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
赤潮、
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
厄尔尼诺现象”和“
拉尼娜现象”,台风等。
简介
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我国海洋灾害的种类有很多,主要的有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岸侵蚀、海雾、海冰、海底地质灾害、海水入侵、沿海地面下沉、河口及海湾淤积、外来物种入侵、海上溢油等等。
灾害类型
风暴潮
风暴潮是由
台风、
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
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
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潮位。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影响海区天文潮位高潮相重叠,就会使水位暴涨,海水涌进内陆,造成巨大破坏。如1953年2月发生在荷兰沿岸的强大风暴潮,使水位高出正常潮位3米多。洪水冲毁了防护堤,淹没土地80万英亩,导致2000余人死亡。又如1970年11月12-13日发生在
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的一次
风暴潮,曾导致30余万人死亡和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风暴潮按其诱发的不同天气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由
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为叙述方便,以下统称台风)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
台风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的
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暴潮;由寒潮或强冷空气大风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潮,以上三种类型统称为风暴潮。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
北太平洋西部、
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
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海啸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里氏震级要大于6.50。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尽管海啸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频次有限,尤其在人们可以对它进行预测以来,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为降低。
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其作用力可达30-40吨每平方米。
海浪多指由当地的风作用下产生的海面波动。其中以风浪和涌浪最普遍。2004年,我国近海海域共发生35次4米以上海浪过程,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2.07亿元,死亡(含失踪)91人。其中台风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6亿元,死亡(含失踪)34人,冷空气与气旋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死亡(含失踪)57人。
海冰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冰和冰山等。常用清除方法有倾洒煤灰,利用吸收日光热量融化海冰;使用炸药,炸出一条航路;使用燃料,加热融化海冰。1969 年2月-3月间, 渤海曾发生严重冰封,除了海峡附近以外,几乎全被冰覆盖 港封冰、航道阻塞、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被冰推倒万吨级货轮被冰挟持并随冰漂流4 天之久,导致海上活动几乎全部停止。
赤潮
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成为赤潮,它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海洋,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量,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富营养化现象,这是引起赤潮的根本原因。
由于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次数也随之逐年增加。香港海域曾经就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赤潮。由于赤潮的频繁出现,使海区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中,消耗了海水中的氧气,鱼、贝因窒息而死。另外,赤潮生物的死亡,促使细菌大量繁殖,有些细菌能产生有毒物质,一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也会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中毒病变或死亡。
ENSO事件
以赤道东太平洋水域表层水温异常增高和降低为主要特征的厄尔尼诺及反厄尔尼诺事件,所造成的全球性天气气候异常,正引起国内外海洋气象专家的极大重视人们不仅发现了热带海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发生在大气中的
南方涛动密切相关,统称为ENSO事件:并进一步发现ENSO事件也并非大气和海洋独有的异常现象,而是地球四大圈共同存在的大致同步的异常现象。这些研究,对进一步揭示
厄尔尼诺及反尼尔尼诺现象有积极意义。
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复杂,任何一种海洋和大气现象的出现,对全球各个不同地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厄尔尼诺现象也是如此。既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大气和海洋。它的出现,往往使南美洲西海岸形成暴雨和洪水泛滥,给东南亚、澳大利亚和非洲带来的却是干旱少雨。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台风位置偏东偏南,生成及登陆我国数量减少,夏季东北气温偏低,已为我国不少专家所证实。但是年度和夏季降水多少及旱涝分布,不同地区和不同学者结论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这与资料年限不等和分析着眼点不无关系。
河口及海岸淤积
我国大江、大河的含沙量和输沙量比较大,长江年输沙量达到5亿吨,黄河年输沙量过去达16亿吨,两者占全国
河流输沙量的80% ;加上从侵蚀海岸带来的大量泥沙,造成河口及海湾淤积。其中, 长江口、渤海湾最为严重;每年仅投入到长江口航道清淤的经费达亿元。河口和海湾淤积既影响港口及航道的通航;也影响海滨
旅游设施;甚至影响到大江、大河的排洪。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我国海洋船舶频繁地来往于世界各地,船舶空载时为满足稳性要求须装入压载水,许多细菌和动植物也被吸入并被带进港口,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们会迅速地繁殖起来从而对当地的生态、经济和民众的健康构成威胁。截止到2000 年,广东省外来物种入侵总面积达108.12万平方公里,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71 亿元。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我国生态安全的核心。
