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
江西省辖县级市,由九江市代管。瑞昌市位于江西省北部、
九江市以西、
长江中游南岸,东连
柴桑区,南邻
德安县、
武宁县,西与湖北省
阳新县接壤,北与湖北省
武穴市隔长江相望。全市面积1423平方千米,下辖21个乡(镇、场、街道)。2023年末,瑞昌市有常住人口39.06万人。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瑞昌属
九江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瑞昌为九江王
黥布封地,四年,改九江置
淮南国。五年,分淮南地置
豫章郡,领十八县,瑞昌属豫章郡
柴桑县。王莽新朝(9-23),改豫章郡为
九江郡,改柴桑县为九江亭。莽亡,东汉复郡县故名,隶
扬州刺史部。
吴黄武元年(222年),孙权置
武昌郡,
柴桑县为之属。
晋元康元年(291年),割
扬州、
荆州十郡置
江州。永兴元年(304年),合
庐江郡之
寻阳县、
武昌郡之
柴桑县置
寻阳郡,隶
江州,瑞昌属
柴桑县。咸和年间(326—334年),先后将寻阳郡治、
寻阳县治由江北迁治柴桑。义熙八年(412年),省寻阳县入
柴桑县。
梁太清二年(548年),折柴桑立
汝南县,为
寻阳郡治。太平二年(557年),分
江州为二、寻阳郡属
西江州。
陈天嘉六年(565年),复江州,寻阳郡领
柴桑县、
汝南县,瑞昌疑属汝南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年),罢
寻阳郡置
江州,废柴桑、汝南县置
寻阳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寻阳为
彭蠡县。大业三年(607年),改江州为
九江郡,改彭蠡为
彭城县,旋又更名
湓城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
九江郡为
江州,分湓城增置浔阳县。武德八年(625年),省湓城入
浔阳。乾元元年(758年),瑞昌属
江州浔阳县。建中四年(783年),以浔阳西偏僻远,分立赤乌场。
五代,瑞昌初属杨吴(907—937年),隶
镇南军辖下之江州浔阳县。后属南唐,南唐升元三年(939年年),升赤乌场为瑞昌县,隶
奉化军。
北宋初,分设路州,瑞昌属
江南路江州。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
江州属
江南东路。绍兴二年(1132年),江州改属
江南西路,瑞昌为其辖县。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瑞昌属江州宣抚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隶扬州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
南康军为
南康路,瑞昌属之。至元十六年(1279年),江州改隶黄蕲等路宣慰使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隶
江西行省江州路。至正十二年至二十一年(1352—1361年),瑞昌一度为红中军首领
徐寿辉、
陈友谅占领。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江西行省为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分5道13府,瑞昌属九江道
九江府。永乐元年(1403年),县内三丁拨一、五丁拨二,开垦屯田,另编军户,分属南昌、九江二卫。天启年间(1621—1627年),江西、湖广抚按会题,在肇陈口设缉捕府,以同知一员镇守。
清顺治二年(1645年)夏初,闯王李自成部受清军追剿,由德化进入瑞昌,走罗城山,人马辎重散失无数,旋退往湖北境内。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初八日,太平天国军沿长江顺流而下,破瑞昌下巢湖清军守营。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改湖口为
九江郡,以九江府为
江西省。太平天国失利后,清复原制。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清军驻九江五十三标统领
马毓宝率部响应武昌起义,瑞昌随即光复。
民国三年(1914年)冬,瑞昌县属
浔阳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县直隶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瑞昌属第三行政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8日,日本侵略军海陆空联合进攻瑞昌,24日县城沦陷,至10月,全县17个乡镇除交通不便的洪一、洪二、乐源、徐源等乡外,其余乡镇均沦陷,县政府流亡到武宁县枣园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5日,县政府由武宁迁回湓城镇,县属江西省第九行政区。
1949年6月中旬,由东北南下的干部工作团70多人进驻瑞昌,成立中共瑞昌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隶属九江专区。1983年,撤销九江地区,成立九江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1989年12月,国务院批准瑞昌撤县设市,为省辖县级市,由九江市代管。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瑞昌市位于
江西省北部、
九江市以西、
长江中游南岸,东连
柴桑区,西与湖北省
阳新县接壤,南邻
德安县、
武宁县,北与湖北省
武穴市隔长江相望。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5°6′52″—115°43′36″,北纬29°23′45″—29°51′10″之间。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1.5千米,总面积142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瑞昌市地处低山丘陵,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中西部山间岗坡带、中南部丘陵盆地带、中部低山丘陵带、东北部沿江滨湖平原带。主要山峰有青山、大德山、金盆山等。境内最高点宇宙峰位于青山林场,海拔921.3米;最低点赤湖位于武蛟乡,海拔15米。
气候
瑞昌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全年雨水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4.1℃,7月平均气温29℃。生长期年平均240.7天,无霜期年平均256.1天,最长达296天,最短为215天。年平均降水量1449.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5.2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7月,6月最多。
