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鸭烤鸭南
板鸭”之美名,是南京地区一道传统名菜,用盐卤腌制风干而成,分腊板鸭和春板鸭两种。因其肉质细嫩紧密,像一块板似的,故名板鸭。
板鸭色香味俱全,外形饱满,体肥皮白,肉质细嫩紧密,食之酥、香回味无穷。南京板鸭外形较干,状如平板,肉质酥烂细腻,香味浓郁,故有“干、板、酥、烂、香”之美誉。
历史记载
据《玄武湖志》引梁吴均《齐春秋》说,“板鸭始于
六朝,当时两军对垒,作战激烈,无暇顾及饭食,便炊米煮鸭,用荷叶裹之,以为军粮,称荷叶裹鸭”,此即最早的南京板鸭。
据清·乾隆《
江宁新志》记载:“购觅取肥鸭者,用微暖老汁浸润之,火炙,色极嫩,秋冬尤佳,俗称
板鸭。其汁数十年者,且有子孙收藏,以为业。……
江宁特产也。”相传南北朝时期,
梁武帝在位,建都城于
建康,即今天的南京。公元548年,大将
侯景起兵叛乱,围困
台城。战斗十分激烈,梁朝士兵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当时正值中秋,肥鸭上市,百姓们便将鸭子洗刷干净,加上佐料煮熟用荷叶包好送上战场。有时干脆将几十只鸭子捆扎在一起抬上阵地。士兵们打开成捆的干鸭,用水一煮,咸淡适宜香气扑鼻。因为天气炎热,百姓们为了防止鸭子腐烂,加盐与
佐料腌制。为了方便运输和贮藏便用夹板压扁。经压制的鸭子颈能直立不弯,腿部肌肉硬板,胸腔凸出,全身成椭圆形。后来,百姓为了纪念那次战斗,便把挤压成板状的鸭子称为板鸭。据《玄武湖志》引梁
吴均《齐春秋》说,板鸭始于
六朝,当时两军对垒,作战激烈,无暇顾及饭食,便炊米煮鸭,用荷叶裹之,以为军粮,称“荷叶裹鸭”,即为最早的板鸭。
演化发展
今天的南京板鸭,由于食用不太方便,已经衍生出了一些其它品种。如桂花
盐水鸭则是其中之一,
南京桂花盐水鸭同样久富盛名。南京桂花盐水鸭一年四季皆可制作,腌制复卤期短,现做现卖,现买现吃,不宜久藏。 此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
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故美名日:
桂花鸭。 《白门食谱》记载:“
金陵八月时期,
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桂花鸭“清而旨,久食不厌”,是下酒佳品。逢年过节或平日家中来客,上街去买一碗盐水鸭,已成了
南京世俗的礼节。
产品特点
南京板鸭外形较干,状如平板,肉质酥烂细腻,香味浓郁,故有“干、板、酥、烂、香”之美誉。
产品种类
板鸭分为腊板鸭与春板鸭两种,前者的产季是小雪至立春,后者是立春至清明,质量以前者为佳。其它还有
琵琶鸭、
酱鸭等。
制作工艺
南京板鸭从选料制作至成熟,有一套传统方法和要求。其要诀是“鸭要肥,喂稻谷,炒盐腌,清卤复,烘得干,焐得足,皮白,肉红,骨头酥”。制作
板鸭的鸭要体长、身宽、胸部及两腿肌肉饱满,两腋有核桃肉,去毛后体重1.75公斤以上的健康活鸭,宰杀前要用稻谷
催肥。
南京板鸭在生产
工艺上也独具一格。宰杀技术精湛,刀口很小,要出尽鲜血。浸烫脱毛,不要沸腾水,免伤表皮。脱掉大毛,拔尽小毛,经过水漂后,截去脚翅,在鸭腋下开一个寸余长小口,从中掏出内脏,外表看来体型完整。
腌制技术是制好板鸭的关键。南京板鸭用的是经过熬制的的陈年老卤,掌握盐度(用炒盐),配以各种香料,下卤十几小时,即起卤上钩晾干。
质量要求:体表光白无毛,无皱纹,肌肉收缩发硬,手持鸭腿,颈脖直立不弯,所谓“直脖”;八字骨扁开,胸骨突起,鸭身呈扁圆形;肌肉切面紧密,呈玫瑰色,而且色调一致,以竹签刺入腿肌和胸肌肉,拔出后有香味;在20至25℃之间用口尝试有特殊香味。这就是标准的
南京板鸭,不但色香味形俱佳,而且
营养丰富。
蒸煮板鸭方法讲究。煮前,用温水洗净表面皮层,下温水浸泡3小时以上,以减轻咸度,使
鸭肉回软。煮制时,用
茴香一粒、葱一根、姜三片,从
鸭翅下开口处塞入肚内。再用一根长约6厘米空心管,插入鸭肛门半截,使汤汁在煮时内外对流。要先将锅中冷水烧开,停火后将鸭放入锅内,使水浸过鸭体,从开口处充分灌入鸭肚内。鸭在水中要保温,盖严锅盖,在85℃左右水中焖40分钟,并将肚内汤更换一次,把鸭翻身。这时将水烧至95℃(即小沸),停火再
焖10至20分钟,即起锅。煮熟鸭子,须待完全冷却后方可改刀,以免流失油卤,影响
口味。如将生
板鸭切下一块,再切成薄片放在板锅内蒸熟,这样吃,口味也很好。
制作方法
选鸭
制
板鸭的原料鸭愈肥愈好,并以未生蛋和未换毛者为佳。
屠宰
