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 Laveran and Mesnil,1903) Ross,1903] 为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 VL)或黑热病( kala - azar)的病原体。生活史包括前鞭毛体及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鞭毛体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是白蛉的叮咬传播。无鞭毛体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
单核巨噬细胞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阶段。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三大症状:长期不规则发热,脾(95%以上)、肝、
淋巴结肿大和全血细胞贫血。
形态特征
无鞭毛体
又称利杜体,寄生于哺乳动物的巨噬细胞内。虫体卵圆形,大小为(2.9~5.7)μm×(1.8~4.0)μm,瑞氏染液染色后,细胞质呈淡蓝或深蓝色,内有一个较大的红色或淡紫色圆形核。动基体位于核旁,着色较深,细小杆状,虫体前端从颗粒状基体发出一条根丝体 。
前鞭毛体
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成熟的虫体呈梭形,长1.3~15.9μm,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基体在动基体之前,由此发出一根鞭毛游离于虫体外。活前鞭毛体运动活泼,在培养基内常以虫体前端鞭毛聚集成团,排列成菊花状。
生活史
在白蛉体内发育
当雌性白蛉(传播媒介)叮刺患者或被感染的动物时,血液或皮肤内含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被吸入胃内,24h后无鞭毛体发育为早期前鞭毛体,48h后发育为短粗的前鞭毛体或菱形前鞭毛体。体形从卵圆形逐渐变为宽菱形或长度超过宽度3倍的菱形,此时鞭毛也由短变长。至第3天、第4天出现大量成熟前鞭毛体,长11.3~15.9μm(有时可达20μm),活动力明显加强,并以纵二分裂法繁殖。分裂时,基体、动基体及核首先分裂,然后虫体自前向后逐渐一分为两个子体,在数量激增的同时,逐渐向白蛉前胃、食管和咽部移动。1周后具感染力的前鞭毛体大量聚集在口腔及喙,当白蛉叮刺健康人时,前鞭毛体即随白蛉
唾液进入人体。
在人体内发育
感染前鞭毛体的雌性
白蛉叮吸人体或
哺乳动物时,前鞭毛体即可随白蛉分泌的唾液进入其体内。一部分前鞭毛体被
多形核白细胞吞噬消灭,一部分则进入巨噬细胞。前鞭毛体进入巨噬细胞后逐渐变圆,失去其
鞭毛的体外部分,向无鞭毛体期转化,同时
巨噬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此时巨噬细胞的
溶酶体与之融合,使虫体处于溶酶体的包围之中。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的纳虫空泡内不但可以存活,而且进行分裂繁殖,最终导致巨噬细胞破裂,游离的无鞭毛体又进入其他巨噬细胞,重复上述增殖过程。
分布
杜氏利什曼原虫分布很广,主要流行于印度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在我国,黑热病流行于长江以北,经过多年大规模的防治工作,黑热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年来主要散发在甘肃、四川、陕西、山西、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并证实新疆、内蒙古还有黑热病的自然疫源地存在。
致病性
人体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后,潜伏期可短于10天或长于1年,但通常为2~4个月,可出现全身性症状和体征。内脏利什曼病一般开始缓慢,具有低热和精神不适,以后出现
进行性消瘦和贫血,
白细胞及
血小板减少,血清丙种球蛋白明显增高,白球蛋白比率倒置,蛋白尿和血尿。由于
血小板减少,患者常发生
鼻出血、
牙龈出血等症状。体检可见肝、脾、
淋巴结肿大,腹部因肝、
脾肿大而膨出,晚期患者面部两颊有时出现色素沉着。由于
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受损,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等,常可导致患儿死亡。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是内脏利什曼病的另一严重并发症,患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不断恶化,多数在患病后1-2年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有些病例可急性发作,常有
寒战、发热,呕吐,可在短期(6~12个月)内死亡,伴随症状有水肿、黏膜出血、
呼吸困难、腹泻,轻型病例可存活多年,也有自愈病例报道。人体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无先天免疫力,内脏利什曼病多见于婴儿及儿童。患者经特效药物治疗后,痊愈率较高,一般不会再次感染,可获得终身免疫。
在我国内脏利什曼病有下列特殊临床表现。
1.后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疹部分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在用锑剂治疗过程中,或在治愈后数年甚至十余年后可发牛皮肤利什曼病,患者在面部、颈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出现许多含有利什曼原虫的皮肤结节,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有的酷似瘤型麻风,称后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疹( post-kala-azar dcrmal lcishmanoid)。
2.
