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述祖
原武汉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任
杨述祖,病理学家,中国寄生虫病病理学的开拓者。毕生从事病理学教学和病理活体组织检验工作。先后研究了中华分支睾吸虫、姜片虫、绦虫、利什曼多诺万原虫、疟原虫等寄生虫病的病理,阐明黑热病患者的巨脾症是杜氏利什曼原虫刺激脾脏,引起网状组织增生所致。主编了中国最大型的病理学参考书《外科病理学》,该书成为病理诊断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
个人履历
杨述祖(1903—1983),陕西华县时村(原在今柳枝镇,1959年迁至西安草滩)人,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他出生农家,在县教育会高等小学毕业后,于1916年在西安一中求学,次年又转入天津南开中学,1918年东去日本留学。1928年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为病理部研究生,193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进入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历任助教.副研究员、研究员。以后曾任上海东南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及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解放后,调至武汉医学院,曾任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等职。他是国家高教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还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与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杨述祖以其病理学研究方面的高深造诣,在医学界享有声誉,他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编写了多部著作,特别在寄生虫病和我国地方病的研究中作出过独到的贡献。他治学严谨,课题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而且周密,所得结果十分可靠,其中一些独特见解纠正了当时的一些错误认识,其论文在多年之后仍为国内外文献所引用。早在日本留学时,他就曾用狗作绦虫病与贫血的研究实验,证明绦虫不能引起恶性贫血,纠正了当时的错误观点,使他的导师十分惊讶。地方病、寄生虫病研究离不开现场调查,杨述祖曾多次深入疫区,访病问病,亲自给患者作各种化验,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并取得出色研究成果。在他72岁的时候,领导主持了《外科病理学》一书的编写。在这部200多万字的巨著中,他亲自撰稿30多万字,并对全书逐字逐句地审查修改。《外科病理学》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成为活体组织检验工作必备的工具书。书成后,杨述祖坚持以集体名义发表,不同意署自己的名字。杨述祖除进行教学研究外,每天还要会诊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理切片。他对每例切片都认真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必要时还绘图,诊断准确率极高。他对待病人,不论身份高低都一视同仁,对于登门请求会诊的普通病人,他总是满腔热情予以接待。他曾说:“作为一个医生,要为病人和病人家属着想,我们虽花费了一些时间精力,心里却坦然。”杨述祖虽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但对学生谆谆善诱,对同志亲切和蔼,对身边的每个人都热情关怀。偶有失言,便寝食不安,唯恐伤害他人感情,往往登门道歉。他对党对社会主义无限热爱,他曾说过:“我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中国只能是一盘散沙。”从1956年起,他就申请入党。1982年3月,在他79岁高龄之际,多年夙愿终于实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3年12月5日,因癌症医治无效,杨述祖不幸与世长辞。临终时,他要求死后丧事从简,遗体进行病理解剖,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武汉医学院党委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分为三份:一份撒在学院图书馆前的花坛内,一份埋在学院病理教研室门前,并种植一棵长青树;一份撒在他的故乡华县的土地上。 1928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后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病理部攻读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1~1942年,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病理科历任助手、副研究员、研究员。
1935~1944年,兼任上海东南医学院病理学教授。
1945~1947年,兼任上海同德医学院病理学教授。
1946年10月~1952年,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馆教授兼主任。
1951年,随院系调整迁至武汉,历任中南同济医学院(后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理事、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等职。
1952年,任武汉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任。
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9月,发现罹患了胃癌,且肿瘤已经发生转移。经医治无效,于1983年12月5日晨逝世。
曾担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1916~1918年6月他就读于陕西省立第一中学,同年9月转读于天津南开中学。1921年得到伯父的资助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预备学校。1924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预科。1928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随后又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传染病研究所病理部的研究生。1928~1931年在著名病理学家绪方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鉴于当时中国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乃以寄生虫病病理为研究对象。1931年4月他辞谢挽留归国,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病理科工作到1942年,继续进行寄生虫病病理学研究。1935年9月取得东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还先后兼任上海东南医学院病理学教授(1935~1944年)和同德医学院病理学教授(1945~1947年)。1946年内迁四川的国立同济大学回到上海,同年10月他应聘担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馆教授兼主任。他与由四川复员回沪的病理学馆助教武忠弼一起,夜以继日地清点搬迁从当时的上海德国医学院接收的设备,在大学附属中美医院(后改称同济医院)内重新组建了病理学馆,并随即着手病理学德文教材的编译,开始病理学教学和附属医院的病理学检查诊断工作,使病理学馆的工作得以及时全面恢复。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起全国范围的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动员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他于1952年春率先举家迁来武汉,在旧华商跑马场的一片荒地上重建新的病理学馆,一直任病理学教授。从1960年代起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等职。1983年9月他患了胃癌,而且肿瘤已经发生转移。经医治无效,杨述祖于12月5日晨逝世。
