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的学说属于中国古代
哲学范畴,其核心思想是用
一元论来
认识世界。气一元论,即天地万物即是一气所生,元自一炁也,而又天地万物无非是炁,是曰气一元论。
气的学说
气一元论,即天地万物即是一气所生,元自一炁也,而又天地万物无非是炁,是曰气一元论。而又有关键,心气也,心与气对,心与气相应相感。粗心有粗气,冷心有冷气,细微心有细微气,而
浊气能令
心浊,躁气能令心躁。
气,同炁,空;能量也
气的基本概念
形成
关于气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
甲骨文,《说文解字·气部》说:“气,云气也,象形。”可见,气的原意是对云气的表述。春秋战国时期,气作为哲学概念逐步形成。最初,以《管子内业》为代表的
宋钘、
尹文学派主张“
精气学说”,认为“精者也,气之精者也。”当时,精、精气、气的概念基本相同。精气学说提出,气(精气)是物质,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即“气一元论”的思想。精气学说是气的学说的早期概念。作为中医学
理论体系形成标志之一的《
黄帝内经》,在其
成书的时期正是精气学说风靡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领域的时代。因此,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内,至今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精气学说的思想。东汉时期,以
王充为代表的古代哲学家继承“
精气学说”,创立“
元气学说”。《论衡·谈天》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又在“言毒”篇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说明宇宙开始是一个混沌状态气在宇宙巨变中产生,作为产生和构万宇宙万物的元始物质,由无形之气变化而生成有形之物。同时代的《难经》也相应地第一次使用“原(元)气”的概念。其后,唐宋明清的哲学家几乎言必称气,例如,宋代
张载《
正蒙》等著作,提出“
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构成万物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明清之际,
方以智、
顾炎武、
王夫之和
戴震等思想家进一步发展气一元论,使气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
气的哲学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气的基本概念:气是物质,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气与物是一个统一体,由于其极其细微,故谓之“无形”,但并非气不存在,只不过肉眼难辨而已。气的存在,可通过其运动变化及其产生的物质而表现出来。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其本义,是客观的、具有
运动性的物质存在;其泛义,是世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均可称之为气。
气的基本内涵
气是物质
物质是标志
客观实在的
哲学范畴。气(精气)是物质,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易·系辞上》说:“精
气为物”。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
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多样性在于物质世界中
包含着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中医学称之为气机。气的
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运动是气的
存在形式及因有属性。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气的各种不同
表现形态。诸如,天地上下、东西南北之空间,
春夏秋冬、昼夜晨昏之时间等等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古代哲学称为“体用”,即本体和作用,“体”是气,气为物质存在;“用”是事物运动。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二》说:“天下之用,皆其有者,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岂待疑哉?”一切运动都由气(物质)产生,通过其作用即运动而知气(物质)的客观存在。《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
气的变化
气的变化,称为“气化”。气化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天地万物的变化及其规律皆由气化。与“气化”相对,有“形化”,指气化而生万物之后,各物种的形体遗传。《二程遗书·第五》说:“万物之始皆气化;即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世界万物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气化的结果,由气化产生形体,形体消亡灭散而复归于气。
理论介绍
“气一元论”,简称
气论,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气的运动是物质世界
存在的基本形式。中医学用以说明自然、生命、健康和疾病。“气一元论”的
哲学思想认为,其一,气是物质;其二,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元素),其三,由气的运动变化而形成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关尹子·二柱》说:“先想乎一元之气,具乎一物。”宇宙开始形成时,天地不分,浑然一气,由气的运动变化而生万物。人体始生,源于父母之精气,合而成形,产生人体生命活动。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全面汲取并应用“
精气学说”的理论,以气为总纲,根据气的分布部位、功能作用的不同,命名了八十余种气,用“气一元论”统一说明
自然现象、生理活动、精神意识、病理变化、
临床诊断、针药治疗、
养生保健等,从而说明了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根源。
应用
气的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中医学全面、系统地应用中国古代哲学家气的学说,阐述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的
生命活动、健康与疾病、防治与康复等。
含义
中国
古代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因此,中医学注重气
一元论,即强调气的
物质性,其体为物质,其用为功能。由于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人们通过气的功能活动和运动变化,才能感知其
客观存在,因此,气就具有物质和功能的双重属性,不存在没有功能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功能。
中医学所谓的气,统一在气的本质是物质性的前提和基础上,由于气包含着不同的
