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辖县
卓尼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总面积5419.68平方千米。卓尼县属高原性大陆气候,截至2021年10月,卓尼县下辖11个镇、4个乡。县政府驻柳林镇。2023年末,卓尼县常住人口为9.3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6.89%。
建置沿革
卓尼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
时期,卓尼属雍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期,卓尼为秦地。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36郡,县境归陇西郡所辖,属临洮县地。
西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部、103郡、1314县,县境归凉州刺史部属下陇西郡所辖,仍属临洮县地。
东汉时仍属凉州刺史部陇西郡临洮县所辖。章帝建初二年(77年),居于松茂诸地的烧当羌由望曲谷、洮源漒川出兵两路,包围南部都尉于临洮。章帝遣车骑将军马防马援之子)率兵出击,因临洮地险,车骑不便通行,加之羌兵占据洮水之险,马防无奈,退兵至今岷县梅川筑索西城,迁南部都尉及临洮县居此。安帝永初二年(108年),当煎、勒姐羌攻破羌县(今青海省碾伯县),钟羌复出望曲谷,沿洮水长驱直入,攻没临洮县。顺帝永建元年(126年),马贤(马防之子)与钟羌战于临洮,钟羌降,洮西尽复。阳嘉二年(133年)仍于秦临洮故县址置临洮郡临洮县及陇西南部都尉。
三国分鼎,县境初属魏雍州之地,仍设陇西郡及洮阳县,旋改为秦州陇右郡临洮县。魏雍、秦州为了巩固边防,又于洮水北岸设洮阳(疑今牛头城)、候和二戍。县境洮水南岸迭山,即为魏国秦州与蜀国益州银平郡之界山。两国间的许多拉锯战争就是在此地展开的。蜀汉景耀末年,姜维越今扎尕那出卡车沟占领魏临洮郡治,攻洮阳,与魏将邓艾战于候和。姜维不胜,由原路退屯沓中(今舟曲县境内)。
一统三国,分全国为19州、173郡、1190县,县境大部分为秦州陇西郡临洮县辖地。晋惠帝时,改易郡县,县境大部属狄道郡洮阳县辖。东晋时,吐谷浑占据了整个洮西地区,在洮水两岸修筑了很多土城堡戍守。有泥和戍、洮阳城、候和城(即《水经注》中说的洪和城),与之同时,原晋置临洮郡县相继沦陷,县境大部被吐谷浑政权控制。
十六国时期,地方军阀割据纷争,县境朝秦暮楚,置废无常。县境东北部归前赵陇西郡临洮县辖领,西北部仍由吐谷浑占据。
前秦时,县境属河州陇西郡临洮县辖领,西南大部仍属吐谷浑政权领地。后秦未收复洮西诸地,仍于原秦故城设临洮县,收洮阳、洪和诸地。
前凉时,县境属秦州陇西郡统属。后凉时,县境部分地域属陇西郡临洮县辖。
南凉时,县境仍归陇西郡临洮县属。
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时期,县境归河州辖领,于原临洮县治设临洮郡,领县汎潭,郡县同治,统领县境洮水流域。太和中(477年—499年),吐谷浑于境内又重修洮阳、泥和诸城戍守,于原临洮郡城设洮州。
北周改西魏汎潭县为临潭县,并于县治置洮阳郡,兼置洮州,并在吐谷浑迷和城附近设旭州。
隋代,域内一统,州、县废置频繁。初废洮、旭二州,改洮阳郡为临洮郡,郡治美相县,领11县,在今县境周围就有美相、临潭(本名汎潭,废址在今卓尼县喀尔钦乡羊巴村)、博陵(今羊永)、宁人(今卓尼县城附近)等县。后又将博陵、宁人二县合并为当夷县(今临潭新城)。
唐代,分天下为十道,以道统州,以州辖县。卓尼县境属陇右道所辖。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隋临潭故县,复置博陵郡。二年于美相置洮州。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徙洮州及美相治于洪和城;贞观五年仍改原美相县为临潭,洮州仍治于洪和城;八年徙洮州治于洮阳川(疑今牛头城),置洮阳城。仍于旧洪和城置美相县,隶洮州。开元十七年(729年)废洮州并入岷州,于原州西磨禅川置神策军镇守(今迭当什村有遗址)。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以临潭置临州,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复改为洮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临洮郡,领临潭(郡县同治)、密恭、美相诸县及安西府。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临洮郡为洮州,仍治临潭。这一年整个洮西地域均陷于吐蕃。州县俱废,县境均属吐蕃统领。
五代时期共历53年,县境仍属吐蕃。后来吐蕃因内乱而分裂,大小部落互不统属,形成割据局面。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朝廷利用洮州地区蕃汉民众思慕华夏统一的有利时机,派重兵收复洮西,升洮州为保顺军,并以保大军节度,旋即又失。
宋代初期仍袭唐制,至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始分全国为15路,分领府、州、军、监。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收复洮西,于今临潭县治旧城设洮州,县境属之,隶熙河路。旋即弃之不守。熙宁九年,又于今县境东部设滔山监,辖今岷县以西及县境东部地区。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又收复洮西,仍设洮州。三年升洮州为团练州,县境属之。北宋时县境除数年归宋辖领外,均属吐蕃角厮啰政权统治。
代,分天下置19路,县境属其临洮路洮州所辖。
元代在全国设行中书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元初县境为总制院辖地,隶属于吐蕃等处宣慰司脱思麻路洮州所领。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总制院为宣政院,县境大部改属河州路洮州可当县辖地。县境东南边缘的西尼沟等处属岷州;东部的洮砚等处归铁州;藏巴哇一沟则属于陕西行省巩昌路临洮府狄道县赵土司所辖,赵曾于此设上、中、下三砦分土兵。
