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城县,为历史古县名,隋大业二年(606),改彭蠡县为湓城县,均属九江郡。 唐武德三年(620),置江州,湓城隶之。 八年年(628)裁。,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内)。
简介
隋大业二年(606)。改彭蠡县为湓城县,均属九江郡。 唐武德三年(620),置江州,湓城隶之。 八年年(628)裁, 故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内。
湓城、寻阳、浔阳、楚城为不同的县,由于隋朝和唐初的记录十分混乱,因此很容易混淆。现将相互间的考源兹列如下:
相互关系
(一)柴桑县和柴桑城
汉高祖六年(前206年),分淮南置豫章郡,领县十八;七曰柴桑,辖境相当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区(浔阳区、濂溪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及柴桑区、庐山市、瑞昌市三地。柴桑既是县的建置,柴桑城也一定是汉建。故清光绪《江西通志》引《一统志》曰:“柴桑故城在德化县西南九十里,汉置。属豫章郡,今楚城驿是其址。”即今地属九江市柴桑区马回岭镇之马头村。
为什么要以柴桑作为县名呢?因县西南不远处有柴桑山而得名。《山海经》曾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汵石、赭;其木多柳、楮、桑。”郭璞注曰:“山在寻阳柴桑县南,其庐山相连也。”故柴桑山即今面阳、马头、桃花山诸山之总称。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其上多银”,说明有矿,值得开采;“其下多碧”,说明周围多水;“其木多桑”,说明便于发展手工业;取名柴桑,良有以也。根据现在出土的文物资料,勘定柴桑城址,确实位于今九江县马回岭乡之荆门街,与史书记载相符。此地现在多丘陵,这是沧海桑田之地貌演变,毫不足奇。因为几百年后白居易贬江州司马时,曾写过一首《早发楚城驿》的诗,开头写道:“过雨尘埃灭,沿江路径平”,说明到中唐还有名“江”的水系存在。同时民间还广泛流传三国名将周瑜在此操演水军的故事。应该是事出有因,不能作无稽之谈看。
(二)寻阳县和寻阳城
寻阳县,汉文帝置,因地处寻水之北而得名。三国时,孙权以之属武昌郡;西晋时又划属庐江郡。原县治寻阳城位于湖北之古城(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合立寻阳郡,属江州。晋成帝咸和元年,温峤任江州刺史,驻寻阳。二年苏峻反;三年温峤和陶侃诛之;六年温峤将寻阳县治由江北迁治江南柴桑地,但仍领今湖北黄梅及安徽宿松沿江地域,当时长江以南沿江地域仍由柴桑县管辖,故寻阳县仅是治所移于柴桑县离长江不远的一个城市,城名“寻阳”而已。据清同治《九江府志》载:“寻阳城在现治西十五里,鹤问寨其故址也。”城址位于今南浔铁路赛湖铁桥以东,古湓水两岸县市交界处之七里湖滩。南距九江市柴桑区沙河街镇九公里,东北距九江市区龙开河八公里,西北缘距长江六百米。
(三)寻阳县和浔阳县
寻阳和浔阳的辖境有异,不能混同。东晋时,寻阳的“寻”无“氵”,辖境在江北沿江地域,仅县治南移柴桑地,城名寻阳。据《晋书·地理志》云:安帝义熙八年,省寻阳县入柴桑县,寻阳县的建置便没有了,仅仍保留寻阳城的名称。唐武德四年分湓城县置的浔阳县的“浔”有“氵”,辖境属原柴桑县地,与江北无涉。所建的浔阳城,在今九江市浔阳区一带,与寻阳城不发生关系。
(四)湓城县和湓口城
《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五云:梁移江州治湓城。梁太清二年,分柴桑置汝南县。洪亮吉《补梁疆域志》云:“寻阳郡领县三:柴桑汝南上甲,治汝南。”晋何晏在《九江志》卷六十一中云:“湓城,青湓山有井,形如盆,因号湓水。城曰湓城,浦曰湓浦,江州故有湓江。”此处所说的湓城和湓浦应是两个地名,且不在一处。湓城,在东晋时是一座小镇。梁时,本着政治和军事的考虑,将湓城镇从柴桑析出置湓城县,并将州郡治所从柴桑城移治于此。当时北魏孝文帝举兵南下,占据了沔北五郡,流民大量涌入南方,在湓城聚居了很多汝南流民,为着安抚流民和招徕北方士族,便设置侨县来保持北方人原籍以安定人心,于是改湓城县为汝南县,故湓城和汝南异名而同地城,其城址在今瑞昌市的横港镇。近几年通过发掘,出土了很多文物,对论证湓城故址提供了重要的佐证。至隋,改汝南仍为湓城。唐武德四年,在水陆交通极为便利的湓口城,重设浔阳县,湓城仍为江州治所。贞观八年,省湓城县入浔阳县。故不能把湓城和湓口城混为一谈。
