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名,为人们所熟知的有
襄阳汉城影视基地、
徐州汉城和
沛县汉城。
枣阳汉城
位于中国
襄阳的中国·汉城由
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项目占地1800亩,规划建筑80万平方米,旨在通过对传统“汉文化”的深度挖掘、现代化包装、继承推广,推介中国“汉文化”品牌,打造“中国汉
文化核心地标,华夏汉文化
展示中心,世界汉文化
旅游目的地”。
复原汉代都城
中国汉城是根据考古发现复原的一座完整的汉代都城,包括城墙、城门、
护城河、
外城、
内城、宫殿区、后宫区、太子东宫、御花园、天街
御道、祭祀灵台和
明堂辟雍、
官寺(
衙署)、太学、漆里舍、街市、
市楼、鼓楼、寺庙等。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到单体形制,都充分利用了对汉代的考古成果,建筑与景点的名字,均采用东汉都城洛阳相同的名称,使“中国汉城”的
建筑文化具有丰富的
学术价值。同时,形成多个
城市景观亮点,为游客和影视剧拍摄,提供极为丰富的、有视觉
冲击力的观赏和场景,为中国汉城的旅游运营、
资产运营等,打造全方位的拓展平台。
拍摄汉史大戏
汉光武帝
刘秀是东汉
开国皇帝,是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十大明君之一。刘秀在位三十三年间,励精图治,推行
仁政,大兴
儒学、推崇气节,谱写了“
光武中兴”的盛世华章。毛泽东曾评价刘秀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但历史正剧中对刘秀的宣传及形象塑造,都还远远不够。在建设中国汉城的同时,投资方拟定投资1.2亿元,拍摄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光武中兴》,全景再现刘秀家乡起兵、大战昆阳、登基称帝、统一全国、推行仁政、大兴儒学等重要历史事件,展示刘秀纵横跌宕的一生和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以此为契机,在全国叫响中国汉城品牌,将中国汉城及
影视外景基地打造成
华中地区最大的、最具汉代
建筑风格的影视拍摄基地。
打造汉风歌舞
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弘扬
民族文化精粹,改变中国汉城单一旅游观光运营格局,中国汉城建设了一个建筑古典、设施现代的光武
大剧院,携手
阳光媒体集团倾力打造一台汉文化大型
4D多媒体剧目《汉颂》。该剧是由资深传媒人士
杨澜女士担任总策划,著名导演
林振宇先生担任总导演。这是一部
汉民族追根溯源的史诗巨作,剧场在观众席天顶进行了严密的设计与施工,自动延展雨膜,近521立方米的全球第一巨型
浑天仪也将在秀剧中震撼登场。为了呈现东汉浑天仪的震撼效果,《汉颂》邀请国家级专家考证、研讨,通过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希望将古代
天文学家叹为观止的创造还原给广大观众。对观众来说,《汉颂》不仅是向前看的,还可以向上看,也可向左向右看。届时,观众席的
4D座椅将平放,浩瀚的夜空突然开启,巨型体量的浑天仪以极其震撼的方式出现,在九重天之上升起、旋转,缔造世界演出史上罕见的宏大场面!
创办时尚晚会
中国汉城以市民文化广场为依托,创办一台时尚
综艺晚会——《汉城周末》。内容上以制作独具特色的系列大型演艺晚会和各类主题、公益演艺晚会为主,荟萃国内外歌坛的明星、新秀和一流的艺术家,邀请国内外的艺术团队举办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奇人、影视等艺术表演,贯穿传统与现代,引领怀旧与时尚,打造游客及市民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的文化盛宴。在形式上以汉城品牌为统一标识,推动汉城文化活动的品牌化、精品化和集群化发展。在发展思路上坚持精品意识,以高雅性、艺术性催生文化精品。在产业化方面,通过经营平台化,投入多元化,将各方面的
社会资金引入汉城,实现一个平台,
共同发展。
建造知名佛教道场
中国汉城复原扩建了汉皇家寺院——报恩寺,定期邀请各地高僧大德、善信大家,举办佛祖朝拜大典、高僧法会、佛学论坛、佛事活动等,祈福迎祥,共襄盛世。
建设航母级城市商业公园
汉文化商业公园占地300亩,是一个以30万平方米仿汉建筑群为基础,超大型商业单体与中小型商铺互补、交叉式商业街区与围合式商业广场互通,融合
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是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既丰富和完善了城市休闲、商贸
流通功能,又大幅提升了
枣阳商业
经济发展水平。
西安市未央区
概况
汉城街道位于
西安市城北,
未央区中部,距市中心4千米。辖8个社区、33个行政村。西(安)铜(川)公路沿东北侧通过。古迹有
西汉长安城遗址、明光宫和
长乐宫遗址、
敦煌寺等。
沿革
1956年设东扬善寨乡,1958年改汉城公社,1966至1971年曾称五星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贾村、
郭家、三九、刘家、朱宏堡、全家村、蔡家、杨家、
北里、麻家什字、东长吊、西长吊、南党、北党、西一、西二、西三、南玉丰、北玉丰、雷寨、樊寨、
罗家寨、东查寨、西查寨、中查寨、东扬善寨、青东村、庞马村、三宫庙、吴高墙、张道口、店子、
楼阁台、
惠东、惠西、高南、高北、高中、席王、
东营、青西41个行政村和汉城居委会。
2002年,辖汉城街居委会,东杨善、郭家、贾家、雷寨、
