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病主要包括
气虚与
气逆。气虚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低下,气虚宜补气,列入
补益方药章节阐述。
气滞、气逆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
功能障碍,气滞宜
行气,气逆宜
降气。理气方药具行气或降气之功,主要用于
肝郁气滞、脾胃气滞、肺气壅滞、
胃气上逆等证。
引起
气滞、气逆病证的原因很多,诸职寒暧失调,忧思郁怒,
痰饮,湿浊,瘀阻,外伤,以及
饮食不节等因素,皆能影响气机的运行,进而发为气滞、气逆病证。气滞者常表现为闷、胀、痛,气逆者常表现为呕恶、呃逆或喘息。临床使用理气方药,必须针对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宜的配伍。理气药物以辛燥者居多,易于耗气
伤阴,气虚及阴亏者慎用。
1.陈皮气香性温,能行能降,有行气健脾之功。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
脘腹胀满、
嗳气、恶心呕吐等症。脘腹胀满疼痛,常与枳壳、木香等配伍;
胃失和降之恶心呕吐,可配生姜
同用,即
橘皮汤。
2.又能燥湿化痰,用于
痰湿阻滞脾、肺诸症。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常与苍术、厚朴等配伍,如
平胃散;
痰湿阻肺之
咳嗽痰多,可配
半夏、茯苓同用,如
二陈汤。
参考资料:陈皮含
挥发油,可促进肠胃排除积气;实验用煎剂能使免离体小肠弛缓,这种舒张效应可被
乙酰胆碱拮抗。对
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使分泌加强、痰液稀释易于排出。还略有升压作用及兴奋心脏作用。
为
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未成熟果实之果皮或幼果。
1.本品辛散温通,苦泄下行,性较峻烈,适用于
肝气郁滞所致的
胁肋、
乳房胀痛及
疝气疼痛等证。用治胁肋、乳房胀痛,常与柴胡、香附、郁金等配伍;治疗疝气疼痛,常和小茴香、
川楝子、吴茱萸同用。
枳实
水煎剂有收缩血管作用,使血压上升;低浓度使离体心脏收缩增强,高浓度时收缩减;对子宫肌有兴奋作用,使张力增加,收缩增强;使免离体小肠舒张,有拮抗
乙酰胆碱对小肠的收缩效应;临床治疗
胃下垂有一定疗效。
1.本品长于行气、燥湿、消积,为消除胀满之要药。凡
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
脘腹胀满均适用。
湿阻中焦,常与苍术,陈皮配伍;积滞便秘,常和大黄,枳实同用。
厚朴煎剂对
伤寒杆菌、
霍乱弧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痢疾杆菌及人型
结核杆菌均有
抑制作用;对动物离休心脏的收缩有抑制作用。厚朴碱为神经-肌肉
阻断剂,有显著的
骨骼肌松弛作用,主要是阻断神经冲动在肌肉
终板的传递,厚朴碱还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木香粉剂对白色
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
福氏痢疾杆菌Ⅲ型有抑制作用;对免离体大肠张力有降低作用,能拮抗
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本品还有降压作用,使外周
血管扩张。有轻度利尿作用。
1.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尤适于热性
胸胁及腹部
胀痛、疝痛等症,常与延胡索配伍,即
金铃子散;对于寒性疼痛,应配吴茱萸、小茴香等温里药同用,如
导气汤。
【主治】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成份】 当归二三钱(6~9g),
枸杞三钱(9g),小茴香二钱(6g),肉桂一二钱(3~6g),乌药二钱(6g),沉香一钱(或木香亦可)(3g),茯苓二钱(6g)。
【成份】 厚朴姜制、陈皮去白,各一两(各9g),甘草炙、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各5g),
干姜七分(2g)。
理气:
治法之一。即调理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于治疗
气病的方法。常用具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
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气虚宜补,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补中益气、
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