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学书院,又称睢州洛学书院,是
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睢阳书院在睢阳地区的延续,是明清时期河南睢州(今睢县)著名的书院,清代著名学者
田兰芳、黄舒昺曾讲学其中。著名的历史人物
袁可立、
吕坤、
李汝华、李孟旸、汤斌等都出自这里。
洛学书院创建
洛学简介
洛学是以北宋政治文化中心洛阳
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洛学奠定了
宋明理学的基础,在中国哲学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后,宋代的
朱熹、
陆九渊、明代的
王阳明等人,又在二程开辟的方向上发展了理学。宋明理学是宋代之后漫长中国封建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洛学有“宋兴伊洛,元大苏门,明清衍于睢水”之说。
洛学书院,以研习宋明以来
程颢、
程颐和
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而得名。
清代四个阶段
第一次进入袁尚书府第
从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到雍正二年( 1684—1724)计40年
入清以后,由于睢州故城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被农民军决河淹毁,睢州陷入长期没有固定学址的状态。康熙年间的名儒田兰芳曾求借于睢州新城的明故
袁可立尚书府第借所讲学,袁可立的“石仙堂”这时成了田兰芳讲学的大课堂。
田兰芳对当时的情景曾记载道:“袁司马石仙堂,李当阳秋堂,为吾州二胜,远迩妇孺皆知之。”(清 田兰芳《逸德轩遗诗·石仙堂即事》)
根据田兰芳自己的记载:“康熙甲子即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授徒于故袁氏之
石仙堂。去仲方(仲方即袁可立仲孙袁赋谌)仅隔一屋,(袁赋谌)时命童子持诗来质(请教)。”(田兰芳《逸德轩遗诗·叙袁仲方甲子秋冬诗》)这说明早在清雍正二年(1724年)睢州知州刘蓟植创建洛学书院至少40年前,最早的洛学书院授业活动已经在明袁可立府第“石仙堂”内开始了,而且这时候实际上的书院山长就是布衣名儒田兰芳。这比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知州马恕将洛学书院再次求借于睢州公署之西袁氏(
袁可立)故宅早了136年。田兰芳的这个记载说明袁可立故宅不但是后来的睢州洛学书院学址,也是入清后最早的洛学书院前身和肇基之地,可以说明末曾聚敛过众多名人学士又发生过许定国刺杀高杰事件的袁尚书府第与睢州洛学书院的关系是源远流长密不可分的。 袁尚书府第第一阶段:从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公元1684年)到雍正二年(1724年) 计40年。
“今睢县行政公署为清之洛学书院,然本明袁尚书可立故宅也。东西临街二石坊,左曰‘三世司马’,右曰‘宫保尚书’,皆距大门五十步之遥,略如公署辕门式。”(《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袁尚书故宅》)
