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光学(physiological optics)是
生理学和
光学之间的
边缘学科。研究
眼睛的光学特性和视觉系统,涉及
解剖学、
生物化学、
物理学和
心理学。传统的生理光学研究内容包括眼屈光系统的
几何光学、视觉系统的亮度感觉、
空间和时间分辨特征、
色觉及
立体视觉等方面。其研究成果广泛用于医学
眼科临床,光学
工程技术等领域。
光线进入眼通过眼内媒质
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这个过程称为眼屈光。对于眼屈光系统的几何光学特性已经作了较充分的研究,相当精确地测定了
角膜、
房水、
晶状体、玻璃体等透明
媒质的光学
参量,基于这些参量设计出的各种模型眼或简约眼,可以用来计算视网膜像的大小。
眼睛的
聚焦能力主要来自角膜,但为了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聚焦,眼睛经常需要靠调节晶状体的两表面的
曲率来改变屈光力。
眼的调节放松时,如果
眼轴的
长度和
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能使眼的后
焦点落在视网膜上,此为
正视眼。若以米作为焦距单位,焦距的倒数称为
屈光度,这是表示屈光力的单位。同样眼调节放松时,如果屈光系统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的称为
远视眼,落在视网膜之前的称为
近视眼。若包含
视轴的各个切面的屈光状态不同,则称为
散光。近视、远视和散光统称为
屈光不正,一般可用配
眼镜的方法加以矫正。眼内的
虹膜像
照相机的
光圈一样,调节进入眼睛的
光量。虹膜中央的小圆孔称为
瞳孔。除了光量引起瞳孔大小变化,眼的调焦过程也会影响瞳孔的大小,视距变近时瞳孔会稍微缩小。研究表明,对所见物的心理情绪反应,也能引起瞳孔的变化。由三组
眼外肌支配的眼球运动,除了用以改变
视线外,还对于正常的
视知觉起着重要的作用。眼球运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
共轭运动,即双眼同时以相同方式运动,其中又可分为扫视运动和平稳追随运动,前者是从一个注视点移向另一个注视点时的双眼共轭运动,后者则是当眼睛追踪一个运动物体时所发生的
运动;②分离运动,在交替注视较远或较近的物体时,分离运动使得两眼视轴的夹角发生相应的变化;③在稳态注视过程中的运动,包括震颤、微扫视及慢漂移。如果用某种特殊的
光学系统使刺激像“稳定”在视网膜上完全不动时,则在几秒钟内刺激像的轮廓和颜色便会消褪,所以这些微小的眼运动对于
视知觉是至关紧要的。
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时,视觉系统对光的
敏感度是随
时间逐渐升高的,此过程称为
暗适应。与暗适应相反的过程称为
明适应。明适应的进程要快得多,通常在几秒内敏感度就逐渐恒定。
光感受器对光的
敏感性还与光线的入射方向有关。
正入射时敏感性最高,随
入射角增加迅速下降。这种方向敏感性叫斯泰耳斯-克劳福德效应。视觉细胞内部的
折射率比其周围稍高,因此它具有与
光学纤维相似的光学性质,这种现象可用光波导理论加以解释。
视觉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常用
视敏度来表示,其定义为眼能够分辨的最小细节所对应的
视角(以分为单位)的倒数。正常人眼的视敏度约对应视角 1′—30″。从生理解剖角度,视敏度可以解释为是由视锥细胞在视网膜上的镶嵌排列的精细程度所决定;而从光学角度,则可以认为是受到眼光学系统的
衍射极限的限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与以上实际值相符。60年代以来,在空间分辨研究中应用了
傅里叶光学的基本概念。视觉系统
调制传递函数的
测定是采用心理物理实验方法确定
光栅目标刚可辨认时的阈值
对比度,以其倒数定义
对比敏感度,它与
空间频率的
函数关系,即作为视觉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研究揭示,视觉系统中有若干空间频率通道,即所谓的多通道模型,它们并行地向脑传递不同
频率区间的视觉信息,并对这些
信息实行某种处理。人眼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只不过是这些通道的
空间频率特性的
包络线。对于人眼空间位相传递函数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这些研究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于视觉系统
信息处理过程的了解。视觉系统的时间分辨能力,常用临界融合频率来表示,即一个闪烁的
光源当其闪烁频率增至某一值时,会产生稳定的融合感觉,这一频率值便为临界融合频率。如果相继出现的光刺激交替地成像在视网膜的不同部位,而间隔的
时间又是足够地短暂(小于120 ms),则观察者所感知到的是刺激光在这两个不同部位之间的表观运动,与对真实运动的感觉并无不同。这种表观运动现象便是电影的基础。临界融合频率也与作为光源目标的
空间频率有关,因此已将视觉系统的时间-空间特性作为统一问题加以研究。
物体的
颜色取决于照明
光的
光谱组分和
材料对
光的反射、
透射或吸收特性,但对于眼睛颜色则是一种感觉,即
色觉。对于人眼主观感觉到的颜色可用
色调、
饱和度和
亮度三个基本属性来描述。色调就是颜色的名称,如红、绿、蓝、黄等。饱和度是指一种颜色的有色和无色组分的相对量,即通常所指的颜色的深浅。
亮度是指颜色的无色组分在
灰度等级(介于黑白之间)上的
相对位置,用来表示颜色是明亮的还是阴暗的。
色觉理论一直试图阐明眼睛是怎样利用光的
能量来建立起一个彩色世界的。
现代色觉理论主要有两大类:一是T.杨和H.
