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一战争指的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年)
清军入关到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
大小和卓叛乱,清朝统治者统一中原并将台湾、蒙古、新疆、西藏统一到版图内的一系列战争。
战争背景
明朝灭亡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初,
大顺农民起义军向北京发起进攻,明王朝已处于土崩瓦解的危急状态之中。形势的最新变化消息传到
盛京,清朝统治者认为这是入主中原的绝好机会。
而明朝最后一位皇帝
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殉国,当日
李自成进入北京,标志着明朝中央政权的灭亡。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大顺政权凭借兵威,迅速地接管了整个
黄河流域和部分
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统治区包括了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全境以及湖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方。
山海关外的明朝军队在平西伯
吴三桂、辽东巡抚
黎玉田的带领下撤入关内,并且同山海关总兵
高第一道投降了大顺政权;清廷乘机派郑亲王
济尔哈朗等收取了关外地区,这样就形成了大顺政权同清政权隔山海关相峙的局面。
以崇祯帝为首的明中央朝廷葬身于农民起义的烈火中,并不意味着明朝统治的全面结束。当时,明朝残余势力盘据的地方还很大。除了
张献忠领导的
大西军正处于进军四川途中以外,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仍然在明朝委任的各级官员统治之下,他们自居正统,继续奉行崇祯年号。
而关外的清朝紧紧抓住农民军推翻明王朝这一良机,当机立断,迅速出兵,打出为故明臣民复君父仇的旗号。就在清朝政权接连取得军事大胜利之时,
皇太极以暴疾溘然长逝。掌握清朝实权的摄政王
多尔衮挥师入关,入主中原。
正统观念
“
大一统”是在中国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历朝历代以实现大一统为其治国的终极目的。“大一统”也是清朝统治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
清军入关,“既得中原,势当混一”已表明他们锐意进取,一统全国的决心。迁都北京,表明清为“
正统”。“正统”可说是一种精神纽带,“正统”即是“大一统”的担当者。清朝如果不是以中原为基点对全国进行统治,就不能称为“正统”,就不可能号令中华,统一边疆。满洲贵族统治者以“
夷狄”入主中原,要统一中华,必须得到“诸夷”的支持,失去边疆各民族的拥护和支持,清朝对中原的统治就不能稳定,同样将失去“正统”。对于满洲贵族统治者来说,底定中原和征服边疆是实现“大一统”目标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满洲贵族统治者以“大一统”为“世界观”,制定了统一全国的目标。清朝入关之初,虽投入重兵征服中原,但没有放弃边疆,而是把自己的命运与遥远的边疆各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清代,“大一统”、“一体”、“一统”和“统一”是同义词,全国的统一对于清王朝来说,是不可动摇的目标。正如康熙帝所说:“朕为天下一统主,务使四海之内,人民咸获其所,一享太平”。但是,清初所面临的局面并不是全国的大一统,而是明末所出现的边疆地区的多元化格局。也就是说,清朝虽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是并未达到对全国的统一。在边疆地区出现的分裂与割据状态对于大一统局面来说是局部的和暂时的,是完成全国统一必然经历的过程。清朝统治者对于割据一隅的边疆民族政权并未简单地斥之为分裂或分裂政权,而是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民族、按不同的地区所确立的不同关系采用了不同的称呼,实施不同的政策。在与边疆民族各部的关系上,清朝统治者明确规定:“分疆别界,各有定制”。
战争起因
掌握清朝军政大权的摄政王
多尔衮继承太宗的建立全国统一政权的战略方针,积极准备进攻明朝残余势力。顺治元年(1644年)春,他曾派人去陕西联络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以图协谋同力,共灭明朝。但伫待多日,不见回信,后来得悉北京城已被李自成占领,决定利用这一混乱之机,集结倾国兵力,亲自率兵攻占北京,以完成清的一统大业。
