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水云》是一首中国
古琴曲,无射均(紧五弦)定弦。作者为
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
浙派古琴的创始人
郭沔。最早见于明朝朱权编写的《神奇秘谱》。
历代收录
歌曲简介
《潇湘水云》是一首中国古琴曲。
南宋浙派琴家
郭沔(字楚望,
南宋永嘉人(今
温州平阳)约公元1190—1260年)创作。当时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
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而创作此曲,以寄眷念之情。传说中,
九嶷山是贤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成为贤明的化身。
郭沔是一个终生未仕的知识分子,生活十分清贫。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元兵入侵,南宋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而他又是一个反对苟且偷安,具有
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人,故他借九嶷山为“潇湘云水所蔽”的形象;寄托他对现实的黑暗与贤者不逢时的义愤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曲谱最早见于《
神奇秘谱》,共十段。后经历代琴家发展为十八段加一尾声。现存琴谱多达五十种。经过许多琴家不断加工,艺术更臻成熟。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自13世纪中国明初问世以后,数百年来广为流传,许多琴谱专集都收载了此曲,并被历代琴家公认为优秀的琴曲之一。近年,有采用古琴与大型
民族乐队的演变形式演奏此曲。
创作背景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
临安失守,官场腐败黑暗,朝廷偏安江南.作者感慨时势飘零,满怀愤国忧世之情,却只能观潇湘二水水起云涌,
遥思此曲最早见于明朝
朱权编写的《神奇秘谱》,其题解说:“臞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
永嘉人,每欲望
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
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题解
《潇湘水云》:
古琴曲,是宋代浙派琴家创始人
郭沔(字楚望,约公元1190年—1260年)的代表作。当时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
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
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深感国事飘零,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借水光云影,以寄抑郁、眷念之情。
曲谱最初见于《
神奇秘谱》,共分十段:1、洞庭烟雨2、江汉舒清3、天光云影4、水接天隅5、浪卷云飞6、风起云涌7、
水天一碧8、寒江月冷9、万里澄波10、影涵万象。此曲流传至后世,有多种谱本,结构也有一些变化。现流行的是十八段曲加一尾声。
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第一句的旋律音调,自第二段从中音区展开,并贯穿全曲。古琴特有的吟、揉手法,反复围绕着骨干音变化发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抑郁、忧虑的内心世界。
