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音乐(海南八音器乐)
海南省海口市传统音乐
十番音乐(海南八音器乐),海南省海口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八音”的名称滥觞于先秦,海南八音,萌芽于汉魏,肇兴于唐宋,形成于明清以后。
海南八音器乐是随着汉人入琼而出现的,主要流行在海南的汉族人群中,世居少数民族中较为少见。从史料记载看,汉人主要是汉代开始逐步迁入海南,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用武力平定南越国后,在岭南设置九郡,其中珠崖、儋耳两郡在海南岛上,从此开启了海南岛与内地的连接。尽管在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罢弃珠崖郡一直到隋大业六年(610年)重置珠崖郡的656年间,海南岛脱离中央王朝的管理,但是汉人的迁入并没有中断,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动荡割据的300余年间,汉人为了躲避战祸而南迁,此时相对太平的海南成了汉人的移居地之一。正如苏东坡在《伏波将军庙碑》中所说:“自汉末到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今衣冠礼乐班班然矣。”随着汉人的迁入,中原音乐文化也必然或多或少的进入。《三国志·薛综传》云:自汉武帝在海南设置郡县后,“颇徙中国罪人杂居期间,指使学书,粗知言语,使役往来,观见礼化”。《后汉书·南蛮》也说,自王莽辅政以来,“颇徙中国罪人杂居期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这两条史料中的“礼化”应是包括语言文字、衣食住行、礼乐在内的各方面的文化。这表明所谓的“中国罪人”把礼乐文化带到了海南。再如《重编琼台类稿》卷二十二载:“魏晋以后……今则礼仪之俗日新矣,弦诵之声相闻矣,衣冠礼乐彬彬然盛矣。”这说明汉代以后,中原音乐文化随着文教日兴流布海南。由于西汉至南北朝的700年间,中央王朝对海南的管理没有连续,入琼的汉人数量也有限,此时应是中原音乐文化在海南传播的初始阶段,至于这期间具体的器乐形式,还没有找到可靠的史料或证据。
唐宋时期,由于政治上开明,推行对外开放、文人治国等政策,把中国的文化艺术推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大量中原文化进入海南,促进了海南文化的肇兴。文化是人的文化,人口的迁徙和流动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唐以前移居海南的大陆人仅有2万多,唐代增至7万多,南宋时超过10万,元代达17万多。在这些移民中,既有求生存的农工商以及难民,又有被贬的文人名宦。特别是流贬的文人名宦,如李德裕、苏轼、李光胡铨等人,都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他们同本地人和睦相处,热心传播中原文化。正因如此,人们在总结海南文化的特质与类型时总忘不了“贬官文化”。 贬官这一政治惩罚措施对海南文化的发展却起到了促进作用,影响较大的时间主要在唐宋两朝。正是一批批贬官者的到来,促进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发展。如《康熙澄迈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有个叫王义方(儋州吉安丞)的贬官,在海南“召诸生徒,亲为讲经,行释奠礼,清歌吹龠,登降有序”。此外,唐天宝七年(748)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由于风浪的袭击,漂流到振州(今海南三亚),住了一年半时间,然后北上崖州(今文昌、海口周围)又住了几个月。鉴真居琼期间,修缮佛寺、造佛像并传授佛经佛乐,封坛受戒、讲律度人,推动了海南的佛教文化和艺术。