与此同时,占据北京的农民军领袖李自成为防清兵入关,多次派人招降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但未成功。在这种形势下,李自成于四月十三日率师东征,兵锋所及,直指
山海关。
吴三桂得知农民军前来进攻的消息后,异常焦虑,立即派人向
多尔衮乞援。四月十五日,多尔衮率清兵进抵翁后 (今辽宁阜新境内),接到了吴三桂的乞援信,大喜过望,认为清军找到了一个引路人;但对信中提出的以“财帛”和“裂土”为乞援的条件十分不快,立即回书说,清军此次进兵不仅要消灭李自成的农民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确立统治,要吴三桂认清形势,尽早投降
清廷,“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山河之永也。”吴三桂接到多尔衮的回信后,感到在
李自成大军压境的危急局势面前,只有降清才能保住自己的官爵和富贵,于是一方面在山海关城西石河一带集结军队,设阵布防,对付前来进攻的农民军,另一方面又急修书信,再次派人向多尔衮表达薙发投降的愿望。这样,在共同对付农民起义军的目标之下,满汉官僚地主阶级已相互勾结在一起了。
当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第一封乞援信后,立即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并当机立断,改变了
皇太极一贯采用的侵明路线 (即绕过
山海关,越过
长城,突入
关内),整兵日夜兼程,直接疾驰山海关。 然而,李自成对满汉地主阶级的这种联合和勾结缺乏足够的估计,对即将到来的与吴三桂、多尔衮联军的作战更是认识不足,因而在思想上和军事行动上没有作出任何必要的准备。这就注定了李自成在这场激战中必然失败的结局。
战争经过
清军入关
四月二十一日清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抵达
山海关,当即展开攻夺关城的战斗。山海关是连接关内外的咽喉之地,形势十分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它以关城为主体,四面各有一辅翼之城,东西名为东罗城、西罗城,南北名为南翼城、北翼城。李自成首先在西罗城前的石河一带,向吴军发起猛烈进攻。经过长达8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大批吴军被歼,死者枕藉,石河防线也被迅速突破。这时,只见农民军的一支精锐部队向西罗城逼近。明守将眼看抵挡不住,于是设计了一个伪降计,使农民军上当受骗,他们的进攻受到了挫折。与此同时,东罗城和北翼城的明军也陷于农民军的围困之中,濒临危殆,难以支撑。只有南翼城濒临大海,农民军无法进攻,而未有战事。至晚,激战一天的农民军未能攻克关城,暂且收兵回营,次日再战。
当天晚上,
多尔衮率领清军,经过了一昼夜200里的急行军,来到关外十五里处,由于天色昏黑,咫尺难辨,屯兵不进。次日早晨,吴三桂得知清兵已到关前,急不可耐地要抓住这棵救命稻草。于是,他率领当地绅衿和一些亲军,在炮火的掩护下,突围出城,驰往清营,正式向多尔衮薙发称臣,投降了清廷。但是,多谋善断的多尔衮却不肯让清军轻易地投入战斗,而是令吴三桂先行回关,领军出战;由其兄弟英王阿济格、豫王多铎领清军尾随入关,隐蔽在关城之下,相机而动。
这时,
李自成鉴于山海关城坚难以攻克,已改变战术,停止攻城,而是把6万大军沿
石河西岸摆成一字阵式。这一天,李自成农民军和吴军进行了长达十个小时的更为激烈的战斗。吴三桂虽然挥军死斗,无奈力不能支,被农民军团团围住,几番冲杀,均不能出围。正当双方战至精疲力竭之时,一直作壁上观的多尔衮看到时机已到,立即命令十万清军从阵右猝然杀出。农民军对这突如其来的事变还未反应过来时,就已处于吴军和清军两面夹击之中,立即陷入困境。不料,这时天公也不作美,农民军刚一接触清军,即狂风大作,阵阵黄埃由远及近,咫尺难辨人影。这些使农民军很快失去战斗力,不战而溃。李自成只得带着余下的农民军战士向关内退却,二十六日回到北京,不久,
多尔衮和
吴三桂的追兵渐渐逼近,李自成只得于三十日退出北京,返回西安。
山海关战役是明清之际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对交战各方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清军靠坐收渔人之利,击败了农民军,扫清了入关建立全国政权的障碍;其次,吴三桂引清兵入室,标志着满汉地主阶级联合和勾结的开始;再次,农民军的受挫,导致其一蹶不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彻底失败的道路。
