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隶属于陕西省
榆林市,是榆林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于
陕西省北部、
榆林市中部,与
内蒙古自治区的
乌审旗以及榆林辖内的
横山、
米脂、
佳县、
神木相毗邻,总面积7053平方千米,居全省第二。境内以
明长城为界,沿北为风沙草滩区,约占总面积的75%;沿南属丘陵沟壑区,约占25%。榆阳区辖19个乡镇、12个街道。截至2022年末,榆阳区总人口634914人。
历史沿革
据甲骨卜辞及1982年在
清涧李家崖出土文物考证,榆林市榆阳区
商代为游牧部族——
鬼方栖居地。
西周至春秋初,境内先后为严狁、翟人游牧古族占据。春秋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晋文公发兵“攘翟”,占据圁水(
无定河)、洛水(洛河)间地域,榆阳区归晋国。战国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晋大夫韩虔、
魏斯、
赵籍自为诸侯,三家分晋,榆阳区属魏国。周显王八年(前361),魏筑长城,“塞固阳(今包头市南),自郑(今陕西华县)滨、洛(洛河)以北置
上郡,辖十五邑”。上郡,是榆阳区史乘最早的建置记载。周显王四十一年(前328),秦国打败魏国,魏被迫将上郡15邑献纳于秦,秦按旧置设上郡,治所于肤施(在今榆阳区鱼河附近),榆阳区属肤施县辖。周赧王十八年(前297),赵惠文王发兵西攻秦国,占据上郡肤施等地。四十五年(前270),秦昭王反击赵国,复夺上郡失地,并灭义渠,置北地、上郡、陇西等郡,筑长城以拒翟人。榆阳区归秦上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榆阳区南部隶属上郡肤施县,北部隶属新秦地之九原郡,其县置不详。
汉高祖元年(前206)二月,项羽自立为楚霸王,封秦降将董翳为翟王,占据上郡,称翟国。二年(前205)翟王降汉,汉再置上郡。三年(前204),匈奴右贤王部南下占抵上郡肤施“旧塞”(旧塞,即秦昭襄王时筑的长城)。时榆阳区北部为匈奴占据,南部归汉上郡肤施县。汉元朔二年(前127),武帝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此后,增置郡县,屡迁关东等地贫民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并将归降的匈奴人、西域龟兹国人安置在这些地区,其聚居地称为属国,设属国都尉治所,派都尉(军队官员)监管。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榆阳区设有龟兹属国都尉治所(史籍亦称龟兹县,在今牛家梁乡古城滩),境南(今鱼河地带)属重置的肤施县、境东(今安崖地带)属新置的鸿门县。东汉初仍袭旧置。东汉永初二年(108)羌、南匈奴人反汉,汉廷镇压失败,五年(111),下诏将上郡治所由肤施迁至衙县(今陕西白水县东),所领肤施、龟兹等县废。永建四年(129)上郡治所迁回肤施。次年,汉廷下诏将死罪囚犯遣戍北地、上郡等地。永和五年(140)南匈奴联结羌、胡人再起攻汉,杀上郡都尉,占据西河、上郡等地。上郡治所二次迁至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榆阳区被南匈奴及羌胡占据,无建置。
三国至西晋,榆阳区为羌胡占据,未置郡、县。东晋大兴三年(320),
前赵帝
刘曜(南匈奴人)出兵征服上郡
氐羌人,上郡,归前赵。咸和三年(328),羯人石勒打败刘曜建立后赵,统辖上郡。升平三年(359),南匈奴刘卫辰(赫连勃勃父)统部驻屯代来城(今境内巴拉素白城台),榆阳区大部属卫辰地盘。义熙三年(407)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榆阳区属大夏。不久筑大夏国都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
南北朝时期,北魏始光四年(427),北魏击破大夏后,设统万镇,榆阳区属北魏统万镇。太和十一年(487),北魏将统万镇改置为夏州(治所设统万城),领化政、阐熙、金明、代名4郡9县。榆阳区北部属代名郡,属县无考。南部置革融县,属化政郡。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化政郡改称弘化郡,县置仍循北魏旧制。
北周初,撤革融县,辖地并入弘化郡岩绿县(治所在今横山区)。保定三年(563),增设银州(治所在今横山党岔)开光郡、开光县(治所同在今榆阳区安崖芦家铺)。四年(564),夏州弘化郡下设宁朔县(治所在今榆阳区西南)。大象二年(580),撤开光郡,所辖开光县隶属于中乡郡(郡治所在今佳县柳树会),属银州领。
隋
开皇元年(581),境内建置如前。因避文帝杨忠名讳,中乡郡改称真乡郡。开皇三年(583),撤郡改以州领县,境内涉及有儒林县(治所在今鱼河地),属银州领;开光县(同前);德静县(治所在红石桥古城界),属夏州领。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撤银州,所领榆阳区儒林、开光改属雕阴郡(治所在今绥德);夏州改为朔方郡,榆阳区所置德静、宁朔县仍属之。大业十三年(617)三月,夏州朔方郡鹰扬郎将梁师都依附突厥反叛隋廷,建梁国,共12年。此期间,榆阳区属梁国。
唐代,实行道、州、县建制。贞观二年(628),唐灭梁师都,关内道复置银州、绥州、夏州,涉及本境有银州儒林县、开光县,夏州德静、宁朔县。开元二年(714),银州抚宁县治所迁于榆阳区(在今镇川地)。天宝元年(742),银州改银川郡、夏州改朔方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银州、夏州。光启二年(886),党项羌族首领拓跋思恭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受封定难军(今榆林及内蒙伊盟部分)节度使,领辖银、夏、绥、宥等州,榆阳区南部归银州,北部归夏州。唐末、五代至宋初,榆阳区一直为党项定难军割据地。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宋朝设路、府、州、军、监建置。七年(982),党项定难军留后(官名)李继捧献银、夏、绥、宥、静州归宋,隶属于陕西路。继捧族弟李继迁率党项族众反宋,相继攻占银州等地。此后他几经降宋叛宋,长期控制银州、夏州等地。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继迁孙)在兴庆府(今银川市)称帝,建西夏国。榆阳区属西夏银、夏州领地,元丰四年(1081),宋军相继攻占罗兀(在今镇川)、银州、夏州等地。次年九月,西夏大军大举反攻,夺回银州、罗兀等城寨。六年(1083)宋与西夏议和。元符元年(1098),宋攻占罗兀、开光(在今安崖)等堡寨,宋崇宁四年(1105),宋军再次攻占银州城,之后与夏再议和,并改罗兀城为嗣武城。