宋代,海南的歌舞活动已较盛行,当年的苏东坡就常听到“夷声彻夜不息”,看到“溪边自有舞雩风”。当时,在海南的东部、北部,人们喜欢“习琴弦萧笙,为茶余酒后消遣”,这种自娱自乐的器乐演奏,逐步变成了后来的八音器乐。还有官、私学堂的兴起也促进了海南八音的出现。仅1044年—1279年间,海南的各级各类官学就有13所,各类学堂学府除学习儒学经典外,还学习歌舞器乐,这种学堂中的正统礼乐无疑会推动民间器乐的发展。[宋]朱子在《琼州知乐亭记》中云:“作知乐亭于放生池上,使其邦人士女,嘉晨胜日,有所咏歌鼓舞以自乐。”这应是海南八音器乐之雏形。
明清以来,是海南八音器乐逐步成熟和广泛流行的时期。一方面,明清时期是中国民间器乐、曲艺、戏曲、民歌、歌舞等繁荣兴盛的时期,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民间器乐形成,这种大背景也必然影响到海南。另一方面,这时期移居海南的大陆人大量增加,人数在岛内居民中占大多数。明代,移居海南的大陆人高达50多万,清代中叶增至约217万人。其中,闽人150多万,中原人40多万,客家人20多万,而作为先住民的黎人仅有20多万。这种岛外人口的增加也必然带来岛外音乐文化在岛内的流行。
有明一代,是海南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和文化、宗教、社会风俗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代的发展。据张朔人教授的研究统计,明代通过进士、乡举、贡生等多种途径的选拔,海南共输出3119名人才,以丘濬为首的海南进士层、海瑞为代表的海南举子层,总共586名,与2400余名的贡生群体构成了海南人才梯队,他们既是海南教化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推动海南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以丘濬(海南四大才子之著绝)、王佐(海南四大才子之吟绝,丘濬弟子)、唐胄(编撰第一部海南百科全书式的地方志《正德琼台志》,王佐弟子)、海瑞(海南四大才子之忠绝,最后一位大才子是清人张岳崧,号书绝)、钟芳(号岭南巨儒)、王弘诲(其家族较早把天主教引入海南)等海南籍的文人官员,以他们自身的学术操守影响着后人,使海南从文化输入地转变为文化输出地,其反哺行为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影响较大的文化名人和巨著(如丘濬的《大学衍义补》)。
诗书礼乐在庶民教育中承担着教化功能,为历代王朝所重视。明代,海南音乐作为文教中“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沿着官府、文人、民间三条路径发展。官方音乐方面,明代颁布的“礼仪”十分完备,海南也不例外。音乐场面主要在春秋二祭,即“释奠礼”上:先期演乐于明伦堂;迎神,乐奏咸和之曲;奠帛行初献礼,乐奏宁和之曲;终献、亚献同,彻馔,乐奏咸和之曲;送神,乐奏咸和之曲。此外,海南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制造乐器共206件。在文人音乐方面,一是礼乐教习是各类学府的主要内容之一;二是士大夫参与音乐理论的探讨,如钟芳的《乐论》(上、下),《变宫变徵》《十二律子声》等文章;在民间音乐方面,元末明初,由大陆派遣来琼的军政人员,带来了原在大陆勾栏里的歌伎和乐伎,在官府、兵营演出曲艺供大家消遣,这带动了歌舞器乐在民间社会的流行。
清代,随着海南地方剧种琼剧、人偶戏、公仔戏的流行和公私祭祀活动(如孔庙学宫、军坡公期、家族祭祖、道教斋醮等)的盛行,促进了海南八音的发展与盛行。当时已经出现了不同活动形式的八音:一是民间自习弦、琴、笛、管、箫、锣、鼓、钹的“小八音”,用于节日婚礼助兴和茶余酒后的消遣;二是缙绅豪门聘请乐师习教歌舞八音,用于氏族祭祀宗庙和消遣娱乐;三是官府和儒学界延师培训专门祭祀“孔圣”而设的“大八音”。《琼州府志》卷十五的《乐器》记载了当时备用祭孔的乐器有“楹鼓、博拊、应鼓、编钟、编磬、琴、瑟、洞箫龙笛凤箫、笙、勋、祝、”等十五种乐器。
清代以后出现了大量八音器乐能手,如黑衣仔(1804—1887)定安县北门人,擅长击鼓,熟悉大字曲牌和锣鼓谱100多首;符秋銮(1810—1885)文昌人,擅长唢呐、喉管、直笛、二胡、调弦等多种乐器;谢德斋(1870—1953)琼海人,清末民初的八音乐师还有琴石(1875—1943)、竺植广(1894—1978)、谭大春(1899—1971)、陈培英(1900—1966)等。
