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1628年1月12日-1703年5月16日),法国诗人、文学家,曾做过律师。出生于法国
巴黎。他是一种全新文学派别——童话的奠基者。以童话集《
鹅妈妈的故事》闻名于世。
人物生平
童年及初期
夏尔·佩罗出身于一个富足的
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皮埃尔·佩罗(Pierre Perrault)原先住在
图尔,后来到巴黎当上了议员,母亲叫做巴凯特·勒克莱荷(Paquette Le Clerc)。他家中有七个孩子,夏尔是最小的一个。他的大哥让(Jean)子承父业,也是一名律师,于1669年去世;第二个哥哥皮埃尔(Pierre)原是
财务处的总
税务员,在高乐拜(Colbert)的手下工作,1664年由于玩弄了一些不正当手段而丧失了他的信任;老三克劳德(Claude)(1613-1688)是一名医师,也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在多个领域包括艺术及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建树;老四
尼古拉(Nicolas)(1624-1662)热爱数学及神学,由于信仰
詹森主义(Jansénisme)而被
索邦大学除名(1656);玛丽(Marie)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可惜十三岁便早早离去。夏尔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名叫弗朗斯瓦(François),只活了六个月。
夏尔·佩罗的文学研究早在巴黎的博维学院(collège de Beauvais)时期便开始了,那是他还是个哲学系的学生(参见其回忆录)。有一次他和一个同学与老师产生了争论,讨论结束之后两人便再也不想回学校上课了,于是他们满抱着对知识的热忱,阅读了大量的宗教、非宗教的作品,以及有关圣经、
法国史等多种类型的文章和节选。这是一种奇妙的混搭式学习,也正因如此,他模仿《
埃涅阿斯纪》(l'Énéide)第六卷,写下了《特洛伊的墙——诙谐文学溯源》(诗歌)。
1651年时他取得了
律师资格证,已经在
律师团注册,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不过他终日烦恼”在宫里拖着长长的裙子“,所以转到哥哥皮埃尔手下做了一名雇员。
学院生涯
后受高乐拜器重,让他在
路易十四期间(1663年)负责一些文艺工作,先是担任
法兰西文学院会议秘书,后又担任修缮部(主要负责一些
皇室建筑的维护翻新工作)总督查。因此他更加热爱文学、科学及艺术。当时在法国和欧洲通过了一项旨在资助作家及学者的议案,和夏尔·佩罗也大有关系。
佩罗还是
法国科学院(l’Académie des sciences,原为Petite Académie小学院,后演变为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术院即l’Académie des sciences科学院)的创立者之一,并参与美术学院(l’Académie de peinture)的重建工作。他所负责的铭文及美文部分逐渐演变为后来的”铭文与美文学术院“,并于1671年归并到国家学院。他在1694年《学院辞典》序言中写道,”(关于入会资格)小学院为人们提供了投票选举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个人作品
佩罗在文学艺术上可谓是全面开花。他尝试过潇洒不羁的《友与爱的对话》Dialogue de l’amour et de l’amitié(1660),《镜中的变形祷告像》Le Miroir ou la Métamorphose d’Orante。但他的文学作品似乎局限于浅层次的诗歌上,如《爱丽丝的肖像》Portrait d’Iris,直到1687年1月27日,他在学院发表演讲《伟大路易时代》le Siècle de Louis le Grand。这也是他第一次将
路易十四时期与之前的时代相比,他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并着手进行“现代派与古典派的争论“。作为支持现代派的一员,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同年龄人群在
自然法则面前都必然平等。听到他这席话,古典派代表人波瓦洛(Boileau)勃然大怒,两派因此争论不休,互相炮轰。
1694年,佩罗用《赞扬妇女》Apologie des femmes回击了波瓦洛对女性的讽刺,但整体仍趋于缓和。1700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其他作家又挑起了这场争论。
