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塘河,旧称“洛溪”,全长27.3公里,素有
海宁“母亲河”之称,是海宁“六横九纵”的主干引排水河道之一,也是潮乡大地连接
京杭大运河的一条重要航道。
洛塘河为海宁市级河道,素有海宁“母亲河”之称。西起海宁
长安万兴桥,与
盐官下河在此相聚;东至
海宁市区丁公堰,注入
长山河,通向大运河,80%以上都是过境“客水”。全长27.3公里,河面宽22米至54米,流经海宁市
长安镇、
周王庙镇、
斜桥镇、
海洲街道、
硖石街道、
海昌街道等地。
洛塘河历史悠久,至今已流淌千余年。据《海宁县志》载,在唐代,洛塘河已称“洛溪”。唐代
柳浑的《唐敕赠荆州大都督雎阳太守许公(远)神道碑》中,已有“世居盐官洛溪里”之称。宋《
咸淳临安志》亦云:“洛塘,在县北,长四十里。”明
潘廷章《硖川志》云:“洛塘,在硖石西南十里,乃辛江塘之支流,西承天目诸水,注硖石南湖。”
嘉庆《
大清一统志》及《
读史方舆纪要》称:“旁有支港小河,经硖石镇为市河,迤北注嘉兴境之长水塘河。”
1972年,洛塘河曾进行过整体疏浚。此次整治,将使河道达到满足防洪50年一遇和排涝20年一遇的建设标准,同时打造“城在水中”的生态环境。按预先计划,洛塘河的水质应于2013年改善至V类。
2014年5月,海宁在
嘉兴率先推出“河长制”。海宁市委书记林毅、市委副书记周红霞分别担任了洛塘河的东段和西段“河长”。河道保洁、排污口封堵、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水质监测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有力推进洛塘河整治,海宁市水政监察大队对主河道和支河道水质都进行监测。“在常规性监测中,主河道每月一次,支河道每季度一次;监测中如发现问题,就立即查看现场,查找原因,进行整治,缩短监测周期。”
洛塘河整治时,涉及西郊社区5400间集体房屋,每年出租可为集体获利100多万元,治水必拆时,群众起先不理解。经过努力,这些房屋最终得以安置;看着治水带来的优美环境,不少退体的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还组成了监督团,时不时地为整治洛塘河出谋划策,进行监督。
南关厢历史街区,位于
海宁市硖石镇区东南部,北起大瑶桥,南至塘桥、会源庵,东临洛塘河,西靠人民路。南北长350余米,东西宽50余米,占地总面积约1.7公顷。为硖石镇区仍保持江南明清时期街道风貌为特征,保存较为完整的,所剩为数不多的历史街区之一。
会源桥工程位于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西南区块,横跨洛塘河。北面是
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南岸是待建酒店和街区,是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配套服务设施,会源桥是直接联系老街区与新街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线延拓的界点。考虑到会源桥所在的位置是洛塘河河景的一个视线焦点,并要与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形成统一风格,因此,全桥大部分将采用老石头、老工艺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