“按许定国刺高杰处相传在今洛学书院后院藏书楼下,清咸丰中(咸丰九年(1859))皖匪焚州署,止余西花厅院未毁。乱平后,因地址西与书院毗连,故遂假书院为治所,而门楼匾额照旧悬焉。当时(南明弘光元年1645)其宅本袁尚书可立府第,不知何以为许贼占据。想闯贼破城,袁氏避乱外处空其宅,故许得宴饮行刺其中也。至今楼不设棚板以为纪念,此次睢之大乱杀掠之惨又甚于失城之时焉。”(《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
有田兰芳诗作一首可考当年在袁尚书府第石仙堂内授徒诸生痕迹种种,即今读之令人感慨。
(清) 田兰芳
石仙堂上挂壶卢,叩去叩来片响无。
混沌未经开一窍,先生哪得不如愚。
每怪当年马季长,诸生不许擅登堂。
来时亦道公求我,去后方知我负公。
犹喜太虚无点染,鄙夫留得旧空空。
田兰芳《逸德轩诗集》
第一次新建洛学书院于袁家山东北侧
从清雍正二年到嘉庆三年(1724—1798)计74年
清雍正二年(1724年),睢州知州刘蓟植创建洛学书院,74年后,嘉庆三年(1798)被水淹没,地址在小蓬莱东北隅(今县城袁山路中段路东)。清代李继圣的《洛学书院八景诗》和王澄慧的《洛学书院八景记》就是记录的这个时期的洛学书院。
不过从嘉庆三年(1798)被水淹没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知州马恕再移“署西袁氏(
袁可立)宅”中间这50年空白期未见史料明确记载,兹待考。
第二次进入袁尚书府第
从清道光二十七年到光绪十七年(1847—1889)计42年。袁尚书府第称旧洛学书院。
“道光(二十七年1847)时马公(恕)移建于署西袁氏(
袁可立)宅,与州署邻。咸丰九年(1859),州衙遭兵火焚毁,州署遂借住于洛学书院办公,遂与袁尚书故宅三位一体,即洛学书院、睢州州署、睢阳尚书袁氏家祠。相当长时间里官方无力承建新址,袁尚书府第内一时间弟子云集,颇负盛名。“
咸丰九年(1859),署焚于火,有司者不及修葺,墙既仆,与书院通,因假而宅焉。久之,州署止存东厅一所,门亦废,塞出入书院之门。”
道光二十七年(1847)第二次移建于袁尚书府第到光绪十七年(1889)陈彝等新建于蒋氏故宅。 计42年。
第二次重建洛学书院于新购蒋氏故宅
从清光绪十七年到民国二十八年(1889—1939)计50年
将书院移至东大街蒋氏故宅(今睢县实验小学院内),是由当时的开归陈许道陈彝、前归德知府李廷箫、睢州知州王枚捐俸合建,至光绪十七年(1889)方告成。洛学书院面阳背阴,高墙厚门,气势雄伟。门内为厅堂,堂后为厅事,再后为正室。左右为斋舍共计四十间。建成后,考虑到洛学书院是方圆百里的教化中心,办学费用不宜睢州独自承担,又让商丘、永城、鹿邑、睢州每年各捐五十两、归德府每年捐二百两,并成为常例。书院建立后,来求学者日益增多,以至院舍难以容纳,又捐资在祠前建造房屋二十间。先讲“小学”,次课经书,扩以《史鉴》,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民国二十八年(1939)被日军焚毁。计50年
遗址三处
其址有三处:一处在袁可立府第
第一次起始于“(康熙)甲子即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田兰芳)授徒于故袁氏之石仙堂”,止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州刘蓟植创建洛学书院(中间延续74年)于小蓬莱东北隅(今县城袁山路中段路东),计40年。第二次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知州马恕再次将洛学书院移建于署西袁氏(
袁可立)宅,与州署邻。直到咸清雍正二年(1724年),睢州知州刘蓟植在袁家山东北创建洛学书院,74年后,嘉丰九年(1859),州署被焚于火,州署、书院与袁氏家祠合于一体,至光绪十七年新址落成方告一段落,计42年,史称旧洛学书院。两次合计82年,袁尚书府第是睢州洛学书院为期最长的一个处所。
