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战
史前战争
涿(zhuō)鹿之战,距今大约47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历史背景
阪泉之战以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关于涿鹿之战的记载较阪泉之战丰富得多,其中时代最早的是《逸周书·尝麦》:“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
思想和理解
《逸周书》关于涿鹿之战的追述,虽然掺进了后人的思想和理解,仍是研究涿鹿之战难得的重要历史文献,由这段记载可知,战争起于蚩尤西向侵掠,炎帝大败,疆土全无,转向黄帝求助,引起黄帝、蚩尤的涿鹿之战。
相传蚩尤是九黎之君,九黎即九夷,属东夷集团。还传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蚩尤作冶”、“以金作兵”,可见蚩尤是九个亲属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勇武善战,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这些传说反映了真实历史的影子,今已从考古学中得到证明。
蚩尤“宇于少昊”,说明其发祥地在今山东曲阜,这一地区史前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获得迅速发展,到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不仅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原始农业、家畜饲养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手工业部门一无论是石器还是骨角牙器制作,其工艺水平都日渐超过了同期的中原,制陶业更逐步走向中华史前制陶的顶峰。在此基础上铸铜工艺萌芽,开始只能铸造小型铜工具,稍晚的龙山文化时已有了青铜容器的铸造,并逐渐取代了制陶业的尖端手工业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一支支大汶口文化的先民相继西向发展,进入华夏集团居地去拓展新的生存空间,据研究得知,距今5000年前后,其部分居民已西迁进入豫中,直接发生接触的影响所及直达豫西、豫南、苏南等地,涿鹿之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战役经过
繁荣昌盛、有81个氏族的九黎诸部落在蚩尤率领下西向进入华夏集团分布地区,目标也可能是豫中,因为首当其冲的是居于豫东的炎帝,相传他都于陈。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不同于阪泉之战,它是在两个部族集团之间进行的, 因而打得分外激烈,留下很多神话传说,如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还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冀州之野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了一个传说,“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反映战斗过程中,双方先由巫师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对方,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只得请下天女女魃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了最后胜利。
黄帝的胜利得来不易,而胜利以后,又遇到很多新的困难,不仅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风雨后神力大减,“不得复上”,应龙参战以后,也“不得复上”,天上“无复作雨者”,使地上连续大旱数年。
近代环境考古告诉我们,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是自然环境又一次大变化时期,不断升高的气温,持续不断的冰川融化与降雨均骤然停止。距今5000年前后,从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都留下海退的遗迹,以后,距今4700年开始又发生了小的波动。涿鹿之战中,那些被巫术呼唤来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与气候由平稳到发生波动的情况相合,可见这些神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它确实浓缩了对过去的回忆。
战役影响
涿鹿之战以黄炎华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传说黄帝进入东夷活动地区“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清角”是古代一支悲凉激越的乐曲。黄帝胜利了,原来的敌人一一蚩尤、风伯、雨师和东方的神灵都降服了。
还有一种流传更广的传说,蚩尤被黄帝擒杀了,其氏族和部分亲属部落引而远去,将蚩尤的英雄故事带向四面八方。仍居少昊之地的先民,举清继任领袖,以地命氏,称少昊清。
这场战争由于双方势均力敌,黄帝一方打败蚩尤,回到自己的原居地后,两大部族集团尽释前嫌,重又相安相处,甚至解仇结盟。相传“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在历史上,长期以来蚩尤都享祭于东夷之地,在今山东东平县巨野县,有传说中的蚩尤冢和他的肩髀冢,因为他被黄帝所杀,身体异处,所 以人们用两个高七丈的土冢作他的纪念碑,并常在十月于蚩尤冢前举行祭祀。
不仅如此,还传说南方的大荒之中,宋山上的香枫树是蚩尤被杀时的刑具所化,今山西解县盐池中,盐水作红色,民间称之为“蚩尤血”等等,很多地方都有蚩尤的传说,可见他煊赫的威名早已超出了他的故地。而据文献记载,周秦间蚩尤已和黄帝齐名并列为战神,四时利用田猎进行军事训练时,都要举行师祭,“祭造军法者,祷气势之增倍也,其神盖蚩尤,或曰黄帝”。秦祀东方八神将,“三曰兵主,祭蚩尤”,后来汉高祖刘邦起兵也在沛庭“祠蚩尤,秦鼓旗”,类似习俗一直行于宋代,出师祭旗的典礼中,仍要祭蚩尤,由此也可见涿鹿之战后,华夏、东夷共同融为后来华夏族的核心。
历史意义
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各诸侯都愿归顺,一致拥戴他为天子。