宰前断食18~20小时,并进行宰前检验。屠宰时,一般都从下腭脖颈处下刀,刀口离鸭嘴5厘米、深约半厘米割断食管和气管。最好能用60~75伏的
电流先进行电麻,这样不但有利于屠宰
卫生,同时放血充分。如1.5公斤的鸭子,经电麻的放血27秒,得血32.8克,并在2分钟内死亡,而不用电麻的放血48秒,仅得血27.5克,3分钟后才死亡。
刺杀的刀口以1厘米为宜,如过小则放血不净,过大则因伤口浸血使宰后颈部变红。
宰杀后放入60~64℃的热水中,水温不宜过高,以免表皮
脂肪溶解(鸭脂
熔点在26~30℃)。烫毛时应逐只进行。烫毛要掌握适度,不能放在烫锅中任其浸泡,以羽软绒倒为度,否则脱毛不易或皮肤破损。烫毛时先抓住禽肩骨,于热水中烫其尾部反复浸沾后,再倒提两腿反复上下浸烫全身和腹部,最后握住鸭嘴烫其颈部,这样即可拔大毛。拔大毛时,按如下次序进行,右翅→肩头→左翅→背部→腹部→尾部→颈部。
拔大毛后将
鸭舌齐根割下,即用力将舌根下膜穿通,再勾住舌根,即可全部拉出。去舌后放于冷水中浸泡,以清洗血块等污物,并使体温下降。浸泡分三次进行,第一次10分钟,第二次20分钟,第三次60分钟。浸泡后表皮应洁白无疵。然后将
胴体浸入冷水中,用镊子仔细摘净小毛,或用
松香拔毛法拔除小毛。
将毛除净后,齐肩膀处切去两翅,再沿膝关节割下两脚。在右翅下开一道5~8厘米的月牙形口(因鸭的食道偏右,故口须开在右翅下)。并随即将下咽膜刺穿,以便于悬挂。然后折断开口处的肋骨两根,用食指伸入胸腔,拉出心脏,将食道、喉管抽出,再将胃周围的两膜捅开,将胃拉出,并顺着胃的下部将肠子拉出。另用手指插入肛门搅断直肠并拉出,最后从背腔中将一应鸭杂取出。
取出的内脏,经
兽医检验合格后,再将腹腔中的所有残留肋膜、血筋、腹膜等全部摘净(应注意勿伤及内表皮),清除肛门口残留肠头等。再用水清洗,洗净后放在冷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钩住嘴下切口,将水沥干约1小时。最后将鸭仰放,用手紧压胸部,把胸部的前三叉骨压扁,使胴体呈现正规的长方形,即保持外形美观又便于腌制。
腌制
腌制
(1)擦盐。将
精盐于锅中炒干,并加入0.125%的
茴香,炒至水气蒸发后,取出磨细。
腌制前后将鸭称重,用其重的6.25%的干盐。将盐的3/4从颈部切口中装入,在工作台上反复翻揉,务使盐均匀地粘满腹腔各部。其1/4的盐擦于体外,应以胸肌、小腿肌和口腔为主。擦盐后依次
码在缸中,经盐渍12小时后取出,提起后翅,撑开肛门,使腔中盐水全部流出,这称为扣卤。然后再叠于缸中,经8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扣卤。
(2)复腌。第二次扣卤后,用预先经处理的老卤,从肋部切口灌满后再依次浸入卤缸中。 所浸数量不宜太多,以免腌制不均。码好后,用
竹签制的棚形盖盖上,并压上石头,使鸭全部浸于
卤中。复腌的时间按季节而定,在农历小雪至大雪期间,大鸭(活鸭2公斤以上)22小时,中鸭(1.5~2公斤)18小时,小鸭(1.5公斤以下)16小时;大雪至立春期间,大鸭为18小时,中鸭为16小时,小鸭为14小时。也可平均复腌20~24小时。
盐卤的配制
(1)新卤的配制。将除去内脏后浸泡鸭用的血水,加入
精盐38%,煮沸,使盐全部溶解成饱和盐水。除去上浮的泡沫污物,待澄清后取清液倒入缸中,另加生姜片0.02%,整粒
茴香0.01%,整根葱0.03%,冷却后即成新卤。
(2)老卤的复制。由于老卤中含有一定量的
萃取物质和
蛋白质的中间分解物(如
氨基酸等),故由老卤制成的
板鸭,风味比新卤好。卤水经复腌后即有血水流出,致成浅红色,易引起腐败发臭,故每经腹腌3~4次后,则需烧卤一次。烧卤一方面是灭菌,另一方面是将其中的可溶性
蛋白质加热凝固后除去。烧卤前先用比重计测量其浓度,以维持饱和为原则。
制作要点
鸭要肥,喂稻谷,炒盐腌,清卤复,烘得干,焐得足,皮白、肉红、骨头酥。
质量鉴别
好的
板鸭外形呈扁圆形状,腿部发硬,周身
干燥,皮面光滑无皱纹,呈白色或乳白色,腹腔内壁干燥,附有外霜, 胸骨与胸部凸起,颈椎露出。肌肉收缩,切面紧密光润,呈玫瑰红色,具有板鸭固有的气味。水煮时,沸后肉汤芳香, 液面有大片
脂肪,肉嫩味鲜,有口劲。质量差的板鸭体表呈淡红或淡黄色,有少量油脂渗出,腹腔湿润,可见霉点,肌肉切面呈暗红色,切面稀松,没有光泽,皮下及腹内脂肪带
哈喇味,腹腔有腥味或霉味。水煮后,肉汤鲜味较差,并有轻度哈喇味。如果
板鸭通身呈暗红或紫色,则多是病鸭、死鸭所加工的,吃起来色、香、味极差,且有危害,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