一处在今袁家山东北侧
起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睢州知州刘蓟植创建洛学书院,嘉庆三年(1798)被水淹没,址在小蓬莱东北隅(今县城袁山路中段路东)。计74年。
一处在今县实验小学,于清光绪十七年(1889)购蒋氏故宅重修洛学书院,到民国二年改称“劝学所,后为睢县第一完小校址,民国二十八年(1939)被日军焚毁。计50年。史称新洛学书院。
洛学书院诗文
洛学书院八景记
(清)王澄慧①
乾隆二年(1737年)春,予得告归里,足疾不能出门户。闻州牧刘君②建洛学书院于小蓬莱③之东,既落成,于其地撰八景焉。心慕之,未及往视也。明年夏,刘君以母丧去,遗予作书院纪事文,并八景诗一册。披而读之,始知所谓八景者,惟双桥为新造,其余皆旧迹也。书院之左高者日“岗”,其前后环而下者日“池”,其南掘废井而复之日“甘泉”,东南隅面城则拟日“金带”。城上奎楼可以远眺,东北两寺则取其“晓钟”,谓可发人深省焉,其西南则袁氏之别业废址,土阜上有道宇丛柏,即小蓬莱也(今袁家山),日“仙峰滴翠”。吾于是重有感矣。夫地之兴废,莫不有数。其废也,非地之废也,人废之也,数之穷也;其兴也,亦非地之自能兴,人兴之也,数之通也。如此八景者,孰非前人所竭力经营,欲其永永而不至于废者?然其间百余年,或数十年,甚且十余年,皆为荒落寂寞之区,何者?彼固皆悦耳娱目之为,而非真有关乎人心世教之实也。今洛学书院成,遂为人人所向往。工乎诗者歌以诗,工乎绘者为之图,而八景之名于是大著。使书院不作,即作而无异于世俗所谓悦耳娱目者,吾知八景亦犹然荒落寂寞之区也。然则八景之著以书院,书院之盛以洛学也。虽然,固在乎振兴者之有其人也。是不可以不记。
注:①王澄慧:清代睢州人,袁赋诚女婿
王绅之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官江南苏松兵备道按察司副使。
②州牧刘君:即时任睢州知州的刘蓟植,湖南长宁人,任内捐俸创建洛学书院。
③小蓬莱:即今袁家山,又称袁氏陆园。原为一土阜,明末睢州人袁可立建为别墅,入清为道观。四周环水,望之如海中仙山,故名“小蓬莱”,为睢县古今名胜,是昔日“洛学书院八景”中唯一幸存之一景,概当年书院四次兴废,两度入住
袁大司马府第旧居,特留此以做纪年也。
洛学书院八景诗
环池芳草
非池圆转水圆池,圆转池头草暗滋,草散众香香在水,蜻蜓鲇水上花枝。
锦城金带
廻环古堞自谁修,虉绶沿壕彩色浮,畱赠山门堪似此,笑时四大镇时收。
双桥彩虹
绿荷青荇白苹间,荡漾双桥水一湾,潭底倒骑龙影岀,浮光空自眩斑斓。
仙峰滴翠
鹤翻贝阙云如绘,鸦带残阳雨欲浓,五色旁门麾石子,青青到底一孤峯。
奎楼远眺
远眺何妨上此楼,一丝不挂古今愁,西来况是无文字,刷去魁星秃笔头。
冈峦夜月
氷轮乍涌破黄昏,人在冈峦影在原,寒空莫现∴三点,莫流萤弄坐墩。
双寺晓钟
一递一声夹岸来,一声来处黑林开,幻魔都落声边去,耳畔从今不怕雷。
洌井甘泉
沁入心脾淡味甘,灵根灵液井为圅,游鱼几见潜淸冷,惟有老龙卧正酣。
清末书院重建
重建概况
(光绪十年1884年)新建洛学书院在东大街,系蒋氏故宅(清朝睢州蒋氏,祖孙三代翰林)。前开归陈许道陈公彝,前归德知府李廷箫、知州王枚捐俸合建。……文正逝世雍正间,州牧刘君蓟植创建洛学书院。乾隆时州牧张君足法移建于署东社,以学文正之学。此洛学书院之有其地也。岁久遭兵燹,官署十不一二存,遂并入书院据焉。光绪癸未,仪征陈公六舟自滇来豫,道谒文正祠,询及书院,怅然,欲别建之。商诸郡守李公,州牧饶君,未果而饶去任,枚来承其乏。于是陈公捐俸,由郡遴元来睢,于署东购蒋氏宅令枚重建。今洛学书院面阳背阴,高墙厚闳。(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学校》)
书院山长简介
