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风格是一种流行风格,它以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又称“
新写实主义”和“新
达达主义”,它反对一切
虚无主义思想,通过塑造那些夸张的、视觉感强的、比现实生活更典型的形象来表达一种实实在在的
写实主义。
波普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图形。
历史起源
波普风格这个词来自英语的Popular(大众化),最早起源于英国。
二战以后出生的新生一代对于风格单调、冷漠缺乏人情味的
现代主义、
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认为它们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的体现,他们希望有新的设计风格来体现新的
消费观念、新的
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于是在英国
青年设计家中出现了
波普设计运动。
波普运动产生的思想动机来源自美国的
大众文化,包括好莱坞电影、
摇滚乐、
消费文化等。英国的“波普”运动由于受艺术创作上的“波普”运动很快发展起来。
波普风格的中心是英国。早在战后初期,
伦敦当代艺术学院的一些理论家就开始分析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强调消费品的
象征意义而不是其形式上和美学上的质量。这些理论家认为,“
优良设计”之类的概念太注重
自我意识,而应该根据消费者的爱好和趣味进行设计,以适合于流行的象征性要求。对这些理论家而言,消费产品与广告
通俗小说及科幻电影一样,都是
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文化定义是“生活方式的总和”,并把这一概念应用到了批量生产物品的设计之中。
在寻求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产品的过程中,他们将目光转向了美国,对20世纪50年代美国商业性设计,特别是
汽车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权利、性别、速度等象征性特征大加推崇。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英国企业和设计师开始对公众的需求直接作出反应,生产出了一些与新兴的大众价值观相呼应的消费产品,以探索设计中的象征性与趣味性,并开拓在年轻人中的市场。这些产品专注于形式的表现和纯粹的表面装饰,功能合理的生产一类现代主义的观念被冷落了。
波普设计十分强调灵活性与消费性,就是产品的寿命应该是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
社会文化条件,就像此起彼伏不断变化的
流行歌曲一样。1964年英国设计师穆多会(Peter Murdoch)设计了一种“用后即弃”的
儿童椅,它是用纸板折叠而成的,表面饰以图案,十分新奇。
与此同时,纸制的耳环手镯甚至纸制的衣服都风行一时。克拉克(Paul Clark)在同一年设计了一系列一时性的波普消费品,包括钟、杯盘、手套及小饰物等。克拉克将
英联邦的米字旗图案用到了所有的产品之上,而不管其功能如何,设计的重点是表面图案,并强调暂时感和
幽默感。这一系列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了伦敦
摇滚乐队的标志,并在一些商店里出售。
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波普设计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极端,如琼斯(Allen Jones)在1969年设计了一张桌子,它由一个极为逼真的半
裸女塑像跪着背负玻璃桌面。
主要特点
波普风格主要体现在于年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等方面,如古怪家具、
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简单来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代表人物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1930年出身于美国
匹兹堡的一个
斯洛伐克移民家庭。《玛丽莲·梦露》是
安迪·沃霍尔在1962年最典型的代表作。
在狂热的1960年代,安迪-沃荷开始用波普艺术征服纽约。
可口可乐、
香蕉、米老鼠、Campbell汤罐头。一切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物品,在他手中都变成了艺术。1962年,安迪创立了他注明的“工厂”工作室(The Factory)。在那里,他的“艺术工人”们可以自由的创作艺术。
1975年,安迪出版了他的非正式自传《安迪-沃荷和他的普普人生》(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书中他诠释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挣钱是一种艺术,工作也是艺术,把生意做好就是最好的艺术。
辉煌过后,晚年的安迪-沃荷遭遇的是冷落和非议,人们不但不再欢迎这位大师,反而会攻击他。1987年2月22日,他意外死亡于一个简单的膀胱手术后的
并发症。安迪死的时候,纽约甚至没有一个地方专门展示他的作品。他的珍贵是人们回忆他时才被发现。
理查德·汉密尔顿
理查德·汉密尔顿(
Richard Hamilton)家之一,被誉为“波普艺术之父”,杜尚的学生,英国最具有影响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
凯斯·哈林
凯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年5月4日-1990年2月16日)是1980年代,美国街头绘画艺术家和
社会运动者。
他最早期的作品是在1980年创作的,当时他在
纽约地铁的车站中,寻找黑色的海报待贴处,使用白色粉笔涂鸦,多为粗
轮廓线,单色、空心的抽象人、动物等图案,他的作品经常犹如某种复杂花纹,各种图案充满了整个构图,往往没有透视,也没有肌理,但具有许多象征性的感情,如吠叫的狗,跪趴着的小人等。
大卫·霍克尼
大卫·
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2年生于英国。1953年进入布雷德福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两年,尔后进入伦敦
