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突进
18世纪德国发生的文学运动
18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运动的名称源出自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
简介
狂飙突进 Sturm und Drang
当时,德国的一批年轻知识分子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以表达他们摆脱封建束缚、解放个性和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的新时代的要求。运动的矛头主要针对封建专制暴政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这些年轻作家除标新立异外,还接过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提倡投入自然的怀抱,并对民间文学表现了特殊的爱好。60年代中期赫尔德的《论现代文学片段》等一系列论著以及对于民间文学的发掘和研究,为这场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1770年赫尔德与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相会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端。狂飙运动的参加者主要有以赫尔德和青年歌德为首的斯特拉斯堡派,包括J.H.福斯、J.M.米勒、J.A.莱泽维茨等的格廷根林苑派,以及与之接近的M.克劳迪乌斯和G.A.毕尔格等;以青年席勒和C.F.D.舒巴特为首的南德派。此外还有克林格和K.P.莫里茨等。到80年代,这些青年作家或是退隐,或是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创作方法有了重大改变,不再一味听凭感情的宣泄,而是以希腊罗马艺术为榜样,追求宁静、纯朴之美,主张感情与理智、理想与现实、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实现古典人道主义理想。1781年席勒《强盗》的出版标志着这个“天才时期”的结束。但一般把8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一些作品也列入狂飙突进文学。
狂飙突进运动在文学上的成果以戏剧创作最大,代表作有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以及克林格的《孪生兄弟》和《狂飙突进》,伦茨的《家庭教师》等。小说方面的代表作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及荣格·施蒂林的传记小说《亨利希·施蒂林的青年时代》等。在诗歌创作方面,以青年歌德的抒情诗,尤其是以他的《普罗米修斯》为代表。格廷根林苑派是狂飙突进诗歌创作的中心。
狂飙突进虽然未能发展为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但它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给了封建专制以猛烈的一击。从所张扬的思想主张来看,它既是对启蒙运动的反拨,又是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是浪漫主义的序曲。狂飙突进时期的文学遗产对后来的作家和文学思潮、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过影响。
名字来源
德国18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学运动,主要参加者大多是属于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狂飙突进这个名称来源于作家克林格的剧本书名《狂飙与突进》(1776)。文学史家也称这一时期为“天才时期”或“天才时代”。旧的德国文学史大多把狂飙突进看作启蒙运动的反动,说它要使德国人的生活与艺术摆脱启蒙运动的理性枷锁。关于狂飙突进运动新的研究成果,则认为它不是启蒙运动的反动,而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在狂飙突进中得到提高与加强。
主要思想和主张
狂飙突进这个名称,蕴含着一股摧枯拉朽的动力,它主张破坏旧制度,建设新制度。作为一场文学革命,它提出了社会革命的要求,反映了封建势力与新兴市民阶级的斗争;但它毕竟不是一场政治革命,因而未能改变18世纪的德国现状。这个运动倡导了一些颇能反映时代特色的精神:
①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狂飙突进继承了启蒙运动理论家关于自然与人权的思想,充分肯定个人的地位、个性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反对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阻碍人的发展的一切僵化保守的教条;反对现存的合乎传统精神的处世态度;在艺术领域则否定任何相沿成俗的规则。
②崇尚“天才”,认为“天才”体现了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形象。“天才”也是启蒙运动曾经运用过的概念,狂飙突进根据扬格的解释,赋予它新的意义。“天才”被认为是自由的人,他的行动不受任何社会的和形而上学的条件的限制;他不模仿别人,自身便是一种能够影响别人的创造性的力量。
③“自然”在狂飙突进运动的词汇中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从18世纪上半叶开始,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学术界重视。瑞士诗人、自然科学家哈勒曾经提出阿尔卑斯山应该成为文学描写对象的观点。瑞士出生的法国哲学家卢梭的《民约论》于1762年出版后,在德国引起强烈反响。他的“返回自然”的口号,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说人脱离和平的自然状态私有制劳动分工的形成,使人类越发不文明。德国市民阶级把卢梭的口号看作摆脱封建统治、建立一种自然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的口号。所谓“自然”,对狂飙突进的代表人物来说,意味着政治上反对封建诸侯的专制主义,艺术上反对模仿法国宫廷风格,提倡德国民族风格,把荷马、莪相和莎士比亚推崇为最自然的天才。
④如果说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则狂飙突进更强调感情,认为在理性与感情的结合中,由于感情的巨大作用,可以使人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对于感情的强调,显然潜伏着推崇本能的危险,有些作家常常把粗犷的人看作个人和艺术的理想。哈曼就特别推崇感官的激情,赫尔德则主张感情应由理性控制。