明代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洪武四年(1371年)置洮州军民千户所,县境地域均属之,后于洪武十二年升所建卫,隶陕西都司。又于岷州设洮岷兵备道,兼分巡道,统洮、岷二卫及西固、阶、文三千户所,漳、成二县军务。时县境分属卓尼、旧洮堡二寨。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朝廷授卓尼吐蕃后裔头人些地为土官指挥佥事,管理部分番族部落。正德四年(1509年)些地玄孙旺秀入朝,皇帝赐姓名为杨洪,仍袭职土官指挥佥事,准卓尼建置军民千户所,实授土千户(《明实录》),准其世袭,隶属洮州卫,由陕西都司巩昌府所辖。
清代,乾隆时改卫为厅,土司仍沿明制。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时,卓尼土司辖境除今县境外,还有今迭部全境,舟曲、临潭、岷县部分辖地。东至岷州归安里,南至阶、文、西固及四川松潘,西至洮州作盖,北至河州边墙关隘。有16掌尕,48旗,520族,15000户,近10万人。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厅建置,代之以省、道、县制。甘肃省政府作出了取缔土司制度的决定,县境归临潭县统领。但此时的卓尼土司,至清道光朝以来,已拥有大半个甘南的辖地,不仅使当时的临潭县无法统驭,即就是民国政府改土归流的政策也未动摇土司的统治地位。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土司衙门机构为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军政合一机构)。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博峪事变”爆发,卓尼设治局成立,县境进入“流”(设治局)“土”(保安司令部)并存的过渡性政权形式。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北山事件中,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接受整编,设治局力量得以加强。第一个非土司制的国家行政建置始在卓尼立足,与兼理军政之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并驾齐驱,隶属于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岷县。
1949年9月11日,国民党洮岷路保安司令杨复兴率卓尼党、政、军、警起义,实现了和平解放。同年9月14日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卓尼设治局、国民党卓尼党部、三青团区队部和参议会等机构。1950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卓尼自治区工作委员会和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成立,隶属甘肃省岷县专区。同时,杨复兴宣布在卓尼废除土司制度。1953年10月1日,成立卓尼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1958年12月31日,卓尼与临潭合并,撤销卓尼县建置,称临潭县,治所设旧城。1961年12月2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卓尼县建置。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卓尼县辖11个镇、4个乡: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喀尔钦镇藏巴哇镇纳浪镇洮砚镇阿子滩镇申藏镇完冒镇尼巴镇刀告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县政府驻柳林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介于东经102°46′~104°02′,北纬34°10′~35°10′之间,东邻定西市岷县漳县,南接甘南州迭部县,西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为邻,西通甘南州碌曲县合作市,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康乐县定西市渭源县漳县接壤,中部与甘南州临潭县交错环接。全县总面积5419.6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部分为中低山山地丘陵地形。地貌以高原丘陵为主,大部分为中低山地形,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分为基岩裸露的冰蚀高山、平原化的高山剥蚀面、水系轻度至中度切割的中山。主要山脉仅有1条,即西倾山脉,属昆仑中支巴颜喀拉山余脉,又是秦岭山脉的西段,西倾山脉自青海延伸入甘肃境内后即析为南、中、北三支,此三支均延伸至卓尼境内,大多呈东西走向,境内最高峰扎伊克嘎位于县境南部边境,海拔4920米,最低点柳林位于东部藏巴哇乡,海拔2000米。
气候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区域气候属高原性大陆气候,寒冷湿润,四季不明。气候特征是:光能不足日照短,热量贫乏温差小,降水充沛不均匀,地高林多,湿度大。全县年平均气温5.6℃,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19.2℃,年日照时数2450.4小时,年降水量487.1毫米,无霜期114天。
水文
卓尼县河流以干流洮河为轴心,大小支流网系呈放射状分布。干流洮河由西向东分两段贯穿县境,流经距离174公里。境内较大的支流有26条,总长854公里。
土壤
卓尼县土地面积5419.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草地面积498.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61.3%,林业用地面积274.21万亩,占总面积33.7%。
