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湖,位于
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
明孝陵景区梅花谷西侧,
南京明城墙中山门段、前湖公园东侧,有古今和广义狭义燕雀湖的区别。古代的燕雀湖别称前湖、白荡湖、太子湖。今新燕雀湖别称梅花湖,湖域面积为80亩,湖水最深处接近4米,平均深度为2米。今广义燕雀湖总面积达341亩,包含新燕雀湖(
梅花湖)、
前湖、
琵琶湖三个湖泊。
形成演变
1亿年前,古燕雀湖曾经是火山爆发地,经常喷射出岩浆。
3000年前,古燕雀湖曾是古秦淮河道的河床,古秦淮河从今
中华门和
通济门之间往北流入今南京主城区。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朱元璋将古燕雀湖填平作为建造明皇宫的基地,明故宫地下的水系也就此戛然而止。其残留部分分隔在城墙外,成为如今的前湖与琵琶湖。
2005年,“梅花山南扩”工程中,为了调节
紫金山的水系,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技术人员在规划中将原“燕雀湖”区域东边600米霹雳沟的水调入西边(霹雳沟是燕雀湖东边的一个山沟,其平时水量很小,但雨量稍微大一点,霹雳沟就会有很急的水流,由于没有办法蓄水,雨水便会浪费流失。),形成了蓄水面积达到了80亩的人工湖泊,并将此湖泊定名为“燕雀湖”,别称“梅花湖”。同年,古燕雀湖前湖区域扩建
中山植物园南园时,前湖新建了三个外形似树叶的巨大温室。其中有一栋全透明钢架型温室临水而建,因此前湖的最高水位由原来的18米降低至17.4米,调蓄深度降低了0.6米,前湖水域面积减少了127365平方米,调蓄容积较原来减少了76420立方米。
2019年,紫霞湖至月牙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后,使原本连接月牙湖和前湖的暗涵再次恢复通水,南京紫金山汛期产生的洪水会通过前湖及其溢洪沟排入月牙湖中。
位置境域
燕雀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明孝陵景区梅花谷西侧,南京
明代古城墙中山门段、前湖公园东侧。今广义燕雀湖湖域总面积为341亩,包含新燕雀湖(梅花湖)80亩、前湖191亩、琵琶湖70亩。
水文特征
古燕雀湖遗留前湖区域属于
紫金山的功能性湖泊,起着积储、泄洪紫金山之水的作用,且水质已经达到三类水标准。而新燕雀湖(梅花湖)的西段属于在古燕雀湖原址范围内疏浚新蓄的湖泊,其东段属于生态湿地,梅花湖湖水最深处接近4米,平均深度为2米。
湖区水系
古燕雀湖遗留的前湖通过前湖溢洪沟,连接
紫霞湖与
月牙湖水系,钟山境内的紫霞湖到月牙湖水系主要经过以下几处:明孝陵景区、南京中山植物园、前湖及前湖溢洪沟。其中紫霞湖至前湖全长2千米,前湖至溢洪管道全长约220米,过路涵管口至中山门大街暗涵口约580米,中山门大街下暗涵全长约210米。2019年前湖暗涵恢复通水后,南京紫金山汛期产生的洪水会通过前湖及其溢洪沟排入月牙湖中。而月牙湖作为南京的东南护城河,向北经东西玉带河连接玄武湖和内秦淮河;向南从东水关和内秦淮河相接。前湖西侧约1千米处有琵琶湖,也为古燕雀湖遗存的湖泊,当下湖面却并不与前湖水系相通。前湖东侧2005年新疏浚的梅花湖(新燕雀湖),其水源则来源自其址东部600米的霹雳沟,故湖面亦不与前湖水系相通。
资源状况
植物资源
燕雀湖东段为梅花谷的落羽杉湿地区。燕雀湖畔种植大量
落羽杉、
池杉、
水杉等色叶树种。另外燕雀湖区域还种植了
睡莲、
再力花、
梭鱼草、
玉蝉花、
水葱、
千屈菜、
荷花、
水烛等相关水生花卉植物。
动物资源
自2006年钟山风景区环境综合治理以来,燕雀湖的生态景观逐渐恢复,燕雀湖中心的小岛已经成为多种水鸟的栖息地。燕雀湖拥有白鹭、池鹭、黑水鸡、绿头鸭、赤麻鸭、天鹅、野鸭等多种水栖鸟类资源。
旅游开发
燕雀湖湖域已被陆续开发为景区公园,其前湖、琵琶湖区域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免费开放公园,其梅花湖区域为明孝陵景区梅花谷公园的组成部分。1982年11月,燕雀湖所在的钟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燕雀湖所在的钟山主体区域被评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相传南朝时,
