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蓝
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
柯蓝,笔名亚一、木人,原名唐一正,1920年生于湖南长沙。1935年就读于第一师范五十三班,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在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担任新闻文化工作。先后入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毕业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先后任延安群众报社记者、主编。
个人履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立波康濯、柯蓝和蒋牧良并称湖南省文学界四大巨头。当时中央号召作家回原籍体验生活、搞创作。柯蓝积极响应号召,二话不说从上海回到湖南。
“柯蓝这个人淡泊名利,领导问他要不要安排个职务,他一口回绝了,说自己要安心创作。”说到柯蓝的人品,陶冶赞不绝口。
“他平时顺便还写点小文章,主要是小说。那时候他住在浏阳镇头白泉塅,住处很简陋,门到处是缝,他自己用报纸糊起来的。”1963年他回到家乡湖南,从事专业创作,与其夫人王文秋合作写的《秋收起义》,后改名《风满潇湘》拍成了电视剧。
他的老家就在现在的五美社区上高冲,柯蓝的父亲是个小学教师,在当地口碑和声望都很好,大革命失败的时候他们家秘密救助了不少革命同志。他的父亲唐贻承和革命老人徐特立是小同乡、世交,曾共同发起长沙新文化运动。他们全家为革命出很大的牺牲,一家人都参加了革命,他的大姐夫就是因为在他家里避难和他的大姐结识相爱的。
解放后,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徐特立有感于他们一家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为他父亲题写了一块石匾立在墓前:正气长存。在坟墓的两边立起了两支华表,时任国家救济总署、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新华日报社总经理的熊瑾玎亲笔题写挽联:此公千载著无限之光荣,子女三人皆有功于革命。
文学成就
与文秋合写的长篇小说《暴动》(原名《秋收起义》),以及反映海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祖国海岸》,短篇小说集《竹楼夜话》,散文集《起飞的孔雀》《上海散记》《火车上的少校》,散文诗集《早霞短笛》,电影文学剧本铁窗烈火》,儿童文学作品《王孝和的故事》《雾海枪声》《马戏团的秘密》《少年旅行队》等。
主要作品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写成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章回体中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由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在十一个解放区用九个版本印行,还受到毛主席的推荐,由军调部带到大后方在香港出版,流行东南亚,被日本、苏联翻译。1945年写成反映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中篇小说《红旗呼啦啦飘》。小说《红旗呼啦啦飘》在香港出版后受文坛泰斗茅盾先生的赞扬,也被日本、苏联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他创作的《早霞短笛》是中国第一部题材、形式多样的散文诗集,他首创提出了以中国散文诗的联组形式、载体论和散文诗的四大美学特征等理论,改变了中国散文诗的历史面貌。建国后,在上海历任《劳动报》副社长兼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副所长、《文艺月报》编委等职。1958年与文秋合写长篇小说《蔺铁头红旗不倒》。1961年回湖南深入生活,从事专业创作。我国第一个国际上获多次大奖的电影《黄土地》是根据他本人的散文《深谷回声》改编的,创散文改编电影获国际大奖之先。他创作的传记文学《王孝和的故事》《徐特立传--命运之谜》等也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并获大奖。他和夫人文秋共同创作的历史革命长篇小说《风满潇湘》是以毛泽东主席秋收起义为背景的,被湖南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上演。《苏联大百科全书》也开设了关于他的辞条。由于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2001年中国作家代表大会授予他中国作家协会荣誉委员。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香港)中国散文诗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他的《少年旅行队》被选入北师大版教材的第十单元第二课,以及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
作品选读
他的作品,《少年旅行队》被选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教科书。《飞红滴翠记黄山》被选入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书。
全文如下:
飞红滴翠记黄山
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是长江钱塘江分水岭,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山面积大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方圆500里的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