卓尼县境内由于地形复杂,切割深,海拔相对高度大,土壤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明显。由于气候条件和人类长期活动的差异,使土壤分布复杂交错,种类繁多。全县耕作土壤有7个土属,22个土种。林地土壤有5个类型。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卓尼县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461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9.76万千瓦,已开发利用的0.9万千瓦,仅占0.5%。县内建成的7500千瓦(3X2500千瓦)电站是县城水电梯级开发的龙头。洮河河谷是县境主要地下水的富集区域,全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65734.7万立方米/年。沿河耕地近5万亩,有灌溉条件的衢川谷地近3万亩。
卓尼县河网密度0.16公里/平方,总流域面积5214平方公里,净流总量14.46亿立方米。全县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88.86万千瓦,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19.76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9万千瓦,仅占0.5%。
矿产资源
卓尼县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铁、铜、铅、锌、汞、银、金、锑、镓、煤、砷、大理石、冰州石、石灰石、洮砚石、石膏等。金属矿中铁矿、铅锌矿和汞矿储藏量较大,品位较高;非金属矿中硫铁矿和洮砚石储藏量较大,洮砚石料蕴藏量表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是全国三大名砚之一。
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大约有140多种、主要有匙时小薜、黄瑞香秦艽、大黄、辛、黄芪、柴胡、赤芍、款冬花、丹参、鹿蹄草鬼臼、冬虫草、贝母、当归、党参等。
油料植物资源:主要有油松、华山松胡桃、李子、春梅等。
观赏植物资源:主要有山梅花峨眉蔷薇醉鱼等。
食用植物资源:主要有毛樱队李子、木梨沙棘、油松籽、华山碱籽、胡桃、蓝锭等。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有陆栖脊椎动物,水栖脊椎力物,两栖类和爬行类。有鸟类153中,哺乳类7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黑鹳、金钱豹、水赖、林麝、胡兀鹫、雪豹、苏门羚、蓝马鸡、藏原羚和雪鸡等20多种。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卓尼县常住人口为95387人。
2023年末卓尼县常住人口为9.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4‰,城镇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6.89%。
(表格参考资料:)
2023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2.94万户,总人口11.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人。全县常住人口9.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6.89%。全年出生人口0.09万人,出生率10.57‰;死亡人口0.09万人,死亡率9.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4‰。
政治
县委书记:马诚明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陈天星
副县长:聂次仁、郭仲、白超、郭栋、付宁、谢江波、杨东峰、李润泽、然那
参考资料(截止2024年12月)
经济
概述
2018年,卓尼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05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6943万元,增长4.9%,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2.88%,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741万元,增长15.9%,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8.69%,拉动经济增长0.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9372万元,下降6.1%,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1.57%,下拉经济0.15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296元,比上年增长6.3%。第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8.79%、16.40%、54.81%,其中: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上调0.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上调4.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调4.42个百分点。