狂飙突进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在德国市民阶级中唤起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德国自三十年战争以来的四分五裂局面,被认为是不自然的政治状况。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了形成统一的德意志民族,继启蒙运动时期重要学者托马修斯和沃尔夫之后,纷纷改用德语教学和著作,放弃用拉丁文治学的老习惯。在文学界继戈特舍德莱辛创立民族戏剧的尝试之后,发掘民歌、民间文学传统,成为一时风尚。
时限
狂飙突进的时限,一般认为是18世纪70年代,但因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和衰落由许多条件促成。事实上狂飙突进作为一场运动,从18世纪60年代中期,即它的思想家赫尔德撰写《论德国现代文学片断》时已经开始,而代表狂飙突进精神的某些重要作品,到80年代末期,即法国大革命(1789)前夕才问世。一般文学史家公认,1770年赫尔德在斯特拉斯堡与歌德相会,是这场运动的重要标志。
法兰克福的“赫尔德—歌德派”、“格廷根林苑派”、以席勒和舒巴特为主要力量的南德派,是这场运动的三支主力,歌德是旗手,赫尔德是精神领袖。狂飙突进运动的重要先驱是哈曼和梅塞尔。哈曼关于“天才”、关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的论述,深深影响了赫尔德。
赫尔德在《论德国现代文学片断》、《我的1769年的旅行札记》、《论语言的起源》、《也是一种对人类进行教育的历史哲学》和论莎士比亚、“莪相”等著述中,从天才观、历史观、关于人的本质与作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令人嘱目的崭新见解,成了推动文学革命的思想武器。
文学作品
戏剧
狂飙突进作家运用最多的文学体裁是戏剧,这种体裁最适宜表现人的行动和激情。“赫尔德—歌德派”的剧作家,创作了这个运动的代表性作品。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 克林格的 《孪生兄弟》(1776)和《狂飙与突进》(1776,原名《混乱》),都表现了发展自我的问题,其中含有把个人绝对化的倾向。
“天才”在克林格笔下是孤独的、任性的,行动是没有目的的。莱泽维茨的《尤利乌斯·封·塔伦特》(1776)表现了卢梭对社会和文化的批判的思想。主人公尤利乌斯渴望过一种简朴的、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的生活,认为社会毒化人类,国家扼杀自由,任何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会把人变成奴隶。伦茨的剧作具有更为尖锐的社会批判性,他在《论戏剧》(1774)一文中,通过批判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否定现存社会制度。他的《家庭教师》(1774)揭示了封建阶级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违反自然的。剧中主人公被表现为封建社会关系的牺牲品。瓦格纳的《杀婴女人》(1776)以狂飙突进文学最流行的题材,控诉了封建等级观念。南德派席勒的《强盗》、《斐爱斯柯在热那亚的谋叛》和《阴谋与爱情》,都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
散文
狂飙突进运动在散文方面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书信体小说,给18世纪的德国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由于狂飙突进作家对个人生活抱有极大兴趣,因此在散文方面,传记性作品占有重要地位。
荣格—施蒂林的传记体小说《亨利希·施蒂林的青年时代》(1777),尽管带有伤感的、虔诚主义的色彩,却也描写了主人公的父亲那种卢梭式的启蒙教育思想,以及主人公对于自然和民间文学的热爱。
瑞士作家布雷克尔的《托肯堡一个穷汉的生活故事和自然冒险》(1781~1785),通过对作者的坎坷生活的描写,从道德的角度批判了封建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表现了普通劳动人民坚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莫里茨的《安东·赖泽尔》通过一个青年艺术家的遭遇,描绘了他那个时代下层人民的痛苦处境,主人公在令人无法忍受的现实面前,只好到戏剧中去寻找自我发展的道路。
最能体现狂飙突进精神的小说,是海因泽的《阿丁哲罗和幸福岛》(1787)。小说主人公阿丁哲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人物,他同一群男女朋友,建立了一个“自然国家”。这是一个保障个人充分自由、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婚姻关系乌托邦国家。这部作品是对阻碍个性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抗议,但它并未描写现实社会的真正矛盾。
诗歌
狂飙突进的诗歌成就不如戏剧,但由于赫尔德称它为“文学之源”,在理论上提高了这种体裁的地位。狂飙突进诗歌的特点是,强调表现个人生活感受。最初的成就是歌德青年时代以民歌式语言表现个人感受和自然美的抒情诗。他的《普罗米修斯》是狂飙突进一首代表性颂诗。1772年成立的“格廷根林苑派”,是狂飙突进诗歌创作的中心。这些诗人的精神导师是克洛卜施托克,他们的组织的名称即来源于他的一首诗《山丘与林苑》,著名成员有博耶、约翰·弗里德里希·汉、赫尔蒂、莱泽维茨、米勒、福斯和施托尔贝格兄弟等。他们的诗歌表达了某种革命的愿望和变革现实的预言。毕尔格是狂飙突进成就卓著的歌谣体诗人,他虽不属于“林苑派”,却与“林苑派”诗人往来密切。他的《农民致暴君殿下》(1773)等诗表现了反压迫的主题。另一位重要诗人是德国南方的舒巴特,他曾因激进的政治态度,被符腾堡大公监禁10年。被监禁期间他还写了《王公墓室》(1780),表达对暴虐君主的蔑视。1787年创作的《海岬之歌》,是献给被出卖到南非的劳动者的告别诗,控诉了封建君主贩卖子民的罪行。
主要影响
狂飙突进运动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引起积极的结果,却为德国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对古典文学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和毕希纳、布莱希特等作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1 17:1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