罗寨、樊寨、东查、中查、西查、南玉丰、北玉丰、刘家、三九、朱宏、西杨善、楼阁台、青东、青西、庞马、店子、西一、张道口、吴高墙、三官庙、西二、西三、东长吊、西长吊、
麻什字、南党、北党、全家、杨家、北李、蔡家、惠东、惠西、高南、高北、高中、席王、东营42个行政村。
徐州汉城
中央电视台的外景基地--徐州汉城坐落在
江苏省徐州市
九里区闻名遐迩的九里山古战场内,中国堪称一绝的龟山汉墓和白云洞、白云寺同其紧密相连。不仅是一座具有影视功能的拍摄基地,变是一个能满足多层次游客需要的旅游景点。
汉城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4600平方米,由汉宫、相府、
汉阙、钟室及藏书阁等23个建筑和28座雕塑精品所组成,是一处典型的再现汉代风格的大型仿古建筑群。内部分为四个景区:皇宫区、皇城区、市井区、演武区。皇城区由未央宫、长乐宫和建章宫三座相连的宫殿组成。皇城区、市井区、演武区三个景区设有供游人参与的仿古娱乐景点:四台、一坛、一阵、一树。徐州汉城不仅是中央电视台外景基地,同时也是
两汉文化的
教育基地;是游客陶冶情操的艺术殿堂,也是人们休憩玩赏的娱乐基地,是一座再现汉代社会
历史风貌、具有丰富
汉文化蕴味的旅游景点。
沛县汉城
沛县汉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徐州市西北部的沛县被称作为中国的汉城。沛县东靠
微山湖、
昭阳湖,与山东省
微山县毗连,西北与山东省
鱼台县接壤,西邻
丰县,南界
铜山县,全境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沛县境内无山,全部为
冲积平原,总面积1349平方千米。
沛县是
汉高祖刘邦故里,秦时置县,有“千古
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之称,以汉文化发源地著称四海。县内有
歌风台、
大风歌碑省级重点保护及有价值的文物如大风歌碑、
汉画像石、
汉代陶器等2000余件,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12处。沛县还是明太祖
朱元璋的祖籍地,有“明先世家”之称。建有融
汉城公园、
汉街等为一体的
汉文化景区。
新野县
新野,位于
河南省西南部,南与
湖北省
襄樊市接壤,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
三国历史文化名城。
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部落,西汉初年置县。这块富庶美丽的土地,造就了
邓禹、
庚信、岑参等历史文化名人。
三请诸葛、火烧新野等三国故事使新野声名远播,闻名遐迩。
2008年12月31日,原城关镇以县城书院路为界分为“汉华”和“汉城”两个办事处。
新野县人民政府驻汉城办事处。
新野县汉城街道位于中心城区,辖9个
社区居委会,66个
居民小组(段),辖区面积21.2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2.6万人。
近年来,街道把繁荣辖区经济作为社区
新农村建设的源头活水,先后筹资2000余万元,建立了东、西、南、北和
芦庄五大工业园区,入住百万元以上企业131家,其中
棉纺织企业68家,总生产规模达30万锭,织机2000台,形成了棉纺织加工、整径、
浆纱、织造一体化生产格局,2009年,街道
财政收入突破1500万元。
北关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内空场空院,通过开放重组、强强联合等模式盘活
存量资产1.2亿元。如利用朝阳路一集体资产招商引资1000万元,改造为高档快捷
商务酒店,运营后为集体增收近30万元,可安排60余人就业;从郑州中升公司引资5000万元建成县内最大的鞋业广场,为区域繁荣增加了后劲。另外是充分利用辖区内技校、成校、市民学校等
社会力量,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方式,举办下岗再就业培训班6期培训300余人次,首期由省带动和社会保障厅资助的农民工创业培训班在北关社区开课,
教学理念先进,培训方式新颖,深得学员好评。社区先后有1600余人次实施创业,涉及维修、美容、
养发、饭店等多个行业,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达到富裕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为社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配合县政府大城建上,汉城街道办事处:一是圆满完成了
汉桑城小学迁建任务。二是投入50万元,历时6个多月,完成了
文化广场、汉城广场及其
附属工程的拆迁修筑任务。三是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朝阳小学区域、汉桑城小学区域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建设了翰林苑、浅水湾两个
高档住宅小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翰林苑
住宅小区和浅水湾住宅小区。四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
土地收储和
廉租房建设任务。保证了廉租房建设项目建设,顺利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新县医院迁建工作顺利开展。五是已完成3700户管网改造任务。污水建设点多线长,居民排水体系需要改造,街道分包到人,入户做工作,保障了管网改造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