淋巴结型利什曼病淋巴结型利什曼病(lymph glands visccral lcishmaniasis)患者的特征是无内脏利什曼病病史,但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常大小不一,位较表浅,无压痛,无红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可在
类上皮细胞内查见无鞭毛体。多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少数可有低热和乏力,肝、脾很少触及,
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
3.皮肤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 cutaneous leishmaniasis)常发生皮肤溃疡,溃疡中常有脓液流出。如溃疡发生在肘、膝及手腕关节部位时,可使患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
继发感染后,可引发
淋巴管炎。面部
皮肤溃疡愈合后可残留瘢痕。在克拉玛依,皮肤利什曼病患者有时可出现
结节性痒疹样
皮肤损害,皮损部位奇痒难忍,搔破后又极易发生感染。
病原检测
病原学检测
1、穿刺检查
(1)涂片染色法。以骨髓穿刺涂片加上姬氏或
瑞氏染色法最为常用,查到无鞭毛体,即判为阳性结果。以骼骨穿刺简便安全,婴幼儿以胸骨穿刺为宜,原虫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多选肿大的淋巴结,如腹股沟、肱骨上滑车、颈淋巴结等,检出率约在46%~87%。也可做淋巴结活检。脾脏穿刺检出率较高,达90.6%~99.3%, 但不安全,一般少用或不用。
(2)培养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2℃~25℃温箱内培养。约1周后,在培养物基上清中若查见运动活泼的前鞭毛体,即判为阳性结果。该法较涂片更为敏感,但需较长时间。用Schneider氏培养基,效果更好,3天即可出现前鞭毛体,培养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3)动物接种法。把穿刺物接种于金地鼠、BALB/c 小鼠等,1~2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涂片,瑞氏染液染色镜检。查到无鞭毛体,即判为阳性结果。
2、皮肤活组织检查
在皮肤结节处用消毒针头刺破皮肤,取少许组织液,或用手术刀刮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
免疫学检测
1,、皮内试验
该法简便易行,可应用于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多不用此法检查。
2、检测血清抗体
采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 对流免疫电泳(CIE)、间接荧光试验(IF)、直接凝集试验和Dip-stick法等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但血清抗体短期内不易消失,该方法不能用于疗效考核。直接凝集试验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操作简便,无需仪器设备,为基层首选方法。
3、检测血清循环抗原
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 MeAb- AST),用于诊断黑热病,其阳性率达97.03%,假阳性0.2%,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
流行
流行环节
内脏利什曼病是
人兽共患病,在偏远的地区原发于犬科野生动物如狐、狼、豺等中流行。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垦荒或森林开发导致自然环境的改变,类进入自然疫源地,使这一野生动物疾病逐渐转向人类和家犬。
(1)传染源:利什曼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病畜及野生动物。
(2)传播媒介: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是白蛉。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涉及10余种白蛉,我国传播内脏利什曼病的重要媒介有:中华白蛉( Phlebotomus chinensis)、长管白蛉(P,longiductus)、吴氏白蛉(P,wui)和
亚历山大白蛉(P,alexandri)等 4种。吴氏白蛉也是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动物源性皮肤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
易感人群
流行区的婴幼儿以及进 入疫区的流动人口均为易感人群。小根据传染来源的不同,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可大致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即人源型、犬源型和自然疫源型。这3种不同类型的黑热病在国内都能见到,其在流行历史,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及抗虫免疫等方面存有明显的差别,在流行病学上也各有其特点。
(1) 人源型:多见于平原,分布在黄淮地区的苏北、皖北、鲁南、豫东及冀南、鄂北陕西关中和新疆南部的喀什等地,主要是人的疾病.可发生皮肤型黑热病,犬类很少感染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常出现大的流行。患者以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壮年占多数,婴儿极少感染,成人得病的比较多见。传播媒介为空栖型
中华白蛉和新疆的长管白蛉。
(2) 犬源型:多见于西北.华北和东北的丘陵山区,主要是犬的疾病,人的感染大都来自病犬(储存宿主) ,患者散在,一般不会形成大的流行。患者多数是10岁以下的儿童。婴儿发病较高;成人很少感染。传播媒介为近野栖或野栖型中华白蛉。
(3)
自然疫源型: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某些荒漠地区,亦称荒漠型。主要是某些野生动物的疾病,在荒漠附近的居民点以及因开垦或从事其他活动而进人这些地区的人群中发生黑热病,患者几乎全是幼儿,来自外地的成人如获感染,可发生林巴结型黑热病。传播媒介为野栖蛉种,主要是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次之。
防治
治疗患者
葡萄糖酸锑钠是治疗黑热病的首选药物,此药疗效高,毒性轻微,但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禁用。对于少数经锑剂反复治疗无效的患者,可用戊脘脒或二脒替等芳香双脒剂治疗,或与五价锑合并使用,效果更佳,但药物毒性大,疗程长。
杀灭病犬
在我国山丘疫区,病犬为主要传染源, 故对病犬应做到早发现、早捕杀,定期查治或捕杀病犬是防治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传播媒介的防治消灭
传播媒介白蛉是防治黑热病的根本措施,根据白蛉的生态习性,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对策,采用化学药物如溴氰菊酯滞留喷洒,杀灭白蛉,同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并避免被白蛉叮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