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
天文现象
满月,天文现象,当月球和太阳处于地球两侧,并且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时,此时被太阳照亮的月面全部朝向地球,被称为“满月”,亦称为“望”。农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满月可能出现的时段。
现象描述
满月是指月和太阳的黄经差达到180度时的瞬间(也称望),以及此时的月相(也称望月)。相邻的两次满月总是相距29.53天。
满月的时候,月球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若此时为正对面,即发生月食。满月的日周运动,和春秋、冬夏相反的太阳的日周运动几乎一样。日没时升起,在午夜时位于南中,在日出时沉没。夏季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见其从东南方向升起,低平的位置横穿南方的夜空。冬季的时候偏北,南中时分的满月在夜空的较高位置。春分、秋分时候从正东附近升起,在正西附近落下。
阴阳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满月。因此在农历中将十五日称为“望月”。
满月经常成为鉴赏的对象,自古就有赏月活动。特别是秋季的满月非常美丽,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中秋节”,中国、日本、韩国等地都有特别的赏月活动。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引证解释
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
初学记》卷一引南朝宋何偃《月赋》:“远日如鉴,满月如璧” 。唐张谔《满月》诗:“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 永历面如满月,须长过脐,日角龙颜,顾盼伟如也”。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八月十五中秋节,满月的银光之下,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何其清切!”
星象月相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于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于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发生实例
2024年10月17日19时26分,月球迎来“望”,也就是满月时刻,而17日8时51分月球又过近地点。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是2024年满月时刻与月球近地点时刻最接近的一次,两者相差不到11个小时,于是这轮满月也就成为年度最大满月,是一轮“超级月亮”。
参考资料
满月.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9 08:59
目录
概述
现象描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