李自成退出北京的第二天,即五月初二日,尾随而至的多尔衮率领清军到达北京。多尔衮为尽快建立全国统一政权,需竭力扩大清统治的阶级基础。为此,他提出了“除暴救民”、“复君父仇”的口号,下令全国军民为
崇祯帝服丧,官僚地主只要薙发归顺照旧录用,加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归降的地方官加升一级,废除三饷加派等等,以争取和笼络汉族官僚和地主阶级。
不久,多尔衮发现,京城内外人民经乱离之后,对清统治者惊疑未定,讹言遍地,而其中最为骇异的,竟有“讹传七八月间东迁者”,这将对清朝统治极为不利。于是,他和诸王等商议,认为“燕京势踞形胜,乃自古兴王之地”,定议建都
燕京(今北京),派辅国公吞齐喀等人前往
盛京(今沈阳)“迎驾” 。
九月十九日,
顺治帝和满族统治集团抵达北京。十月初一日,世祖祭告天地社稷,“奉太祖、太宗神主入太庙”,即皇帝位,国号仍为“
大清”,定都燕京,年号顺治。接着,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接受王公百官的三跪九叩礼,礼成,颁诏天下。诏书一方面把清廷定都燕京说成是“荷天眷”、“顺民情”,另一方面又祈求天地“佑助”,使“我大清皇图永固”。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政权在全国的确立,从此一个新的皇朝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
消灭农民军
李自成大顺军于
山海关战败后,被迫撤离北京,退往豫、陕,以西安为都,组织山西、河南、陕西、湖北各地大顺军抗清作战。顺治元年十月,多尔衮命英亲王
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兵3万余,经山西入陕;命豫亲王定国大将军
多铎率兵2万余,由河南趋陕,两路合攻西安。
十二月,多铎部从
孟津渡过黄河,连破洛阳、
灵宝等地,进逼
潼关。大顺军于潼关设重兵防守,力图拒清军于关外。清军在潼关连战十余日,后调来红衣大炮攻关。顺治二年正月,攻占潼关,直指西安。此时,阿济格部亦已由山西渡过黄河,攻占
绥德、延安等地。为脱离腹背受敌的危局,李自成主动放弃西安,率部退入豫陕鄂三省交界的
商洛地区,继续抗清。清廷见大势已定,便抽调多铎部转兵东南,命阿济格部继续追击大顺军。五月,李自成行至湖北
通山县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大顺政权亡。清军相继攻占豫、陕、鄂。大顺军余部在李过、郝摇旗、高夫人等率领下,后与南明联合继续抗清。
当清军占领北京,开始向大顺军进攻时,张献忠于当年十一月在成都建立
大西政权,控制四川,威胁陕、鄂。顺治二年十一月,江南已定,多尔衮命驻西安的内大臣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并派固山额真巴颜等率部相助,由陕西往攻大西政权。该部清军在汉中地区遭到大西军拦阻,进川未果。
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清廷命肃亲王
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击败汉中农民军,于十一月入川。
张献忠率众数十万北进西充,豪格命鳌拜、准塔等为先锋,自率主力随后,于二十七日黎明追及大西军,张献忠被射杀。接着,清军分兵出击,连破大西军营130余处,杀伤数万人,占领四川。大西政权亡,余部由
孙可望、
李定国等率领,转入云、贵地区继续抗清。
攻灭南明
大顺军占领北京后,腐集在江南的明朝官僚于五月间扶植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拥兵数十万。
朱由崧命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史可法督师扬州,总兵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高杰分守江北,企图保住半壁河山,与清朝分南北而治。然而,弘光政权建立伊始便陷入激烈的党争,同室操戈,无暇防务。唯有史可法忠于职守,积极备战。顺治二年正月,多铎由西安转兵东南,进攻弘光政权。三月,清军攻占归德(今河南商丘);四月,分兵进攻
徐州、
亳州(今安徽亳县),兵锋直指
两淮。明督师史可法于扬州指挥军民拚死抵抗,坚守l0天,后城破被杀。此后,清军几乎未遇抵抗。五月,清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在
芜湖(今属安徽)俘获
朱由崧,
弘光政权亡。
弘光政权被消灭后,明唐王朱聿键于二年闰六月在福州称帝,改元