海洋污染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质原子核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对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开发、海洋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最终又将危害人类自身。
一、 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
二、 由海域至陆域使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三、 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
四、 破坏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旅游景区失去应有价值。
人们在海上和沿海地区排污可以污染海洋,而投弃在内陆地区的污物亦能通过大气的搬运,河流的携带而进入海洋。海洋中累积着的人为污染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危害深远。自然界如火山喷发、自然油溢也造成海洋污染,但相比于人为的污染物影响小,不作为
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种物质入海后,是否成为污染物,因物质的性质、数量(或浓度)、时间和海洋环境特征而异。有些物质,入海量少,对海洋生物的生长有利;量大,则有害。如城市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工业污水中所含的铜、锌等元素就是如此。
在多数情况下受污染的水域往往有多种污染物。因此,一种污染物入海后,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其存在形态、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乃至对生物的毒性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无机汞入海后,若被转化为有机汞,毒性显著增强;但若有较高浓度硒元素或
含硫氨基酸存在时,毒性会降低。有些化学性质较稳定的污染物,当排入海中的数量少时,其影响不易被察觉,但由于这些污染物不易分解,能较长时间地滞留和积累,一旦造成不良的影响则不易消除。海洋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通过食用受污染海产品和直接污染的途径。随着人们对污染物的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不同海域环境条件的差异,主要的海洋污染物将随着时间和海域而发生变化。
一、石油及其产品。
包括原油和从原油分馏成的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以及经裂化、催化重整而成的各种产品。主要是在开采、运输、炼制及使用等过程中流失而直接排放或间接输送入海;是当前海洋中主要的、且易被感官觉察的量大、面广,对海洋生物能产生有害影响,并能损害优美的海滨环境的污染物。
二、金属和酸、碱。
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和磷、硫、砷等非金属以及酸、碱等。主要来自工、农业废水和煤与石油燃烧而生成的废气转移入海。这类物质入海后往往是河口、港湾及近岸水域中的重要污染物,或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或蓄积于海洋生物体内而影响其利用价值。
三、农药。
主要自森林、农田等施用农药而随水流迁移入海,或逸入大气,经搬运而沉降入海。有汞、铜等重金属农药,
有机磷农药,百草枯、蔬草灭等除草剂,滴滴涕、六六六、狄氏剂、艾氏剂、五氯苯酚等
有机氯农药以及多在工业上应用而其性质与有机氯农药相似的
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性质稳定,能在海水中长期残留,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并因它们疏水亲油易富集在生物体内,对海洋生物危害尤大。
四、放射性物质。
主要来自核武器爆炸、核工业和核动力舰艇等的排污。有铈-114、钚-239、锶-90、 碘-131、铯-137、钌-106、铑-106、铁-55、锰-54、锌-65和钴-60等。其中以锶-90、铯-137和钚-239的排放量较大,半衰期较长,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
五、有机废物和生活污水。
这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污染物,有来自造纸、印染和食品等工业的纤维素、木质素、果胶、醣类、糠醛、油脂等以及来自生活污水的粪便、洗涤剂和各种食物残渣等。造纸、食品等工业的废物入海后以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为其特征;生活污水中除含有寄生虫、致病菌外,还带有氮、磷等营养盐类,可导致富营养化,甚至形成赤潮。
六、热污染和固体废物。
热污染主要来自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业冷却水的排放,可导致局部海区水温上升,使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和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严重时可使动植物的群落发生改变,对热带水域的影响较为明显。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程残土、城市垃圾及疏浚泥等,投弃入海后能破坏海滨自然环境及生物栖息生境。
灾害起因
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
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海洋水体本身的扰动或状态骤变;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缝等。海洋自然灾害不仅威胁海上及海岸,有些还危及沿岸城乡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例如,强风暴潮所导致的海侵(即海水上陆),在我国少则几公里,多则20公里~30公里,甚至达70公里,某次海潮曾淹没多达7个县。上述海洋灾害还会在受灾地区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风暴潮引起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洋污染引起
生物毒素灾害等。
灾害后果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自然灾害因受海洋影响都很严重。例如,仅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台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称为飓风)引发的暴雨洪水、风暴潮、风暴巨浪,以及台风本身的大风灾害,就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生命损失的60%。台风每年造成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为全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1/3。所以,海洋是全球自然灾害的最主要的源泉。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不平静的海洋。太平洋以其西北部台风灾害多而驰名,据统计,全球热带海洋上每年大约发生80多个台风,其中3/4左右发生在北半球的海洋上,而靠近我国的
西北太平洋则占了全球台风总数的38%,居全球8个台风发生区之首。其中对我国影响严重,并经常酿成灾害的每年近20个,登陆我国的平均每年7个,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2倍、俄罗斯等国的30多倍。若登陆台风偏少,则会导致我国东部、南部地区干旱和农作物减产。然而台风偏多或那些从海上摄取了庞大能量的强台风登陆,不仅能引起海上及海岸灾害,登陆后还会酿成暴雨洪水,引发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台风登陆后一般可深入陆地500余公里,有时达1000多公里。因此,往往一次台风即可造成数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据1931年~1977年的统计,我国发生的26次强暴雨洪水中,56%就是由台风登陆后造成的。由于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及55%的国民经济集中于东部
