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湘林(1881~1965),男,京剧
旦角。字仲莲。原籍
河北省文安府霸县。出生:1881年,光绪七年(辛巳);逝世:1965年,农历乙巳年。享年84岁。
其父果福隆曾经营糖坊,后因水灾破产,携带全家流落北京。为生计所逼,果湘林九岁即卖身学戏,习青衣,与
王瑶卿同窗,因不堪师傅的打骂和师兄弟的欺侮,曾服毒自杀,幸好被他人救起。十六岁时由
贻谷出资赎身,乃得独立搭班演出,曾红过一阵。经人介绍,与当时名旦
余紫云之女余素霞结婚。果湘林为
程砚秋的岳父,程的妻子
果素瑛为其二女儿。
因为新郎程砚秋、岳丈果湘林、冰媒
梅兰芳以及新郎的师傅
荣蝶仙、
王瑶卿,新娘的外祖父
余紫云等人,都是唱
旦角的,因此在京的旦行名角,几乎倾巢出动,前来贺喜助兴。包括:
陈德霖、
余玉琴、
田桂凤、
王瑶卿、王琴侬、朱幼芳、
阎岚秋、
朱桂芬、
荀慧生、
于连泉、
朱琴心、
王蕙芳、姚玉芙等,全都在座。报刊称之为“自有伶人办喜事以来,真正巨观之名旦大会也。”
程砚秋改组和声社为鸣盛社,社长为其岳父果湘林。因
罗瘿公病逝;编剧
金仲荪,罗之未竟遗作《碧玉簪》,由金仲荪接手完成。“鸣盛社”的班底有
李洪春、
曹二庚、
慈瑞泉、
文亮臣、
张春彦、
侯喜瑞、王又荃、吴富琴等原和声社老伙伴;
王瑶卿先生则退出,搭入尚小云、谭富英的重庆社。在北京三庆戏院演出。
在鸣盛社支持一年有余后,社长果湘林先生不胜劳烦,程砚秋亦不忍老岳受累,决定自行出面组班,特聘梁华亭先生任社长,经理内外社务,改组鸣盛社为鸣和社,班底成员有
郝寿臣、
侯喜瑞、
曹二庚、
慈瑞泉、
郭仲衡、
文亮臣、
金仲仁、王又荃、
周瑞安、
李洪春、
张春彦、
董俊峰、李多奎等原和声社老伙伴。请
高登甲先生抱本子任后台管事,文武场面则有琴师
穆铁芬、鼓师
杭子和、陈鸿寿及
锡子刚等。由
金仲荪任编剧,程砚秋挂头牌自兼编导和唱腔身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