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 Linnaeus,1758)是一类在海洋中广泛分布的大型钙化藻类,其整个生活史都在海水环境中完成,分类隶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ophyceae)珊瑚藻亚纲(Corallinophycidae),已接受命名的物种为744 种 (不含化石种类);其中包括3 目( 珊瑚藻目Corallinales 、混石藻目Hapalidiales 和孢石藻目Sporolithales)10 科, 我国分布有10 科26 属112种 (接受命名种)。
来源
藻类
红藻门,真红藻纲Florideophyceae,珊瑚藻亚纲 Corallinophycidae,珊瑚藻目Corallinales 、混石藻目
Hapalidiales 和孢石藻目Sporolithales。
根据珊瑚藻的外部形态或研究领域的差异, 将其称之为有节珊瑚藻(articulated/geniculate coralline algae)、无节珊瑚藻(non-articulated/non-geniculate coralline algae)、壳状珊瑚藻(crustose coralline algae, CCA)、薄壳状珊瑚藻(encrusting coralline algae)、红藻石/球(rhodolith)等。
形态特征
藻体直立丛生,钙质化,略带粉红色,高3~6cm。主枝及侧枝均具关节,其上对生出羽状分枝或小枝,节间基部圆柱形,上端略广展,枝顶端的节间圆柱状,顶端略平;次生分枝狭窄,圆柱形,节间不钙化。 生活于中潮带岩礁上或石沼内,沿海略有分布。 全藻供药用。 可作为驱
蛔虫药。
演化
最古老的珊瑚藻可以追溯至
奥陶纪,而现今的形态是源自
白垩纪。茎类的珊瑚藻相信是源自
埃迪卡拉纪的
陡山沱组。珊瑚藻相信是在管孔藻科内进行
演化的。
摘录
生境:生于中潮带岩石上,发现于山东烟台海边栈桥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藻体灰红色,丛生,长约5cm,钙质化。主枝分节明显,直径约1mm,下部圆柱形,上部多少扁压,具有2-3次分枝。小枝上有时可见略膨大的
囊果。
发展历史
早在1810—1830 年期间, 人们就对珊瑚藻进行了研究(Lamouroux, 1812; Philippi, 1837), 直到1910年之后, 我国才对珊瑚藻有零星的报道(王玮龙,1996; 夏邦美 等, 2013b)。从1978—1996 年期间,我国对珊瑚藻的形态、分类开始较系统的研究(张德瑞 等, 1978, 1980a, b, 1981, 1985, 1989; 周锦华 等,1987, 1989, 1991; 王玮龙, 1996), 并出版多部专著。
Lamouroux 于1812 年首先建立了珊瑚藻科Corallinaceae(Lamouroux, 1812), 1837 年Philippi 证实了珊瑚藻是植物(Philippi, 1837)。根据珊瑚藻的外部形态或研究领域的差异, 将其称之为有节珊瑚藻(articulated/geniculate coralline algae)、无节珊瑚藻(non-articulated/non-geniculate coralline algae)、壳状珊瑚藻(crustose coralline algae, CCA)、薄壳状珊瑚藻(encrusting coralline algae)、红藻石/球(rhodolith)等; 另外, 人们将珊瑚岛礁迎浪面有珊瑚藻发育良好的地方, 称之为海藻脊(algae ridge)(邹仁林 等,1979; Johansen, 1981)。在我国, 历史上珊瑚藻多以各种药材名称的形式在药典中出现(张德瑞 等,1981)。近代以来, 在我国珊瑚藻的形态与分类得到研究后, 其概念得以明确。
珊瑚藻目Corallinales 在1986 年首次被建立(Silva et al, 1986), 但其中只包括一个珊瑚藻科; 1993年珊瑚藻目中的孢石藻科Sporolithaceae 正式被建立(Verheij, 1993); 但另一科—— 混石藻科Hapalidiaceae, 早在1864 年就有描述(Gray, 1864), 直到2003 年此科的归属才被确立(Harvey et al, 2003)。
