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90年代初
苏联解体后,急需进口大量便宜货品,于是大批华商在中俄间做起
民间贸易。然而俄海关
清关手续繁琐,关税混乱,为了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
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据
中国传媒大学宏华提供的资料显示,此类清关的报价通常只有正规报价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后来,这种清关方式被推广到
海运、铁运和汽运,统称为“灰色清关” 。
灰色清关简介
“灰色清关”是指出口商为了避开复杂的
通关手续,将各项与通关有关的事宜交由专门的清关公司处理的一种通关方式。一些所谓“清关公司” ,帮助进口商品以低于法定水平的关税进入某国市场,主要方式为“包机包税” 和“包车包税” 。清关公司负责履行通关手续、收取
税款,但一般不向
出口商提供报关单据。
法律性质
“灰色清关”实质上是一种违法活动,因为
清关公司只为一批
进口商品中的一小部分货物缴纳足额关税,其余部分则通过向海关官员行贿来通关。
积极意义
“灰色清关”降低了华商进口货物的成本,也为不懂
俄文和不熟悉当地复杂
报关程序的华商提供了方便。同时,它加速廉价货物通关,丰富了市场。
历史渊源
“灰色清关”是一种“土匪”式的
贸易方式。近年来,
乌克兰的中国商人频频遭到武力抢劫和伤害,可以说“灰色清关”是这一灾难的根源。
“灰色清关”是指俄罗斯等
独联体国家的一些官商勾结的“清关公司” 。通常如果华商的货物出口到乌克兰,办理清关手续时,货主不是和相应的海关部门打交道,而是首先要跟清关公司联系。货主只要向清关公司缴纳一笔费用,即由清关公司负责把货物运到货主在乌克兰的仓库,自己不用和海关打任何交道,由清关公司跟海关方面办理手续。
清关公司大都同海关联系密切,而且大都有实权人物做后台。它的好处是能让华商的货物快速地进入当地市场,但正是这种清关方式给华商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首先,清关公司在货物通关后,通常不给货主出具正式的海关
报关单和税单。这样,通过“包机
包税” “包车包税”等“灰色清关”方式出口到乌克兰的货物是拿不到乌方的正规报关单的,也没有相关的凭证。因此,只要有乌克兰有关部门检查,就一定能找到“违法的证据” 。
其次,这些清关公司的背景都很复杂,后面不仅有腐败官员的影子,而且不少还与
黑社会有关联。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
利润收入,往往会低报
商品数量、价格和更改货物名称等,导致进口货物与报关的商品严重不符。货主得不到海关的报关单,甚至不知道清关公司是以什么品名、什么价格报的关。这样,一旦当地有关部门检查,那这些货物就一定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将货物没收或开出大额的
罚单都是符合“依法办事”原则的。
最后,只要清关手续不合法,那么华商就不可能
依法纳税,而不依法纳税就会触及到所在国家的法律。那么华商的头上就如同悬了把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的利剑,整天提心吊胆。
许多在乌华商认为,走正规报关的路子在目前来说几乎不可能。因为这些清关公司事实上就是当地海关的代理公司,如果不经过这些清关公司自己去海关报关,不仅手续极为麻烦,而且更重要的是耗不起这个时间。如今
商业竞争十分激烈,成败经常是在几天之间,因此,尽管“灰色清关”后患无穷,可华商们还只得走这条路。
俄罗斯专利
“灰色清关”这个名词应该是俄罗斯的专利,在俄罗斯,一些与政府管理部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商人设立了“清关公司”,帮助进口商品以低于法定水平的税率进入俄罗斯市场。人们习惯上称这套手段为“灰色清关” 。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地市场
商品供应极为紧张,为此,俄政府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于是,大批中国货物涌入俄罗斯市场。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灰色清关是俄罗斯有关方面根据本国的现实情况制定的一种权宜的办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俄罗斯摆脱濒临崩溃的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灰色清关可并不这样简单, 俄罗斯各类清关公司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后,以各种形式办理清关手续,比如改换商品名称,以多报少,高值低报等,从中获利。而这些清关公司就是俄海关的代理公司。官、商之间的利益纽带异常紧密。自2000年以来,事态发展更甚,据知情人士透露,俄海关甚至跟某些势力勾结,由“清关公司”垄断报关。“灰色清关”差不多成为俄罗斯进口的惟一路径。
贸易方式
随着俄罗斯经济条件的好转,俄政府对增加税收的期盼越来越强烈,同时灰色清关中伴生的腐败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基于这些原因,俄罗斯最高领导层决定采取行动彻底根除这种非正常的贸易方式。
