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始建于1958年,当时定名农学系,设有
农学、
植物保护、土壤与农业化学、
园艺四个专业。
学院历史
1971-1980年,其它三个专业先后独立成系。2001年农学系更名为
农学院,现设农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种子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
农学院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作物学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经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作物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作物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在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遗传育种、
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3个学科点同时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师资队伍
农学院在岗专职教师40人、
教学辅助人员9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6人;博士生导师19人(含校外导师),硕士生导师60人(含校外导师)。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5人,全国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实验站站长1人,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甘肃省 “领军人才” 第一层次5人、第二层次1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计划5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4人, 甘肃省政府参事1人。拥有 “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系列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
教学平台
学院拥有植物生产类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干旱生境作物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植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总面积10000余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3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2600多万元。学院另有1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富农高科、甘鑫种业、金穗种业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固定合作关系,并设有企业奖助学金。
学院成绩
“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9项,其中973、863、科技支撑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6项,合同经费11498.56万元,到位经费3171.91万元。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项,制定地方技术标准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2部,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教学方面,共计申报各类教研课题3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厅级奖4项,获省级精品课程3项、校级精品课程4项。
建院五十年来,共培养12720余名各类人才,包括博士生90人,硕士生412人,专业学位研究生70人,本科生5363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6300余人。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来,农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现设有1个重点学科实验室,9个学科实验室,3个通用实验室,7个专业研究所,4个校内教学实验站和12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具有开展教学实验、生产实习和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
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格局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术水平不断上升。以实现我省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研究解决“
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教育部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本着“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创新机制,特色发展;加速建设,增强实力”的工作原则,突出地域经济特色和办学特色,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立足甘肃,面向全国,力争把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建设成以农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 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研究型学院。
历史沿革
历任院领导
(1958年12月至2003年)
原农学院/系 (1958年12月至2003年12月)
院 长(系主任):
高炳生 陈士宾 王 蒂 李 唯
副院长(副系主任):
雒鸣峻 牛联星 于庭瑞 刘长富 许宗杰 郭德全 胡恒觉 潘存生 陈士宾 严庆涛 朱文祥 王 蒂 李 唯
蔺海明 黄高宝 王汉宁 张金文
书 记: 曹伟魁 李 坤 李长贤 于廷瑞 赵宗尧 蔺海明
副书记:
焦印朗 胡代泽 马长和 侯作先 潘存生 朱文祥 赵宗尧 李 唯 文晓洪
原园艺系 (1979年至2003年12月)
系主任:
雒鸣骏 齐与枢 马克奇 张福泉 郁继华
副系主任:
齐与枢 马克奇 张福泉 张世珍 郁继华 陈年来 么世红 陈佰鸿
书记:
郭望春 裴荣贵 张世珍 陈年来
副书记:
裴荣贵 张世珍
机构设置
●系简介
◇作物生产系 ◇作物育种系 ◇农村区域发展系 ◇果树科学系 ◇种子
工程科学系 ◇中草药系
●办公室
□院办公室 □总支办公室
●实验室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学科实验室 □ 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实验室 □ 园艺通用实验室
□ 农学本科通用实验室 □园艺专业通用1实验室 □园艺专业通用2实验室
●试验站
定西“三结合”实验基地
●中心研究所
□农业生态工程研究所 □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 □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 □作物育种研究所
学科建设
作物学科一级学科
“
作物学”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于2001年3月由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同年,
甘肃省教育厅批准“作物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设施作物学 4 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旱地与绿洲农作制、作物栽培与生态生理、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 遗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作物主要性状的遗传育种、作物组织培养与种质改良 等。主持的科研项目有83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2项、
