑等。
口:灶、鼎等。
块(对):衣服、裤子、手表、钱、豆腐、碗等。
张(量词)tvong1:纸、燕皮、羊皮等。
部:车、手机等。
轮(次):这~,一~等。
顶:席、笠斗、帽等。
间:店、厝、厕所等。
堂:课、家私(家具)等。
粒:馒头、石头姆(石头)、豆、粟等。
更:上~(上半夜),下~(下半夜),三~(半夜)等。
角:(可用于口语)一~钱(10分钱),蜀~饼(一小块饼)等。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等暂略。
关系语言
古汉语、闽语吴语、古楚语、粤语畲语、普通话等亦暂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3 13:4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