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又名校记、
考异、考证。在中国,比较完整的校勘记以
隋唐之间陆德明的《
经典释文》为最早。此书为《周易》、 《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梁传》、《孝经》、《
论语》、《老子》、《庄子》、《尔雅》14种当时称作经典的书籍作注释和校勘,共31卷。宋代校勘学有了较大的发展, 最著名的校勘记著作有
张淳的《仪礼识误》3卷,
方崧卿的《韩集举正》10卷,
彭叔夏的《文苑英华辩证》10卷,
岳珂的《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
清代校勘学更为发展,对中国古代书籍,除了传统的经书以外,还对不少哲学、历史、地理、诗文集作了校勘,写成不少有价值的校勘记。这些校勘记大部分附于所校的书内,有的则单独刻刊,如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群书拾补》等。
简介
中华书局于60~70年代出版点校本“二十四史”。于每一史书的每一卷后面都附有校勘记,体例较为完善。
古医籍的校勘
校勘记又名校记、
考异、考证。校勘记作为校勘成果的文字表达形式出现,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校勘工作和校勘学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古籍的校勘工作,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周代已有正考父校《
商颂。而官方组织的大规模校书活动,则始自于汉成帝河平年间的刘向校书。
有明确记载的古医籍校勘工作,当始自西汉李柱国校方技之时。《
汉书·艺文志陈农求遗书于天,诏光禄大夫
刘向刘向校书之时,曾备众本、订脱误、删复重、条篇目、定书名、谨编次、析内外、待刊改、分部类、辨异同、通学术、叙源流、究得失、撮指意、撰序叙、述疑似、准经义、徵史传、辟旧说、增佚文、考师承、纪图卷、存别义,
作过外书作过古医籍的校勘工作,并有校文存世。
今存《伤寒论》正文中,有校语若干条。如《伤寒论》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小青龙汤作过校勘的工作。
唐代
杨上善撰注《
黄帝内经太素》,已注意到《素问》、《九卷》等不同传本间的差异,并广备众本,多方征引,对经文进行了校勘。就《太素》今存篇卷内容统计而言,
杨上善共出校文124条。在校勘方法上,运用不同传本相校、他书传文相校、本书内容前后互校、医理或文理相校等多种方法。校勘的内容,涉及误字、
脱文脱文、异文、倒错等多个方面。在校勘方法上,不仅使用了不同版本相校,而且参之以医理、文理、
文例脱简 衍文妄下断言,而是存疑于注中。其审慎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实为后世校勘的典范。
南宋及金元时期,因社会动荡,没有大的校书活动。私人校书较有成就者,如南宋
郭雍《伤寒补亡论》,元代
滑寿《难经本义》等。《伤寒补亡论》不仅引用了林亿校勘的部分资料,而且采用别书引文结合医理、文理加以分析判断,出校较多。《难经本义》所出诸校,多属理校,未采用版本相校。
明代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随意改书之风盛行。在古医籍的校勘方面,也存在着
主观臆断,擅改经文的弊端。如吴昆《内经素问吴注》、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等书,均存有此类问题。
清代是校勘学发展的全盛时间,出现了一大批精通校勘的大家。在古医籍的校勘方面,比较有成就者,如张琦、
胡澍、
俞樾、
顾观光、
孙诒让、
于鬯、莫文泉等。他们不仅注意以别本相校,而且运用朴学的方法,结合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加以校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用中医文献学》、张灿玾教授的《
中医古籍文献学》等。这些论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文献学科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上述论著对中医古籍的校勘及校勘记的撰写等问题有所论述。古医籍的校勘工作和校勘记的撰写规范日臻完善。
方式
运用多种校勘方法对古医籍中的异文和疑误进行比勘分析之后,会取得许多成果。如何将这些校勘的成果表达出来,前人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校勘的目的不同,校勘记的书写要求也将随之而异。
校勘的方式多种多样。戴南海《校勘学概论》将其分为:存真、校异、订讹三类。钱玄《校勘学》将其分为:定本式、底本式、札记式三类。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将古医籍的校勘体裁分:留真式、校异式、底本式、佳本式、定本式等五类。综合以上各家,概述如下:
(1)留真式
(2)校异式
(3)底本式
(4)定本式
是依据校勘的结果,将底本中的衍、脱、误、倒之处全部改正,并出校记说明的一种校勘方式。此法是古今校勘者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如清·孙星衍、孙冯翼《补农本草经》辑本,以《大观本草》为底本,另据别本或别书校改,并加校记说明。人民卫生出版印行刘衡如先生所校《灵枢经》、《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等书,亦属此类。这种方式虽无法保存底本原貌,但可为读者提供能直接使用的佳本。因其有校记说明校改的理由,保存底本原字,万一误校,尚可回改,以免迳改之弊。
以上几种校勘方式,目的不同,各有所长。留真式详述古本原貌,多系收藏家所为;校异式只详罗列一书的不同异文,可供研究人员使用;底本式只对
疑误之处出校说明,但不改动底本,态度谨慎;定本式校改讹误,且出校说明,便于读者使用。
体裁
前人对
校文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形式。现以