经济地带和沿海地区。这些渊源于海洋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已经接近或超过全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总损失的一半。
综合最近2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由风暴潮、风暴巨浪、严重海冰、海雾及海上大风等海洋灾害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5亿元,死亡500人左右。经济损失中,以风暴潮在海岸附近造成的损失最多,而人员死亡则主要是海上狂风恶浪所为。就目前总的情况来看,海洋灾害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损失呈上升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抗灾救灾工作,一次海洋灾害造成数万、乃至十多万人丧生的事件从未发生。但由于沿海人口的增加,滨海地区城乡工农业生产的抬升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由于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反而呈急速上升的趋势。
《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海洋灾害损失为建国之最。2005年,我国海洋灾害频发,共发生风暴潮、赤潮、海浪、溢油等海洋灾害176次,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部受灾,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死亡(含失踪)371人。其中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全年共发生11次台风风暴潮,其中9次造成灾害,较上年增加5次;发生9次
温带风暴潮,其中1次造成山东省局部地区灾害。风暴潮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9.8亿元,死亡(含失踪)137人。其次是海浪灾害,海浪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91亿元,死亡(含失踪)234人。公众所关注的赤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只有6900万元。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海洋经济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口都会有更大的发展,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海洋灾害的防御,不但经济损失增长的势头很难降下来,还会造成人身生命财产损失的回升。
2021年,中国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2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
2023年4月12日,金融界消息: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司长王华在“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影响中国的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动力环境灾害以及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
2022年,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1亿元,死亡失踪9人。与近十年(2013-2022年)相比,2022年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口均较低,分别为近十年平均值的34%和23%。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3年,中国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
2024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发生致灾性海洋灾害13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1亿元,死亡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口较前五年均值(2018-2022年)分别减少45%和70%。
预防措施
1.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
防灾减灾既是一项经济工作, 更是一项社会工作, 随着沿海开发力度的增大, 我国沿海地区的灾害风险度和脆弱性也在增加。当前, 要让全社会形成了解海洋灾害、认识海洋灾害、预防及远离海洋灾害的意识, 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 面对海洋灾害, 形成“ 防患未然一处惊不乱一灾后重建” 的科学态度。
2.减少人类负面影响
实现海洋与海岸带综合管理实现海洋与海岸带综合管理, 是防治海洋灾害的关键。通过控制沿海采沙、禁止滥砍滥伐红树林和珊瑚礁减少向海洋排污等有效措施, 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 按照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安排布局港口、城市、旅游点、工矿、农田等一切涉海活动, 实现海洋的有序利用。
3.加强减灾工程建设, 积极应时全球变化
建设海堤和
沿海防护林, 修复沿海湿地, 可以抵御风暴潮、海浪、海岸侵蚀;入海河流修建挡潮闸, 可以防止海水倒灌; 地下水回灌可以减轻沿海地面下沉。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提高减灾工程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海洋灾害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深刻, 全球海面上升及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 都加剧了我国海洋灾害的暴发, 应对全球“海一气” 、“海一陆”变化, 建立应急预案。
4.健全和完善预报预警系统及救援队伍
海洋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海洋、水利、交通、地震、农业、旅游、通信等多部门协作, 通过卫星、船舶、基站、浮标等监测设备, 建立灾害预报、预警网络, 及时发布灾害信息, 准确跟踪灾害发生、发展、移动、消亡的轨迹, 全面估价灾害损失。建立一支装备精良的救援队伍, 随时应对灾情。另外, 加强与
国际海事组织、气象组织等的合作, 使我国海洋灾害监测网成为全球海洋监测系统的一部分。
灾害预测
2021年4月22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召开2021年汛期海洋灾害应急预警工作动员会。
调查报告
中国自1989年开始发布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海洋灾害调查评估和海平面变化监测评估体系。
2024年4月22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23年,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为主,伴随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13次海洋灾害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5.1亿元,死亡失踪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