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病
中医病名
白带病为中医病名,亦称为带下,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
治疗以清洗阴部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常,湿从内生;或下阴直接感染湿毒虫邪,致使湿邪损伤任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带浊下注胞中,流溢于阴窍,发为带下病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带下病的辨证有虚实之分。临床以实证较多,尤其合并阴痒者更为多见。
一般带下量多、色白,质清无臭者,属虚;带下量多,色、质异常有臭者,属实。本病的治疗以祛湿为主。脾虚者,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肾虚者,补肾固涩,佐以健脾除湿;湿热者,清热利湿湿毒者,清热解毒利湿;感虫阴痒蚀烂者,必须配合阴道冲洗和御外法治疗。治疗时需注意:(1)所有阴道用药和冲洗,应在月经干净后。(2)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3)坚持整个疗程,不可半途而废。(4)洗换下来的内裤要煮沸消毒。
简介
《中医大辞典·妇科儿科分册》和《简明中医辞典》之中均没有“带下”病辞条。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中说:“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臭气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中云:“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发生异常,或有臭气,或伴有其它症状者。”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就带下病综合如下几个要点:
①带下量明显增多;②带下色、质、气味异常;③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从这些要点中,有理由说它只是带下病中的一个方面──“带下过多”证。而生理性带下减少或缺无,少到无法维持正常润泽阴户的功能,而在临床上出现诸如“阴道涸干吊痛”、“交合涩痛”等症的现象,临床中并不少见,妇科临床工作者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过治疗过此类病例。而这部分病症,把它归纳为带下证的另一个方面──“带下缺少”证。
再者就是,带下病中有些特殊的证型,如“白崩”、“白漏”、“痛带”等证。症见突然阴道流出大量白色液体,质稀如水,或如粘液等,称为“白崩”,亦称“阴崩”。症见从阴道流出白色液体,或经血漏下挟有白色液体,淋沥不断,质稀如水者,称之为“白漏”,亦称“阴漏”。症见白带日久不止,量多质清稀,脐腹冷痛者,称之“痛带”,亦称“白带腹痛”。上述病症虽临床少见,但证候特殊,有必要单独列出来加以归纳讨论。
综合上述,由于历史原因,古代医家对“带下缺少”证未有足够的认识,加之对此证及“白崩”、“白漏”、“痛带”等记载甚少,以至于一贯以来都将“带下过多”一证误认为是“带下病”的全部内容。现就带下病,李积敏认为应给予一个科学的定义:“带下病是指带下的期、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其中带期正常情况应是,女子生而即有,在绝经期后则逐渐减少,只至干涸无带。
典型疾病
“十女九带”之说,是指女子患“带下病”的很多。正常白带是女子阴道内分泌的无色、无臭的液体,起润滑和防御作用。
女子若不注意经期及婚后性生活的卫生,常会引起滴虫、真菌、化脓性细菌(包括淋球菌)的感染而引起白带异常,现分别介绍如下:
滴虫性阴道炎
妇科常见的疾病
它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滴虫感染对孕产妇可能有不利影响。滴虫感染在妊娠期并没有发病率增高的迹象,并且目前也没有资料证实滴虫感染会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但国外有报告说,滴虫患者在分娩时容易发生会阴部裂伤,产褥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增高。至于新生儿在出生时是否会被感染,目前的观察资料显示,新生儿感染滴虫的可能性较小。 滴虫性阴道炎的可用御外法治疗,有效,彻底治愈。
病原体是阴道毛滴虫。最先发现阴道毛滴虫的是一名法国人,是于1836年从患阴道炎妇女的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的, 1838年正式命名为阴道毛滴虫。