2020年,卓尼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054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2%。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6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8%,其中: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63957万元,增长4.8%,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7.23%,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52131万元,增长38.5%,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3.38%,拉动经济增长3.82个百分点;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25588万元,增长5%,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9.39%,拉动经济增长3.46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7%、15.28%、66.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去年下调2.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调3.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调1.5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卓尼县固定资产投资下降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8.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2.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2%。
2018年,卓尼县施工项目139个,比上年减少33个,下降19.2%,新开工项目97个,增加11个,增长12.8%。
财政
2018年,卓尼县大口径财政收入22383万元,比上年增长48.1%。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10010万元,增长63.7%;省级收入3382万元,增长47.8%;州级收入3万元,与上年同期数持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88万元,增长33.9%。
2018年,卓尼县财政支出248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增支42284万元。分科目支出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151万元,增长10.4%;公共安全支出7462万元,下降14.2%;教育支出34391万元,增长16.1%;科学技术支出294万元,增长34.9%;文化体育传媒支出2131万元,增长2.9%;社会保障支出21983万元,增长11.4%;医疗卫生支出13911万元,下降12.2%;节能环保支出8091万元,下降1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706万元,下降32.8%;农林水事务支出79861万元,增长82.1%;交通运输事务支出20124万元,增长157.5%;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906万元,下降23.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3412万元,下降38.1%;国土资源气象事务支出完成2777万元,增长45.9%;住房保障支出13653万元,下降31.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8万元,下降96.9%;其他支出1588万元,下降11.6%;债务付息支出704万元,增长227.4%;债务发行费支出15万元,增长7.1%。
第一产业
2018年,卓尼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812万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完成农业增加值12176万元,增长6.4%;完成林业增加值3216万元,增长3.3%;完成牧业增加值31170万元,增长4.6%;完成渔业增加值198万元,增长3.9%;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052万元,增长12.7%。
2018年,卓尼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3.61万亩,比上年增加1.49万亩,增长12.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44万亩,比上年增加0.34万亩,增长8.3%,其中:小麦播种面积0.86万亩,增加0.13万亩,增长17.8%;青稞播种面积1.55万亩,增加0.13万亩,增长9.2%;豆类播种面积0.96万亩,增加0.47万亩,增长95.9%;马铃薯播种面积1.07万亩,增加0.22万亩,增长25.9%;燕麦播种面积0万亩,减少0.6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92万亩,比上年增加0.07万亩,增长0.9%,其中:油料播种面积1.89万亩,减少0.02万亩,下降1%;蔬菜播种面积0.22万亩,增加0.04万亩,增长22.2%;药材播种面积5.81万亩,增加0.05万亩,增长0.9%。粮经饲三元结构比从2017年的33.33:65.27:1.4调整为32.75:58.07:9.18。
2018年,卓尼县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6680吨,其中:小麦产量1479吨;青稞产量2302吨;豆类产量1085吨;马铃薯产量1814吨。油料产量2049吨,蔬菜产量3860吨,药材产量12722吨。
2018年,卓尼县各类牲畜年末存栏53.78万(头、匹、只),其中:大牲畜年末存栏19.78万头;绵山羊年末存栏30.19万只;猪年末存栏3.81万头。各类牲畜总增22.7万(头、匹、只),总增率40.21%;各类牲畜出栏26.93万(头、匹、只),出栏率47.69%;各类牲畜商品数26.31万(头、匹、只),商品率46.6%。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63957万元,增长4.8%,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7.23%,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去年下调2.3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52131万元,增长38.5%,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3.38%,拉动经济增长3.82个百分点,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15.28%,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调3.84个百分点。
