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铃,古代称铃钹。满、蒙古、藏、
纳西、汉等族互击
体鸣乐器。藏语称丁夏。碰铃广泛用于中国歌舞、
戏曲音乐伴奏及民间器乐合奏中的
打击乐器。亦称双磬、铃钹等。用铜制做。因流传地区的不同,在民间又有撞铃、双磬、声声、水水等名称,陕西则称甩子,也有简称为铃的。
南北朝时钹已出现。《隋书·音乐志》:“天竺者,起自
张重华据有凉州(346—354),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乐器有……
铜钹。”六世纪初,钹在民间已很流行。《北齐书·神武纪》中有
北魏孝明帝(516—528)时“洛下以两拔相击”的记载。在隋九部乐中有五部用钹,唐
十部乐有七部用钹,并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旧唐书·音乐志》:“铜拔,亦谓之
铜盘,出西戌及
南蛮,其圆数寸,隐起若浮沤,贯之以韦皮,相击以和乐也。”1965年,辽宁
沈阳市郊曾出土一对元代铜钹,钹面直径19.5厘米。与此钹同出一件
金鼓,上有元代
至正四年(1344)所刻铭文。钹用响铜制成,呈圆片形,中央半球形部分称碗或帽,碗根至钹边部分叫堂。碗顶钻孔,穿系皮绳、绸或布条,以便双手持握,两面为一副,相击后振动发音,声音洪亮,浑厚。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地方戏曲、歌舞伴奏和锣鼓队中。另有单击音,用小棰敲击单片钹沿,获其特殊
音响效果,用于
民族乐队和说唱伴奏。如流行于福建
福州、
闽侯、永泰、
连江、
闽清等地的曲种“
福州评话”。即用单钹伴奏。演唱者右手执钹,拇指上套一瓷环,可碰击钹的边缘作响,左手持一小棍敲击,以击节说唱。流行四川的曲种“荷叶”,也用单钹伴奏,相传形成于清
乾隆、
嘉庆年间,而且是因演员击节所用之钹,形似荷叶而得名。
《新唐书·骠传》载:“铃钹四, 制如
龟兹部,周围三寸,贯以韦,击磕应节。”唐宋以来,碰铃在民间广为流传,多用于乐曲强拍处击奏。明代
万历元年(1573年)传入云南
丽江。清代《
皇朝礼器图式》称碰铃为铃钹。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用于清代凯歌乐。
响铜或黄铜制成,外观呈小钟形,可算是钹的变形。用硬模铸造而成,有半球形和圆锥形两种。通常铃高4.5厘米~6厘米、铃口直径5.5厘米~7厘米,中空无舌,铃顶隆起半球形作为
固定点,称作碗或帽,碗径3厘米。藏族丁夏规格较大,铃高6厘米~8厘米、铃口直径7厘米~8厘米。碗顶钻有小孔,两枚为一副,用丝线绳或
皮绳将两铃相连。响铜制作的碰铃,发音延续时间较长;黄铜制作的碰铃,发音延续时间略短。
碰铃虽无固定音高,声音清凉,常配合幽雅、抒情的曲调演奏。多用于
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十番锣鼓、浙东吹打、福建
南音、
闽南十音、
辽南鼓吹、山东鼓吹、
西安鼓乐等民间器乐合奏,京剧、
河北梆子、晋剧、
川剧等
地方戏曲和歌舞伴奏。在京剧
文场乐队中,碰铃用于青衣唱的
反二黄里,常在唱腔中随板作节奏,在过门里随鼓打花点。它常与小木鱼配合用于合奏或伴奏。碰铃在
藏族地区用于
堆谐、
囊玛歌舞中,常由女艺人边唱边奏。
纳西族用于道教洞经音乐。碰铃也是宗教法器,用于
佛教寺院诵经等法事活动中,有的寺院还只用单铃,由右手执棰敲击。碰铃是中国互击体鸣乐器中具有特殊韵味的色彩性和节奏性乐器。 碰奏体鸣乐器。广泛用于中国歌舞、戏曲音乐伴奏及民间器乐合奏中的打击乐器。
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
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
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
铙钹。铙和钹是两种乐器,形制近似但略有不同。二者皆铜制,圆形金属板,中间隆起半球形部分叫碗或帽。 每副两片, 相击发声。 通常直径为30~50厘米。铙和钹的区别在于,铙的碗部较小,发音较小,余音较长;钹的碗部较大,发音较浑厚,余音较短。铙与钹在民间常配合使用,用于民间吹打乐和
戏曲伴奏。除汉族外,钹在众多
少数民族中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