黄舒昺是清末湖南一位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理学家。前后十余年间,作为程朱理学信徒的黄舒昺奔走湘、豫,主讲席于河南洛学、明道以及湖南求实等书院,河南、湖南两省士林竟相罗致,形成了晚清历史上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与新学的传播活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坚守儒家信仰的一批士人对时代变革的别样思考。论述黄舒昺的生平事迹、他在洛学、明道两书院制定的学规、章程、讲学的主要内容等,从而得出黄舒昺崇宋抑汉,培养既讲义理又有经世能力的人才,沟通洛学与湘学的书院讲学的主要特色。袁绪钦在《祭徴君黄恕轩师文》中提到:“都讲睢阳,万流仰敬,望翕河汾,化行汴洛”。这里的睢阳指睢州(今睢县),可见黄舒昺讲学洛学书院影响之大。
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彝主政河南,礼聘黄舒昺到睢州主洛学书院讲席,期图重振中州地区的程朱理学,是年三月,黄舒昺在屡辞不获之后到任洛学书院;之后
河南巡抚倪文蔚又曾再次礼请黄舒昺。光绪二十年(1894年)河南学政
邵松年增修明道书院之后,礼聘黄舒昺为主讲。从此,黄舒昺长期兼任洛学、明道两所书院山长,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培养出一大批人才,影响清末、民国,如牛太史景式、李太史月生、毕太史觐文,以及孟津许士衡、郭芳五、万葆真、孟县阎春台、南阳
张嘉谋(张中孚)、郏县白寿庭、睢县施虞琴(施景舜)诸人,皆有所著述。
光绪二十六年黄舒昺南返时,诸生相送者百余人,夹车而行,至睢州东门外。洛学书院为黄舒昺建立生祠,设长生牌位,诸生晨夕参谒,如其在院之时。
洛学书院著作
洛学书院山长黄舒昺在洛学书院制定《洛学书院学程》《洛学书院学规》《洛学书院规约》《洛学书院劝学说六篇》,编著《中州名贤集》《洛贤诗钞》《洛贤语录》《洛贤传略》《先正学规》《洛学书院讲习录》《洛学课余偶钞》等。
《洛学书院劝学说》光绪间河南睢县洛学书院山长黄舒昺撰,载
求实书院:艺规续抄3。有劝少年、中年、老年、寒士、富贵人、中州士人勤奋学习等六篇文章,每篇针对一种人,分析其优缺点。指出其应注意之处,以劝勉其努力。如《长劝少年入学》,指出少年正是年盛力优,习染未入,记性、悟性过人之期,如一年之初春,正须乘此发愤用功,以期有所成就。相反,倘如自恃才华,不惜蹉跎岁月.则实如“自系其足而冀腾千里”。《劝寒士说》,则指出古来凡有成就者大都从干嘻百炼中来。“天欲成就斯人不凡之材,则必先历奇穷之境以试之。”愿有志于学之士,专意“萤窗雪案”以期于成。其他如噻《劝中年人学》、《劝老年入学》、《劝富贵人学》和《劝中州土入学》等篇大抵类此。
《洛学书院学规》 清光绪十年(1884)洛学书院重修寸山长黄舒昺订立,载《求实书院学规续抄》。内容分进德之规、修业之规、考课之规、劝约和戒约。退德以伦常孝友为本,修业以讲习实事为本-考课每月初五、十五、廿五3次,初五考经解兼议义;十五考史沦兼小学、性理;才五号格致课。成德者上等,达才者次之,有过者轻则申伤,电则停发膏火或令其庄斋。劝约包括劝帜筹、积威,重在积累。戒约包括戒奸名、奸私等私心,要求生童珍惜时光,以勤厂业,砥砺品行,“凡持身涉世,总以守义安命为主”。
《洛学书院学程》 清光绪间山长黄舒昺订之,载《求实书院学规续抄》。院在河南唯县。分15条,分述有关学习步骤、方法及道德修养的规定。即立志向以定学之趋、培基本以启学之端,勤格致以浚学之源、务体认以尽学之功、端祈向以励学之业、养真心以完学之体、精造诣以致学之全、敦伦理以践学之实、懋闲存以养学之原、广切磋以集学之益、策担当以任学之重、寻乐趣以畅学之机、完性分以全学之量,坚操履以贞学之力、严警戒以峻学之防。每条引有汤斌及程朱语录,“奉前贤之矩蠖(尺度),为后学之指归”,勉学子“相与游乎诗书之源,行乎仁义之途”。