隆武;鲁王
朱以海称监国于绍兴。浙、闽地区抗清斗争日益高涨。三年二月,清廷命
博洛为征南大将军,率部进攻浙、闽。五月,清军至杭州,陈兵
钱塘江上。朱以海沿江设防连绵数百里。六月,清军渡江,占领
绍兴,朱以海逃亡海上,鲁王政权亡)。清军占领浙江大部。八月,博洛兵分两路,由
衢州(今浙江衢县)、
广信(今江西上饶)进攻福建。操纵
隆武政权的
郑芝龙秘密降清,撤除入闽关口
仙霞岭(今属浙江)之防守。博洛部长驱而入,二十八日攻占
汀州(今福建长汀),俘杀朱聿键,隆武政权亡。九月,清军占领福州,分兵抚定全闽。
隆武政权灭亡后,当年十一月,广东建立了两个南明政权:
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广州,年号
绍武;桂王
朱由榔在
肇庆继位,年号
永历。二者互争帝统,相煎火并。此时清廷已命
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率部进攻
湖广和两广。命
佟养甲、
李成栋领兵由闽南攻广东。十一月,李成栋攻占
潮州(今广东潮安)、惠州,十二月占领广州,朱聿键自缢身死。
绍武政权亡。时大顺军余部
李过、
郝摇旗等及大西军余部
孙可望、
李定国等,先后与南明联合抗清,军势大振,与清军在
赣、湘、两广地区展开拉锯战。激战四年,清军孔有德部攻占广西,
尚可喜部重占两广地区。
这时,孙可望,李定国率大西军余部两路出师,进攻
湖广、四川,数月内拓地数千里,迫定南王
孔有德自尽,又阵斩敬谨亲王
尼堪,局势为之一变。十年五月,
洪承畴受命经略湖广、云、贵等省,制定了严防重镇,互为犄角,先安湖广,后平云贵的方略,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的攻势作战。双方相峙近四年,后孙可望与李定国内讧,
孙可望于十四年九月战败降清。清军乘
南明内乱,人心未定之机,发动大规模进攻。十五年四月攻占贵阳,随定贵州全省。九月,清信郡王
铎尼奉命至贵州主持西征军务,分北、南、中三路向云南进攻:北路由
吴三桂率领,自
遵义经
七星关;南路由
卓布泰率领,自乎浪(今都匀)经安隆所;中路由铎尼亲率,自平越经关岭铁索桥。十六年正月初三,三路会师占领昆明,
永历帝逃往缅甸。十七年八月,清廷以内大臣
爱星阿为定西将军,统兵往云南,会同吴三桂等部追击永历帝。十八年九月,清军分两路,右路由爱星阿、吴三桂率兵5万出陇川、勐卯(今
瑞丽);左路由马宁、
王辅臣率兵2万出姚关。十二月,吴三桂部至缅甸境,索获朱由榔,班师昆明。永历政权亡。
在东南沿海,
永历政权的另一支柱郑成功部,以福建
金门、厦门为基地,先后三次北伐,屡与清军作战,互有胜负。
顺治十八年(1661年),民族英雄
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翌年,郑成功病逝,子
郑经嗣位。康熙三年、四年,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两次率军征台,遇飓风无功而返,于是清廷决定招抚。康熙六年五月,清廷对郑经许以“八闽王及沿海诸岛”,郑经予以拒绝,宣称“东宁(台湾)远在海外,非属版图之中”,要求清廷仿照朝鲜的成例处理台湾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郑经的言行使台湾郑氏集团与清廷的矛盾从抗清一变成为分裂祖国。康熙帝对郑经的要求给予严厉的驳斥,指出:“朝鲜系从来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任命
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武力统一台湾,郑成功之孙
郑克塽率部降清。这之后,就如何管理台湾的问题,又引发了清廷内部一场“弃留”之争。康熙帝明确指出:“台湾弃取关系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据此,清廷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隶属于福建省。从此,台湾和大陆统一起来,其行政建制与内地划一。
剿灭夔东十三家
顺治七年冬,大顺军忠贞营由
李来亨及党守素率领,从广西辗转至夔东,与先期进驻该处的
刘体纯、
郝摇旗、
袁宗第、塔天宝、
马腾云等大顺军余部会合,逐步联合南明
王光兴、
贺珍、
杨启明及地方反清武装首领
谭文、谭诣、
谭宏等共13部,奉南明永历年号共同抗清,谓“十三家军”。最盛时众至20余万,活动范围以兴山县(今属湖北)茅麓山为中心,地跨
大巴山、
武当山、
巫山、
荆山四大山系、20余县。
刘体纯、袁宗第等部驻于
巴东及
夔州地区,称西线;郝摇旗等部驻于
房县为中心的地区,称北线;李来亨等部驻于兴山