涿鹿之战,使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对现代的汉族来说,则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4%,占世界人口约1/5,这不能不说与华夏族的始祖黄帝的功绩有一定关系。汉族本由华族发展而来,而华族是由华胥氏数千年同化其它民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自涿鹿战争后,黄帝则乘战胜之余威,继续对四方大事征讨。黄帝对周围部族影响的扩大,华夏族在其它氏族中的影响也随之增大。久而久之,周围许多氏族不是归顺华夏族,就是被华夏族同化。在华夏族日益发展扩大的同时,其人口也不断增多,这就是汉族人口之众多的重要渊源。
涿鹿战争之后,方圆数百数千里慑于黄帝威严,各宗族安分守己,不敢轻易发动战争,这样就使得中原及其四方趋于安定。因而各宗族活动的地域便相对固定下来。活动地域的相对固定,使得氏族成员由游猎为生逐步转向稼穑为生,从而使得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涿鹿战争对华夏战争影响最深的还是在军事方面。由于涿鹿战争是部族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结局又是以黄帝之弱势胜了蚩尤之优势,之后黄帝又趁势收复了中原,使华夏族各部落实现了团结统一。此后,又进一步征服了其它氏族部落,使黎族、夷族等与华夏族结为同盟,这都与黄帝的军事才能及其在战争中的表现有极大关系。后来的首领虽然无法从理论上学到黄帝的用兵韬略,但从所闻所传中间接地领略到黄帝的兵法,并代代相传,这就为华夏的军事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除此之外,这次战争对之后的兵器制造以及技术发展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许多史书上称,涿鹿之战是中华民族在发展时期兴亡绝续之大事。
战役结果
涿鹿之战是两个部族之间的一场大战,有人说黄帝与蚩尤曾“九战九败”。还留下诸多传说,譬如蚩尤曾让“风伯”“雨师”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发明指南车,才冲出大雾。又传说黄帝用“玄女”制作夔皮鼓,其声如雷,“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战争延续多日,最后决战于冀州之野。《山海经》传说,蚩尤令“应龙畜水”,纵大风雨。使黄帝陷入困境。黄帝乃下“天女旱魃”,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黄帝乘机领军掩杀,大败蚩尤,遂杀之。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中华民族是由华胥氏数千年同化而发展起来的。涿鹿之战,以炎黄胜利而告终,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涿鹿之战后,黄帝又乘胜对四方大事征讨,使许多氏族诸侯归顺,实现各部落的团结统一,有力地奠定了华夏民族具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方圆数千里慑于黄帝威望,而趋于安定,生活由游猎转向稼穑,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华夏族日趋扩大,人口增多,使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此,炎黄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神农氏十世罔榆,欲增长而德行衰,瑞相隐而衰相现。帝榆罔立,诸侯携贰,胥伐虐弱。分二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小颢(少昊),司百工。帝德不能驭蚩尤。产乱出洋水,登九淖以伐空桑,逐帝而居于涿鹿,兴封禅,号炎帝。而十世神农莫能伐,乃求之于轩辕。轩辕乃习用干戈,合炎帝共伐蚩尤。围于涿鹿。十一世炎帝弟祝融献计,以火攻,蚩尤部大败,流血漂橹,轩辕驾指南车,杀蚩尤,肢解,身首异葬。画蚩尤于军旗,诸侯望旗而降,于是得天下。涿鹿之战(坂泉之战)使得天下大旱。
文献考证
据《路史》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司百工。”少昊居即今日济宁曲阜(现有少昊陵),应是蚩尤的发祥地。相传蚩尤兄弟81人,他是九黎之君,属东夷集团。传说“蚩尤作冶,以金作兵”,武器装备先进,又勇武善战。据《路史》又载:“帝德不能驭蚩尤,产乱出自羊水,登九淖以伐空桑。逐帝而居于涿鹿,兴封禅,号炎帝。”专家考证,“羊水”即羊里水,在今菏泽鄄城境内。“九淖”多泊泽之意。“空桑”即炎帝所居,今鲁西豫东,泛指鲁西南地区。
据《逸周书》载:“蚩尤与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从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曰绝辔之野。”据《史记》载:“神农氏衰,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专家认为,“涿鹿之野”“绝辔之野”皆平原之意。以此看,当时炎帝徙居涿鹿,战争起源于强悍的蚩尤侵扰了黄河下游的中原地区。炎帝转向黄帝求救,黄帝为了维护炎黄集团的整体利益,与炎帝联合,将势力推向东方,与乘势西进的蚩尤部落在逐鹿遭遇,而发生大战。
“涿鹿”为“浊陆”音译而来。黄河下游的水比较浑浊,古时称浊水。浊水过后沉积为陆,即“浊陆”之名由此而来。关于“涿鹿之战”真正发生地,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多人说并非河北涿鹿,这只是地名附会所误。也不是江苏彭城,由炎帝和蚩尤的所居地判断,涿鹿之战应发生在菏泽一带,位于今巨野县牡丹区之间。 还有《揆园史话》可证:“蚩尤氏,大战轩辕于涿鹿,纵兵四卒,斩杀无算,令敌军心慌手乱,奔窜逃生。于是,淮岱冀兖之地,尽为所据,乃城于涿鹿,宅于淮岱,迁徙往来号令天下。”“淮岱冀兖之地”,均位于鲁西南
逸周书》载:“而十世神农莫能伐,乃求之于轩辕。轩辕乃习用于干戈,合炎帝共伐蚩尤,围于涿鹿。十一世炎帝祝融献计,以火攻,蚩尤部大败,血流漂撸。轩辕架指南车,杀蚩尤,肢解,身首异葬。画蚩尤于军旗,诸侯望旗而降,于是得天下。” 又有不少学者认为,“涿鹿”为后来演变之名,最初应为“独麓”。“独”即蜀,今汶上嘉祥之西部。史载,“蜀距陶丘仅一天之程”,应当在今巨野牡丹区之间。
菏泽有鹿地,《水经注》记有,“济阴乘氏有鹿城乡”,即今日牡丹区安兴镇孔楼堌堆,应是蚩尤所居“独鹿”。古籍《归藏》记:“黄帝杀蚩尤于青丘。”“青丘”应是今菏泽西南的青邱堌堆遗址,属牡丹区马岭岗镇,今犹在。《皇览》云:“蚩尤身葬济宁汶上,寿张阚城,肩髀巨野大野泽。”今墓冢皆存。总之,涿鹿之战发生地,应在鲁西南菏泽地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6:04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思想和理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