20世纪,海南八音经历了两次高峰和两次低谷。1938年以前,演习八音的队伍不断壮大,并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八音能手,也出现了许多“八音教馆”,使八音出现了一次盛行的高峰。1939年日本侵略后,城乡各类八音乐队被迫瘫痪,使八音这种民间器乐几乎绝响。抗战胜利后,各地又恢复了八音乐队,据老艺人讲说,当时琼山县的灵山地区就有200多个八音乐队,特别是灵山镇的儒杨村几乎家家都有八音乐手。这使得后人一提起八音,就有一种“海南八音看琼山,琼山八音在灵山,灵山八音数儒杨”的一种说法。“文革”期间,八音被视为“四旧”“毒草”而造横扫,使八音再度遭到沉重打击。“文革”后,八音乐队又逐步恢复,活跃在民间的各种节日或娱乐活动中。
基本特征
乐器演奏
海南八音的乐器有弦、琴、笛、管、箫、锣、鼓、钹八大类。前五类习惯称为文排乐器,后三类称为武排乐器。若按演奏方式,实际可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只不过当地已经习惯分为八类。
弦类的常见乐器有调弦、二胡中胡椰胡等。这些乐器与内地常见的拉弦乐器在形状上大同小异,只是制作材料具有本地特色。琴类乐器主要有扬琴秦琴中阮三弦月琴等。这些都是击弦和弹弦类的,其中,秦琴的前身是古代的“阮”,琴箱有梅花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不同形状的,琴弦有两弦、三弦或四弦的,较为常用的是三条弦的。笛类的乐器主要是大小不等的唢呐和竹笛。管类的乐器是喉管,也被称为“土色土风”,有高、低音两种,形如小唢呐。箫类乐器是洞箫。锣类的有大小不等、名称各异的,如高边锣、大文锣、虎音锣、京锣、手锣等。鼓类的有大鼓堂鼓、班鼓、军鼓板鼓、鼓的、木鱼等。钹类的有小钹、中钹、大钹、京钹、苏钹、碰铃等。
海南八音的演奏组合,习惯上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戏鼓四大类。
大吹打,亦称打大排或打大操,主要以双唢呐吹奏,配合适当的大件打击乐,如大花鼓、工字锣、大钹等。经常演奏一些气势磅礴的乐曲,如《大开门》《小开门》《万岁喜》《叩皇天》等,常用于渲染热烈而盛大的场面。
锣鼓清音,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小唢呐为主奏乐器,其他乐器多少不限,配合小件打击乐器,一般演奏一些热烈欢快的乐曲,如《庆丰收》《送京娘》《喜鸳鸯》等;另一种是以大唢呐为主奏,常演奏一些气势雄壮宽阔的乐曲,如《闹军坡》《万花灯》等。
清音,是一种采用弦、琴、笛、管(不加唢呐)的组合,表现内容和情绪比较广泛,既适合表现轻快活泼、明亮流畅的乐曲,如《弄手花》《欢宴》等,也能表现凄凉哀怨的《南漏子》《怀念》等乐曲。
戏鼓,是以唢呐为主奏,其他乐器伴奏的组合形式,其乐曲主要是地方戏曲唱腔连缀而成的套曲,唢呐主要代替演员的唱腔。
种类特点
海南八音乐曲,有两大来源:一是由岛外传来的古曲,二是本地人创作的。即使本地人创作的,也大多不知其创作者,因为这些作品经历了几代人的加工和润色,但其内容具有本地特色。八音乐曲大多以言传身教和手抄谱册的方式代代相传,据海口市文体部门调查统计,海口市现有民间流传下来的各类乐曲500多首,“常用的八音乐曲有锣鼓乐、吹奏乐、丝竹乐等100多种”,经常表演的有20多首。
八音乐曲按照使用的场合,分为六大类:
1.琼剧八音曲
琼剧八音曲主要是海南的地方戏—琼剧表演中演奏的乐曲,代表性的有《六国封相曲》《仙姬送子曲》《程途曲》《胭脂河》《琼花怒放》《普天同庆》等。这类乐曲,为了表现剧中的故事情节大多结构庞大;所用乐器文排、武排都有,文戏多用文牌,武戏就用武牌;音乐风格具有戏剧性、叙事性、描绘性等特点。
2.曲牌八音曲
曲牌八音曲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曲牌,也有少量的艺人创作的。总的特点是:用唢呐主奏,配以少量的打击乐器;曲调相对固定,演员根据曲调填词演唱;用于各种场合的消遣娱乐。代表性的曲目有《唢呐宽吹》《排歌》《大开门》《小开门》《大武喉》《勒马》《叩皇天》《哭皇天》《一锭金》《升堂》《万岁喜》《火烧山》《万花灯》《顺手曲》《遇仙女》《送金曲》《南星》《牧马》等。
