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白蒲古镇,始建于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地处长江三角洲,旧名蒲涛,又名蒲塘,因四周小溪沼泽多且多长蒲草,蒲草晒干为白色,“白蒲”由此得名。系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之一,是长江下游较早见诸史册的县城,亦是明清时江淮富庶的名镇。蒲涛曾为县衙所在地,保存有一大片古建筑群和宋代街巷,人称“南有周庄,北有白蒲”。现为全国重点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华夏长寿第一镇。
简介
古
白蒲镇依势而筑,傍水而建,巧妙地利用了
通扬运河贯穿南北和河网纵横的地域特点,兼顾人居、防卫、交通、商贸、宗教、丧葬等方方面面,其文化内涵和形制布局与苏州古镇
周庄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一,扼河而守,突出泛防。 地图上标有南泛房、北泛房和东北泛房计3处。镇志中记载的泛房有4处:一在通州界法宝寺前,称“中营”;二在通州界观音堂左侧,称“左营”;三在如皋界北武庙之北,称“中营”;四在如皋界三官殿左侧,称“左营”。所谓“泛房”,即驻兵之营房,专门负责运河一线的防卫工作。乙亥通州志载,白蒲泛房每处驻扎5名士兵,计19名左营额,配备马蹄炮4位,乾隆九年制造。整个防务隶属狼山镇中营把总,各泛房皆建有营房、墩台、烟笼牌坊、旗竿等战备、了望、信号设施。此外,白蒲镇图上还标有3个城门:德星门、登津门、聚德门。登津门建筑最为雄伟,门上建有城楼。
其二,寺观棋布,宗教鼎盛。 地图上标有寺观21处,上真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是白蒲最古老的寺观。唐太和四年(830)所建
法宝禅寺(初名圣教寺)为州属八大丛林之一,宋至和元年重修,定磉时掘得白龟献于朝,御赐法宝寺名。另20处寺观有:古佛庵、吕祖阁、南文昌宫、北文昌宫、南泰山、北泰山、白衣庵、文峰阁、古茶庵、南庵、西庵、三官殿、北武庙、南武庙、城隍庙、梅熟庵、南魁星楼、北魁星楼、东岳庙等。一个小镇寺观如此众多,可见当年宗教流派纷呈,香火十分旺盛。
其三,河流纵横,九桥跨水。 清代白蒲镇图上有大小河流约20余条,纵横交错,俨然“江南水乡”。标明的桥梁有10座:万安桥、中板桥、溯淮桥、东方桥、南庄桥、草行桥、驷马桥、薛家桥、王家桥、牛桥等。其中,万安桥(俗称南石桥)、中板桥、潮淮桥(俗称北石桥)等三桥最为壮观。如万安桥,又名“通济桥”,传说桥成之日,河水里有神龙显现,故又名“见龙桥”,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所建;清康熙二十五年镇人姜肇基重建,改名“太平桥”;后乾隆三十一年镇人沈世禄出重金大修,更名“迎岚桥”,意为与南通狼山相对。该桥系麻石拱桥,拱高数丈,气势恢宏,横架于市河之上,闻名遐迩。镇志载,除上述10座桥外,尚有直定桥、佛淌桥、筷儿桥、寿星桥、东三桥等5座桥梁,共计有15座之多。
其四,中轴切割,对称布局。 从清代白蒲古镇图上不难看出,由中板桥向东延伸至草行桥,形成一条中轴线,将古镇大体切割成南北两个部分。一些主要建筑物围绕中轴线呈南北对称分布,如文昌宫有南北之分;镇山(注:实为土山丘)亦有二,分称南北碧霞宫,又名南泰山和北泰山;其他建筑如魁星楼、关帝庙等均分南北二处。一个小镇注重对称布局,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中华传统美学观力倡对称美,以显示平衡、严谨、均衡、调和、坚固。二是白蒲镇自清至民国时止,300多年间,一直分属通如两界。姚鹏春在《白蒲镇志》卷一“区域篇”就明确指出,“镇统于州县两界,判分较若列眉”;在“疆界篇”又写道:“白蒲古时溪泽多生白色蒲草,因此得名。周围十余里,南属通州,北属如皋。正街司巷口分界、官河西亭坝分界。坝在河西,河之东与坝直接,有分界石碑。一个镇分属两界,各建一些寺观之类,形成对称和对应状态,当在情理之中吧?