茅麓山区,称东线。为巩固这一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的抗清基地,十三家军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组织屯垦,发展贸易,解决物质困难,为长期坚持斗争创造条件。十三家军接受永历朝廷封爵官职,有时在战略上也与永历朝廷的主要支柱大西军余部相互支援。由于地域阻隔和派系之争,各部之间缺乏统一指挥。尽管如此,十三家军建立的抗清基地,扼控
长江航道,使清军只能从陆路北经陕西或南经广西进兵西南,抵御了清军武力围剿,有力地牵制了南下清军。
康熙元年(1662),以大西军为主体的西南抗清斗争失败,东南沿海抗清势力也因
郑成功病卒而削弱。同年九月,清廷集中兵力,三路围攻夔东十三家。东南路由湖广提督
董学礼统兵3万,西北路由陕西提督王一正统兵3万,西路由四川总督李国英统领。二年正月初三,李国英率军渡
大宁河(今四川巫溪东),
袁宗第被迫放弃大昌(今属四川),撤入深山茶园坪。据守大宁(今巫溪)的贺道宁率部出降。清军乘机进攻茶园坪。袁宗第寡不敌众,伤亡2000余人,率余部转入鄂西同郝摇旗部会合。与此同时,董学礼部攻占长江通道香溪口(今湖北秭归西)。正月上旬,王一正率军进攻郝摇旗部,占领
竹山、
竹溪。二月,郝摇旗部在房县赤土坡、邓川峪两次作战失利,被迫于六月间放弃经营12年的房县基地,转入川、鄂交界的吴家垣子同刘体纯部会合。
刘体纯、
郝摇旗在清军三面进逼、基地逐渐缩小的处境下,决定联合李来亨部对清军实施反击。七月二十三,李、刘、郝三部出清军不意,合力奋击,大败进至兴山县的董学礼,迫其率残部逃回
夷陵(今湖北宜昌)。李、刘、郝诸部乘胜联舟西上,反击李国英部。八月廿五,
李来亨等率军造云梯,挖地道,进攻
巫山城,数日未下。九月初七黎明,与出城的李国英部决战失败,伤亡将士7000余,次日被迫撤退。十三家军活动余地越来越小,处境日趋不利。是年秋,清廷又增派
满洲八旗兵参战,命西安将军傅喀禅统驻防兵由陕入川;以
穆里玛为靖西将军、图海为定西将军统京师劲旅万人往
湖广。十二月下旬,刘体纯在巴东县陈家坡连遭失败后自缢。接着,郝摇旗、袁宗第在黄草坪作战中被俘杀。是年冬,
王光兴、
马腾云、
党守素、塔天宝相继降清。李来亨部被20万清军重围于茅麓山,同外界联系隔绝,相持数月,粮草不济,于三年夏两次突围未成。八月初,李来亨拒降,合家自焚,所部大多战死。
此战,历时14年,十三家军主动出击,流动作战,多次粉碎清军围攻。但因力量悬殊,加之各部之间缺乏统一指挥,被清军各个击破而告败。
平定三藩之乱
康熙十二年(1672年),康熙帝下令撤藩。云南平西王
吴三桂举兵造反,福建靖南王
耿精忠、广东平南王
尚之信先后响应,是为
三藩之乱。吴三桂旧部任他省提督、总兵者也纷纷倒戈反清,半个中国陷入战火,清王朝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吴三桂自立为帝,并授意
达赖喇嘛上奏清廷,劝说
康熙皇帝“裂土罢兵”,让他割据南方。康熙帝对此痛加驳斥:“朕为天下人民之主,岂容裂土罢兵?!”经过八年的战争,于康熙二十年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
稳固东北疆域
明清之际,
沙皇俄国持续侵扰中国
黑龙江流域达数十年之久。康熙帝亲政之后,曾多次通过外交途径敦促俄国远征军从中国领土上自动撤离,未果。康熙二十四年、二十五年,清朝发动了抗击沙俄入侵、收复中国领土的两次
雅克萨之战,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沙皇政府签订了《
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制止了沙俄的侵扰,使这一地区保持和平一百余年。
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与沙俄政府签订《
布连斯奇条约》以划分中俄中段边界,经勘界后,翌年签订了《
恰克图条约》。对此,法国学者加恩评价说:“借助于《尼布楚条约》,它(清廷)已经遏止了俄国紧逼黑龙江流域;借助于《恰克图条约》,它又使俄国人远离北京,并且用条约阻止俄国人的进展。”
平定青藏地区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击败占扰西藏的
准噶尔部,开始进军西藏。
康熙五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康熙帝命抚远大将军
允禵率军,由西宁移驻穆鲁乌苏,居中调度;授都统
延信为平逆将军,出青海,向喀喇乌苏进兵,此为清军中路;授护军统领
噶尔弼为定西将军,会合云南都统武格所部,由四川巴塘进藏,此为清军南路;命靖逆将军富宁安与振武将军
傅尔丹,分别于
巴里坤、
阿尔泰策应。当年四月,清军出发。平逆将军延信统领中路清军,护送达赖喇嘛,由西宁进藏。这条道路多深山穷谷,瘴气弥漫,清军除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外,接连打破大策零敦多布的重重阻截。
