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ī xíng,指人的思想
追求与其生活方式,也指认识与实践。《礼记·
中庸》等均有记载。
①《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屑,可以能行焉” 汉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②明
王守仁 《
传习录》卷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①《
尸子》卷上:“夫蠒,舍而不治则腐蠹……身者,蠒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
知行关系,好像是
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特殊问题。从
先秦到当代,哲学家对于知与行之先后、轻重、难易,各有所辩难,知行必须合一,却不言自明。
王阳明讨论知行合一,也只是认为两者不分先后,知行并进。究竟为什么必须“行其所知”?中国哲学几千年对此几乎无所质疑。其中原因,是中国思想的
泛道德主义。知行若可分离,想的一套,做的另一套,作为读书人,“人格”已破产。
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
认识论的意义。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验证知识的标准等问题。知与行并提始见于《
左传》和《
尚书》。
先秦诸子中
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他既重见闻,又重思索,并主张知行结合,学以致用、言行一致;
墨子把认识的来源归结为“闻之见之”,主张“口言之,身必行之”;
孟子主张人有“良知”、“良能”,认为人的道德认识是先天的;
老子持“不行而知”的观点,主张“
不出户,
知天下”;
庄子则根本否定人们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张“齐是非”,“辩无胜”。
荀子明确提出“不闻不若闻知,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达到了
先秦哲学对知行关系认识的最高成就。两汉时,知行关系的讨论以董 仲 舒和
王充为代表,前者主张人“不学而自知”;后者认为“学之乃知,不问不知”。隋唐时,佛教哲学以其特有的方式讨论了知行问题,有重知轻行、知行并重、知行合一等不同主张。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成为
思想界争论的一个重点问题。
程朱学派主张知先行后,强调知的作用;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否定了知与行的界限;
王夫之认为
行先知后,行可兼知,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在近代,知行问题的讨论与社会
政治思想密切联系,
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贵知不贵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知难行易”说,强调以行为知的来源,又“因知以进行”。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
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传统哲学的
知行观进行了科学的总结。
知和行不是割裂的,也不存在那个先那个后的问题。知就是一种探索和学习,探索世界未知的事物的本质,明晓里面的来龙去脉,学习也是一种知,只不过是,有老师帮助你
认识世界,速度和效率更加快,减少了缴学费的过程;行就是,将知的积累应用到现实世界的改造中,为社会创造出财富,以及这个创造过程中体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