金天会六年(1128),金兵占领境东南地区,开光、嗣武城等地属之。正大三年(1226)置嗣武县,次年并入米脂县,时榆阳区东部属佳州,南部属米脂县,西北地已成蒙古势力范围,无建置。
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建置。榆阳区长城以南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绥德州米脂县,长城以北无建置,为蒙古游牧地。
明
洪武四年(1371),置绥德卫。九年(1376)绥德卫千户刘宠率领军民屯驻榆林庄(亦称榆林寨,在今榆林城普惠泉北)戍守,设千户所(军事建制),统辖榆林庄附近十八军寨。正统二年(1437),为抗御蒙古鞑靼、火筛等部南犯,延绥镇都督王桢率领军民始筑榆林城堡,并相继将榆林千户所领辖的鱼河、岔河儿(即后常乐堡)、水地湾寨(即后双山堡)及响水堡、高家堡等寨堡,或改建或增建为城堡。
成化七年(1471),置榆林卫(治所设榆林城)。九年(1473),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城。成化至嘉靖年间,在榆阳区先后迁建常乐堡,增建归德、建安、保宁、镇川堡,并在堡下设柴塘(屯集粮草的地方)。明代中叶起,榆阳区卫堡亦兼行政建制,直隶延绥镇榆林卫、中路道双重领辖。
清初仍沿明代旧制,境内所设卫堡及各柴塘军屯地仍隶属榆林卫、中路道。雍正九年(1731),裁榆林卫改置榆林府(治所设榆林城),同时设榆林、怀远(今横山)、靖边、定边4县,归榆林府领辖;将原榆林卫中路道保宁、常乐、双山、归德、鱼河、镇川堡及这些堡地所设的13柴塘地和榆林城划归新设榆林县领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将葭州建安堡划归榆林县。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州建置,设省、道、县。
民国二年(1913),设
陕北道(治所在榆林城),榆阳区属之。民国15年(1926),撤销榆林道,榆阳区直隶省辖。民国22年(1933),榆阳区实行保甲制,全县划设6个区。24年(1935)陕西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榆阳区属第一督察区(榆林)。26年(1937)将联保改设为乡、镇。1946年10月13日,镇川、鱼河一带解放,10月31日,建立镇川县(治所设镇川堡),下设镇川、上盐湾、鱼河、清泉(今榆阳区所辖)、响水、武镇(今横山区所辖)6区42乡。1949年4月,镇川县改称榆林县。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建立榆林市。榆林县、榆林市同隶属陕甘宁边区陕北行署榆林分区管辖。
1950年4月,榆林县、市合并为榆林县,属陕西省榆林专区(专署设榆城)管辖。
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6个县并入榆林专区,专署所在地仍设榆林城。
1958年12月10日——1961年9月1日,横山县并入榆林县。
1988年9月1日,榆林县改置为榆林市,属榆林地区管辖。
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8年9月,撤销区、乡建置,榆林县组建22个人民公社、1个城关镇。
1984年7月,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改设为乡(镇)、行政村建置。
2001年12月,榆阳区撤乡并镇,全区辖12个镇、12个乡、4个街道。
2003年3月,榆阳区新设崇文路、航宇路、驼峰路3个街道。
2011年7月,榆阳区撤乡并镇,撤销安崖镇、刘千河乡、余兴庄乡、合并改置为大河塔、青云、古塔3个镇。
2015年1月,撤销榆阳镇,设立长城路街道;撤销清泉镇,并入上盐湾镇;撤销小纪汗乡,设立小纪汗镇;撤销芹河乡,设立芹河镇;撤并减少171个行政村。
2017年,榆阳区增设4个街道,分别为金沙路、朝阳路、沙河路、明珠路街道,增设27个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12月,榆阳区下辖12个街道、14个镇、5个乡:
长城路街道、鼓楼街道、新明楼街道、上郡路街道、青山路街道、崇文路街道、航宇路街道、驼峰路街道、
金沙路街道、
沙河路街道、
明珠路街道、
朝阳路街道;鱼河镇、鱼河峁镇、上盐湾镇、镇川镇、古塔镇、青云镇、大河塔镇、麻黄梁镇、金鸡滩镇、牛家梁镇、马合镇、巴拉素镇、芹河镇、小纪汗镇;孟家湾乡、小壕兔乡、岔河则乡、补浪河乡、红石桥乡。共辖85个城镇社区,607个居民小组,313个行政村,1890个村民小组。榆阳区人民政府驻
鼓楼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
乌审旗接壤,西南与
横山区毗邻,东北与
神木相连,东南与
佳县地接,南与
米脂县互邻。地理座标:东经108°58′~110°24′,北纬37°49′~38°58′。区境呈不规则平行四方形,最北端为
小壕兔乡公合补兔村,最西端为
红石桥乡沙漩湾村,最东端为
大河塔镇芦家铺村,最南端为
镇川镇八塌湾村。南北最长距离124千米,东西最宽距离128千米,总面积7053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榆林市榆阳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鄂尔多斯台向斜陕北台凹东冀地区,地质活动相对隐定,地震较少。下新纪末期,榆阳区境内无定河、峁沟等河雏形水系形成,地面起伏加大。上更新世初期,气候湿润、多雨,榆溪河等宽谷河上游形成河谷式静水盆地、凹地,其它各大河流堆积了砂粘土。上更新世晚期,气候温暖干旱,湖泊消失,榆溪河上游断流在低洼地形成季节性积水洼地、封闭式湖盆、沼泽。全新世初期,气候干旱,风沙盛行,榆林北西部一些河流干枯,形成许多堵塞的湖盆凹地,部分滩地形成。全新世晚期,北部开始风沙堆积,逐渐形成黄土风沙草滩区。