其五,坊表林立,彰显寿颐。 清白蒲镇图标有五世坊和百岁坊两处。其实,据镇志详载,全镇有石牌坊计21处,以五世坊、百岁坊最为有名。百岁坊是为102岁老人陈天祥立,曰“人瑞”,紫琅乐何、顾璜在横石碣上还题刻了一首律诗记其事:“岁庆期颐旷古难,天钟我里寿陈抟。才从蒲水歌人瑞,更望燕台降御銮。凤诏迢迢辉草阁,官僚济济拜衣冠。经营华表迎恩宠,胜迹千秋指点看。”一位普通百姓在乾隆辛卯年间受到封建帝王表彰,实非易事,五世坊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更多的牌坊属节孝坊,有19处之多,规模大小不等,以北街上的三牌楼最为高大。
其六,义冢十二,丧葬有序。 虽然地图上仅标义冢两处,实际上镇志详载了12处义冢。面积最大的一处有28亩地,在河西星月庵后边,是清道光庚子年新设。有的义冢还设男女分葬处,如镇北吴家义冢。在旧社会,白蒲是苏北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战事频繁,丧亡人口众多,解决好丧葬问题确是涉及社会能否安定有序的现实问题。看来,清代这一问题在古镇
白蒲解决得较好。另外,清代白蒲季家坝北边尚有一处“倭子坟”,是明时所杀倭寇之掩埋地。 在地图之外需要补充的是,清代白蒲镇还设有递铺(相当于邮局)、育婴堂、水龙局(相当于消防大队)、二十四条巷、七大宗祠(隶属沈、吴、顾、刘、郑、李、姜等7个大姓氏)、社学(学校的前身)、七类行市(鱼、米、糠、竹、木、藕、猪等类)等。镇郊还有私人园林近30处,古树林木遮天蔽日,实在是一个“花园式的古镇”。由于文脉久远,名流接踵,流风余韵自宋至清不绝。书画家郑板桥、文学家袁枚与蒲上文人墨客过从甚密,留下了大量的墨宝。一个小镇在清代竟然产生了进士9人,举人27人、贡生61人、议叙22人、应例94人、武科和武达12人,受封赠的有46人。
追昔抚今,白蒲镇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如此丰富的历史渊源,对于如皋经济社会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对于提升如皋的城市魅力,促进如皋旅游业的跨越发展,也有着不可小觑的现实意义。
一镇两治
“历史上
白蒲曾经是一座县城,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白蒲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春和介绍,据《如皋县志》记载,东晋义熙七年(411),海陵郡增设如皋、宁海、蒲涛(白蒲)、临江(石庄)四县,此后在晋、宋、齐、梁、陈五朝,白蒲均为县邑所在地。白蒲镇在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现象,从后周显德五年(958)开始,白蒲镇南半部划归通州管辖,北半部仍属如皋管辖,此后历经宋、辽、金、元、明、清和民国,这种一镇两治的局面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1949年白蒲解放,才统一划归如皋管辖。
由于长期一镇两治,白蒲的地名、路名、建筑物名一般都有南北之分,如南大街-北大街,南空场-北空场,南石桥-北石桥,南魁星楼-北魁星楼,南花园-北花园,即使是学校,也有南校和北校之分。
南北分治虽然给小镇的百姓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但并没有影响小镇的发展。有了分治就有了竞争攀比,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快了小镇的发展。
白蒲文风
白蒲是南通成陆较早的地方,农耕文化相对发达。这里的人们崇尚读书,追求“耕读传家”,白蒲也因此成为人文荟萃之地。
蒲塘弟子勤奋读书蔚然成风,自唐代开科取仕以后,许多白蒲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至清代中叶,白蒲文风盛极一时,当时曾有“通如文风莫盛于蒲”之说。仅明代至清中叶这段时间里,白蒲就诞生了进士10人,文举人58人,武举人8人,贡生185人。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白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沈、顾、姜、郑、吴、姚、刘、李“八大望族”,其中沈氏家族位居住其首。沈氏祖先世居泰州,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先迁徙崇川,后来因“蒲塘土厚民驯,可耕可读”,又迁居白蒲。从嘉庆、道光年间,这个家族一门共出进士3人、举人7人,就连道光皇帝都惊叹:“有臣一门之内七举贤书、三成进士,海内罕与伦比焉。”
姜氏家族是白蒲的另一望族,一门曾出两进士。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
姜任修,为官清正廉明,人称“白面包公”,终因得罪高官遭诬劾罢职。回归故里后,
