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谷地,位于
山西省中、南部,属于
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面积47611.2km2,是
晋陕盆地带的重要部分。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
地堑,南与
渭河平原相接,北与
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
基本介绍
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面积47611.2km2,是
晋陕盆地带的重要部分。
汾河谷地又称汾河川,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从
霍山口,可将其分成两个部分:以北也称为太原盆地,海拔多在700~800米,方言基本上属于
晋语并州片;以南称为为临汾盆地,海拔多在400~500米,方言多属于
中原官话汾河片。汾河谷地地区是山西省人口的主要密集区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中太原盆地,还是明,清时的晋商故里,晋剧发源地,以及
山西老陈醋的产地。
太原盆地:也叫
晋中盆地,位于山西中部,北起黄寨的
石岭关,南至灵石的韩侯岭,东西两侧以
断层崖与山地相接,盆地呈北东--南西向分布。长约150公里,宽约30~40公里,包括整个汾河中游,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
降水量约400~520毫米。太原以南汾河两岸,阡陌相连,加以有
潇河、
文峪河较大支流,灌溉方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盆地边缘可见到被水分割的平顶黄土台地,有的已被流水切割成
黄土丘陵。汾河贯穿盆地中部,沿岸广泛发育着二级
阶地,由于河流比较小,泥沙含量多,河床宽浅,易受洪水威胁,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改道。省会太原市,位居盆地北缘,是省内政治、经济、文化、
交通中心,也是
华北地区重要的
重工业基地。本区
农业生产水利化、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是山西农业高产区。
临汾盆地:北起韩侯岭,向南至
侯马折而向西直至黄河岸,盆地东西两侧分别以霍山大断层、罗云山大断层与山地相接,南部与
峨嵋台地相接。盆地长约200公里,宽约20~25公里,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包括整个汾河下游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500~600毫米,水热条件较好。沿山前断裂带,有大型岩溶泉水出露,如
郭庄泉、广胜寺泉、
龙子祠泉,水源丰富,是当地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临汾盆地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著名的“丁村人”就生活繁衍在这里,距今10万年。这里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农业发达,是山西主要的粮棉产区之一。
历史沿革
在三千多年前,已有
劳动人民在
汾河谷地建立了农业据点。春秋末期,这里的汾河谷地就因农业发达、人口聚集而兴起了著名的城市
绛州(今
新绛)。
临汾,称为
华夏第一都尧都,位于
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东倚
太行山与
长治、
晋城两市相连,西北沿
吕梁山与
吕梁地区毗邻,西隔
黄河与陕西相望,北以韩信岭为界与
晋中地区相隔,南与
运城地区接壤。汾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沿河形成了临汾盆地。吕梁山延伸临汾的部分叫
姑射山,临汾西面有一条河流叫平水,又叫晋水。
古代的
临汾城位于现在的
金殿镇一带,因城池建筑于平水之阳而得名平阳,有“尧都平阳”之说,又因城如卧牛,亦称卧牛城。临汾市历史悠久,古代,曾在这里先后设置
平阳郡、
平阳县、平河县。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为
临汾县,现在为临汾市。
夏门村
简介
夏门村是汾河旁边的一个
古村落。汾河在这里曲折而行,由于常年冲积而形成一汾河谷地,夏门村正是坐落在这样一块背山面水、地势较为平坦的河谷地上。险要独特的地理位置、负阴抱阳的
风水格局、富于变幻的山水景观,造就了夏门村极佳的
人居环境。
夏门村的来历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代。所谓“夏门”,意指
夏禹打开石门之处。清人李先达有诗云“峭削夏门道,疏排
禹力神”(《夏门道中》)。相传古时太原盆地为一大湖泊,曰“昭余祁泽”。为了排除常年洪水的灾害,夏禹曾带领先民“既载
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即选择太岳、吕梁两山间雍塞狭窄之处,开凿
山口,将汾水导入黄河。夏禹开山之处曰“灵石口”,即今夏门村所在地。山西民谚曰“打开灵石口,空出
晋阳湖”。后人为了表达对夏禹治水功绩的纪念和感激之情,特将此处命名为“夏门”,“夏门村”由此得名。
传统街巷
夏门古村落至今尚有保存完好的传统街巷9条。其中东西走向的街3条(东街、
中街、西街),道1条(后堡道),巷5条(大夫巷、
御史巷、堡九巷、梁家巷、天九巷)。各条街、道、巷连通各个院落,并与暗道相连,方便交通和藏匿,兼具排水之功能,成为夏门古村落传统街巷空间的一大特色。
古建筑特色
夏门村主要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年间,居住于此的梁氏家族是当时
灵石县的四大望族之一,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因而古村落选址、布局及营建极为讲究。目前古村落中半数以上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山西传统建筑风貌,古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现有保存完好的院落6组共60余幢,窑洞、传统民居千余间。窑上建窑、院中修院、窑窑相通、院院相连,是夏门古村落
建筑环境的一大特色。加之诸多造型雄浑、雕饰的庙宇、祠堂、牌坊、店铺等,共同构成一个城堡式的古建筑群。
夏门村的百尺楼(清朝
御史府)、关帝庙(清朝知府院)、对碑滩摩崖石碑三处
历史文化遗产于1974年被确定为县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村落内还有韩信墓、秦王岭、老生寨、雀鼠谷以及
大夫第、深秀宅、惇叙祠堂、
祭祖堂、
家庙、关驿、文昌宫、竹林书院、“志矢柏舟”牌坊等多处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
夏门村已委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8
月编制完成古村落
保护规划,并获得灵石县人民政府的批准。目前,夏门村干部群众正在按照保护规划所确定的
保护原则和修缮措施,深入开展规划的实施工作。
骨干河流
汾河,又称
汾水,山西人称为母亲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多年天然
年径流量越30亿立方米。发源于山西省
忻州宁武县管涔山,由
运城市的河津市汇入黄河。 先前水量充盈,肥鱼行舟。后随之工业发展和汾河水库的建立水量减少。汾河流经山西中部,冲击许多谷地。山西大部分重要城市均依汾河而建,如
太原、临汾、
灵石等等。
重要城市
太原市
太原是山西的首府、旅游的集散地、现代山西的缩影,有“龙城”之称。太原位于
山西高原,北抵
太原盆地北端,东依
太行山西侧,西达黄河岸边,南与
临汾地区接壤;涵太原市、晋中地区、吕梁地区和
阳泉市,是以汾河谷地众多的
旅游点为主体的人文景观旅游区。
这里的精华旅游点有:太原
晋祠古典园林,其宋代的建筑和塑像尤为珍贵;
天龙山佛教石窟,其
石雕像为
中原地区罕见的佳作;
龙山道教石窟,是中国仅有的
元代道教石窟;
双塔永祚寺,其〖
双塔凌霄〗已居为太原的标志;
交城玄中寺,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
方山县的
北武当山,是集雄、险、奇、秀景色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祁县乔家堡民俗博物馆,把昔日晋商的豪宅变为展示
晋中民俗风情的胜地。
临汾市
临汾地处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最东段在安泽县
良马乡西坡以东,最西段在
永和县南庄乡咀头附近,最南段在
翼城县大河乡关家窑以南的
中条山主峰
舜王坪脚下,最北段在永和县
坡头乡白家崖附近。
南北最大
纵距 170 多公里,东西最大
横距约 200 公里,全市总面积 20275 平方公里,占全省 13% 。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雷霍,西控河汾”,整个地区大致呈不规则的梯形,东倚巍巍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隔滔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地区毗邻,南与
运城接壤。临汾因其
地理位置重要 ,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