榆阳区地势总体东北高,中南部低,大致以明长城为界,形成两大类型地貌布局:
气候条件
榆阳区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东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边缘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分明,干湿各异。年平均降水量365.7毫米,年平均气温8.3℃。冬季处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之下,气候寒冷干燥少雨雪。春季因极地大陆性气团消退,东南暖湿气流逐渐北进,大地回暖快,降水渐增,易出现寒潮、霜冻和大风沙尘天气,春旱频繁发生。冬春多行西北风,最大风力可达10级。夏季西南暖湿气流明显加强,是一年中降水最集中的季节,多阵性降水,雨量集中并常伴有大风、沙尘暴、冰雹天气;雨量分布不均,有不同程度的伏旱和雹灾出现。秋季因暖湿气团和干冷气团交替出现,同时因太阳高度角变小,辐射减弱,低空温度迅速下降,大气层结构稳定,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
河流水系
榆阳区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境北、西及东南部为无定河流域,面积5904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86.4%。东北小部分(麻黄梁、
大河塔镇和原
刘千河乡局部)为秃尾河、佳芦河流域.面积分别为720和429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市面积的9.1%、4.5%。境内河道纵横,有大小河流837条,其中常年流水河570条,季节性流水支沟261条,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道53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23条。流域地形复杂,沙漠滩地区河流水量较大,流量稳定,河道比降缓,洪水小;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河道狭窄,河床比降大,河流水量随季节变化,多呈间歇性溪流,雨季流量大,且含泥沙量高,河流洪、枯流量差值极大,如峁沟河,历史最大洪流量达1000立方米/秒.而枯水季节流量为0.3立方米/秒。最大的河是过境无定河,其次是境内的榆溪河和过境的秃尾河,其余河流多为这3条较大河流的小支流、小溪淘。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榆阳区境内地面年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4.54亿立方米,地下水调节诸量为7.43亿立方米,全区拥有水资源量9.14亿立方米。拥有中型以上水库27座,总蓄水能力为18812万立方米,年调水量4500万立方米。
榆阳区水资源来自地表和地下水两个方面,境内地面年径流多年平均值为4535亿立方米,地下水调节储量为743亿立方米,二者的重复量为2.83亿立方米,全区拥有水资源量9.135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入区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榆溪河、无定河、海流兔河、秃尾河,其中榆溪河年径流量3.343亿立方米,无定河年径流量7.513亿立方米。全区中型以上水库27座,总蓄水能力为1.9亿立方米,年调水量4500万立方米。全区水资源分布受地质、地貌、水文地质、补给源和人类活动影响,各区域水资源贮量差异悬殊。西北部风沙滩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72%,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4亿立方米,水质好、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均少,叉不易开发利用;中南部河谷川边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占全区3.9%的面积拥有全区7%以上的水资源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可为0.22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总面积705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40.28万亩,林地494.46万亩,牧草地328.18万亩,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
矿产资源
榆阳区煤炭资源储量485亿吨,探明含煤面积约5400平方千米,占辖区总面积的77%,是世界七大煤田榆
神府煤田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煤层厚、储量大、品质好、易开采的特点;岩盐资源预计储量1.8万亿吨,是榆米绥特大型盐田重要组成部分,为氯化钠含量高达95%的罕见精品盐矿;天然气探明储量820亿立方米,是陕甘宁大气田重要组成部分,含气面积大、纯净度高、开发前景广阔。石油、
高岭土、泥炭等矿藏亦有相当规模储量。
政治
人口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榆阳区人口出生率30.55‰,到1964年持续增为42.20‰,其中1959年高达43.20‰,为最高峰。这时期人口出生率年均35.72‰,死亡率年均12.61‰,自然增长率年均23.12‰。70年代以来,强化计划生育、晚婚晚育,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1983年下降为13.3‰,为70—80年代最低出生率。1989、1990年由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等原因,人口出生率分别增为25.0‰、39.7‰。1970—1993年人口出生率年均21.80‰,死亡率年均5.76‰,自然增长率年均16.10‰。