寄生在人体的滴虫有三种:口腔毛滴虫人毛滴虫(寄生在肠道内)和阴道毛滴虫阴道毛滴虫主要侵犯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它可寄生于女性的外阴皮肤皱褶内、尿道旁腺、下段尿道、前庭大腺、阴道及子宫颈管内;在男性,阴道毛滴虫多寄生在尿道前列腺中。人体的另外两种毛滴虫是不感染阴道的。通常,健康女性中有一部分人阴道内就带有阴道毛滴虫,但并不引起炎性反应,可能是阴道内环境暂时不适合滴虫生长,也可能因为感染的虫株毒力不强所致。但是当阴道内环境发生改变,有利于滴虫生长时,就可能引起滴虫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育龄期妇女非常常见的一种阴道炎症,其患病率仅次于霉菌性阴道炎
滴虫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游泳池、浴池尤其盆塘都可以成为滴虫的传播场所。母亲患滴虫后传染给新生儿也是有可能的。滴虫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0℃时能存活5天,在3℃~5℃的温度下能生存21天,46℃时存活20~60 分钟,在半干燥的环境中能生存10小时左右,而离开人体后也能存活数小时。知道了滴虫的生物学特性,人们就找到了日常生活中可以消灭滴虫、预防滴虫感染的方法。最简单易行的消毒方法是煮沸法,将被污染的衣物、盆具加热消毒,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可以使滴虫灭活。对不适宜加热的物品可用肥皂水长时间浸泡,也能达到消毒目的。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感染所致。
阴道毛滴虫是一种常见于性传递的厌氧性寄生物,在无症状的妇女中约占3~5%,在性传播疾病中约占20~50%。阴道毛滴虫呈梨形,体部有波动膜,后端有轴突,顶端有4根鞭毛,诸鞭毛随波动膜的波动而摆动,无色透明,酷似水滴,阴道毛滴虫极易传播。阴道毛滴虫生活最适宜的pH值为5.5~6。pH在.5以下时便受到抑制,甚至致死;pH值上升达7.5时,其繁殖可完全被抑制。在妊娠期和月经临来前后,阴道pH值升高,可使阴道毛滴虫感染率和发病率升高。有些妇女的阴道内虽存在滴虫,但可无任何症状。
真菌性阴道炎
(1)白带增多,有奶酪样凝块。(2)外阴奇痒,局部灼热、疼痛,严重者坐卧不安。
(3)白带中可查见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和孢子。治疗以外用为主,用2%硼酸水、食醋和0.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部。
化脓性阴道炎
(1)白带为脓性,可为黄绿色。
(2)局部灼热、疼痛。
(3)可检查到致病菌。
类型
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粘腻、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等,纳食较差,小便黄,舌苔黄腻厚,脉弦数。
湿热带下
治则:清热除湿止带。方药:止带汤加减。
脾虚带下
治则:健脾理气,除湿止带。方药:完带汤加减。
肾虚带下
治则:补肾止带。方药:内补丸加减。
热毒壅盛
治则:清热解毒,化瘀除湿。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
气滞血瘀
治则:活血祛瘀。方药:活络效灵丹加减。
食疗
当子宫、子宫颈、阴道出现病变或者有其他原因时,白带的量、颜色、粘稠度发生变化,称为白带异常,又称带下病
患有此病的女性,除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饮食疗法也值得一试。
白果豆腐煎:白果10个(去心),豆腐100克,炖熟服食。
三仁汤:白果仁10个,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水煎,取汤半碗,每天1料。
藕汁鸡冠花汤:藕汁半碗,鸡冠花30克,水煎,调红糖服,每日服2次。
莲子枸杞汤:将30克莲子(去心),30克枸杞洗净,加水8百升,煮熟后食药饮汤,平均每日2次,一般7~10天见效、适用于白带增多
鱼鳔炖猪蹄:鱼鳔20克,猪蹄1只,共放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慢火炖烂调味食,每日1次。
鸡肉200克(切块),白果1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淮山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煮汤,去药渣,饮汤食肉。每日1料。
白扁豆30克,淮山30克,红糖适量。白扁豆用米泔水浸透去皮,同淮山共煮至熟,加适量红糖,每日服2次。
胡椒7粒,鸡蛋1枚,先将胡椒炒焦,研成末。再将鸡蛋捅一小孔,把胡椒末填人蛋内,用厚纸将孔封固,置于火上煮熟,去壳吃,每日2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6 14:49
目录
概述
治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