3.场景八音曲
场景八音曲主要是在特定的场景和情绪时演奏的乐曲,戏曲中常在变换场景或过场时使用,平常八音乐队也在各种娱乐活动中演奏;演奏以文排乐器为主;各种情绪风格的都有;结构大多是短小的一段体。代表性的有《游河》《春凤》《荫华山》《琴瑟缘》《送京娘》《庆丰收》《迎新曲》《降黄龙》《普天乐》《沽美酒》《朝阳歌》《柳青娘》《泣颜回》《水仙花》《巡行八板》《三清曲》《归巢》《西梅》《弄手花》《小扬州》等。
4.歌舞八音曲
歌舞八音曲一般是在喜庆的歌舞活动中演奏的一种乐曲,一般由较大型的乐队与歌舞队结合表演,过去常在官府衙门举行庆典或民间举行祭祖等大型活动时才表演歌舞八音曲。代表性的乐曲有《麒麟舞曲》《蛊盘舞曲》《八音报春》《打柴舞曲》《玩花刀舞曲》等。
5.礼俗八音曲
礼俗八音曲一般是在婚礼、寿礼、葬礼等民俗活动场合演奏的乐曲,情绪风格和音乐性各不相同。代表性的有《脑婚曲》《喜鸳鸯》《娱乐升平》《欢宴》《福禄寿》《祝寿曲》《寿宴开》《悼亡曲》《拜亡灵》等。
6.祭祀八音曲
祭祀八音曲主要是庙会祭祖、祭神灵、作斋时演奏的乐曲,是佛道教和民间音乐融合的产物,大多结构冗长。常见的有《闹军坡》《祭始祖》《木鱼》《祭祖祠》《道士传谱》《道士斋乐》《做八》《告祖先》等。
多数八音乐曲都有标题,通过标题来提示乐曲的层次和意境。有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的,如《勒马》《宽吹》《琼花怒放》《闹军坡》《庆丰收》等;有表现特定情景,使听众产生联想和共鸣的,如《万花灯》《槟榔香》《小梅花》《比目鱼》《怀念》等;也有不少乐曲虽有标题,并无特定的音乐形象,如表明乐曲来历出处的《小扬州》《小龙州》、《南漏子》《胡广》等;有的只是说明其用途、特点,如《新拜堂》《拜寿》《欢宴》《酬宴会》等;而有的乐曲标题只是曲调的标志,如《木鱼》《巡行八板》《一锭金》《金不换》《西梅》等。
音乐特征
《海南八音》一书中收录了海南(主要是海口地区)有影响或较流行的六大类八音乐曲107首(包括个别套曲的独立乐曲),人们通过粗略甄别剔除了有明显记谱和印刷失误的,选取了其中的100首(琼剧八音曲14首、曲牌八音曲18首、场景八音曲42首、歌舞八音曲5首、礼俗八音曲14首、祭祀八音曲7首),就其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曲式结构、旋法构成几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得出如下的概括性认识。
1.调性调式
在调式调性方面,海南八音并没有出现和内地传统音乐有特别不同的方面,基本调式都在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之内,五声、六声、七声都有,但大多数是七声音阶构成的。在笔者分析的100首乐曲中,徵调式数量较多,有36个(占36%);其次是宫调式,有29个(占29%);再次是商调式,有16个(占16%);之后是羽调式,有14个(占14%),角调式较少,只有5个(占5%)。同宫内的转调时常出现,主要在一些结构较大的乐曲中,不同的段落用不同的调式,如《西梅》一曲有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宫调式、第二段是徵调式,第三段是羽调式;再如《老曲子》有四个段落,第一段羽调式、一二段之间还有一个较短的徵调式连接句、第二、三、四段宫调式;还有《玉楼》有三段,第一、二段是商调式,第三段转入宫调式;等等。海南八音乐曲的调式和海南黎族传统民歌的调式有较大的相似性,“黎族民歌主要是徵调式和宫调式,其次是羽调式和商调式,角调式较少”。
2.节奏节拍
在节奏节拍方面,八音乐曲较少使用舒展的长节奏,既是在具有严肃庄重气氛的祭祀八音曲中,偶尔出现,但却较少,而连续密集型的短节奏(十六分、三十二分、甚至六十四分的组合)经常出现,而一些小乐曲或乐段,常常是短节奏一气呵成,如《宽吹》《游河》《春封》等。这种节奏特征和江南地区、华南地区的民间器乐具有相似性。八音乐曲使用的节拍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散板、有板无眼、有板有眼几种,基本遵循着中国传统音乐“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的节拍特征。