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并获该院金勒斯奖,1966年在克斯明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霍克尼早年追随汉密尔顿发展
波普艺术(Popart),60年代波普艺术在美国为全盛时期,代表人物有R·利希滕斯坦和A·沃霍尔。他们的特点是以人们衣食住行的日用品为绘画对象,采用实物拼贴、环境设计的方法,物象是精细的、变形的,具有
广告设计的性质,画面显示为冷漠超然的风格。数十年中霍克尼绘画都吸取这种波普艺术的特点,又创造性地融入他的绘画之中。他的画写实中略带变形,既有精细的照相写实,又有变形夸张的拼合,那种人与存在,人与社会细微奥妙的变化深藏在他的作品之中。
罗伯特·文丘里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1925年6月25日生于
费城,被誉为波普建筑之父。
1961年美国费城有一个老妇人瓦纳(Vanna Ventur)决定帮助她36岁却仍无建树的建筑师儿子,办法是自己出钱请儿子盖一座便宜的小住宅。没想到这座当时专业观点看是怪异丑陋的住宅,日后却成为
建筑史上赫赫有名的“栗树山母亲住宅”。而这个建筑师儿子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也籍之成为波普建筑之父。
“母亲住宅”也许还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波普建筑(也许它还显得不够蠢),但是它已经在观念上清晰地呈现了波普的基本要义:摈弃高雅,拥抱世俗,玩弄符号,追求混乱,这些观点基本上是针对造型的,说穿了波普建筑是一种抵制理性,哗众取宠,追求丰富怪异造型的建筑。
1966年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更从理论上向当时主流的现代主义刻板单调的
火柴盒建筑开炮。他将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的名言“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调侃为“less is a bore”(少就是闷)。
文丘里说“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
道德说教吓住。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宁要歪歪扭扭,而不要直截了当;宁要自相矛盾,也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
1972年文丘里出版了《向
拉斯维加斯学习》,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是
精英文化,而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是平凡、活泼,
装饰性强的建筑。他认为
赌城拉斯维加斯的霓虹灯、广告牌、快餐馆等商业而夸张的造型正是群众的
价值标尺,建筑师要同群众打成一片,就要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之前是职业建筑师以高雅的现代主义建筑教化民众,文丘里却要他们俯首向混合着低级趣味与过度刺激的市井文化取经。因为文丘里看来,现代主义完全是压抑个性,扼制享乐的非人性的
建筑风格,建筑师应该放下臭架子向
人民群众的审美学习,走波普建筑之路。
从这个意义上看,盖里、哈迪德、
马岩松都应该算作是骨子里的波普建筑师。
米诺儒·雅马萨奇
米诺儒·雅马萨奇(Minoru Yamasaki),1912年出生于美国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86年2月因
癌症逝世,美国籍日本裔建筑师。
1949 年他建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他与米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设计上深受米斯的影响。30年代口袋里仅有40美元的
山琦实从华盛顿移居纽约,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差事,那就是与施里夫、兰姆和哈蒙等一起承担
帝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在1973年
世贸中心双子楼落成之前,帝国大厦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楼。
他1958年设计完工的
底特律市威恩
州立大学的会议楼,既体现了西方古典传统,又有西方现代风格,还融进了东方园林的手法,有一种典雅、细致的个人品味。这一风格在他后来的诸多
建筑作品中得到了发扬和提升,并独树一帜。
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在1977年的《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声称:“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在美国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许多人不曾注意到这一事件,也无人为之出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突然死亡的说法失实”。这一历史事件其实是指圣路易斯的房屋管理局将当地一处治安混乱、无可救药的黑人
高层住宅区(Pruitt-Igoe)的爆破拆除。设计这些大楼的建筑师正是史上最倒霉的建筑师
山崎实。
评价
波普风格代表20世纪60年代
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
表现主义倾向,“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
青年一代的社会与
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
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潮,由于违背了
工业生产的
经济法则、
人体工学原理等,很快就衰退了,但是它在形式上的探索还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