国家自然基金3项、
教育部项目6项、
科技部项目4项、农业部项目3项。其中经费在10万元以上的科研项目有24项。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主要以旱农生态系统及综合增产技术、一熟地区多熟种植、河西绿洲农业综合开发途径、“吨粮田”“双千田”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为重点,研究建立了水肥互馈、旱农系统四元协同控制、集雨节灌、地膜覆盖、节水农业等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开创了“吨粮田”“双千田”模式化栽培技术;提出了三年
三区轮作制、间套作光能利用与营养竞争互补理论,在本学科基本理论的发展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在以间套复种和抗旱节水为特点的集约化耕作与栽培、旱农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控、模式化栽培、抗旱与抗盐的生态生理等研究方面居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本学科点已在优势研究领域出版专著和教材17部,在 Crop Science 、作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草业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作物遗传育种” 博士学位授权点 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内陆灌区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综合运用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选育优质、丰产、抗土壤和大气干旱、抗病虫的作物种质材料和新品种。 研究主要作物的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规律,突出品种的优质、高产、抗旱、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的组装配套。 具有“遗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作物主要性状的遗传育种”和“作物组织培养与种质改良”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科技部、甘肃省科技厅、
甘肃省教育厅和
甘肃省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以重点学科为基础,于2003年顺利申报成功甘肃省级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以
马铃薯、
小麦、玉米、油菜和大麦种质改良为目标,在西部春小麦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选育、扩繁,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有关研究论文100余篇,教材与专著7部,获得 省部级科研成果6项。
本学科新增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600多平米,利用国际贷款430多万元,学校扶持资金50多万元,农学院自筹经费72万元,增置“自动 DNA 萃取仪”、“基因分析仪”、“ PCR 热循环仪”、“
凝胶成像系统”、“
超低温冰箱”、“
低温离心机”、“
人工气候箱”、“傅立叶近红外仪”、“水分中子仪”、“
植物冠层分析仪”和“光合分析仪”等实验设备62台件,为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水平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二级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点以促进干旱半干旱资源缺陷区持续高效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基本手段,致力于旱地与绿洲农作制,作物栽培与生态生理,
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药用植物的栽培与驯化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开发。
一、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1986 年获得“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 获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 年与作物遗传育种学共同申报获得作物学一级学科授权点,2003 年在一级学科下自设药用植物的栽培与驯化博士学 位授权点,拥有博、硕士点各 2 个。
二、学术成就及近期开发重点
1 、旱地与绿洲农作制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计划,科技部攻关项目,甘肃省科技厅及计委攻关项目30余项,在雨水就地入渗利用理论、水肥耦合、农牧结合、间套 复合群体增产的技术与理论取得了重要进展,项目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二等奖各 1 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地厅级奖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 和国际、国内会议发表论文 120 余篇。研究成果中,将多熟种植推移到海拔 1500 米以上的高原 一熟不保灌区 , 并开创 “ 吨粮田 ”“ 双千田 ” 高产高效技术 , 是对多熟种植技术与理论体系的重要充实。
本学科点近期开发重点:集流节灌,保护性耕作技术与理论体系;复合群体根、水、肥时空分 布与协调机理,群体内组分间的化感作用机理和应用、超高产模式化生产技术的研制。
2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方向本学科点在作物抗旱生理生态、模式化栽培、抗盐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随着干旱 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重,开展作物抗逆生理生态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可为克服干旱盐 碱危害、提高中低产田产量和效益提供超前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7 项,地厅级奖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国内 会议发表论文近百篇。学科点开展的以试管内特定生态条件中幼苗物质和能量代谢、转化及相 互关系等方向的研究,有可能创立试管生态学。
开发重点:作物的模式化栽培与精准管理,葡萄、扁桃等特种植物的引进、转化与推广
学术成就及近期开发重点
3 、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方向:本学科点以黄土高原西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事生态农业、持续农业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教学和 科研工作。完成
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多项,获奖 17 项,其中省部级一、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5 项, 厅局级奖励 6 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100 余篇,出版专著 7 部。本学科点在生态系统的 多元调控理论和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开发重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与恢复,
农业生态系统多元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
4 、药用植物栽培与驯化:已完成科研项目 10 余项,在相关刊物发表论文 30 余篇。实施 “ 西部专项 ” 、 “ 948 ” 专项、 “ 国 家 GAP 建设 ” 、 “ 省长基金 ” 等科研项目 8 项。
开发重点:西北特色药用植物驯化栽培与繁育技术体系,道地中草药GAP建设,药用植物营养调控.
三、学术梯队
本学科点共有教学研究人员21人,其中正高职10人,副高职8人,其它人员3人.学术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3人,硕士学位获得者2人,在读博硕士各1人,50 岁以上人员 2 人.