3.曲式结构
在曲式结构方面,海南八音乐曲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曲式结构。
第一类是结构庞大套曲,主要在琼剧八音曲和祭祀八音曲中,套曲中的每个小曲还有标题,如琼剧八音《六国封相曲》有“春秋烽火”“苏秦游说”“王侯商议”“联合抗秦”“天下太平”“六国封相”“筑台饯行”“衣锦还乡”8个曲目构成;再如祭祀八音《祭始祖》有15个小曲构成,分别是“上香”“拜神”“佛奏”“大祭旗”“功德”“忏悔”“香赞”“菩萨”“金丝”“佛灯前”“尾犯序”“迓幡”“清贫”“经堂”“长春镜”。这类套曲的结构是根据戏剧故事情节和祭祀的礼仪程序而设定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描绘性的特点。这类结构出现的较少,只占统计的5%。
第二类是由多段构成的中型乐曲,各段落间用不同的板式来分割,其中,“短小散板引子—慢板或中板段落—短小的散板尾声”“短小的散板引子—慢板或中板段落—快板段落”“短小的散板引子—慢板或中板段落”这三种结构较为典型,几乎占统计数量的45%。如《大开门》《小开门》都由4部分构成,两头是简短的散板引子和尾声,中间是一个慢板段落和急板段落。再如《唢呐宽吹》的5小曲都以一个短小散板的引子开头,然后进入有板有眼的密集型节奏一气呵成,使其具有欢快活泼的情调。
第三类是一个板式和一个调式构成的小乐曲,占统计数量的50%。如《游河》《春凤》《荫华山》《琴瑟缘》《送京娘》《庆丰收》《迎新曲》等小曲都是这种结构。
4.旋法构成
在旋法构成方面,尽管基调是中国传统音乐“无半音、五声性的三音组合”为主,但清角和变宫两个偏音大量出现。如《排歌》前两段的核心音与结束音都是变宫,尽管这种现象较为少见,但却存在。此外,在旋律的走向上,由于是器乐曲的缘故,超过五度和八度的链接随处可见,这种大跳的旋律淡化了乐曲声乐的可唱性,发挥了乐器的表演性能,增强了乐曲活泼、动态的表现力。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从音乐史角度来看,海南八音器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它根植民间,乡土气息浓郁,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传承状况
当下共收录到海南八音器乐的传统乐曲五百多首,征集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左右遗存下来的手抄工字谱三部。受现代文娱方式冲击,海南八音队伍现已呈现青黄不接之势,有绝响之虞,急需抢救保护。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口市美兰区文化馆获得“十番音乐(海南八音器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十番音乐(海南八音器乐)项目保护单位海口市美兰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2023年12月28日,入选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8年2月16日,正月初一,海口市火山口公园人流如潮、摩肩接踵。从火山口公园柱状节理入口到风炉岭火山口,五步一景十步一民俗展览点,深受游客欢迎。其中在公园人字碑前,火山八音队以一曲喜庆欢腾的《闹新春》开场。
2019年11月9日,海南省社科联2019年度社科普及项目暨“海口非遗文化”系列主题讲坛在海口非遗文化展示馆开讲,活动上介绍了海南八音的基本知识、用法,以及传承、发展海南八音的重要意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4:11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