1950年以来,榆阳区曾出现过3次人口出生高峰期,1955—1959年高峰期年均出生率为36.74‰,1961—1965年高峰期年均出生率38.3‰,1984—1990年虽然又进一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出生,年均出生率为21.6‰,但因人口基数大,高出生、低死亡,自然增长仍迅速。8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71976人,比70年代自然增长37819人多34157人。1980、1983年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7.73‰、5.64‰,农村分别为11.78‰、10.03‰。
截至2022年末,榆阳区户籍总户数241865户,总人口634914人,其中男性321150人,女性313764人,性别比为102.4:100(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12425人,性别比为111:100(以女性为100);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7.7‰,死亡率为2.8‰,自然增长率为14.8%。
截至2013年5月份,榆阳区共有11个少数民族429人,其中常住少数民族64人(蒙古族60人、藏族2人、回族和满族各一人),流动少数民族365人(彝族214人、蒙古族87人、回族86人、维吾尔族11人、东乡族8人、满族7人、土家族4人、藏族和黎族各2人、白族和布依族各1人)。
经济
综述
2021年,榆阳区地区生产总值1354.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7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884.39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420.47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7:65.2:31.1。
2021年,榆阳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52.5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
2022年,榆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3.51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农业总产值92.99亿元,同比增长5.1%,稳居全市第一;粮食总产量8.84亿斤,较2021年增加0.58亿斤。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7.47亿元,同比增长25.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2.88亿元,同比增长2.9%。
第一产业
2022年,榆阳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45.30亿元,增长7.0%;林业产值1.60亿元,增长9.4%;畜牧业产值43.13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1.04亿元,增长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2亿元,增长6.2%。
202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4.8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18.81万亩,油料面积2.5万亩,中草药材类面积1.5万亩,蔬菜及食用菌面积8.4万亩,瓜果类面积3.5万亩,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20.1万亩。粮食产量8.84亿斤。2021年,榆阳区营造林21万亩,其中,“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造林15万亩,灌木平茬10万亩。义务植树170万株,饲草种植20万亩。
2022年,榆阳区羊子饲养量182.73万只,其中,存栏107.86万只,出栏74.87万只;生猪饲养量77.96万头,其中,存栏32.69万头,出栏45.27万头;牛饲养量7.67万头,其中 ,存栏5.82万头,出栏1.85万头;家禽饲养量241.61万只,其中,存栏172.80万只,出栏68.81万只;肉类产量5.31万吨,禽蛋产量1.49万吨,奶类产量1.61万吨。
2022年,榆阳区水利建设投资7.25亿元,其中,煤矿疏干水项目完成投资4.17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2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面积3475亩;维修改造渠道26.1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26亩;新建、改造、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8处;新建拦沙坝26座,除险加固淤地坝9座;治理河堤8.8公里。机耕作业面积112万亩、机播77万亩、机收67万亩,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0万亩次,全区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8%。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榆阳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867.47亿元,同比增长25.9%;直报规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利润793.10亿元,增长29.0%,营业收入1636.20亿元,增长22.7%,资产总计达到2315.30亿元,增长4.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0%,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2.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3.7%。