工业
2018年,卓尼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6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34万元,增长29.2%;完成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2502万元,下降1.1%。
2018年,卓尼县工业企业生产鲜冻肉1181吨,比上年减少104吨,下降8.1%,加工洮砚2196方,减少951方,下降30.2%,电力企业发电194649万千瓦时,增加67692万千瓦时,增长53.3%。
建筑业
2018年,卓尼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05万元,比上年增长1.9%。
第三产业
2018年,卓尼县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89372万元,比上年下降6.1%,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1.57%,下拉经济0.15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
2018年,卓尼县完成批发业增加值2577万元,比上年增长5.1%;完成零售业增加值5746万元,下降11.7%;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72万元,增长3.4%;完成住宿业增加值4127万元,增长5.2%;完成餐饮业增加值4350万元,增长3.9%;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2600万元,下降4.8%;完成房地产业增加值7661万元,增长1.1%;完成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490万元,下降1.9%;完成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5180万元,下降10.9%;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869万元,增长12.7%。
国内贸易
2018年,卓尼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92万元,比上年增长8.5%。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完成零售额871万元,增长12.1%;零售业36376万元,增长3%;住宿业3435万元,增长26.9%;餐饮业8910万元,增长28.8%。
邮电
2018年,卓尼县邮政业务总量290.55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函件4.34万件;特快专递2.03万份;报刊累计份数130.61万份。年末全县市话用户3430户;电信移动用户37471户,移动用户52000万户;移动宽带用户8200户,电信宽带用户7592户。
旅游
2018年,卓尼县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24.95万人次,增长18.7%。乡村旅游(农家乐)人数9.66万人次,增长10.4%,乡村旅游收入1623万元,增长12.2%。
金融
截至2018年末,卓尼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38596万元,比上年下降1.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81057万元,下降2.9%。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225588万元,增长5%,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9.39%,拉动经济增长3.46个百分点,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02%,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调1.52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卓尼县境内有306省道穿境。
截至2007年末,卓尼县有公路总里程786.56公里,县道37604公里,村道410公里;有公路桥梁83座,计长1962.3里。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卓尼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7所,教学点47个;其中县直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5所,职业中学1所,完全小学23所,幼儿园65所,小学教学点47个(不计校数)。全年全县共有教职工2078名,专任教师1830名,其中:中职学校教职工48人,专任教师46人;中学教职工914人,专任教师792人;小学教职工835人,专任教师780人;幼儿园教职工:281人,专任教师212人;民办幼儿园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49人。全年全县共有685个教学班,其中幼儿园198个,小学342个,初中94个,高中51个。全年全县共有中小学生及幼儿20382人。其中:高中生2289人;初中生4309人;小学生9875人;在园幼儿3909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末,卓尼县享受低保人数12577人,其中:城镇低保710人,农村低保11867人。