姜任修建造了“白蒲书屋”(又名“三以园”),成为为当时名流文友聚会之地。闲居白蒲的姜任修潜心于学术的著述和诗文的创作,成为卓有成就的学者。在他的提携之下,蒲塘诗界盛极一时,名闻大江南北的“蒲塘十子”,就是姜任修的子侄、学生组织的文学团体,时人称之为“文阵雄师”。
白蒲文风,吸引了众多名流慕名而来,
郑板桥在这里找到了“本家”,
袁枚在这里留下“辨味”趣事
乾隆二十年(1755),
郑板桥从
扬州坐船来到白蒲,一到这里便被这里美丽的景色、淳朴的民风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所吸引,便决定在这里住下,写诗作画。一日,郑板桥沿着狭窄的青石板小街,信步走进一户小院,与户主拱手施札,坐下来叙家常话。说来也巧,这户人家也姓郑,且按郑氏族谱论起辈份来,板桥为叔,户主为侄。一时间,郑家院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板桥异乡认本家,乐不可言。户主恳切地挽留板桥在家用餐,板桥欣然入席。饭桌上,除了青菜、粯子饭之外,并无其它菜肴。饭后,户主又用天水泡菊花茶留板桥继续叙谈。临别时,板族题写对联“粗盐青菜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相赠,由此留下一段佳话。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是位美食家,他晚年移居金陵小仓山,时常到白蒲镇作客,寓居白蒲顾沙苑家中,与顾结为知己。据清代白蒲人姚鹏春所修《白蒲镇志》记载,袁枚曾在顾家住了一个多月。有一天,袁枚口说:“我能辨别淄河与渑河的水味之不同。你们信不信?”顾笑着回应:“信。我现在办一桌酒席,让你带来的厨师和我家里的厨师同时献技。恭请你辨尝佳肴的滋味。如果你能辨别清楚哪道菜肴由何人掌勺,我就笃信无疑。”这就是“袁枚白蒲辨味”的故事,“辨味”的结果是袁枚完全答错,成为白蒲历史上的一段趣事。
古建筑群
白蒲这里的古建筑大多得到妥善保存,一些曾被损毁建筑,也部分得到修缮或重建,这里的明清古建筑群,已经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秀才巷,史家巷,市大街,穿行于古镇的一条条小巷,我们能从那些完好的古建筑上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小镇悠远的古韵。
在众多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中,顾家住宅可以说是民居建筑的代表。这是一座这是具有花园风格的庭院建筑,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砖木结构,硬山封顶,座西朝东为大门堂,进入门堂后是影墙,南边为二门堂,进内为敞厅,走廊为圆木形蓬顶,构件雕刻精细。有前后两个小院,里面均布有花坛,栽有各种花草。这里既是顾家住宅,也是顾氏书院所在地。顾家自明代以来为诗书世家,清乾隆二十年(1755),顾家在此创办顾氏蒲涛学塾,前后延续200余年。
位于白蒲秀才内巷双堂屋,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双堂屋内外建有不同类型和不同朝代的建筑,均保持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外院是民居堂屋、厨房、耳房、天井、花窗、花格,保存完好,内院坐西朝东的大门内有两栋朝南和朝北相对应的堂屋,天井不足2米,独具特色,因此有“双堂屋”之雅称。同样位于秀才巷的诵经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小楼坐南朝北,临巷而建,二楼正梁下有子梁。杨春和介绍,正梁下加子梁,是明代民居建筑一个典型特点。诵经楼二层三间,均铺木地板,楼梯仅容一人通过。此楼系主人专砌给女儿诵经之用,故名“诵经楼”。秀才巷还有一座双庆堂,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一进三堂,敞厅正中有清乾隆年间赐的金匾,上书“德门双庆”,以庆贺该户同期考中两位进士。
位于市大街178号的葆春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是一座商贸民居结合的建筑。葆春堂呈钥匙形布局,前面是药店,后面是住宅,其中门堂、敞厅和临街店房,坐东朝西。敞厅做工极为精细,大梁上的子柱为斗拱结构,雕刻有莲藕游鱼等图案;从敞厅进内,坐北朝南为堂屋,走廊台阶用条石铺成。
白蒲镇的明清民居共36户、40幢建筑。美国长老会旧址原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3),修缮于清代,宅主几经变更,1933年有白蒲医生晋瞻仁购买并转租给美国人开设长老会,租期九十九年。美国人对该建筑稍加修改,增加了取暖的壁炉等设施,成为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杨春和告诉记者,这组建筑的意义还不止于这些。抗战胜利后,在共产党的倡议下,国、共两党达成停战协议。白蒲镇当时以中板桥为界,南边是国民党占领区,北边是新四军控制区。1946年1月13日子夜,也就是停战协议开始生效之时,国民党背信弃义,突然向我军发起猛烈进攻,打响全国内战第一枪。在全国一片抗议声中,北平军调部组成有美方代表、国民党代表和共产党代表参加三人调停小组,三方代表的第一次会谈,就是在这里举行的。白蒲的长老会旧址,不光是一座极有保存价值的古建筑,也是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地。