建筑业
2022年,榆阳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总产值338.83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12.57亿元,增长8.8%;安装工程产值19.42亿元,增长11.2%;其他产值6.83亿元,增长50.0%。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9.64亿元,增长3.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榆阳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从产业划分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0.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5%。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4%;房屋施工面积1300.09万平方米,增长8.5%;商品房销售面积161.55万平方米,下降29.9%,销售额133.80亿元,下降26.2%。
国内贸易
2022年,榆阳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88亿元,同比增长2.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222.74亿元,增长4.5%,乡村零售额60.14亿元,下降2.8%。
旅游
2022年,榆阳区累计接待游客825万人次,同比下降9.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7亿元,增长0.5%,其中,“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达22.8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0.78亿元。
财政
2022年,榆阳区财政总收入541.12亿元,同比增长9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4.30亿元,增长82.0%;财政支出120.36亿元,增长32.0%。
金融业
2022年,榆阳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06.85亿元,增长30.3%,较年初增加605.9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108.41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67.85亿元,增长7.0%,较年初增加109.40亿元。
交通
榆阳区境内有全市最大的航空站两个(
榆林机场和镇川机场),每日往返西安航班13班次,每日往返北京航班2班次;榆林火车站,每日通列20趟;城内设有市 运输公司和区客运中心两个汽车站,连接全国各大城市、各县区和全区各乡镇,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与陕西至内蒙高速公路呈“丁”字形在市区交汇,210国道纵贯南北,乡镇油路呈辐射状,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07千米。基本形成了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航空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
2021年,榆阳区货物运输总量16056.26万吨,增长8.4%;货物运输周转量4356500万吨公里,增长2.7%。旅客运输总量170.28万人,下降35.6%;旅客运输周转量24981.91万人公里,下降33.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榆阳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31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9所;普通中学38所;小学94所;幼儿园187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
全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2150人,较上年增加205人,上线率58.73%。
科学技术
2022年,榆阳区认定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1家。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陕西省榆林市群众艺术馆、榆阳区文化馆。国家一级图书馆:榆林市星元图书楼。
2022年,榆阳区建成陕北民歌博物馆、张季鸾纪念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陕北民俗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中国算盘博物馆、榆阳非遗展示馆等文化场馆20个。全年读者总流量10万余人次,流通量约11万册次。建成乡镇文化站19个,农家书屋31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8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5个,公共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馆),图书馆藏书24.3万册,电子图书28T存储。