截至2018年末,卓尼县应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8151人,其中:应参保离退休人员1742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1162人,企业退休人员580人);应参保城乡居民人数58882人;应参保机关事业单位人数6602人;应参保企业工勤人数925人。全县实际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7212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8.62%,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1742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1162人,企业退休人员580人);参保城乡居民人数57943人;参保机关事业单位人数6602人;参保企业工勤人数925人。
截至2018年末,卓尼县应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05486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数11308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数5037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应参合人数89141人。全县实际参保人数104192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8.77%。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308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37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人数8784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末,卓尼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纪念馆1个,博物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档案馆1个。100w以上调频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发射机6部。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23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3200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150户。全县广播综合覆盖率为100%,无线广播综合覆盖率为89%,电视综合覆盖率为100%,无线电视综合覆盖89.6%。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末,卓尼县共有县、乡卫生机构23所,其中:医院3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藏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卫生监督所)。设有新农合办、红十字会、爱卫会、地病办等机构,各医疗机构共设置病床470张。卫生机构共有人员48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5人(除乡村医生外),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人,全县共有执业医师183人。
历史文化
插箭节亦称“攒山神”,实际上就是祭山神会。在农历六月十七日左右举行。
卓尼苫子房
卓尼苫子房是卓尼农区的藏族民宅。苫子房,正房六间,其中一间分为两个半间,夹在中间,成为五大两小的七间主房。其中三间主房明屋的檐顶部分,比其余几间高出约70公分,檐柱比后柱也依次抬高,使这三间屋顶呈斜坡,这样一来采光好,二来美观,正房中间为堂屋,两侧为满间炕,两边的一间为厨房,一间为储藏室。 内部装修相当讲究,木地板,木墙裙,天花板也是全木板。
“觉乃”藏族妇女服饰
“觉乃”藏族妇女们的头发都辫成三根粗大的辫子,发辫上通常佩挂一串圆形钱币状银制饰品,其上阴刻十二生肖像或藏八宝图案,意为12个月平安和佛保佑。银钱从发根到发销依次串联,一般有20块之多。亦有在辫子中部挂一直径约8-10厘米的圆形银环,或缀碗口大小的葫芦式银质贯钱的,其上镶嵌珠玑,称“阿珑银钱”。佩戴的半圆形银柄上坠有宝石,附物呈塔形,由多层宝石叠成的耳环,制作极为精巧美观,优雅奇特。身着大襟两边开又的鲜蓝、鲜红或鲜绿色长简衫,外罩对比色彩强烈的镶锦边短夹。腰系锦绣宽腰带,下着红色裤子脚穿绣花鞋。头戴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球冠状“沙茹帽”,帽子前额稍上处平开10个半圆形花边,每个花边缀以一颗珊瑚珠,帽后脑勺处饰长燕尾状,亦缀了3颗小珊瑚珠。也有戴用小珊瑚珠编串而成的“斑玛帽”的。妇女们多佩戴银制手镯和嵌有珠宝的金银戒指,浑身上下披金挂银,整个装束显得十分雍容华贵。身着艳丽服饰的“觉乃”藏族姑娘,显得婀娜多姿、端正典雅、妩媚动人。
莎姆舞
莎姆舞,藏语意为在广场上表演的一种祈祷平安的舞蹈,是流行于卓尼藏巴哇乡洮砚乡境内的一种古典锅庄舞。
名优特产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洮砚始于唐,兴于宋,迄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产于卓尼县洮砚乡,石料临于洮水而得名,主要产于甘南藏族治州卓尼县洮砚乡,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而受到文人骚客之倍爱。
卓尼县还有蕨菜、木耳、沙棘果等特产。
风景名胜
综述
