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综合保税区于2013年9月7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是获批的第32家综合
保税区,也是湖南省最大的综合保税区。湘潭综合保税区选址位于
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四至范围:南至
沪昆高速铁路、北至沙塘路、西至响水大道、东至长潭西线高速公路。规划总面积为3.12平方公里,其中一期用地约1.62平方公里(2430亩),二期用地约1.5平方公里(2250亩)。保税区建设总投资估算为36.79亿元,建设
保税加工区、
保税物流区、通关作业区和综合服务区四个功能区,设置主次两个卡口,具有保税、仓储、海关、
商检、检疫等国际港口所具有的多种功能。
湘潭综合保税区地处
长株潭城市核心位置,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处我国南方“十字路口”的枢纽位置,该地区
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是湖南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商业、金融的核心区域,素有“金三角”之称。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
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30公里,结构紧凑,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
核心增长极。
长株潭地区还是我国京广
经济带、
泛珠三角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通区优势突出,该区域不仅市湖南经济的心脏地带,而且是我国南方最好的城市群建设地域之一。随着湘潭综合保税区的设立,该区域也将成为湖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湘潭综合报税区区位优势显著,具备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上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长潭西线高速公路连接南北;
湘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拥有3个千吨级泊位,年货物吞吐量达700万吨;距黄花国际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至株洲高铁站只需40分钟;
湘黔铁路穿境而过,沪昆高铁、
长株潭城际轻轨都在湘潭经开区设站;正在建设的九华大道、湘江沿江风光带等项目也即将实现与省会长沙的
无缝对接。
随着“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中部六省之一的湖南的经济发展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被列入“中部崛起”的重点建设范围,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
在该区域投资建设的项目除享受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之外,还可依托
湘潭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享受“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此外,湘潭市委、市政府也已授予湘潭经开区行使69项市级行政管理权,其中直接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62项,和相关通单位联合会审的行政项目7项。
本次获批的
湘潭综保区是全国第33家,湖南第二家综合
保税区,总规划面积3.1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40亿元。据悉,综保区一期将在一年内建成并封关运行。一期建设工作现已全面铺开,正加快推进综保区一期1800亩土地征拆、场平,一条道路、一批
标准厂房建设,积极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入区。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设备免征
进口关税和
进口环节税,进口货物入区保税,境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
出口退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
消费税。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外,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行
进出口配额、许可证件管理。综合
保税区适合
保税加工类、
保税物流类、保税服务类企业入驻。
湘潭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将极大推动经开区、
湘潭市和湖南省外贸货物的高效通关,降低
物流成本和资金周转成本,带动我市乃至湖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
2013年11月6日,湘潭综合保税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一期综合服务区详细规划通过
湘潭市规划委员会审定。市委副书记、市长、市规划委员会主任
胡伟林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全力支持综合
保税区的建设,市区形成合力,确保2015年3月达到验收要求并封关运行。
湘潭综合保税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东至长潭西高速,西至响水大道、南至沪昆高铁、北至高铁北路,其中一期面积1.62平方公里,二期面积1.5平方公里。根据保税区的功能特征,规划区总计分为四个功能区,分别为配套服务区、
保税加工区、通关作业区、
保税物流区。海关、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保区管委会三个单位将进驻配套服务区。
根据规划设计,未来的湘潭综合保税区将建设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景观风貌独特,社会保障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物流发展示范区,也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多元化产业并进,并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