八月十五日夜,大策零敦多布袭击驻于卜克河的清营,反被击败。
八月二十日、二十二日凌晨,大策零敦多布先后袭击齐伦郭尔和绰马喇的清营,均被击败。大策零敦多布慌忙掉头退向拉萨,后率少数人回到
伊犁。延信将大军留驻达木,率少量骑兵,护送
达赖喇嘛向拉萨进发。南路清军在
噶尔弼率领下,自成都启程,经打箭炉、里塘、巴塘,于六月间至
察木多(今西藏昌都);七月底八月初进至
拉里(今西藏嘉黎)。时大策零敦多布派吹木丕勒寨桑,率2600人,守御墨竹工卡。噶尔弼改变原定等候中路大军的计划,于八月初六日直扑墨竹工卡。吹木丕勒寨桑逃往达木,墨竹工卡的呼图克图归顺清军。清军顺利占领墨竹工卡后,即向噶尔招穆伦渡口。这里有第巴达克咱领藏兵2000余人据守。
清军一到,藏兵便不战而溃,达克咱投降。至此,进入拉萨之路被打开。噶尔弼决定乘拉萨兵力空虚,直捣拉萨,遂命达克咱准备皮船,于八月二十二日率清军渡过噶尔招穆伦河;随即,兵分三路,进攻拉萨。二十三日晨,拉萨一攻即下。九月十五日,噶桑嘉措在
布达拉宫举行
六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驱准噶尔安定西藏战争结束。从此,清朝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统治,派兵驻藏,组成四噶布伦联合掌政的西藏地方政府。
1721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建立噶伦制度;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西藏与四川、云南、青海的区界,就是于此时派员正式勘定的。1750年,再次调整管理西藏的行政体制,废除郡王制度,建立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规定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掌握西藏事务的体制。
1793年,清朝政府就驻藏大臣的职权、达赖与班禅及其他大活佛转世、边界军事防务、对外交涉、财政税收、货币铸造与管理,以及寺院的供养和管理等,颁 布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共二十九条。此后一百余年,二十九条章 程确定的基本原则一直是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的规范。
平定青海之战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至二年(1724年),抚远大将军
年羹尧统军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
罗卜藏丹津武装叛乱的作战。
罗卜藏丹津自称“达赖浑台吉”,统驭诸部。亲王
察罕丹津、郡王
额尔德尼等不从,罗卜藏丹津便发兵进攻之。双方四次交战,察罕丹津、额尔德尼等皆败,退往甘肃
河州地区(今甘肃临夏),并向清政府求援。雍正元年七月,雍正帝命驻
西宁(今属青海)兵部侍郎
常寿往谕,命罗卜藏丹津收兵。罗卜藏丹津竟扣留常寿。九月,青海
塔尔寺大喇嘛察罕诺门汗从罗卜藏丹津叛,挑唆远近喇嘛及百姓20余万人,掠牛马,烧草谷,抗官兵,犯西宁。青海大乱。雍正元年十月,川陕总督年羹尧率师自甘州(治今甘肃张掖)至西宁,奏请进剿。雍正帝于十月初二日,授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指挥清军平定叛乱。时各路清军尚未聚齐,罗卜藏丹津攻破西宁附近几处要点,进攻西宁。西宁守军凭城固守,
年羹尧指挥部下用大炮将叛军击退。
初战得胜后,年羹尧一面令清军继续肃清
西宁附近叛敌,收复失地;一面全面部署平叛作战:以总兵
周瑛率兵一部,截断叛军由青海入藏之路;派都统穆森驻防
吐鲁番(今属新疆),副将阿喇纳驻防噶斯(今青海油砂山附近),防叛军与伊犁之策旺阿拉布坦会合;命参将孙继宗驻防于布隆吉尔(今甘肃安西东),就近策应。年羹尧还奏请朝廷增派副都统花色等将鄂尔多斯兵、副都统查克丹将归化(今呼和浩特)土默特兵,总兵马黩伯将大同镇兵,调往
甘州,会同作战。
雍正元年年底,清军先后在
镇海、
南川、申中、
北川、奇嘉等堡击败叛军,西宁附近形势基本稳定。年羹尧又奏请朝廷:选陕西、甘肃、四川、大同、
榆林绿旗兵及蒙古兵,共1.9万人,由
岳钟琪率领,分别由
西宁、
松潘(今属四川)、甘州和布隆吉尔四路进剿;防守西宁、
永昌、布隆吉尔、
巴塘、里塘(今四川理塘)、黄胜关(松潘北)、
察木多(今西藏昌都)等重要关口,以保证后方与进军路线的安全;除归化与张家口购买马、骆驼外,另请太仆寺拨给战马三千,以巴里坤屯田军选骆驼两千,调青海备用;贮备军粮;请拨发优质火药一百骆。以上计划,得