从高空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可谁能想到,眼前这座黄山,竟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这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群峰,竟是日晒雨淋、水流侵蚀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两亿多年前,黄山这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过了一亿多年,海水退去,留下了一片丘陵。以后在猛烈的地壳运动中,地层断裂,岩浆活动,形成了黄山的基础。到了距今7000万年到6500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我国大陆上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黄山大约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在距今二三百万年时,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由于长期受寒冷气候影响,黄山山体受到较大侵蚀,地形变化很大,形成种种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真是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巍峨黄山,群峰挺拔。天都峰海拔1810米。由于它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在群峰的环抱中,好像是天国的都会,所以取名“天都峰”。这是—座高耸入云,盘空千仞的险峰。它以高和险,使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
如今,从下到上,都有了登山的石阶,还安上了护栏,系上了铁链。然而,这小路仍是太陡太险了。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手里抓着摇晃的铁索,几乎垂直向上攀登,这时,如果回首身后,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不能不叫人心惊胆战。如果从远处遥望,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鱼贯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在快要到达山顶的地方,石阶更窄,只能容一人通过。人们在攀登时,互相扶持,互相照应,互相鼓励,虽然并不相识,但因目标一致,倒像是一个登山的集体。
当我们登上刻有“登峰造极”四个字的天都峰绝顶时,正如同经过一番搏斗之后获得成功一样,眼前景色给了我们极为难得的满足。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船、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这时,我们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一下涌进脑海之中,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玉屏楼。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黄山素有“无石不松”之称。黄山松多生长在海拔800米到1700多米的高山上,还有不少就长在峭壁岩缝之中,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这是何等的气派!
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它独出于群峰之上,仿佛是枝 含苞欲放的新莲。登上峰顶,放眼天外,真是令人心往神驰。
沿“百步云梯”而下,翘首昂视“鳌鱼峰”,上有一巧石,如同一只“螺蛳”。看上去好像一条巨大的鳌鱼要一口吞掉“螺蛳”。可是,你从另一个方向望去,它又像鳌鱼驮着一只金龟。
西海中的“飞来峰”,从侧面看,像一块巨大的石峰从远方飞来,悬置在别的石峰上。可你从正面看,它却像一只子,人们又称它为“仙桃峰”。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遇到晴朗的日子,虽然没有云海茫茫,却是别有一番景观。山脚下太平县境内,呈现出一片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适逢此时,人们又称“猴子观海”为“猴子观太平”了。
在黄山群峰中,那些高高低低、争相崛起的巧石,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光是听它们的名字,就足以使你产生一种遨游天宫仙境的幻觉了。“五老上天都”“姊妹牧羊”“仙人下轿”“仙人把洞门”“老僧人定”“猪八戒吃西瓜”“仙女绣花”“丞相观棋”“仙人踩高跷”“八仙飘海”等等,这一类是拟人的,都离不了神仙气。“兔儿望月”“金龟探海”“双猫扑鼠”“猴子捧桃”犀牛望月””松鼠跳大都”等等,这一些是喻物的,全离不开禽兽形。在黄山,你可以结识许多“天国仙友”,又可参观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
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人们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霄,轻盈的云雾忽东忽西,一上一下,若即若离,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难舍难分。黄山在一年中,竟有200多天是沉浸在云雾的怀抱里。淡淡云雾,澜翻絮涌,烟海千里,使黄山的千条泉流和万道山谷隐现在虚幻之中。云雾的皎洁,云雾的柔美,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云雾使黄山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谁能设想亿万年前,那些熔融的岩浆,竟给我们凝固成这么一个人间仙境!
