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前者称
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
晚期流产。流产又分为
自然流产和
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多数为早期流产。还有两种特别流产类型:
稽留流产和
习惯性流产。
早期自然流产时,
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占50%~60%,多为
染色体数目异常,其次为染色体
结构异常。数目异常有三体、
三倍体及
X单体等;结构异常有
染色体断裂、倒置、缺失和易位。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数结局为流产,极少数可能继续发育成胎儿,但出生后也会发生某些功能异常或合并畸形。若已流产,妊娠产物有时仅为一
空孕囊或已退化的胚胎。
影响
生殖功能的外界不良因素很多,可以直接或间接对胚胎或胎儿造成损害。过多接触某些有害的化学
物质(如砷、铅、苯、
甲醛、
氯丁二烯、
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
放射线、噪音及高温等),均可引起流产。
妊娠早期时,除卵巢的
妊娠黄体分泌
孕激素外,胎盘
滋养细胞亦逐渐产生孕激素。妊娠8周后,胎盘逐渐成为产生孕激素的主要场所。除孕激素外,胎盘还合成其他激素如β-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胎盘生乳素及
雌激素等。
早孕时,上述激素值下降,妊娠难以继续而致流产。
妊娠犹如
同种异体移植,胚胎与母体间存在复杂而特殊的免疫学关系,这种关系使胚胎不被排斥。若母儿双方免疫
不适应,则可引起母体对胚胎的排斥而致流产。有关免疫因素主要有父方的
组织相容性抗原、胎儿特异抗原、
血型抗原、母体细胞
免疫调节失调等。
流产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血和腹痛。阴道流血发生在妊娠12周以内流产者,开始时绒毛与
蜕膜分离,
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完全分离排出后,由于子宫收缩,出血停止。早期流产的全过程均伴有阴道流血;晚期流产时,胎盘已形成,流产过程与早产相似,胎盘继胎儿娩出后排出,一般出血不多,特点是往往先有腹痛,然后出现阴道流血。流产时腹痛系阵发性宫缩样疼痛,早期流产出现阴道流血后,胚胎分离及宫腔内存有的
血块刺激子宫收缩,出现阵发性下腹疼痛,特点是阴道流血往往出现在腹痛之前。晚期流产则先有阵发性子宫收缩,然后胎盘剥离,故阴道流血出现在腹痛之后。流产时检查子宫大小、宫颈口是否扩张以及是否破膜,根据
妊娠周数及流产过程不同而异。
诊断流产一般并不困难。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多能确诊,仅少数需进行
辅助检查。确诊流产后,还应确定流产的临床类型,决定
处理方法。
观察患者全身状况,有无贫血,并测量体温、血压及脉搏等。在消毒条件下进行
妇科检查,注意宫颈口是否扩张,
羊膜囊是否膨出,有无妊娠产物堵塞于宫颈口内;
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是否相符,有无压痛等。并应检查双侧附件有无
肿块、增厚及压痛。检查时操作应轻柔,尤其对疑为先兆流产者。
(1)B型
超声显像目前应用较广。对鉴别诊断与确定流产类型有
实际价值。对疑为先兆流产者,可根据
妊娠囊的形态、有无
胎心反射及胎动,确定胚胎或胎儿是否存活,以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法。不全流产及稽留流产等均可借助B型超声检查加以确定。
(2)
妊娠试验用
免疫学方法,近年临床多用试纸法,对诊断妊娠有意义。为进一步了解流产的
预后,多选用
放射免疫法或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CG的定量测定。
应注意休息,禁忌
性生活,
阴道检查操作应轻柔。对黄体功能不足的患者可以补充
黄体酮,具有保胎效果。其次,
维生素E及小剂量
甲状腺素(适用于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也可应用。此外,对先兆流产患者的
心理治疗也很重要,要使其情绪安定,增强信心。经治疗,症状不见缓解或反而加重者,提示可能有
胚胎发育异常,进行
B型超声检查及
β-HCG测定,决定胚胎状况,给以相应处理,包括
终止妊娠。
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
早期流产应及时行负压吸宫术,对妊娠产物进行认真检查,并送
病理检查。晚期流产,因子宫较大,吸宫或
刮宫有困难者,可用
缩宫素10单位加于1%葡萄糖液500ml内
静脉滴注,促使子宫收缩。当胎儿及胎盘排出后需检查是否完全,必要时刮宫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的妊娠产物。
一经确诊,应及时行
刮宫术或
钳刮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流血多有休克者应同时输血输液,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处理较困难。因胎盘组织有时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稽留时间过长,可能发生
凝血功能障碍,导致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造成严重出血。处理前,应检查
血常规、
出凝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血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块收缩试验及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等,并作好输血准备。子宫小于12孕周者。可行刮宫术,术时注射宫缩剂以减少出血,若胎盘机化并与宫壁粘连较紧,手术应特别小心,防止穿孔,一次不能刮净,可于5~7日后再次刮宫。子宫大于12孕周者,应静脉滴注缩宫素,也可用
前列腺素或
依沙吖啶等进行引产,促使胎儿、胎盘排出。若
凝血功能障碍,应尽早使用
肝素、纤维蛋白原及输新鲜血等,待凝血功能好转后,再行引产或刮宫。
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妇女,应在怀孕前进行必要检查,包括
卵巢功能检查、夫妇双方
染色体检查与
血型鉴定及其丈夫的
精液检查,女方尚需进行生殖道的详细检查,以确定子宫有无畸形与病变以及检查有无宫颈口松弛等。查出原因,若能纠正,应于怀孕前治疗。
流产感染多为不全流产合并感染。治疗原则应积极控制感染,若阴道流血不多,应用
广谱抗生素2~3日,待控制感染后再行刮宫,清除
宫腔残留组织以止血。若阴道流血量多,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和输血的同时,用
卵圆钳将宫腔内残留组织夹出,使出血减少,切不可用刮匙全面搔刮宫腔,以免造成感染扩散。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彻底刮宫。若已合并
感染性休克者,应积极纠正休克。若感染严重或腹、盆腔有
脓肿形成时,应行手术引流,必要时切除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