水文
瑞昌市主要有:长江瑞昌段,全长19.5千米;长河、横港河、乌石河、南阳河、横路河、双港河、筱源河、小坳河,总长度119.1千米,径流总量54641万立方米;3个湖泊,赤湖、下巢湖、安定湖,总面积约75平方千米。赤湖范围最大,常水期面积68.9平方千米,约合466.7公顷。
地表水系以青山为分水岭,从东、南、西三个方向流出,分别注入长江、修河和湖北富水。
植被
瑞昌市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灌丛七大类,主要包括用材植物、木本粮食植物、油脂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
土壤
瑞昌市土壤大致可分为水稻土和旱耕土两大类,具体有8个土类、12个亚类、40个土属、92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瑞昌市地表水资源总量10.8亿立方米/年。年均产水量10.7亿立方米,地下水蕴藏量总量为2.9亿立方米/年。有重点蓄水工程67座,总蓄水量2.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27%。
土地资源
2016年,瑞昌市耕地23514.35公顷,占总数16.6%;园地1800.06公顷,占1.27%;林地92107.34公顷,占64.9%;草地3374.82公顷,占2.3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120.65公顷,占5.7%;交通运输用地1946.83公顷,占1.3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733.98公顷,占6.15%;其他土地2332.98公顷,占1.64%。
动物资源
瑞昌市有野生动物资源41目138科771种,鸟类171种,鱼类15科60多种,昆虫类15目104科395属51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哺乳动物有云豹等2种,二级重点保护的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3种,二级重点保护的26种,省重点保护的33种。
植物资源
瑞昌市野生植物资源有:维管束植物169科582属1097种,包括蕨类植物25科63种,祼子植物6科12种,被子植物138科102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9种。
矿产资源
瑞昌市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银、铜、铁、硫、煤、水泥用灰岩、冶金白云岩、大理岩、矿泉水、地热等7类31种。其中金矿储量44.4吨,银矿储量1141吨,铜矿储量117.9万吨,铅、锌矿储量各4.4万吨,硫矿储量1434万吨,灰岩储量8.9亿吨,白云岩储量1.2亿吨,大理岩储量1.5亿立方米,砂岩储量1165万吨,页岩储量1976万吨,黏土储量2208万吨。
人口
2023年末,瑞昌市户籍总人口44.94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0.29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9.06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0.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6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0%,比2022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
2023年,瑞昌市出生人口0.24万人,出生率为6.21‰;死亡人口0.29万人,死亡率为7.35‰;自然增长率为-1.13‰。
经济
综述
2023年,瑞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48.67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122.02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为8.2:50.4:41.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3、0.4和2.1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534元。
2023年,瑞昌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0.16亿元,增长10.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2亿元,增长14.7%。全年财政支出51.54亿元,增长8.5%。
2023年,瑞昌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1%,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额增长250.1%,亿元以下项目投资额增长147%;制造业投资增长68%;房地产投资下降46.5%。
2023年,瑞昌市实际利用外资现汇进资完成4031万美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25亿美元,其中出口值3.52亿美元,进口值7348.8万美元。
2023年度,瑞昌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万元,增长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3万元,增长8.7%,其中食品支出6327元,恩格尔系数为38.7%;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万元,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4万元,增长6.2%,其中食品支出8201元,恩格尔系数为32.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0平方米。
第一产业
2023年,瑞昌市完成农业总产值4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1%,其中农业17.69亿元,林业3.56亿元,牧业7.6亿元,渔业8.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5.15亿元。