张灿玾教授的《中医古籍文献学》为基础,将其归纳为:随正文附记、朱墨分书、迳改、书内附见校勘记、单篇别行校勘记等形式。
随正文附记者,是将别本异文附记于正文之后。如今存《素问》与《灵枢》两书正文中所存少量校文,即属此类。这种方式极易造成正文与校文的混淆,后世很少采用。
书少用此法迳改,即直接改动原文,不加校记说明。如明·吴敏学所校诸书,多未留校记。近代亦有采用此法者。采取这种方式,使后人无法了解其迳改之处原系何字,是否确系误文,难以进行核对,亦无法复原。所以校书一般不采用此种方式。
书内附见校勘记,即于正文之外,另写校勘记说明校改的内容与理由。校勘记与原书合刊在一起。这种方式可反映出底本正文与校出异文的原始面貌,以便于分析判断,即使误改亦可复原。后世及今人校书,多采此种方式。根据校勘记在书中的位置,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②置于卷末的校勘记,校语编号要与正文出校编号一致,以便查检。如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伤寒论》本,每篇之后有任应秋先生的校勘记。
③置于篇末的校勘记。如宋·史崧整理的《灵枢经》。
⑤置于句后的校勘记。多以双行或单行小字表示。若原书有注,则校记一般放
原注⑥置于字词后的校勘记。是将校记直接写在有误的字词之后。如1984年
山西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傅青主女科校释》。
⑦置于页末的校勘记。是将校记集中于当页之末,这是目前校勘古籍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提校正文与校记均要加序号表示。
⑧置于书页天头的校勘记。即在书的天头,正文之行上书写校勘记。如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步月楼刊《针灸甲乙经》,天头有日本小岛尚真父子之批校,又有清
柯逢时复请刘殿臣过录奈须恒德之批校。
单篇别行校勘记,即将校勘记单独为篇,不与原书并合。这类校勘记,只录校记,不录原文。如日本度会常诊《仿宋椠本素问校伪》(后附刊于日本复刊明顾从德本《素问》之后),清·顾尚之《内经素问校勘记》与《内经灵枢校勘记》(后附刊于守山阁本《素问》、《灵枢》之后)。
撰写原则
校勘的目的和体裁不同,出校的数量与校勘记的撰写方法亦各不相同。但总的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凡改动底本上的任何一个字,包括误字、
脱文、
衍文、倒文等,均一律出校记;②虽不改动原文,但若校出的异文有参考价值,如其义两通,或多歧可存异者,亦应出校记说明。③凡作者引书或引事有误,虽不可改动原文,但要出校记说明其误。④凡作者避本朝名讳或家讳者,一律不改,但对影响文义理解者应出校记说明。⑤各本之间的
异体字、通假字、
古今字、俗写字,一般不出校。⑥根据校书的目的和读者群的不同,一般普及性著作的出校应精少简明,研究性著作的出校应广博深透。
校勘记的撰写,并非是简单地分条过录的工作。首先必须做到出校精要。这就需要对校勘所得进行分析归纳,对异文疑误有所删汰,从而确定哪些异文疑误必须注出,对异文的质量和疑误的价值进行恰当的估量,存精去芜,得要而出,以免罗列无遗,烦琐无用。异文都是有版本出处的,或出他本,或出他书。习惯上估量异文的质量,大多看版本是否为古本善本,是否为名家校本。其次必须对校记的行文进行加工。校记在行文上,宜用精练准确,简明扼要。所以,在撰写校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提校之文不宜过长。一般只提记需要校勘的字词或文句。如《中医古籍整理点校本编辑体例、抄写规格和标点注意事项》云:“校勘、训诂提示的字句,均不加引号。校勘记只提示与校勘有关的字数,不必提示文句。提示字句之下或后空一格,写注文或校记。提示语句过长者,中间可用删节号”。 ②据校者应标记其名称,版本或书名较长者宜采用简称,篇卷名称过长者宜用卷次或篇次称引。如《甲乙甲乙经》卷之一五脏大小六府应候第五,可记作:《甲乙》卷一第五。③行文时要注意文字精练,用词准确。多采用浅近的文言撰写,用语力求规范,尽量使用校勘术语。
常用术语
常用的校勘术语,主要有四类:
是非校勘语
倾向校勘语
异同校勘语
存疑校勘语
书写常例
有关校勘记的书写形式,张舜徽《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将其归纳为10种,
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对古医籍校勘的常见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为20种。现据校勘的主要内容类别,分述如下。
误文
脱文
衍文
倒错
异文
其他信息
凡影响文义理解的避违字,应出校说明。为避免校记过多,可在叙、跋或点校说明中指出,不必一出校。
凡作者引用具体史实或人名、地名、年代记载有误,不改原文,出校记说明。
点校说明
古籍校勘完毕,一般需要撰写一篇点校说明,向读者介绍该书的基本概况、校勘的依据和出校的原则及对
校文点校说明的撰写,应做到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一篇完整的点校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作者生平简介;②著作年代、流传情况、学术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③版本源流系统;④底本和校本的选择及各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⑤校勘本书引用的资料及汲取前人的校勘成果;⑥校勘体例和原则,包括对错误性异文、非错误性异文、难以判定是非的异文的处理方式;⑦其他方面,如版本简称或引书简称等。上述各项内容,根据所校古籍的具体情况不同,可详可略。
校后记的内容,亦应包括作者生平、成书年代、流传情况、版本源流、学术评价、社会影响等情况。其篇幅长短不一,短者可数百字至几千字,长者可达数万字。如《
诸病源候论校注》、《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张灿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