雍正帝旨准,并加拨战马一千匹,增发火药1倍。雍正二年正月,雍正帝授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命其随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进兵平叛。
年羹尧将陆续到达的6000清军分作三路,总兵吴正安出北路,总兵黄嘉林和副将宋可进出中路,奋威将军岳钟琪和侍卫达鼐出南路,准备二月进兵。时,西宁东北郭隆寺喇嘛忽然齐聚操演,又传令东山一带藏民于雍正二年正月十一日叛乱。年羹尧即派岳钟琪和前锋统领
苏丹,统兵进剿。十二日,叛军1万余人在哈拉直沟拦截,清军奋勇冲杀,攻占3座山岭,捣毁叛军10座营寨。随后乘胜向郭隆寺方向开进,沿途又捣毁叛军7座营寨。十三日,抵郭隆寺。其时,千余名叛军于寺后山洞中,负隅顽抗。清军施放枪炮,堆柴焚烧,挥刀肉搏,将叛军6000余人全部消灭。
罗卜藏丹津自
西宁附近败走后,退踞于青海
柴达木以东的敖拉木胡卢。郭隆寺之战后,清军分三路大军于雍正二年二月下旬进至伊克喀尔吉,捕获叛军头目阿尔布坦温布;三月,
岳钟琪部进抵布尔哈屯,直逼罗卜藏丹津驻地额母纳布隆吉;并分兵一路向北,加强柴达木兵力,截断叛军逃往噶斯之路。罗卜藏丹津无力组织反攻,先逃往乌兰穆和尔,又逃往柴达木。清军在岳钟琪率领下,蓐食衔枚,一夜间驰行160里,于黎明时抵罗卜藏丹津驻地。叛军于梦中惊醒,马不及鞍,仓皇逃溃,罗卜藏丹津易妇人服逃走,后投伊犁策旺阿拉布坦。清军此次追剿,出师15日,歼敌数万。
罗卜藏丹津反清失败后,清朝在青海设置
青海办事大臣,统辖蒙古29旗和青南玉树地区、果洛地区及环湖地区的藏族部落。青海东北部西宁卫改为西宁府,仍沿袭明朝的土司制度,属甘肃省管辖。
平定西北
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中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这次战争,起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迄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迭经三朝,历时70年,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
清军平定
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战争的胜利,不仅维护、巩固了西北边陲,消灭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而且也打击了
沙皇俄国侵略中国准噶尔的野心,对于以后挫败帝国主义勾结利用民族败类分裂祖国的阴谋,捍卫西北边疆的斗争,产生了良好影响。
当然,清军平定叛乱的战争所以延续70年之久,除了
沙俄极力插手和支持叛乱者以及民族关系等原因,增加了战争的复杂性外,清军在作战指导上的一些失误也是重要原因。而准部贵族在沙俄支持下掀起的民族分裂叛乱战争,是违背各族人民利益的不义之战,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政治上的不得人心,及其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和军事上存在许多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决定了其失败是必不可免的。
大、小和卓是
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两位著名的
伊斯兰教领袖。
大和卓是指波罗尼都(?一1759年),新疆喀什噶尔人,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长子。
小和卓指霍集占(?一1759年),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幼子。和卓是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圣裔”,就是专指伊斯兰教创始者
穆罕默德的子孙,后用来称呼伊斯兰教学者和大阿訇。
康熙十九年(1680),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统治回部后,对其首领实行人质制。
1755清朝政府出兵平定了新疆准噶尔分裂势力,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攻克
伊犁,释放作为人质禁锢于伊犁的
大和卓(名波罗尼都)、
小和卓(名霍集占)。波罗尼都率领他的弟弟霍集占等30多人投奔清朝军队。伊犁平定后,清朝命令他返回南疆,招抚旧部,统领维吾尔民众。大和卓返叶尔羌(今莎车)统领回部,小和卓留伊犁掌管伊斯兰教务。