然而,黄山的这一切,只有在华光照耀的时候,才显得格外娇娆。清晨,当四周还是一片漆黑的时候,游人们就起身,踏着晨露去看日出。由于对云海日出的向往,使他们忘却了前一天登山的疲乏和黎明前的寒意,匆匆忙忙赶向海拔l700米的清凉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运地看到日出,如愿以偿。有不少人遇上了阴晦天气,就不无遗憾了。但是,只要是看到了黄山日出的人,他一定会在心灵深处铭刻下这无法忘却的时刻。如果说泰山的旭日东升是庄严神圣的活,那么黄山日出则是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
当那遥远的天际,微明的东方出现鱼肚白色时,人们 就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盼望着。而当太阳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辉时,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欢呼。这呼声中充满了兴奋,但又带有节制,因为大家都不愿破坏这黎明前的肃穆。也许是由于大地尘埃和光线折射的物理因素吧,冲破北海云雾,喷薄而出的太阳是暗红色的。但是,在一刹那间,太阳好像经过了一次净化,变成了纯净的橘黄色。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蔚蓝色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彩缤纷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气流的影响下变幻无穷,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这景致真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它守卫在天幕上,也守卫在人们的心灵中,为迎接明天更美丽的日出,给那些勇于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大概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在日出和日落中才得到了使人沉醉的美的享受,才赞美火和光明中诞生的一切吧。
游人下山后,往往会在临近黄山脚下的温泉浴室里洗个温泉澡,兴致高的还会去室内温泉游泳池里游个痛快,这温度恰到好处的泉水,会冲掉你登山的劳累,是那样解乏,舒适。也只有此时此刻,你才能对黄山的温泉有温馨之感,而为之叫绝!
出版图书
人物轶事
笔名来历
“谁说记忆属于过去,记忆给未来增添力量。”1992年,柯蓝与夫人回到长沙县江背镇乌川湖村避难故地重游时,给乌川小学的孩子们留下这样一句诗,其寓意还得从他名字的来历说起。
“柯蓝一直都在,我用她的名字继续活着。”柯蓝生前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肯定和坚毅地告诉他们。
“他的大姐名字叫做唐荣前、二姐唐荣枚,他叫做唐一正。”曾担任过江背区副区长的陶冶老人,与柯蓝打过多次交道,对柯蓝的故事知之甚多。
老人告诉笔者,1937年抗战,徐特立奉命回长沙成立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介绍柯蓝前往八路军一一五师学兵队。于是,17岁的唐一正和二姐夫一起去延安。刚到西安,相关负责人告诉他,延安急缺音乐人才,他的二姐夫是音乐人才,只让他的姐夫到延安去,却要唐一正去山西抗日。“唐一正得知不能去延安了,内心很矛盾,他的理想就是去延安,去鲁迅艺术学院求学深造。”陶冶说,不过他还是去了山西一一五师学兵队。
一次日本飞机轰炸,他所在的学兵队队长负伤了,他被派往护送队长到前方医院就医。当时,医院里有一位漂亮的女卫生员,叫柯蓝。她是南洋华侨富商的女儿,代表华侨联合会赠送大批药品给八路军总部后,便滞留在了八路军医院。本来,唐一正把队长送到医院就可以归队了,但面对有共同文学爱好的女孩柯蓝,情窦初开的他和16岁少女碰出了爱情的火花。
唐一正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与小护士柯蓝产生了感情。到队长伤愈之后,唐想留在医院里,可组织上不同意,要求他回前线。美丽的女孩柯蓝舍不得唐一正离去,于是就随同唐一正一同去前线抗日。两人当时想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再去考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深造,完成共同的心愿。
随后不久,柯蓝在一次掩护伤病员转移时遭到日寇伏击,身中8枪,生命垂危之际还大声喊着一正的名字。
“他告诉我,每次只要想到她,他都是精神恍惚,悲痛得不行。”陶老说,他和柯蓝(唐一正)结识以后有过多次谈话。每每说到此事,柯蓝(唐一正)都不觉潸然泪下。唐一正为了继承恋人的未尽事业,考上了鲁迅艺术学院。为纪念这位美丽而英勇的恋人,1939年,唐一正向组织正式申请改名为柯蓝,一直延用到他去世。这个就是柯蓝笔名的来历。
人物评价
