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双锯鱼(学名:Amphiprion ocellaris)是雀鲷科、双锯鱼属鱼类。体呈椭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的1.8-2.2倍。吻短而钝。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圆锥状。眶下骨及眶前骨具放射性锯齿;各鳃盖骨后缘皆具锯齿。体被细鳞;侧线具有孔鳞片34-48枚。背鳍单一,软条部不延长而略呈圆形,背鳍硬棘10-11枚,背鳍软条13-17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11-13;胸鳍鳍条15-18枚;雄、雌鱼尾鳍皆呈圆形。体一致呈橘红色,体侧具3条白色宽带,分别为眼后白带呈半圆弧形;背鳍下方的白带呈三角形;尾柄上为垂直白带,幼鱼没此带。各鳍具黑色缘。
眼斑双锯鱼最早由库维尔(Cuvier)于1830描述并命名为Amphiprion ocellaris。属名Amphiprion源自希腊语单词“amphi”(意思是两边)和“prion”(意思是锯)。
体呈椭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的1.8-2.2倍。吻短而钝。眼中大,上侧位。口小,
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圆锥状。眶下骨及眶前骨具放射性锯齿;各鳃盖骨后缘皆具锯齿。体被细鳞;
侧线具有孔鳞片34-48枚。
背鳍单一,软条部不延长而略呈圆形,背鳍硬棘10-11枚,背鳍软条13-17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11-13;
胸鳍鳍条15-18枚;雄、雌鱼尾鳍皆呈圆形。体一致呈橘红色,体侧具3条白色宽带,分别为眼后白带呈半圆弧形;背鳍下方的白带呈三角形;
尾柄上为垂直白带,幼鱼没此带。各鳍具黑色缘。
眼斑双锯鱼主要生活在
珊瑚礁或
潟湖,栖息深度可达约15米,常和
海葵共生,体表黏液可保护自己不被海葵伤害。群聚生活,雌、雄鱼均具有护巢护卵的行为,护卫组通常由一只体型最大的雌鱼带领一只体型第二大且具生殖能力的雄鱼,以及其它成员包括无生殖能力的中成鱼和一群幼鱼。当失去最大雌鱼时,则依雄鱼变性为雌鱼顺序最前者递补。以
藻类、鱼卵和浮游生物为食。
眼斑双锯鱼具有
雄性先熟的
雌雄同体特征,也即所有个体首先发育成雄性,而后再变异为雌性。最大雄鱼轮流支配幼鱼并防止其他雄鱼产卵。栖息在热带水域的双锯鱼可全年繁殖,冬季分布于偏北水域的则有局限。产卵集中在
满月前后,通常在早晨,此种情况可能的原因包括:强流对幼鱼分布的影响;
无脊椎动物产卵带来更丰富的食物供应;整体安全性的增加。
产卵即将开始时,雄鱼追逐雌鱼至巢穴,雌鱼在巢边往返游动,最终在离开前的1-2小时排出3-4毫米长的橙色鱼卵,有大约100-1000枚。其后雄鱼继续在卵上游动,使之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较冷水中的孵化期也较长,孵化过程一般需6-8天。孵化后的柳叶状稚鱼阶段持续8-12天,其间稚鱼会返回水底并寻找新的海葵栖息地。
通常被放入水族箱后它们会躲藏起来,直到确信没有危险后才游出来。一开始这种鱼就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不必经过特殊的训导。如果水族箱中有地毯海葵,它们会很快居住到里面去。眼斑双锯鱼对地毯海葵有特殊的青睐,当其它海葵被混养在一起时,它们首先选择的肯定的地毯海葵。如果没有地毯海葵,它们会选择公主海葵或红肚海葵,但很少有眼斑双锯鱼接受紫点海葵。当它们具有海葵黏液的保护后,就很少患细菌或寄生虫类的疾病了,不必为它们会被寄生虫侵袭而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