2023年初,瑞昌市耕地面积29.48万亩,当年新增耕地面积0.33万亩,减少耕地面积0.17万亩,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9.63万亩,其中水田14.50万亩,旱地15.1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60.47万亩,增长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35万亩,与2022年持平;粮食产量9.87万吨,增长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9.76万亩,下降0.1%;油料作物产量2.6万吨,与2022年持平;棉花播种面积3.28万亩,增长3.9%;棉花产量2407吨,增长9.1%;蔬菜产量13.48万吨,增长5.7%;水果产量1.73万吨,增长5.4%。
2023年,瑞昌市肉类总产量2.01万吨,增长12.3%。生猪出栏20.41万头,增长14.8%;生猪存栏8.84万头,增长3.5%。全年水产品产量4.52万吨,增长5.5%。
第二产业
2023年,瑞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7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7%;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下降43.1%。“3+N”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占总产值比重84.2%,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56.7%、光电信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15.2%。
2023年,瑞昌市发电量20.54亿千瓦时,增长10.1%;水泥1004万吨,增长13.1%;化学试剂142.73万吨,下降1.1%。
2023年,瑞昌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42家,全年总产值下降32.3%。
第三产业
2023年,瑞昌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15亿元,增长3.4%。分城乡看,城镇88.12亿元,乡村22.03亿元。从四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完成68.37亿元,增长12.5%;零售业销售额完成85.5亿元,增长1.8%;住宿业营业额完成3.5亿元,增长3.3%;餐饮业营业额完成8.83亿元,增长3.6%。
2023年,瑞昌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其中八大类商品“五涨三跌”,食品烟酒类上涨0.8%,衣着类上涨1.2%,居住类下降0.3%,生活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1%,医疗保健类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1%。
2023年,瑞昌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2.02亿元,增长5.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21亿元,增长16.2%;金融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10%;房地产增加值8.86亿元,下降4.5%;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8.66亿元,增长14.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8.35亿元,增长0.2%。
2023年,瑞昌市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614080万吨千米。
2023年,瑞昌市有邮政支局所24处,便民服务站、农村e邮站108家。固定电话用户42156户,下降25.9%;移动电话用户40.23万户,下降9.2%;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8.58万户,下降4.1%。
2023年末,瑞昌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8.92亿元,增长12.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0.8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0.97亿元,增长15.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06.31亿元,增长10.9%。
交通运输
公路
九武公路、九界公路、
316国道、
105国道、瑞九公路、双瑞公路、
杭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2023年,瑞昌市公路货物周转量79820万吨千米,公路货运量1161万吨。旅客公路周转量23980万人千米,公路客运量501万人。
铁路
武九铁路、
武九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武九铁路境内长31.4千米,为双轨电气化铁路,设瑞昌、白杨、夏畈3个站。
航运
瑞昌拥有19.5千米优质长江岸线,常年平均水深18米,沿线建有码头35家,泊位50个,其中公用码头泊位23个,专用码头泊位27个。
2023年,瑞昌市水运货物周转量534260万吨千米;水运货运量786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5882万吨,增长15.5%。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瑞昌市共有小学27所,在校学生33591人,专任教师2182人;初中21所,在校学生19007人,专任教师1276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11585人,专任教师787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2851人,专任教师106人。幼儿园(公办)68所,在校学生7477人,专任教师935人。
医疗卫生
2023年末,瑞昌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2家,其中医院33家。床位数296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168人,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368人。