法宝禅寺,原名圣教寺,始建于唐太和四年(830),后不幸遭火。宋至和元年(1054)在原址重建,被列为维扬八大名刹之一。相传奠基时从地下掘得白龟一只,献于朝廷,皇帝赐名“法宝禅寺”
法宝禅寺原址在市
白蒲中学校园内。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沧桑,至1949年解放时只剩下了大雄宝殿和藏经楼。1989年,当地政府决定迁址重建法宝寺。
法宝禅寺的建筑风格独特,全寺建筑布局似‘象’形,寺内有关建筑均代表大象的各个器官。法宝寺目前已建设成为一处寺庙与园林有机结合的建筑群,并被评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地方特产
白蒲茶干
白蒲茶干的全称为“白蒲三香斋茶干“,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据清朝道光年间的《白蒲镇志》记载,一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每日清晨,人们都喜欢坐茶馆,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因其近似茶色,故取名
茶干。
“三香斋”茶干生产工艺精细,精选大豆作原料,自制“三伏”酱油,选用天然香料煮制等,工艺相当精细,前后二十多道工序,很有特色,美名“屠三香”,被誉为白蒲一绝。这样的美味,甚至连
乾隆皇帝都很喜欢。据说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三香斋”茶干作为贡品,请乾隆品尝。乾隆尝后甚悦,又听了该店独家经营的介绍 ,便御笔写下“只此一家”的题字。屠氏得此御笔,大为欢喜,将乾隆的题字制成金字匾额悬于店堂,白蒲茶干的名声更是传遍大江南北。遗憾的是原来的匾额已经不在,我们只能看到复制的“只此一家”招牌。
白蒲黄酒
同样是清朝康熙年间,白蒲还诞生了另一样特产——白蒲黄酒。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浙江绍兴章姓人家来到白蒲,开办槽坊,配制黄酒。后来,章家后代继承祖传秘方,以当地产上等大米为原料,以药酒、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加饭酒工艺,精心酿制黄酒。尽管白蒲黄酒的名声没有白蒲茶干那么响亮,但当地人对白蒲黄酒的喜爱程度并不亚于白蒲茶干。
林梓潮糕
林梓老万和潮糕,始创于清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距今近三百年的历史。为江苏特产、江淮地区名点,名倾大江南北,《江苏名菜名点》一书曾作介绍。“老万和”茶食铺就因制作潮糕而出名,几百年岁月流逝,“依然古朴典雅,声名远铎,保持着传统手工工艺的特色。其工艺精细、配方独特、用料考究。以上乘粳米为原料,踞春手筛,拌和白糖、桂花、松仁、桃仁等,荷叶垫笼底,制成圆形糕坯,水蒸而成。出笼不粘手,久放不落屑,香而不浊,甜而不腻,柔润爽口。
白蒲蟹黄鱼圆
“白蒲”牌蟹黄鱼圆,始创于明末清初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为明末才子冒辟疆的爱妾董小宛所创,为淮扬传统名菜、如皋长寿名菜。鱼圆柔绵而有弹性,白嫩宛若凝脂,内孕蟹籽,色如琥珀,浮于清汤之中,既有蟹的鲜,又有鱼的嫩,有“黄金白玉兜,玉珠浴清流”之美。2014年,白蒲蟹黄鱼圆制作技艺被列入南通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姜丝肉
白蒲
姜丝肉制作历史追溯到明清时期。是一道独具江苏特色的名菜美味佳肴,属于淮扬菜。怀孕初期食用可以健脾止吐,利用猪肉和姜为主要材料,通过腌、炒、勾芡等步骤将猪里脊肉和姜的香味、鲜味、嫩滑口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白蒲姜丝肉制作技艺被列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芽菜
“
白蒲黄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
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核准注册。
在白蒲已有至少240年栽培历史,清乾隆《如皋县志》中就有相关记载。品种有“六十日”、“菊花心”、“瓦盖头”、“大包头”、“小包头”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白皮包心,顶叶对抱,包心坚实,黄化程度高,棵生2.5~4公斤。煮则汤如奶汁,炒则嫩脆鲜美,且耐贮藏,为冬令常备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