书院学派
睢州学派:洛学书院属于睢州学派、潜庵学派。清初以汤斌为代表的学派,因汤斌号潜庵,故名。汤斌(1627—1687),字孔伯,河南睢阳入。顺治年间中进士,授国史院检讨,曾引用宋史元史成例,为顺治初年明臣抗节致命者鸣不平,得到顺治帝的慰勉。历任陕西潼关道,江西岭北道等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授江宁巡抚,今渚州县立社学,奖廉惩贪,吏冶清廉,后被凋回京城任礼部尚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董汉臣上书指斥时事,语侵执政,汤斌因为之辩护而得罪权臣,议夺官,未几疾作,年六十一卒。居官期间曾乞病养亲,从孙奇逢于苏门山讲学,后与同道立“志学会”,建
绘川书院。汤斌本从王学,但因清初顺治帝提倡理学,王学不为当道所重,乃研习程朱。在古老的天人关系问题上,他不是以人从属于天,而是从人事上知天,指出“人事外岂复有天下,不尽人事便是违天”(《汤潜庵集》卷上《语录》)这相对于程朱理学的天理人欲说,乃是一个进步。在修养方法上,他谈到顿渐问题,以为:“悟未有不顿者,但必学问真积力久,方有一旦豁然大悟者,是顿因于渐也。”(《场潜庵集》卷上《语录》)与理学小言顿、王学不盲渐相比,潜庵之说似更有可取之处。清初理学为统治者所提倡,儒生中不乏以理学谋取利禄功名之辈,与他们相比,汤斌实为清初显宦中讲理学而能言行相顾的佼佼者。其著作流传后世的有《汤子遗书》十卷,《洛学篇》二卷,另有补《睢州志》五卷。潜庵之学有其子汤溥、汤准,曾孙汤恒泰承传,其弟子有沈佳、伍廷灿、
彭定求等;其交游者有
耿介、
田兰芳、
张沐、
李来章、
施润章、
汪琬;其从游者有
窦克勤、姚尔申、
冉觐祖等。
书院影响
睢阳洛学书院位于睢州,因位于
汤斌弘扬理学,振兴洛学之地,在清朝影响很大,直至清末。洛学书院山长黄舒昺在《重修洛学书院记》中提出,“在宋有睢阳书院,与嵩阳、岳麓、白鹿有四大书院之称,岁久亦既淹没,无复遗址,惟睢州洛学书院,为故礼部尚书汤文正公讲学之所,其地属于宋而近,犹可补睢阳之缺。”汤斌等在此讲授洛学,俨然是北宋睢阳书院之延续,可见洛学书院影响之大。
从清代理学的地理分布来看,无论是清初、还是晚清,中州地区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明清鼎革之初,
汤斌、
耿介、
张沐、
窦克勤、
冉觐祖、
李来章等学者,以嵩阳、朱阳、南阳、紫云、大梁等书院为依托展开过一场大规模的讲学运动,洛学一度中兴。晚清时期,河南地区又出现了
李棠阶、
倭仁等著名理学家,在学术传统上与清初诸贤一脉相承。咸同之后,当时的河南地区,既经历了太平军推翻儒学的思想颠覆,在基督教广泛传播中还发生了教案纠葛,以
李时灿为代表的一批新学人又鼓吹书院改革,河南地区的程朱学统也大趋式微。
洛学在清末河南有振兴之势,但位于西学东进大势之下,中西文化冲突明显,最后中学以失败而告终,但在中华文化复兴之时,重提洛学,汲取营养,研究统治中国上千年的理学,意义重大,希望后来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洛学书院旧址,在原县政府旧址,历为睢州州署、民国睢县公署旧址,本明袁可立尚书故宅。数百年来,文化血脉连绵相续,滋养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睢县人,近现代睢县很多杰出人物,都曾在此地就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