1696年-1701年,佩罗完成了作品《法国世纪名人录》les Hommes illustres qui ont paru en France pendant ce siècle(2 vol. in-fol.),收录202则真实可靠的短篇传记,并附有精美画像作为配图。不过这并没能让他流芳千古,为人所知,也并没有带来多少
经济效益,当然,文学影响更是微不足道。
谁能想到,他晚年时以小儿子的名义出版的《鹅妈妈的童话——那些旧时光里的故事》Contes de ma mère l’Oye, ou Histoires du temps passé(1697)却令他声名鹊起。
影响及评价
《
鹅妈妈的故事》多取材于法国和欧洲的民间传说,佩罗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收集整理,他在保留了
民间文学对比鲜明、极富
幽默感的生动情节的同时,在改写中进行了补充、发挥,把
口头文学所欠缺的形象刻画和生活图景描写引进情节之中,使其更加曲折有致,文学色彩浓重,从而更具
艺术魅力。与《
格林童话》相比,可以说这是一部作家
再创作的童话集。
俄国杰出的作家
屠格涅夫曾说:佩罗的童话“是这样的趣味无穷,这样的使孩子迷恋,这样的使孩子大开眼界……从他的童话里可以感受到我们曾经在民歌中感受过的那种神韵;他的童话里所具有的正是那种奇幻神妙和平凡质朴、庄严崇高和活泼快活的糅合物——这种糅合物才真是名副其实的童话构思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征。”
佩罗的童话不但给孩子们带来了愉悦,唤起美妙的想象,而且还给孩子们以完美的人格熏陶,这正是优秀的童话所追求的极高境界。
当代法国评论家马克·索里亚曾给予这本小册子以极高的评价:“它是我们中间每一个人在上学前就已经学过的唯一古典著作,是我们中间每一个人在识字前就已经读过的唯一古典著作,也是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所不能忘怀的唯一古典著作——即使他不爱好阅读和不再重读这部书。”
佩罗童话之所以能如此深入人心,其魅力经久不衰,首先在于佩罗童话的题材来源于民间。这些故事千百年来在人们口头流传,经过不断筛选、加工和创新,已经成为历经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为人民喜闻乐道。
佩罗童话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内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歌颂善良与光明,鞭挞邪恶和黑暗。作品同情被压迫者的不幸遭遇,赞扬他们为争取平等和自由,用各种机智巧妙的方法进行不懈的反抗和斗争(《小拇指》《穿靴子的猫》);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欺诈暴虐、昏聩无道(《小红帽》);控诉
封建社会对妇女的虐待与压迫(《蓝胡子》);称颂
劳动人民正直、善良、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灰姑娘》《小拇指》《仙女》),等等。这些纯朴明快的故事,犹如黑暗中飞溅的火花,闪烁着人类理想的光辉,始终在给人们启示着光明,伸张着正义,激励着孩子们去热爱真理,热爱劳动,
热爱生活。正由于这一点,这些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活在法国和世界人民的心里,并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
当然,佩罗童话的成功还应归功于它特有的艺术魅力。这些故事是从普通老百姓口中讲出的,通俗,简朴,粗犷,生动,具有浓郁的乡里气息,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它们又经作者采撷精美,予以巧妙的艺术加工。使其别有一种优雅的
艺术美,与纯朴的自然美互为衬托,交相辉映,迥然不同凡俗。
佩罗童话反映的是
社会现实:国王荒淫无道,劳动者被歧视和凌辱,走投无路的农民抛弃亲生骨肉,等等。但是作者不是干巴巴地暴露现实,而是把它们置于斑斓多彩的幻想的布景之中,让好心的仙女、神奇的仙杖、魔力无比的七里靴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使现实矛盾在想象境界中得到解决。自然与神奇,当代风貌与远古气氛,
现实主义与浪漫想象的和谐结合,使故事具有真实感和梦幻似的抒情色调,紧紧地扣住了读者心弦。三百年后,佩罗的童话故事依然光彩熠熠,声誉斐然,奇迹般地洋溢着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