湓口,即湓水之入江处,也即何晏在《九江志》中说的“湓浦”。《晋书》谓柴桑有湓口关,即指此,乃六朝戍守重地。故址在今龙开河以西,赛城湖闸口以东,土名官牌夹一带。
(五)柴桑县和寻阳县
晋惠帝永兴元年,分武昌之柴桑,庐江之寻阳二县合立寻阳郡,属江州。寻阳郡只领县二,是辖境最小的郡。为什么要成立这样的郡呢?因为寻阳县领有今湖北黄梅到安徽宿松沿江地域,属庐江郡,而庐江郡又属扬州;柴桑县领有今江南瑞昌到九江(鄱湖口)的沿江地域,属武昌郡,而武昌郡又属江州。此一地带属长江中下游的军事战略要地,如果分属不同州和不同郡则不便于统一指挥,故特别从两郡提出二县成立新郡,属江州。
为什么寻阳县治要从江北迁治到江南柴桑地呢?一是到西晋末,中原乱离,弄得晋王朝在河南洛阳站不住脚;至元帝时,晋室南迁,寻阳是抗击敌人之前方的后方。二是寻阳为一片湖泊沼泽地带,直到蔡山才有山,仍不高不险,感到无险可守,且背临长江,会形成背水作战形势,故温峤决定将寻阳县治移于长江南岸柴桑地的一个城市。因是迁治,故名本城为寻阳城,辖境不变。
永嘉元年(307年),元帝(时为琅玡王)渡江镇建业(今江苏南京),已经发觉沿江两岸辖区不对称,于是改豫章郡之彭泽县来属(包括彭泽、湖口沿江地域),寻阳郡领县三。义熙八年(412年),省寻阳入柴桑,领县二。为什么要省呢?也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再把寻阳郡的辖区进行观察就会发觉,正好是一个长方形的地带,长江从中流过,对于保卫南京所起的作用很大;因而便要精简机构,加强领导,故要省寻阳入柴桑。
关于柴桑城的地理位置,不独水路畅通,水域宽广,且陆路亦驿道四达(唐时此处改为楚城驿),远联交广;同时东倚庐山,南扼鄱湖,北控长江,形势非常险要,素有东门观、西门铺、南门冲、北门桥的传闻,是攻守咸宜的战略要地,远非寻阳城可比。此处正是寻阳郡治所的好地方。《晋书·地理志》说的“柴桑仍为郡”也充分体现了当局的用意。
有的谓寻阳省入柴桑后,柴桑即移治寻阳城,与州郡同治。其不可能移治的理由有二,一是《晋书·地理志》提到“柴桑仍为郡”,即柴桑城仍为寻阳郡的治所。换句话说,寻阳郡的初治即在柴桑城,不然的话,为什么要用“仍”字表意呢?说明已是郡县同治,不用移治。二是柴桑城多方面的条件比寻阳城优越,何移治之有?故持“移治说”的于理难通。
有人又说,柴桑县治既未移于寻阳城,那么陶诗中为什么只提到寻阳而没有提到柴桑呢?根据《晋书·地理志》“柴桑仍为郡”的记载,肯定郡县同理于柴桑城。为什么陶诗中只提寻阳而未提柴桑呢?盖古来有以大代小的表意的修辞格。比如现在九江市与浔阳区同治浔阳城,经过浔阳,总说路过九江,而不说路过浔阳。陶渊明《赠长沙公》说的“经过浔阳”,《答庞参军》说的“过浔阳见赠”,就是称大不称小的表达方式。
总结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明确:1、柴桑和寻阳各有建置,各有县治,其城池彼此之间不发生关系;2、寻阳县治南迁柴桑地,仅有县治寻阳城,彼此管辖地域未变;3、寻阳县与浔阳县管辖地域不同,不能混淆其概念;4、湓城县和湓口关不能混同,一在湓水头,一在湓水尾,很多辞书记载有误;5、柴桑县治未迁寻阳城。
湓城位于瑞昌市西南清湓街,早在隋唐时期不仅是古通津埠口,长街闹市傍清湓山之湓水而建,甚是繁华,是瑞昌最古老的县治所在地。
迁到浔阳县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江州九江郡政区沿革
江州九江郡(581-606江州,607-617九江郡)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浔阳郡(江州)
江州(618-742)——浔阳郡(742-758)——江州(758-907)
浔阳郡,本隋九江郡,领湓城、彭泽二县,隋末,林楚改为江州,以隋旧州为名,治湓城县。寻归萧梁,置江州总管府。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浔阳县,移州治于此。五年,置楚城县,割彭泽县隶浩州。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八年,以废浩州之彭泽、都昌二县来属,省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