笔耕不辍热爱家乡
“柯蓝这个人有个优点,不讲条件一心创作。”陶冶说,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之后,他就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群众报》当记者,还兼职做了新华社的战地记者到前线采访,直至成为该报主编。后来一直从事新闻工作,有四十几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在做记者期间,他还一边从事文艺创作。
他写了一篇抗日小说叫做《洋铁桶的故事》。这个小说是用章回体手法写的,毛主席阅读了之后大加赞赏,于是就在《群众报》上连载。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室主任的杨尚昆托人将书稿送到香港,翻译成七国文字出版发行,所以柯蓝在世界文坛也享有极高声誉。
解放以后,柯蓝就留在了上海市工作,是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协主席。他写的一本散文集叫做《早霞短笛》,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当中影响很大,众人纷纷传诵和抄阅。
“我曾经听别人说上高冲出了个角色(人物),我又不晓得姓甚名谁。我就跑了去问,可那里尽是姓唐的,没有姓柯的。”陶冶老人说,时任大连港第一任港长的长沙县人毛达恂回到湖南,就任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一次毛达恂回到家乡五美山,我就问他知不知道柯蓝这个人。毛达恂说,柯蓝就是唐一正,唐一正就是柯蓝。
1959年一个鹅毛大雪天,陶冶正在给柯蓝写信讨教写小说。一对夫妇戴着宽边眼睛,提着帆布袋来到公社办公室。男的拿着介绍信给陶冶,自称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要找公社书记,后来我才知道他兼任该厂的厂长。介绍信上面写着柯蓝、文秋。“啊?您就是柯老师啊!我多时想会你们呢,我也想写写文章呢。”陶冶说,于是帮他们去找书记。
陶冶对公社刘书记说:“来了个客人,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刘书记听到是什么厂长,就不以为然。陶冶就说,他17岁闹革命,是老革命。从浏阳收集秋收起义的材料,在老家上高冲住了半个月,想回长沙市去,顺便过来看看家乡领导。”刘书记这才出来见了他们夫妇俩。
柯蓝肯定了家乡的成绩和变化,也指出了一些资产阶级扩大化的问题。他把从上高冲了解的一些情况讲给刘书记听,刘书记听了以后发很大的气,甩手而去。柯蓝冲着书记的背影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柯蓝丝毫没有因为刘书记的无知而有任何的不满。那次回乡,他把自己的一栋老房子交给大队办学校,临走时又拿出5000元给大队办橘园。
“过了几年,柯蓝又回到了家乡,大家都跟他亲热得很。”陶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良多。
当年柯蓝捐献给村里办学校的老屋,已被栋栋的小洋楼和新建的校舍所替代。通往五美社区上高冲组的羊肠小道也一一硬化。当地许多村民去了外地经商发财,留在家乡的就在附近的水泥厂当工人。路宽了,人富了。听说过他的故事的家乡人,都常常怀念这位大作家。
2006年12月11日凌晨,一个从17岁就开始革命斗争,在文坛享誉海内外,一辈子耕耘不辍的长沙伢子;一个一生追求崇高的人,一个在文学界摇旗呐喊、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士,永远闭上了双眼。
如今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他留给人们的那些文学著作将一代又一代传诵,一代又一代激励着人们。
六十多年勤奋不懈
他的一生,勤奋不懈,闻名中外,关于他的辞条已收入多种中外版本辞典。现已出版《柯蓝文集》六大卷,每卷六十万字,包括长、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尤以散文诗创一代新风。
有人评价说,他刷新了中国散文诗的旧面貌,开辟了联组体、同题体、政论体、报告体、旅游体散文诗等新形式,并提出“载体论”,让散文诗与其他艺术,如摄影、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使散文诗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
他还完成了一部三十万字的《中国散文诗创作概论》,为中国散文诗的理论研究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旗帜鲜明地总结出了散文诗作为独立文体的美学原则。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8 10:46
目录
概述
个人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