第四段低音区层层递升的浑厚的旋律,通过大幅度荡揉技巧,展示了云水奔腾的画面,打破压抑气氛,表现出作者翻滚的思绪。
第五段,乐曲第一句旋律在低音区变化再现,有欲起先伏之妙。第八段,再现了第四段的水云声,但情绪更为奔放、热情。
第九、十、十一,三段一气呵成。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以第五段的前两乐句为素材移高八度展开,高、低音区大幅度的跳动,按音、泛音、散音音色巧妙的组合,交织成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十七、十八段是结尾部分,音乐转入低音区,旋律上行又回折。最后再现的“水云声”,只是一种无力的余波,流露出作者内心无限的感慨。
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技法,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
《潇湘水云》曲意/解题
《
神奇秘谱》:臞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
浙音释字琴谱》:希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按祖王谱,先生永嘉人,……(与《神奇秘谱》同)……“噫!其望九嶷,
怀古伤今,江寒月冷,影含万象之趣,每有余乐於其中矣。”
《
西麓堂琴统》:
郭楚望所作。其播弄云水,有扁舟五湖之思。抚弦三叹,不觉胸次洞然。
《
杏庄太音补遗》:郭楚望所作。楚望永嘉人,每望九嶷山,为潇湘之云所蔽,作此盖以寓惓惓之怀也。
《愧庵琴谱》:按是曲,楚望先生郭沔作了,永嘉人,每顾九嶷山,而为潇湘之云所藏,以寓惓惓之意。然水云有悠扬自得之趣,天光云影之妙,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兴。尽在乎兹。
《
琴苑心传全编》:是曲,楚望郭沔所制,沔,永嘉人,每望九嶷为潇湘水云所蔽,乃为是曲,以寓惓惓之意也。聆其
音趣,更有水光云影,一蓑江表之致。
《
五知斋琴谱》:宋郭楚望所作也。因泛沧浪远望嶷,云水淹映,感慨系之,时值天中阳气渐衰,蕤萎少和,故宾位于五月也,音清和畅。自三段至尾,皆本曲趣味,抑扬恬逸。自四至八段,
全在两手灵活,如云水之奔腾,连而圆洁,方得曲之旨也。
《
蕉庵琴谱》:此为宋郭楚望所作也。因泛沧浪逺望九疑,云水掩映,感慨系之。时値天中阳气渐衰,蕤萎少和,故宾位于五月也,音淸和畅。自三段至尾,皆本曲趣味,抑扬恬逸。自四至八皆在灵活,如云水之奔腾,连而圆洁,方得此曲之旨也。
《
希韶阁琴谱集成》:
题解、后记均与《五知斋琴谱》同。
《
枯木禅琴谱》:宋郭楚望所作,音韵和畅,曲意缠绵,有云山叆叇,杳雾空朦之意。须两手灵活,低弹轻拂,方合其旨。
《醒心琴谱》:南宋郭楚望所作。其曲取潇湘之水欲连天,
云蔽九嶷,风云变幻,影涵万象之意,借以舒志。斯曲者,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面,扁舟五湖之志。
《潇湘水云》后记
《
琴苑心传全编》:语云:古琴名画,不可示於贪污之士,以其心多觊觎也。余谓能知琴与画者,正可以止贪去污者也。画家以山水渔樵,有道隐逸这胜,如装楼阁宫殿,衣冠跄济,则涉乎俗矣。
是故因此可以止贪也。琴以平躁养静,古淡和情为本,如竞淫繁促,祖等琵筝,则恶矣,是故因此可以去污也。
《
大还阁琴谱》:……今按其曲之妙古音委宛,宽宏澹茂,恍若
烟波缥渺。其和云声二段,轻音缓度,天趣盎然,不云水容与。至疾音而下,指无沮滞,音无痕迹,忽用云驰水涌之势。泛音后,重重跌宕,幽深思远。非亲授指法,奚能得其旨趣?……
《
五知斋琴谱》:此曲云山叆叇,
香雾空朦;怀高岚于胸臆,寄缠绵于
溪云,一派融和春水,浓艳温柔,有情至而弥深者矣。低弹轻拂,真落花流水溶溶也。
《
春草堂琴谱》:昔人云:“鼓