个人成就
诲人不倦
师道楷模
杨述祖毕生从事医学教育事业,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他每年都坚持为学生授课,直至晚年,从不稍懈。课前他始终如一地认真备课,查阅大量资料,做好读书笔记,每讲必有详细的讲稿。
他对青年教师言传身教,体贴入微。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备好课,杨述祖常要求他们到他的工作室,给他们介绍重点、难点,以及目前的进展、重要的参考资料。年轻人若有问题,他有求必应,详细解答;有的问题他一时不太清楚,便立即查阅文献,直至把问题弄清楚才肯罢休。他还常常去听青年教师讲课,遇有问题,课后立即及时帮助他们纠正出现的错误。
在讲课或与学生接触时常以亲身经历讲述他在进行寄生虫病研究时的见闻,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学生遇有问题找杨述祖时,他总是耐心讲解启发。他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事迹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外科病理学》
1950年代初他由上海迁来武汉以后,担负着主要的讲课任务,并领导教研室同事们进行病理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和科研工作,并参加了梁伯强主编的全国病理学教材的编写。1970年代初,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他与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的同事们共同编写了《外科病理学》,这套书分上下册,全书210余万字,附图2500多幅,参阅文献3400多篇,主要应用自己的材料,总结自己的经验,是一部极受广大病理学工作者欢迎的大型工具书。他编书时每看一篇文献,都要做好读书笔记;每写一段文稿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科研工作
杨述祖一生在专业上刻苦钻研,治学严谨。他常常对青年教师说:“科研工作贵在严格和实事求是。任何一项科研工作只有数据可靠才是高质量的,才有参考价值。”他先后研究了中华分支睾吸虫、姜片虫、绦虫、利什曼多诺万原虫、疟原虫等寄生虫病的病理,尤其是这些病原体引起的造血器官及外周血的变化。他早年曾研究绦虫与贫血的关系,得出绦虫与恶性贫血无关的结论,这与当时流行的观点相反。他的日本老师不以为然,后来亲自看了他的研究工作后才相信。早在1930年代,他就多次深入到苏北地区邳县一带的农村,对当地严重的黑热病等地方性流行病进行深入的调查。当时许多患者严重贫血,由于黑热病而患巨脾症。为了查明病因和发病机制,他曾多次带干粮亲赴现场,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检查和开展脾穿刺研究,阐明了巨脾症系由于黑热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而引起。他又对急性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观察。他的科研成果从1960年代起一直被引用于全国病理学教材之中。另外,自1946年起他一直从事病理学诊断工作,数十年从不间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研究领域
多年从事寄生虫病和中国地方病病理的研究,对中华支睾吸虫病、绦虫病、疟疾、姜片虫病、黑热病及血吸虫病的研究每有突破。在日本时,曾通过实验证明绦虫不能引起恶性贫血,纠正了当时的错误观点。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经常为解决某个疑难问题深入询问,检查病情,反复推敲,有时通宵达旦。对病人体贴关怀,深受病人和同仁的爱戴和崇敬。其论文见解独特,多年后仍为国内外文献所引用。专著有《黑热病》、《传染性肝炎的病理变化》等,并参加编写《病理学》、《医科百科全书》。晚年倡导和主持编写出版大型病理学参考书《外科病理学》,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计200多万字,附图2500余幅,填补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主要论著
1 Young S. Changes in haematopoietic organs and blood picture in experimental liver-distomiasis. Jap J Exper Med, 1931, 9 : 47~61.
2 杨述祖. Diphyllobothrium mansoni (Cobbold, 1883) Joyeux, 1828,终宿主二于ケル発育并二本螩虫二因ル贫血二关スル研究.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汇报,1934;3:51~113.
3 杨述祖.关于姜片虫病免疫的实验研究.同济医学季刊,1950,9:1~3.
4 杨述祖,等.松果体腺瘤.Chin Med J,1950,68:261.
5 杨述祖,等.酒后酸钾锑中毒的病理变化.同济医学季刊,1950,9(2):1~10.
6 杨述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见:梁伯强,主编.病理解剖学各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7 杨述祖.传染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62.
8 杨述祖,等.急性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中华病理学杂志,1965,增刊:136.
9 杨述祖,等.外科病理学,上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7.
10 杨述祖,等.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武汉医学院学报,1978,7(6):6~15.
11 杨述祖,等.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淋巴结巨块形成.武汉医学院学报,1979,8(3):7~9.
12 杨述祖,等.外科病理学,下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评价
凡送到杨述祖那里复查或会诊的切片多是疑难病例,对此他都仔细观察,反复琢磨,并查阅文献,力求准确无误。他常教导年轻人说,活检工作关系到患者治疗方针和预后,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绝不能马虎从事。凡认为特别疑难的病例他必详加记载,亲手画图,并附参考文献,以飨他人。他的心得笔记成堆,成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杨述祖对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有时为查清一个问题,确定一个诊断,要连续工作到晚上七八点钟。有时夜半又因想起一个问题而起床工作直到凌晨。平时,为了解决一个病理诊断上的难题,他总是反复推敲,并经常深入病房去了解病情,或把病人请到办公室亲自询问和检查,虽至耄耋之年,尤坚持不懈。直到病重住院期间,他还抱病去印刷厂联系《外科病理学》的出版事宜。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8 00:56
目录
概述
个人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