作物遗传育种二级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点于 1982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0 年 10 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学科点有
专业技术人员 36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10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
硕士生导师 12 人,学术梯队、技术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趋向年青化。学术队伍、科研素质强,学术水平高,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4 人,硕士学位 20 人,尚有 16 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点有 4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作物主要性状的遗传育种方向重点研究作物产量、品质、抗性及熟性的改良,尤其在小麦品质改良方面具有较大的研究进展;拉面品质研究,制定优质面条品质指标;遗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重点研究并运用
染色体工程技术、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作物抗性育种生物技术研究重点运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茎尖脱毒技术、组培快繁技术、细胞诱变等技术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抗性和适应性筛选研究。
在教学、科研方面,该专业获得甘肃省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
甘肃农业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优秀奖 2 项。 1995 年以来,共承担完成省部级研究项目 22 项,其中国家级 7 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2 项。公开发表论文 200 多篇。出版专著、教材 10 余部。在研项目 16 项,平均年度经费 70 多万元。
自 1995 年以来,该专业共招收硕士研究生 45 名,已毕业 21 名。
在“九五”期间,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工作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在省教委重点学科经费、学校实验室建设专用经费和科研项目经费的各渠道资助下,新购用于面粉品质分析、生物技术、生理生化分析等先进仪器设备 64 台件,其中万元以上的 30 台件,总价值为 246 万元;新建一座 400m2 现代化全日光温室( 30 多万元)和一座种子加工车间( 20 万元);还有 1000 余亩地的教学试验农场。在图书资料方面,除学校图书馆藏书外,还常年阅本学专业刊物及图书 30 余种。这些条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该专业教学和科研需要。总之,该硕士点学术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研究特色突出、科研经费充足、硬件条件优越、研究生培养已具规模,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
专业培养
农学专业
特色优势:本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之一。重点学习和掌握作物生产、作物品种选育、作物生产系统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同时涉及农业环境、植物保护、农业经济等学科和知识,发展前景广阔。本专业紧紧围绕我国和甘肃省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需求,以北方干旱半干旱为区域特色,以实践性教学为教学特色,重点培养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保护学、土壤农业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统计、农业气象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农作学、种子学、农业推广学、农业生态学、旱农学、
农业经济管理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报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
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态学等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进入农业行政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以及种子生产加工等企业,从事作物生产,作物育种与种子工程,农业科技推广,行政管理,特种植物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贸易等工作;也可在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中专农业院校或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从事相关科研与教学工作。
专业负责人: 牛俊义(教授)
现有教师: 牛俊义(教授) 黄 鹏(研究员) 张恩和(教授)
方子森(教授) 柴 强(教授) 郭丽琢(教授)
李玲玲(教授) 高玉红(副教授) 于爱忠(讲师)
谢军红(讲师)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特色优势:中医药产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现代化工程正在实施,中草药栽培和鉴定技术处于中医药产业前沿和中药质量控制的源头,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发展前景良好。本专业通过学习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基本原理和技能、中药鉴定方法、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中药加工与炮制技术与原理、中药制剂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GMP基本要求、中药的基本研究方法及药事管理法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规范化生产(GAP)基地建设、中药制药、中药质量控制、经营管理、资源开发等教学科研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与生产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材加工与贮藏、药用植物育种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
中药学、中药药剂学、生物技术制药、药事管理学、实用仪器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药品检验技术、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中药制药工程、中药材
GAP认证与评定。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有
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制药企业、中药材研究部门、农技推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质量检验部门、政府公务员,考研深造等。
专业负责人: 陈 垣(教授)
现有教师: 陈 垣(教授) 晋小军(研究员) 郭晔红(副教授)
邱黛玉(副教授) 柳福智(讲师) 郑立颖(高级工程师)
种子科学与工程
特色优势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甘肃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重要的马铃薯、蔬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初步形成了制种优势产业集群。急需大量熟悉现代种子产业、掌握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综合性创新人才。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作物学国家一级学科和作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已建成涵盖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在内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在科学研究方面,综合利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马铃薯、小麦、油菜、大麦、玉米等农作物优质、抗逆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应用推广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培养适应现代种业创新要求的高素质、综合性、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鼓励、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现代生物技术概论、作物育种学、作物分子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经营与管理、植物检疫学等。
毕业去向: 毕业后可在农业科研院所、中等和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种子质量检测机构、种子企业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生产、加工、检验等技术和管理工作;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报考作物遗传育种学、种子学、植物学、植物生物技术等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专业负责人: 孙万仓(教授)
现有教师: 王 蒂(教授) 尚勋武(教授)
王汉宁(教授)
张金文(教授) 孙万仓(教授) 王化俊(教授)
慕 平(副教授) 马小乐(副教授) 方永丰(副教授)
彭云玲(副教授) 白江平(副教授) 王 芳(讲师)
武军艳(讲师) 杨 轲(讲师) 孟亚雄(副研究员)
王 威(讲师)
农村区域发展
特色优势:为了适应新时期农村区域发展的趋势,1999年国家教育部增设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专业通过教学、科研以及实践活动,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与发展学基本理论知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农村区域/社区分析、规划、计划实施、监测和评价等方面的技能;掌握农学基础理论、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熟悉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 :农学概论、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公共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学、农村发展研究法、农村发展规划、现代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农业推广学、村镇规划与设计、农村发展规划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在行政机关、农业推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涉农企业从事农技推广、行政管理、情报管理与信息咨询、农副产品与农资产品的营销策划、传播与教育,以及科技开发与服务、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报考经济类、管理类以及农业类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每年有2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重点院校及研究院所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专业负责人: 柴守玺(教授)
现有教师: 柴守玺(教授) 窦学诚(教授) 景 锐(副教授)
闫丽娟(副教授) 逄 蕾(副教授) 常 磊(讲师)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