潇湘则天光云影,容与徘徊。”个中情景,当作何如体会,鼓者听者两不知也。谱中此曲用指极难,学者弗徒以手快为胜。
《
琴学初津》:是操,宋郭楚望因泛沧浪远望九嶷,云水掩映,感慨而作也。音节幽静淡洁,须熟习而后入化,取用贵乎
虚灵无迹,方得云水之意。琴山苏先生云:“昔人鼓潇湘,则天光云影,容与徘徊,个中情景,当作如何体会,难与言传,鼓者听者,两不知也”。曲中用指极难,吟猱
二法,正合商曲体例,所当之法,兹悉切正,须分清而不混作可也。曲情曲义,二妙并佳,学者勿徒手快为宜,细心静作,神妙无与比也。虚白道人识。
《雅斋琴谱从集》:唐
郭元振游潇湘,时值春晓,但见烟波浩渺,云水苍茫,当怀风景,还望无极。於是神弛与至,乃鼓斯操。其音微奥,如天光云影,容与徊徘,宜细心领会,方可期於指下,慎勿快弹为是。(转载复古斋又本后记)
《雅斋琴谱从集》:烟波浩渺,云水苍茫,洋洋乎盈耳哉!探微(转载复古斋第一本后记)。蕤宾调
《
诗梦斋琴谱》:此曲最难得其缠绵,余弹此近十五年,仍不能得其旨,盖手不灵活耳。诗梦。
《
沙堰琴编》:潇湘幸无二曲,十二十三乃至十八长短不同,分段各异,繁简因以稍殊。然其写江天景色,云水烟波,乃无二致……。
《
神奇秘谱》:一、洞庭烟雨二、江汉舒晴三、天光云影四、水接天隅五、浪卷云飞六、风起水涌七、水天一碧八、寒江月冷九、万里澄波十、影涵万象
《
浙音释字琴谱》:与《神奇秘谱》同。惟第五题作“浪卷飞云”。
《
西麓堂琴统》:一、洞庭烟雾二、江汉舒晴三、波涛云影四、水接天隅五、天光荡漾六、浪卷飞云七、风起水涌八、水天一碧九、江寒月冷十、万里澄波十一、影涵万象
宋郭楚望泛洞庭。见烟波浩渺。云水苍茫。情动乎中。遂作斯曲。其中以四段至八段。专写水云之声。夫水有声而云无声。然无声之妙。正在妙以有声传之也。九段以下。则击楫中流。逍遥容与。
末段用角变打圆。如轻舟之转柁。隐隐有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之意。
琴操中不可多得之曲也。曲用
商调。须紧五弦弹之。或称无射均。以俗乐言。则正宫调也。
第一段:洞庭烟雨
洞庭烟雨,霏霏四起,微茫千万里,云天倒浸龙宫底。悠扬自得,扁舟看
范蠡蠡,一簑江表谁为侣。江乡趣,闲伴渔翁,有网何曾举,假沽名吊誉。
第二段:江汉舒晴
江汉舒晴,水光云影,清清霁色澜霞明,好风轻。浮天浴日,白
浪涌长鲸。壶天物外幽情,破沧溟有客寄闲名,醉里醒醒,歌泽畔也那吊湘灵。
第三段:天光云影
潇湘云水也两清清,水浸遥天云弄影,闲引领,九嶷何处岭。墨染
临川,那闻八景。诗兴,三山五渚相为柄,客船渔火相为证,磨天镜。
第四段:水接天隅
水接天隅,涵太极,未成图。玉鉴映
冰壶,弥漫莫测也没平芜,遥山平断雾收初。不堪目极心孤,忘机鸥相呼。何堪
小隐,寻个渔夫,丝纶结伴乐应殊。时世疑狐,那烟月模糊,唤醒陶朱,添来一个那酒伴诗徒。
第五段:浪卷飞云
浪卷飞云,势氤氲。羲皇人,何处潇湘的那投老寄闲身。遥借问,你那谁与汝相亲,风月为邻,芒鞋
羽扇白
纶巾。云水中分,潇湘佳致与谁论,十洲三岛堪伦。
第六段:风起水涌
满天雨也那满天风,风起浪春春,四水浮空空。潇湘风景,的那与无穷,
金碧画图中,看弱流千里,的那隔十岛三蓬,三蓬。
第七段:水天一碧
渺渺那水天一碧,蓬瀛少隔,望云根那莫测,拟
冯夷那访
河伯。
美哉也,伊谁得,彩霞绚色,看轻挂水帘,的那月钩云额。
第八段:寒江月冷
寒江月冷,银河耿耿,水云遥映
菱花镜,增佳兴,潇湘佳胜。凝眸高凭,遥见
渔竿轻弄影,窄寄人篱下
羊裘,高高帽顶。举月为媒,指天为证,不受般周聘。世浊我清,众醉我醒,风月襟怀,惟凭诗管领,听天还听命。
第九段:万里澄波
万里澄波,耿耿湛银河,的那止水自盘涡。倒浸姮娥桂影的那婆娑。谁何,壶天风月乐无他,惟凭诗酒消磨,消磨。半帆风雨,一由渔歌,由人闲唱和,笑人间歧路多。
第十段:影涵万象
一天灿烂红霞,影涵万象,的那落日西斜。金翻鸦翅,水映那芦花。雨放满天星彩,风来何处悲笳。停槎品题八咏,有客兴无涯。美蒹葭,可堪那图画。如飞笔,黄麻,安排景致入诗家。
古减字谱
臞仙曰。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
乐曲分析
《