从2004年1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施行新的《海关法典》 ,根据新法典规定,海关应加大
通关程序的透明度,简化通关手续,对“灰色清关”行为,法典也着手进行打击,规定任何“灰色报关”行为都将受到惩处,轻则补交税费、没收商品,重则承担刑责。为打击灰色清关提供了
法理依据。
引发问题
“灰色清关”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最重要的就是
经营所得的收入无法存入正规的银行,因为收入来源不明,存入银行如同
自我暴露,自找麻烦,这也是上述受害的原因;另一个就是经营所得的收入无法通过正规的方式汇回国内,只能通过
地下钱庄汇款。
这些地下钱庄都是有很大的背景,其后台老板与当地银行关系密切。通过地下钱庄可以不用任何正规手续就可以将钱汇走,当然地下钱庄要抽取一定的佣金。
在
奥德萨市一个居民小区内,一栋楼内的一层单元里有一个不起眼的防盗门,门内有一个大约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房间里面有一个保险柜和一个负责收
汇款的男子,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地下钱庄。别看它十分简陋,更没有一般银行那样豪华和气派,但它每天的流水额却十分巨大,一般的银行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来此汇款的不仅有来自中国的商人,而且还有来自
阿拉伯国家的商人、独联体国家商人,甚至是来自
西方国家的商人。汇款数额无论大小,甚至是几十万美金的汇款,均没有任何正规的收据,通常是收款人在一张便条上写个数额然后签个字就算是收据了。
所以,正是“灰色清关”让华商无法将经营所得存入银行并通过合法的方式汇走,办公室、身上或家里经常可能会有不少货款,华商遂成为当地
不法分子袭击和下手的首选目标。
发展走向
灰色清关”在中俄贸易中已经存在了十几年,是中俄民间贸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通关方式,尽管属于不规范的贸易活动,并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能立即宣判其“死刑”。就拿“包机”业务来说,俄罗斯的包机不仅飞往中国,还飞往
意大利、
土耳其、
阿联酋、韩国、
希腊等国,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同来自这些国家的产品存在激烈竞争,中国若单方停止“包机”贸易,等于将市场拱手相让。至于毗邻的边境口岸之间要完全停止“灰色清关”,暂时还不太可能,但从长远看,尤其是俄罗斯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会在降低轻纺日用品关税、减少各种税外收费等方面采取一些行动,以便减少
贸易商偷税漏税的行为,进而逐步形成规范的贸易秩序。由此看来,虽不能马上取缔“灰色清关”,但也为期不远。
未来
中国人已经将贸易的触角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少华商的确曾受益于“灰色清关” ,在很短的时间内即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但是,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日期的临近,这种带有“匪气”的贸易方式亟须改变。
在乌克兰经济部正式注册的中资公司和企业就有1200余家,在各州或其他城市的地方经济部门注册的公司和干脆未经正规注册的公司和企业就更多。乌克兰境内有2万多中国人,其主体为商人和留学生,在
奥德萨经商的中国人就有两三千人。尽管“灰色清关”让在乌华商们吃尽了苦头,但是,由于乌克兰市场的非规范性,大多数中国商人目前依然只能选择“灰色清关” 。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在难以取消“灰色清关”之前,华商应尝试将自己的部分货物通过正规报关方式通关,逐步增加依靠正规渠道进口货物的数量,将自己的
经营活动纳入正常贸易轨道。
规则
目前虽无
直接证据证明“新星”号事件中存在“官商勾结” , 但是,这种猜测却是建筑在无数中国外贸商人对普遍存在于俄罗斯边防、港务、海关部门 “潜规则”切肤之痛的基础之上。和“新星”号事件中尚不明确的俄罗斯“官商勾结”相比,俄罗斯报关“潜规则”更让中国外贸商人有苦难言。
2008年9月11日晚,俄罗斯官方以打击“灰色清关”为由,对阿斯泰(ACT)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查封了华商储存在仓库里的鞋、服装、袜子等日用品。
温州某商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有史以来在俄罗斯发生的最大一次针对中国货的查抄事件,货值高达60亿美元,其中仅浙江就有7000多个集装箱的货物被查抄——这里的中国商家大多都是租用旧集装箱作为货物的存放仓库。
所谓灰色清关,是指通过俄罗斯一些官商勾结的“清关公司” ,帮助进口商品以低于法定水平的税率进入
俄国场。
“但是我们怎么提供合法的单据?中国商人是有苦说不出啊。”该负责人无辜地说道,中国大多数产品在俄罗斯海关都是通过“灰色清关”进去的。而这些灰色清关公司,都无法提供合法的清关手续等单据。因此,中国货在当地就变成了“黑货”,随时有被查抄的风险。
但是,中国商人为什么还是选择弊病丛生的“灰色清关”呢?难道就是为了省下一点关税么?和中国商人付出的代价相比,这值得么?