梁武帝长子
萧统,恭谦好学,笃信儒佛,才华横溢,尤爱文学。他召集许多文学家,集我国秦汉以来文章之大成,选编《文选》60卷,世称《昭明文选》。不幸的是萧统在南梁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后湖,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不幸落水,后被救起,因伤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对于昭明太子早逝,梁武帝十分悲痛,将他葬于前湖旁
安宁陵,并将太子钟爱琉璃碗和紫玉杯随葬。琉璃碗相当于今之玻璃碗,系西域进贡之物,当时被视为珍宝。有个太监为得此稀世珍宝,竟盗掘安宁陵。当太监掠取珍宝逃跑时,突然数万只燕雀飞来扑击他。看到这一奇怪现象,引起了看守的警觉,命人把太监绑缚起来,从身上搜出被盗的珍宝。燕雀护陵的消息传到宫里,梁武帝十分惊异,诏令将珍宝赐给太孙,并重新整修萧统墓。当封墓时,又有数万只燕雀衔泥飞来,筑起很大的墓包,日夜盘旋绕飞,守护着这座太子坟。由于安宁陵在前湖之畔,后人便把前湖称为“燕雀湖”,又名“太子湖”。著名诗人杨修之曾有诗云:“平湖岸侧见高坟,万土衔来燕雀群。鉴面无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储君。”
历史传说
为了建造皇宫,
朱元璋调集几十万民工填湖。由于湖广势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故南京民间有“迁三山填燕雀”的传说。据传当年由于湖水盈满,填湖工程进展缓慢,朱元璋很焦急,多次来湖边微服访察,后采用了一个名为“田得满”的老农“移三山,填燕雀”的计策,才填平了燕雀湖。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据说开始填燕雀湖总是填不平,后来听说江宁县有一位老汉叫“田得满”,朱元璋迷信地“借其音,讨其吉”,竟派人将老汉抓来,活生生地投入湖中垫底。事后,虚情假意地封老人为“湖神”,以掩盖他的杀人罪行。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后,为了防止地基下沉,又在殿基下打入无数密集的木桩,上盖巨型条石,然后再在上面建造宫殿,并铺盖砖石结构的大型水道。为了使内宫水源澄清,又在遗留的湖底铺以大量雨花石,让湖水穿城墙而入,在内宫曲屈环绕。当下在湖边可见,城墙穴巢遗址仍显示清晰。
生态保护
首先,由于燕雀湖的“东水西调”后,借用原有的植物,在保护好原生态前提下,新建了一个生态植被地区—燕雀湖生态湿地,直接起到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燕雀湖所在的景区管理方在湖边、湖面上种植了众多的水生植物,还在水中放了不同种类的鱼虾。湖边也都立有禁止垂钓、禁止游泳的警示牌。
再者,燕雀湖景区的管理方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及“生态位原则”等,对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以及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都有整体把握。例如燕雀湖水边广泛栽植落羽杉等耐水湿树种,并且在空间结构上为了达到燕雀湖周边梅花谷区域总体的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乔木选用乌桕、美国红栎、玉兰等高大挺拔的景观树种,充分利用了群落上层的阳光;灌木层选用梅花、蜡梅、锦带等不同季节开花的大量观花灌木,同时又增植了鸡爪槭等秋季彩叶树种,使灌木层景观更加丰富的同时,也优化了植物群落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