卓尼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以其特殊的高原山地景观,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其中民族文化、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民族建筑、风土人情等,都是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旅游资源主要有八大景区:即县城景区、大峪沟森林生态旅游景区、麻路藏族风情旅游开发小区、九甸峡景区、石门峡景区、卡车、拉力沟森林生态旅游景区、阿子滩景区。主要旅游景点60多处。
大峪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峪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木耳镇大峪沟,距县城三十多公里,总面积105214.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甘南州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品位较高、较具代表性的景区。
景区内自然风光丰富多彩,集山雄、石奇、水丽、林秀为一体,星罗棋布的景点各具特色,绿海茫茫的原始森林、山雄石奇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八十里峡、云江峡景色秀丽,又有波光潋滟的人工湖泊,还有藏传佛教寺院——旗布寺等人文景观。既有终年积雪,洁白如莹的迭山,又有神奇独特的云林,高山飞瀑;既有广阔无垠、坦荡如砥的草原,又有曲径通幽、遮天蔽日的一线天等峡谷;既有绵延不绝、四季长青种类繁多的乔林灌木,又有色彩纷呈、芳香四溢的奇花异草,还有很多珍禽异兽;即具江南景色之秀美,又具西北风光之雄奇,是理想的避暑、疗养、观光圣地。卓尼大峪沟是甘南州十大“王牌”景区之一,也是省旅游局重点推介的王牌景点之一。“山雄石奇自然景观·水丽林秀生态乐园”是其形象代表。
卓尼禅定寺
卓尼禅定寺,座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县府所在地。该地曾因寺址上有两株挺拔如华盖状的马尾松,藏语谓之“召相”,音变为“卓尼”,故名。
麻路藏族风情旅游开发小区
景区位于卓尼县西南部,辐射扎古录、刀告、尼巴三乡和车巴、立竹、塔乍三沟。
主要人文景观:
①古刹贡巴寺
②唐代大将军哥舒翰创立之神策军重镇-迭当什,其板筑夹棍遗迹犹存,并有迭当什古城墓葬。
③明代边墙古长城之起点-峪古儿墩。
⑤集寺洼文化和齐家文化特征的录日岔台子遗址。
⑥车巴沟内沿途村寨均为传统藏族木楼板房,展示出林牧结合区典型的藏族村寨风情。麻路香山(柏香山)旅游度假村。
主要自然风光:
③柏香山-神女湖。四季香气四溢的柏香山形似神女,被清澈见底的湖水所环绕。
④千年神潭-白地漩和白地滩民俗帐蓬城。
⑥洮水流珠景观,洮水流入扎古录乡塔乍地段后,脱开草原川地,渐入峡谷区,河水在石岸上左击石突,水花飞扬,每逢冬季气温骤降,湍急之河水溅起水花,形成无数冰珠涌向下游,成为洮州八景之一。
著名人物
杨晓红
杨晓红,1968年9月22日生,是保家卫国的藏族英雄。从8岁起,在卓尼县柳林小学读书。1982年,考进卓尼县第一中学,中学毕业后,1985年11月应征入伍后,在某部8连任战士。
1985年12月27日,杨晓红在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赴老山前线对越防御作战。老山前线的战斗打响后,他和战友们接连打退了敌人13次偷袭,击毙敌军5人,打伤8人。
1987年3月16日,敌军将一捆炸药包向5号哨位扔来,杨晓红在危险面前毫不犹豫,只身猛扑过去,抱起炸药包向敌军奋力投掷,却被爆炸掀起的巨浪吞没了。作战结束后,部队党委根据杨晓红生前的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荣立一等功。
王旦增
王旦增,藏族,1934年出生于卓尼县康多乡一个贫苦牧民家庭。1953年2月参加工作,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委宣传干事,团州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等职。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从少年起就给牧主放牧。
1958年春,甘南局部地区发生了武装叛乱。王旦增便积极加入到平叛斗争中,为解放军担任翻译。他两次受到解放军首长的嘉奖。并于1959年10月,被省政府命名为“民兵模范”。
1959年11月,王旦增接受州委的指示和任务,带领州工作组到玛曲县参加整社工作。不幸于12月26日在齐哈玛公社被叛匪杀害,年仅25岁。
年旦增
年旦增(1884~1943.8),藏族,卓尼县康多乡上加林村人。幼年出家为僧,性格倔强,人称年辣椒。1915年,被卓尼杨土司选为卫士。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年旦增退役后,同肋巴佛在康多、杓哇一带秘密组织“草登草哇”(七部落组织),将有枪、有马、有斗争精神的穷苦人组织起来,开展抗粮抗款斗争。1943年1月26日年旦增奉肋巴佛之命,前往临洮苟家滩,参加了王仲甲等人召开的起义秘密会议。起义后年旦增担任总司令卫队营长。5月23日,义军姚登甲等部,被敌人围困在滩歌镇内。肋巴佛率领藏、汉联军赶到。年旦增左手端枪,右手举刀,率军杀开一条血路,救出了被围义军。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初,年旦增奉命奔往卓尼土司衙门,谈妥了肋巴佛暂留卓尼之事。返回到康多上加林村时,被乌龙喇嘛组织的“草周草哇”捕去,押送国民党中央第三军第十二师。后被杀害于临洮城附近的鹁鸽崖,时年59岁。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3月,入选2020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激励候选县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3年10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参考资料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卓尼县人民政府.
卓尼简介.卓尼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6:03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