亥姆霍兹的三色学说;二是E.黑林的“对立”颜色学说。前者从
颜色混合的物理规律出发,后者从视觉现象出发,两者都能解释大量现象,但各有欠缺。杨-亥姆霍兹的三色理论认为,视网膜中有三种光谱敏感峰分别在红、绿、蓝区域的
感光细胞,这三种细胞发出信号经过神经系统的分析处理引起不同的颜色感觉。颜色的三变量性是这一理论的有力佐证,而对于
脊椎动物(包括人)视网膜的单个视锥细胞的吸收特性的研究,表明在感受细胞中确实存在三种
光敏色素,也为这个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生理基础。三色学说最大优越性是能充分说明各种颜色的混合现象,但最大困难是不能满意地解释
色盲现象。黑林的拮抗色理论则认为颜色中有三对单一的感觉反应:红-绿、黄-蓝、黑-白,红-绿或黄-蓝对组合中,没有一种颜色能与
补色在同一
感受器中同时活动,但是黑-白对能发送组合信号,产生各种中间色调的
灰色。这个理论与许多色觉经验相符合,特别对于
负后像的解释简单而令人信服。对立学说对于色盲现象能够得到满意的解释,但最大困难是对
三基色能产生所有颜色这一现象没有充分的说明。以上两种学说一直处于对立地位,现普遍认为,色觉过程至少是一个二级过程,在感受器的一级与杨-亥姆霍兹学说一致,而在
视神经的一级又与黑林学说一致,从而使两种学说统一了起来。在色觉的心理学方面,
颜色恒常性是一个最值得注意的现象。颜色的恒常性是指不管照明光的光谱组分如何变化,人们通常能像在白光下一样来分辨
物体的颜色。对此还没有完满的解释。
立体视觉就是视觉系统对
三维空间的知觉,也就是辨别物体的
距离、物体间的前后位置、方向等的能力。只有单眼信息的情况下,就视觉系统本身而言,造成立体视觉的线索主要是调节及单眼运动视差。调节是为了使观视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地成像,因此必然带来关于物体距离的信息。单眼运动视差主要是观察者移动身体以使空间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对物体间前后位置的判断。因为靠视网膜只能得到外部世界的二维图像 ,
双眼视觉才是立体视觉的主要基础。当用双眼观看物体时,有时并不感觉到双像的存在,此时称为
单视或融合 。简单的
几何作图表明,通过双眼的节点和注视点作圆,该圆上的任一点在两眼视网膜上的像都落在对应点上,这个圆称为单视圆或维特-缪勒圆。但进一步的解析几何分析和
实验表明,双眼融合而产生单视的区域是在单视圆前后的一定范围之内,称为帕努姆区。在单视情况下,靠双眼视轴的辐辏提供物体
视距的信息。帕努姆区外的物体在左右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略有差异,即
视差。双眼视差信息是
深度知觉最重要的线索,在一定范围内主观的深度知觉随视差量的增大而增强。由于几何的原因,视差随物体所处距离的增大而下降,对于远距离物体不可能有精确的深度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