文化体育
2023年末,瑞昌市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藏书总量818千册。
2023年末,瑞昌市共有体育场馆165个。乡镇(街道)和社区健身场地实现全覆盖,城市“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100%,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1年,瑞昌市新增城镇就业73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1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城乡低保分别提标至580元、340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瑞昌县,寓祥瑞昌盛之意。
文物古迹
铜岭铜矿遗址,位于瑞昌市夏畈镇的幕阜山东北角,从整体上构成了中国早期采矿技术体系。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大型矿冶遗址,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象征之一。2013年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不仅解决中国高度发达的青铜器铸造原料来源的问题,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迪畲敦彝堂,位于瑞昌市
洪下乡迪畲村新屋何家自然村,清代建筑。
2018年3月7日,迪畲敦彝堂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瑞昌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瑞昌剪纸、瑞昌竹编2项,省级非遗项目瑞昌采茶戏、瑞昌秧号、瑞昌范镇河灯节3项,九江市级非遗项目瑞昌地盘舞、瑞昌丝弦锣、瑞昌笛萧制作技艺、瑞昌胡氏正骨医术、瑞昌牛歌、瑞昌戏曲盔头制作技艺、瑞昌岳家拳、瑞昌长江四大家鱼鱼苗捕捞与选育、瑞昌跑马灯、瑞昌木雕、吕公井酒酿造技艺11项。
瑞昌剪纸
瑞昌剪纸,源于汉代,风格纯真,构图新奇,手法多样,艺术精妙。既有精巧、秀丽、严谨的阴柔之美,又有古朴、坚实、豪放的阳刚之美,表现题材极具个性。2008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
瑞昌竹编
瑞昌竹编,距今2500多年的历史。工艺工序复杂,主要有三道工序,劈蔑、造型、编织。以竹子为原料,根据品种的不同而选择竹材。2008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
瑞昌采茶戏
瑞昌采茶戏,旧称茶灯戏,民间俗称茶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剧情大多反映社会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因受黄梅采茶影响,也有部分移植剧目。清乾隆年间(1765年),黄梅采茶戏与瑞昌茶灯戏揉合形成。在表演形式上简单朴实,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1985年和1999年瑞昌采茶戏被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2008年瑞昌采茶戏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秦山景区,位于瑞昌市青山林场及横港镇境内,距瑞昌市区30千米,面积123平方千米。景区内保存了现上清宫、太清宫、玉清宫、云宵殿等道观,拥有万丈崖、阳峰崖、响鼓墩、跑马埂、伴刀剑、武烈将军墓、鹿神宫、飞鹤嘴、潜龙潭等旅游景点。
江家岭,位于横立山东麓,石门水库西端。具有保护完好的古村落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瓦房墙壁上有“道光丁未年”的烙印。
瑞昌市博物馆,位于瑞昌市人民北路167号,占地面积5328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基本陈列有《瑞昌历史文物陈列》、《铜岭古铜矿遗址陈列》,陈列面积600平方米,展出藏品200余件。馆内文物藏品3000余件,国家重点文物275件。
地方特产
瑞昌山药
瑞昌山药,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瑞昌山药与其他地方的山药不同,有茎肉洁白、组织细密、质糯清香、久煮不糊的特点,在清代作为皇室贡品,是宫廷御宴“拔丝山药”的指定原料,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
2010年4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瑞昌山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瑞昌黑芝麻
瑞昌黑芝麻,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芝麻是瑞昌传统的优势产业,种植历史悠久,据《明清瑞昌县志汇编》记载,早在明代,本地已有芝麻(黑、白)种植。瑞昌黑芝麻籽粒皮薄黑亮、饱满,卵形,两侧扁平,气味清香,食之香脆,回味甘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11年,瑞昌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3月,瑞昌市被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同年11月12日,水利部公布为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瑞昌市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同年8月,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瑞昌市“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同年12月16日,列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2021年,瑞昌市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同年5月27日,瑞昌市被体育总局办公厅公布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