神奇秘谱》 解题中说,作者“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其时元兵南下,文人相率南迁。
郭沔定居湖南南部衡山附近。云水奔腾的景象,唤起他热爱祖国山河,感慨时势飘零,想望隐遁生活等复杂心情。此曲便应景而生。
音乐利用散音按音应合与荡吟(即大幅度的
吟音)等手法,成功地表现了云水掩映、烟波浩渺的艺术境界。现存曲谱多达50种。明代曲谱原为10段,清代发展为18段。
《潇湘水云》一曲流传广泛,曲谱多达五十多种。在十五世纪初时,《
神奇秘谱》中的记录为十段;十七世纪时《
大还阁琴谱》中就发展为十二段;到了十八世纪在《
五知斋琴谱》中已扩展为十八段.现代一般演奏版多为
吴景略先生依据《五知斋琴谱》打谱的版本。
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加引子。
【引子】引子为较慢的
散板,全部采用清亮明晰的泛音演奏.音符跳跃幅度较大,旋律较自由。
【首段】
第一部分是慢板,包括二,三,四小段,为主题呈示部分.共有两个主题:
A主题是由引子动机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旋律;
B
主题陈述时,前半部分平静而内敛,后半部分节奏强烈音调起伏较大。
【中段】
第二部分是主题巩固和衍展的部分,情绪开始激化,然后音乐逐渐步进第三部分。
【末段】
第三部分是全曲高潮所在,为
展开部.旋律主要由A主题的核心音调和B主题后半部分构成.节奏炽烈,情绪铿锵激昂。
【尾声】
展开部在第十四段结束,音乐于第十五段进入全曲的结束部分。将音乐情绪渐渐缓和下来,直至第十八段
散板结束全曲.寥落的琴音,无望的期盼,永寂里,唱着不变的歌----忧世,殇国,有志而不得。
《潇湘水云》是中国古代一首以情景交融为其特色的大型古琴曲。明代琴谱中此曲原为十段,至清代发展为十八段。全曲除引子和尾声外可分四大部分。
第一段引子是用泛音演奏的曲调:
这段音乐以圆润飘逸的泛音和不断上扬的跳宕旋律表现了轻烟缭绕、水波荡漾的优美意境,犹如一幅远景山水画。头四小节是贯串全曲的主题音调,尾句则强调了乐曲的商调式属性。这段音乐以圆润飘逸的泛音和不断上扬的跳宕旋律表现了轻烟缭绕、水波荡漾的优美意境,犹如一幅远景山水画。头四小节是贯串全曲的主题音调,尾句则强调了乐曲的商调式属性。
乐曲第一部分包括二、三两段,描绘了云水苍茫、壮丽迷人的景色。开始,由按指荡吟等手法奏出“引子”中的主题音调,情绪深沉哀怨。渐渐地,曲调以较大的起伏展开,它进一步揭示了作者不平静的内心世界,一种忧国忧民的郁悒之情油然而生。
乐曲第二部分包括四至八段,这是琴家称为“水云声”的段落。它利用“往来”、“荡吟”的指法技巧,在
古琴低音区滑奏,表现了一种水气袅袅、云影飘忽的情态。
这种往来滑奏所产生的颤抖音色,既令人联想起水荡云移的动态景象,也似作者因剧烈痛苦而发出的呻吟之声,有着特殊的表情作用。音乐的进行中还穿插了歌唱般的音调。
这里的
切分节奏和旋律的上下跳跃推进,富有激昂陈词的气质。旋律由连绵不断地进行过渡到“水云声”再次出现。绵长的曲调象起伏不停的波涛将乐曲情绪向高潮推进。
乐曲第三部分是全曲最为精彩之处。它包括九至十六段,描绘了云水激荡、奔腾翻涌的奇伟景象。
这部分音乐充分运用了古琴中散音、泛音、按音的不同色彩,加以错落弹奏,出现了五光十色的华丽效果。音乐在三个多八度的广阔音域内用大音程急促跳进,加之强烈
切分节奏的运用,将水翻浪滚的壮阔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仿佛是作者内心暴风雨般激情的倾注。
随后,音乐进入以两次跳进为标志的高潮段落,曲调刚劲有力,一气呵成,在高音区挥洒驰骋,气魄雄伟,感情激越,尤其双音滑奏指法的运用极为出色,将难以抑制的“倦倦之意”抒发得十分感人。
乐曲第四部分包括十七、十八两段。曲调再度转为舒缓、平静,作者将惆怅之情融入低沉压抑的音调之中。但在音乐末段,却突然出现连续的、有着转调色彩的“4”音,使乐曲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这段音乐仿佛是作者燃烧着的爱国火焰最后闪出的光亮,而紧接着用泛音演奏的尾声却又如力不从心的叹息。