随着分子分类方法引入珊瑚藻分类研究, Le Gall等人于2007 年提出, 在红藻纲下建立一个新的亚纲——珊瑚藻亚纲Corallinophycidae (Le Gall et al, 2007)。2017 年正式将原真红藻亚纲珊瑚藻目下的所有分类单元重新划分并升级, 统一归为珊瑚藻亚纲, 使得原有的3 个科调整为目级分类单元, 即珊瑚藻目Corallinales、孢石藻目Sporolithales 和混石藻目Hapalidiales (Kamiyaet al, 2017)。
群落生态
大部份珊瑚藻都会产生适合某些
草食性无脊椎动物幼体(如
鲍鱼)附着的化学物质。幼体可以清除妨碍珊瑚藻生长的着生植物。幼体附着对于鲍鱼的养殖十分重要;珊瑚藻似乎可以促进幼体变态及生存。在群落层面也有其重要性:珊瑚藻与这些无脊椎动物的出现,可以帮助
海草幼生生存的缀块性。这在加拿大东部已经得到证实,估计在
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
珊瑚礁可能也有类似情况。
一些珊瑚藻摒弃了表层的边叶状体细胞,当中少量是用来抗垢及促进草食性动物的生长。当这些珊瑚藻失去表层细胞时,群落得以生成缀块性。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最常见的珊瑚藻有孢石藻及Sporolithon ptychoides。不过并非所有这类表现都具有抗垢功效。大部份珊瑚藻摒弃表层细胞目的是要清除代谢功能受损的细胞。在
南非潮间带的远滕似绵藻每年可以摒弃达50%的厚度,这种方式非常耗费能源,且对
海草生成没有帮助。这种摒弃方式都是用来清除旧有的繁殖结构及受损的长层细胞,以减低挖穴生物穿过表面的可能性。
一些珊瑚藻会长出很厚的外壳,为很多
无脊椎动物提供了微观生境。例如在加拿大东部对出,幼生
海胆、
多板纲及
帽贝在鱼类掠食下的死亡率接近100%,除非它们受到珊瑚藻的保护。这可能是影响
草食性动物的分布及牧食效能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微观生境角色所知甚少。在当地常见的孔水石藻Hydrolithon onkodes与Cryptoplax larvaeformis的石鲎有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石鲎会栖息在珊瑚藻内的巢穴,并于晚上才出来觅食。这种关系令这种珊瑚藻产生了一种奇突的生长形态:它们会生长出直立及不规则弯曲的
片层。
珊瑚藻在
珊瑚礁生态上有独特的重要性,可以为珊瑚礁的结构提供石灰物质,令珊瑚礁可以黏合在一起。另外,它们在大西洋及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可以帮助构筑藻脊。藻脊是碳酸盐结构,主要是非膝曲状珊瑚藻所构筑的。它们需要持续及高海浪来形成,故在迎风面生成最为理想。
经济重要性
由于其钙化结构,珊瑚藻具有许多经济价值。于
18世纪开始就有采集非附着的珊瑚藻(藻团粒)为
土壤调理剂。在英国及法国,每年就有超过30万吨的Phymatolithon calcareum及石枝藻Lithothamnion corallioides被挖出来。在巴西对出海岸的一些挖掘工作可以延绵几千公里。藻团粒也会被用作为欧洲牛及猪的食物添加剂,与及过滤酸性饮用水。
在医药上最早使用珊瑚藻是作为
驱虫药,于18世纪末停止了此种用途。现时会使用珊瑚藻来作为牙补骨。
由于珊瑚藻含有
碳酸钙,故化石化得较好,可以生成地层。
食用方法
浸泡及食用法
珊瑚草以清水清洗2次,将盐分及附着的
海草、海沙洗净,以冷水浸泡1小时,再清洗一次并换水浸泡,浸泡的时间4—6小时,冬天需适当延长浸泡的时间,待珊瑚草充分膨胀即可。 注意:1.浸泡珊瑚草的容器应选择较大的,浸泡的水量较多,膨胀后的珊瑚草比较脆。 2.浸泡珊瑚草的清水应采用凉水,绝对不可以使用温水。 3.可依个人喜爱口感决定浸泡时间,喜欢较软嫩的可以加适量水在冰箱内继续泡,若喜欢较硬脆的可在室温下泡至满意的脆度,沥干水分后可切段分装,置于冰箱备用。 4.最后一次浸泡的水,最好是过滤水、冷开水、
蒸馏水或矿泉水,可以有效延长储存时间。
简易珊瑚草料理做法
果汁食用法:泡好之珊瑚草,以开水快速川烫,适量加入各种水果,以果汁机一起搅碎即可。
凉拌食用法:泡好之
珊瑚草切段,配上黄瓜丝、红萝卜丝等,加入佐料即可。
热食法:泡过之珊瑚草,热炒或打糊取代太白粉作为勾芡材料。
果冻食法:将水煮开,加入泡好的珊瑚草煮至糊状,加入冰糖及其它材料,冷却后放入冰箱。
5.冰糖海燕窝食用法:将泡过之珊瑚草切段,加龙眼干、红枣、冰糖及水一起煮开,即可食用.