中国商人对灰色清关的抱怨还不止于此。这种灰色清关一点都不正常,不是商人急需要卖出货运不到。就是一下把所有货全运到,让你放没处存放,卖又一下子卖不掉。货代公司不但不会按照合约赔款,还会把多出的清关费加到货主头上。
解决方案
在“灰色清关”的阴影下,中国商品虽然实现了正大光明地出口,却不能在俄罗斯实现正大光明的进口。 从2003年开始,中俄两国成立
双边贸易的协调小组,其中中方的
首席代表是副总理吴仪。这个协调小组的一项使命就是打击非法清关机构,解决历史上遗留的“灰色清关”问题。
2004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对外贸易秩序若干意见的通知》 ,要求加强对灰色清关的打击力度。
由此看来,俄罗斯税警查扣中国鞋类商品事件,仿佛正是俄方加强贸易秩序整饬的举措。
此事的起因也有可能是俄罗斯不同政府部门或者
利益集团之间争权夺利,而通过灰色清关进入俄罗斯的中国鞋类商品从进入俄罗斯那一刻开始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俄罗斯市场对于中国商人尤其是温州鞋商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舍不得放弃却又风险极高的市场,以至于有人说到俄罗斯做生意就像赌博。
无形巨网
“灰色清关”是指进口商或进口代理商在
进口货物报关时通过与海关关员的非公开协议,以低报
货值、少报重量和
瞒报品名(即提供
低税率的
税则号)的方法,使批量货物以明显低于国家法定进口税率应缴
税额通关。
上世纪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急需进口大量廉价产品,于是大批华商在中俄间做起
民间贸易。然而,俄海关
清关手续繁琐,关税混乱,为了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
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
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这些清关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比正规报关关税少一半多。因而这种清关方式在中俄边贸上盛行一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俄罗斯摆脱濒临崩溃的市场起到一定作用,事实上是一种带有逃税性质的
走私行为。
这些清关公司与俄海关的利益纽带异常紧密。曾有华商表示,此类清关公司一度柯断报关, “灰色清关”差不多成为俄罗斯进口的唯一途径。清关公司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后,以各种形式办理清关手续,譬如改换
商品名称、以多报少、高值低报等从中获利。而交了关税的中国货主,却拿不到任何报关凭据,这为日后查抄事件埋下苦果。
一位在俄的
温州商人无奈地说,我们想通过正规途径通关,却发现自己已处在“腐败官员、黑色势力”编制的庞大网络中,想改邪归正都很难。
有中方专家指出,两国
双边贸易中,出现统计数字的差别是常有的事,这其中有
统计方法不同的原因,但这个问题在中俄贸易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灰色清关”造成的。
事件回放
俄罗斯查抄中国鞋
一、2005年7月26日晚,大批俄罗斯税警和其他
警种的警察,开着警车和4辆
集装箱车前往位于
莫斯科市中心的“39仓库”查扣中国鞋,俄警方还用摄像机拍摄查扣情景。3辆集装箱车已经装满被查扣的鞋子,另一辆正在装货。俄警方开价每个集装箱交3万美元,由华商赎回;而华商则还价1.5万美元。被俄罗斯方面查扣的商品总价值近8000万
人民币。
二、2005年3月12日晚上9时多(
北京时间3月13日凌晨2时许),大批俄罗斯
税务部门打击
经济犯罪的警察,突然来到约距莫斯科
市南区14公里的萨达沃特花鸟市场,将储放在该市场集装箱仓库的中国鞋强行拉走。当地的
税务警察以没有通过正规的
报关手续入境、属走私物品为由查封了该仓库。被俄罗斯警察没收护照,并被扣押达6个小时之久。
三、2004年2月9日开始,俄内务部警察曾持续不断地拉走俄罗斯艾米拉贸易市场内的华商货物,2月12日
拉货事件达到高潮,使中国商人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理由也是该批中国货无合法的报关手续。
除了这几起重大事件之外,从2001年8月到2002年1月之间,俄罗斯税务警察查扣了价值近3亿元人民币的中国鞋类产品。
产生原因
华商坚持走“
俄罗斯清关-灰色清关”冒险之路,主要原因:
1.“俄罗斯清关-灰色清关”
暴利驱使,包税
企业利润高。
2.“俄罗斯清关-灰色清关”方式更为便捷。按照正规清关的货物往往并不快捷,效率低,成本高。
3.“俄罗斯清关-灰色清关”比正规清关便宜30%乃至1倍。
“俄罗斯清关-灰色清关”的弊端是很明显的,货主得不到俄罗斯海关的报关单,甚至不知道“清关公司”是以什么品名、什么价格报的关。对俄罗斯来说,“俄罗斯清关-灰色清关”则使其应收税款大量流失。因为俄方的“清关公司”以低价、低数量报关,使空运货物进入俄方市场,然而货主是按照海关的要求,交给“清关公司”费用(包括关税、运费等一切费用)。因此,一旦遇到俄权威部门的检查,货主因无法提供海关合法有效文件而导致货物被查抄。
利与弊
早期的“灰色清关”,大都得到俄罗斯海关方面的默许,该国
小商品市场之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迅速走向繁荣,很大程度是受“灰色清关”推动,但两国贸易发展到一定规模,“灰色清关”反而成为制约两国民间合作的瓶颈。
清关流程
官商及黑道相互勾结而成立的清关公司,以低于
法定关税水平的价钱将货物运入俄罗斯市场———>华商接到货柜到港通知后,将提单交给清关公司———>清关公司又和海关相互勾结,将货值低报、瞒服或改变货物品名———>中间差价部分被各
利益团体瓜分掉———>清关公司将货柜清出关后就拉到华商指定的仓库,但是不出具任何单据证明。也就是说华商收到的货物是“黑货”、走私品,不受任何法律保护———>“灰色清关”为华商货物日后被查抄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