物质形态,其生成、分布、功能等因之各异,具有多样性,而命名为多种名称:其一,自然之气,如
天地之气、阴阳之气、
五行之气、
四时之气等;其二,人体之气,如
元气、
精气、
神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正气、五脏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其三,病邪之气,如六淫之气、
疠气、
恶气、
毒气等;其四,食药之气,如寒、热、温、凉
四气等。人体之气,是指在人体内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的极其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生命的本质
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也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灵枢·天年》说:“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是说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之精气,谓之“先天之气”。气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日人。”天食人以
五气,地食人以
五味,设或人体一刻无气、七日绝谷,则生命危殆。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长,气衰则老,气散则死。
基本特征
中医学将气的运动称为“
气机”,气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升降、
出入、
动静、聚散等。以气的运动
升降出入而言,《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来;升降息,则
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的
升降出入,在自然界,体现于天地之气的运动,有生、长、化、收、藏的季节更迭变化;要人体,则通过脏腑功能活动而体现出来,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过程。以气的运动动静而言,《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
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朞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天地运行由乎气之动静,“动而不息”,气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而守位”气的静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动静相召”,天地之气相感;“上下相临”,五行之应天干,自东而西而右迁运行;地气之应
十二地支,六十年周而复始。如是,则天地之气动静相感,动中有静,静中寓动,而万物之情,变化之机可见。以气的运动聚散而言,明代
王廷相《
慎言·乾运》说:“是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清代医家
喻嘉言《
医门法律·大气论》说:“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唯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的运动变化,气散则无形,气聚则有形。人体之气的运动变化,就是气之聚散所表现的生命活动过程。气的运动的
动态平衡,则表现为生理状态;气的运动失衡,则表现为
病理状态。
中医学将
中国古代哲学的“
气化”概念,具体应用于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由于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化,称为“气化”。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狭义是指精、气、血、津液各种生命物质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人体生命活动以脏腑功能活动为核心,以
精、
气、
血、
津液为物质基础,因此,用现代语言表述,气化过程就是脏腑功能活动过程、物质转化和能量、信息转化过程。
气的运行变化不息,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气的运动变化停止,则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结。
百病皆生于气
中医学用气一元论的思维来认识疾病变化。使人体导致疾病的原因重称为“邪气”。
病理变化则是人体之气的失常,故《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气生百病,变化万千。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气的生成和运动失常有关。气的生成不足,发为
气虚;气的
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
气机失调”,包括
气滞(
气机郁滞)、
气逆(气机上逆)、
气陷(气机下陷)、
气闭(气外出受阻而闭厥)、
气脱(气不内守而外脱)等,此外,
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的失常也是发生疾病的根本所在。
诊病要在于气
气在诊断方面应用非常广泛,“
望闻问切”
四诊无一与气有关。
望诊重在“
神、
色、
形、
态”。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及其高级生命活动形式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又称“神气”。神气存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故“得神则昌,失神则亡”。《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诊察精明(目)、皮肤之五色变化可以了解内脏盛衰、气血虚实、邪气深浅、病情轻重。
切脉是中医学独特
诊法,通用的
诊脉部位为
寸口,又称“气口”,主要反应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
《素问·疏五过论》说:“治病之道,气内为宝。”
扶正祛邪、
正治反治、
协调阴阳、调理脏腑等为中医学重要沼则。扶正即扶助正气,祛邪即祛除邪气。正治反治、协调阴阳、调理脏腑等之目的和方法皆为“疏气令调”,“使其气和”。
针刺、
按摩、推拿等为中医学重要的
适宜技术,皆以“得气”、“行气”为法,调整激发经络之气,疏通经络,而达到治疗目的。
防病在于调气
中医学的养生防病重视
精、
气、
神,谓之人身“三宝”。《脾胃论·省言箴》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故调气在养生防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调气作为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包括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起居有时、饮食
有常、
不妄作劳等具体方法,调其气和,方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