体育事业
2022年,榆阳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平方米,拥有区级游泳馆1个。全年共举办各类大型体育活动20多项次,其中,区级举办11次。完成了年度国家、省级各项体育惠民工程,实施了4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6个社区路径配送工程,全年全区243个体彩网点共计发行体育彩票2.76亿元。
医疗卫生
2022年,榆阳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82个,其中,医院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8个,乡镇卫生院2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87个,村卫生室290个,公共卫生机构9个。
风景名胜
1986年国务院公布榆林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全区文物古迹众多,著名的
秦长城由东北向西南斜穿区境。其上的墩、台、堡、塞大多保存完好。榆林古城墙是国内保存较为完美的古城墙之一,城内密集地分布着星明楼、
万佛楼、钟楼、梅花楼和
戴兴寺等众多的名胜古迹,显示出塞上古城的独特风貌;榆阳区还拥有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的
镇北台和
红石峡、走马梁汉墓、南门瓮城、古城墙等文化文物古迹;青云寺、悬空寺、黑龙潭和万佛洞等古寺庙,大多得以修复。
榆阳区境内的斌丞图书楼,始建于1924年,是纪念以教育救国为已任,为榆林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杜斌丞先生。元大滩战场是彭德怀总司令率兵攻打榆林城并大败国民党部队的地方,战场区遗留下不少马刀、炮弹壳等。桃林山庄是国民党爱国将领邓宝珊在抗战时期修建的,现已建成榆林市福利院。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安葬的大多是解放榆林时牺牲的革命烈士。
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榆阳区荣获2017年工业百强县区。
2019年3月,榆阳区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8月,榆阳区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1月,榆阳区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31日,榆阳区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2月13日,榆阳区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0年3月19日,榆阳区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6月30日,榆阳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9月10日,榆阳区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85位。
2020年11月,榆阳区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0年11月,榆阳区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1年8月,榆阳区陕北民歌入选拟推荐参评文化和旅游部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21年9月8日,榆阳区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榆阳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1年11月3日,榆阳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榆阳区入选陕西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11月5日,榆阳区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2月1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中共陕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确定榆林市榆阳区为陕西省首批信用建设示范县(示范园区)。
2022年1月26日,榆阳区被评选为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2年3月,榆阳区入选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7月,榆阳区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88。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40。
2023年2月,榆阳区入选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87。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57。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57。
2024年12月,入选天和2024年全国百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