1756年小和卓霍集占从伊犁逃回,参与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阴谋发动叛乱,兵败逃叶尔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杀害清廷所遣前往招抚的副都统阿敏道,自立为巴图尔汗,波罗尼都受到鼓动。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起集众数十万叛乱,举兵反对清朝政府,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月,清廷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满、汉兵万余自吐鲁番进发,进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
五月,围叛军据点库车。大、小和卓率万余鸟枪兵自叶尔羌经阿克苏赴援,被清军击败,伤亡4000余人,旋率残部入库车固守。
雅尔哈善未乘胜进击,而坐守军营终日博弈,疏于戒备,致使大、小和卓乘夜率400骑逃遁,雅尔哈善以贻误军机罪被处死。清军攻克库车后,小和卓逃到阿克苏,守城维吾尔族人闭门不纳,只得逃到乌什,同样为乌什维族人所拒,遂退保叶尔羌。大和卓则据守喀什噶尔。大小和卓相约各守一城。两人相为犄角,抗击清军。
十月,定边将军
兆惠率步骑4000至叶尔羌,三战三胜,然以兵少不能取城,即于城东隔河结“黑水营”自固待援。叛军万余人包围黑水营,用炮轰、水淹、偷袭等方式频繁攻击。清军坚守三个月,伤亡甚众。
二十四年正月,清定边右副将军
富德率兵3000自乌鲁木齐驰援,至呼尔满(今莎车东北),与叛军骑兵5000激战四五昼夜,获胜,渡叶尔羌河,与参赞舒赫德、都统阿里衮部会师。
兆惠闻援军至,督兵突围。清军会师振旅,还阿克苏。
六月,兆惠和富德各率兵1.5万分别攻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清军两路会师在叶尔羌城东黑水河畔击败叛军,乘胜分军,攻取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大小和卓见大势已去,大掠城中财物后率部弃城南逃,越
葱岭西遁,逃往帕米尔。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清军获叛军降卒1.2万余。
1759年,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兆惠率领,从乌什攻喀什;另一路由
富德率领,由
和田直取
叶尔羌。
大小和卓自知不敌,逃往巴达克山(今
阿富汗境内)。清军穷追不舍,在边境一带大获全胜,大小和卓的亲兵和被裹胁的群众向清军投降,两人只带百余人逃到巴达克山,被当地首领素尔坦沙擒获处死。至此,大小和卓叛乱被平定,南疆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战争影响
清朝用了几代人的心血,数十年的时间和千万人的生命逐步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使得中国的疆域在明朝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并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同时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也进一步巩固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基础。
有清一代,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成为亚洲头等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做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但是在战争期间清军野蛮地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强迫汉族和其他民族改变自己民族原有的服饰和
发式 ,造成了一定的文化灾难。大规模的
屠城和杀伐过重也遭到后人的诟病。记录比如,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等。这体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性的一面。
战争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