凉拌做法
1.凉拌珊瑚草(约10人份) 材料:
干珊瑚草2两 小黄瓜丝2碗 红萝卜丝1碗 嫩姜丝1碗调味料:
柠檬汁约1杯 海盐1大匙 纯酿酱油膏2大匙作 法:1.干珊瑚草洗净并泡10分钟,再换水,再泡10分钟(共换2次水),继续再泡约3~4小时。
作法1. 泸干水份,加入嫩姜丝、小黄瓜丝、红萝卜丝及调味料,拌均匀即成。客家凉拌
珊瑚草(中式)材料:珊瑚草50克、小黄瓜1条、胡萝卜半条、绿豆芽少许、姜丝或蒜末少许、辣椒少许、黑白芝麻少许、酱油1汤匙、糯米醋2汤匙、蜂蜜2汤匙、冷压芝麻油、米酒适量、金桔酱1小碟 作法:珊瑚草泡水1天切小段;小黄瓜、胡萝卜切丝,绿豆芽连同姜丝或蒜末、辣椒斜切(去籽较不辣)、调味料拌搅,冰凉半小时后,淋蜂蜜再洒上黑白芝麻及滴上麻油,备1小碟装金桔酱沾食。
2.和风拌珊瑚草(日式)材料:珊瑚草50克、洋葱半颗、红甜椒半颗、大黄瓜1条、柴鱼片少许、香菇酱油露2
汤匙、醇米霖1汤匙、梅醋2汤匙、芝麻色拉酱1小碟
作法:
珊瑚草泡水1天切小段,洋葱切丝沥清水3次,大黄瓜连皮切片、红甜椒切丁块,连同酱油、米霖、梅醋翻拌,约冰凉半小时后,柴鱼片放于菜上,备1小碟装色拉酱沾食。
3.青木瓜拌珊瑚草(泰式)材料:珊瑚草50克、青木瓜1/4颗、秋葵4条(
敏豆3条)、蕃茄半颗(辣椒1条)、腰果1
汤匙(花生1汤匙)、芫荽少许、鱼露1汤匙、柠檬汁2汤匙、果寡糖2汤匙、橄榄油适量
作法:珊瑚草泡水1天切小段;青木瓜去籽去皮切片、秋葵去蒂切小段分别以盐搓放5分钟,倒出盐水;拌鱼露、柠檬汁及果寡糖,冰箱凉渍半小时后,蕃茄切片做盘饰,加腰果碎粒、橄榄油,芫荽切段摆上。
4.生菜凉拌
珊瑚草(美式)材料:珊瑚草50克、紫高丽1/4颗、罗蔓莴苣1小棵、夏威夷豆1汤匙、、
蔓越莓干1汤匙、苜蓿芽少许、小麦胚芽1汤匙、火腿丁1汤匙、红醋2汤匙、枫糖2汤匙、葡萄籽油适量、生菜凉面酱1小碟
作法:珊瑚草泡水1天切小段,罗蔓莴、紫高丽切丝,加火腿、红醋、枫糖,凉渍半小时后,夏威夷豆压碎粒,上摆苜蓿芽、小麦胚芽,再淋少许葡萄籽油,备1小碟装凉面酱沾食。
5.珊瑚草冻材料:珊瑚草(半盒50g)泡开(六小时)洗净、切小段。
作法:1.珊瑚草入果汁机加水500cc打成糊状。2. 1,500cc的水加黑糖(适量)煮开。将2.倒入3.中搅拌煮开,立即关火。待冷却,入冰箱冷藏结冻。随自己喜好变换吃法:养乐多加冻、冰豆浆加冻、鲜奶加冻、蜂蜜柠檬汁加冻。尤其是最后一种,这个简单方便,易于服用,市场上好像都有珊瑚藻果冻出售了,不过价格可能比较高。
根据台湾生物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珊瑚中可抗肿瘤潜能的天然化合物,其大量的酵素,可帮助排除体内毒素,效果更胜一般健康食品。
日本营养学家川岛四朗博士极力推荐及发扬光大直到88岁,还耳聪目明.外表体力依然年轻健壮,可佑珊瑚草是一种含有极高营养素的珍贵稀有
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