音乐最后结束在低音区的商音上,旋律具有沉重压抑的色彩。曾经怒涛汹涌的潇湘水云至此风平波息,只有作者感情的余波还在微弱地起伏,引起人们心头的深深共鸣。
历史意义
《潇湘水云》以一个核心旋律贯穿整首乐曲,主题A和它的变体以不同的手法十数次出现于曲中九个不同的段落.在新的演奏版本中还作了一些速度上的处理,将原来全曲
慢板改为散——慢——中——快——散的速度进行,使乐曲更富变化,意境更为深邃。
曲谱最初见于《
神奇秘谱》,共分十段。后经历代琴家发展为十八段加一尾声。今
吴景略的演奏,是以《五知斋琴曲》(
清徐琪撰于1722年)为本,同时吸收了其它
琴谱之长。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
郭沔(生卒年不详)字楚望,浙江
永嘉人。大约生活在南宋淳祜,
咸淳年间(1190—1260前后)。为南宋后期著名琴家,浙派创始人.郭沔一生清贫,南宋
嘉泰年间,他在南宋主战派大臣
张岩家作清客.后张岩被罢官,
郭楚望便隐居于湖南南部衡山附近。
郭沔对
中国古琴艺术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明代中叶以前各类琴谱集里所传的琴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他整理,创作和传授的.在张岩家做清客期间,他收集了大量民间野谱,整理了《阁谱》。此外他创作了大量新曲.著名的除《潇湘水云》外,还有《
秋鸿》《
飞鸣吟》《
泛沧浪》《春雨》《秋风》《步月》等。他的直系传人
刘志方,
毛敏仲(
毛逊),
徐天民(徐宇)等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宗师,形成古琴史上影响深远的浙派。
乐曲评价
潇湘水云充分体现出古琴艺术之美
潇湘水云:古琴曲,宋代浙派琴家创始人
郭楚望的代表作。作于金兵入侵时,他移居于湖南
宁远九嶷山下(潇水自
九嶷山流过),深感国事飘零,借水光云影,以抒抑郁、眷念之情。
曲谱最初见于《神奇秘谱》,共分十段:
1、洞庭烟雨
3、天光云影
4、水接天隅
5、浪卷云飞
6、风起云涌
7、水天一碧
8、寒江月冷
9、万里澄波
10、影涵万象。
此曲流传至后世,有多种谱本,结构也有一些变化。现流行的是十八段曲加一尾声。
乐曲开始,飘逸的
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第一句的旋律音调,自第二段从中
音区展开,并贯穿全曲。古琴特有的吟、揉手法,反复围绕着骨干音变化发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抑郁、忧虑的内心世界。
第四段低音区层层递升的浑厚的旋律,通过大幅度荡揉技巧,展示了云水奔腾的画面,打破压抑气氛,表现出作者翻滚的思绪。
第五段,乐曲第一句旋律在低音区变化再现,有欲起先伏之妙。第八段,再现了第四段的水云声,但情绪更为奔放、热情。
第九、十、十一,三段一气呵成。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以第五段的前两乐句为素材移
高八度展开,高、低音区大幅度的跳动,按音、泛音、散音音色巧妙的组合,交织成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十七、十八段是结尾部分,音乐转入低音区,旋律上行又回折。最后再现的“水云声”,只是一种无力的余波,流露出作者内心无限的感慨。
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充分利用了
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技法,集中体现了
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