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山
1974年谢铁骊执导的京剧电影
京剧电影《杜鹃山》,1974年由同名舞台剧搬上银幕,北京京剧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导演谢铁骊杨春霞、马永安、李咏刘桂欣等主演。
剧情简介
在秋收起义的巨大影响下,湘赣边界杜鹃山,有一支农民自卫军揭竿而起,三起三落,濒于覆灭。农民自卫军领袖雷刚急盼找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他们找到出路。1928年春,共产党组织派柯湘前来与他们联系。柯湘途中被捕,农民自卫军在刑场上营救了她。柯湘担任了自卫军党代表,对把农民自卫军进行整训,用无产阶级建军思想对部队进行改造。当雷刚误将推车雇工田大江当作土豪欲加责打时,柯湘对他进行了阶级教育和政策教育。雷刚悔改了。田大江参了军。部队打土豪,分田地,扩大武装,发动群众,上山整训,得到蓬勃发展。地主武装头子毒蛇胆率部来犯,抓住了雷刚的义母杜妈妈为“诱饵”,勾结叛徒温其久,准备将雷刚引诱下山,一举歼灭。柯湘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遵照上级指示,采取敌进我退的策略,转移出山,会合主力,粉碎来犯之敌。但雷刚复仇心切,中了叛徒温其久的挑唆。不听劝阻,莽撞下山,中敌埋伏,被捕入狱。在狱中母子相见,雷刚始明真相,悔恨交加。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柯湘沉着冷静,当机立断,命令李石坚带队守山,自己率领尖刀班,雨夜出奇兵,飞渡鹰愁涧,营救雷刚,力挽狂澜。在激战突围回山途中,田大江壮烈牺牲。山上,温其久趁柯湘尚未到来,借口转移,欲拔掉红旗,带队投敌。李石坚与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柯湘回山,清除了叛徒。血的教训教育了雷刚,柯湘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农民武装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涓涓细流,汇人江海,自卫军会合红军主力,消灭了毒蛇胆,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去与毛委员领导的红军主力会师。
全剧共分九场,场次目录如下:
第一场 长夜待晓
第二场 春催杜鹃
第三场 情深如海
第四场 青竹吐翠
第五场 砥柱中流
第六场 铁窗训子
第七场 飞渡云堑
第八场 雾岭初晴
第九场 红旗漫卷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
幕后花絮
本片是根据上个世纪60年代颇有影响的舞台剧改编而成的京剧舞台艺术片。影片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为主线,通过一支农民队伍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证明了“党指挥枪”革命原则的正确性。影片集中塑造了柯湘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善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同时也真实地刻画了雷刚这个普通农民投身革命的艰难历程。
音乐原声
影片评价
现代京剧《杜鹃山》的风风雨雨
杨春霞、马永安主演的《杜鹃山》,虽在所谓“八个样板戏”之后问世,但称得上是现代京剧中的一出“骨子老戏”。它诞生于1963年,最初由宁夏京剧团移植于同名评剧。
宁夏京剧团远在西北,但主要演员出自北京(原总政京剧团),也是名角荟萃。1963年春天,该团赴东北巡演期间,观摩了沈阳评剧院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杜鹃山》,为其内容的传奇色彩所动,觉得更适于用京剧艺术表现。不久,由殷元和、孙秋田执导,李鸣盛李丽芳主演,移植上演了《杜鹃山》。
同时,《杜鹃山》也引起北京京剧团的兴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赵燕侠挂帅出征,隆重推出《杜鹃山》。“四大须生”之一的京剧泰斗马连良,在剧中配演“郑老万”一角,以绿叶扶红花,可见其阵容强大。
1964年,全国第一届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两个《杜鹃山》一起参加,双双引起轰动。相比之下,有过军旅历练的李鸣盛李丽芳,演出带来一股刚劲朴实之风,似乎更得好评,裘盛戎就由衷称赞李鸣盛比他演得棒许多。
周恩来总理观看了宁夏京剧团的演出,给予高度评价。会演结束不久,文化部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派员赴宁夏,将《杜鹃山》搬上银幕。经过一番紧张排练,剧组赶往长春,但途经北京时,由于江青急调李丽芳到上海主演《海港的早晨》(后改名《海港》),文化部通知“暂缓拍摄”。
转眼碰到“文革”,《杜鹃山》停演。
1968年左右,北京京剧团沙家浜》的编剧汪曾祺接到指令:脱离原话剧改编《杜鹃山》,由此出现了一个《杜撰山》,后觉不妥又改名《杜泉山》。
《杜泉山》仍由裘盛戎主演,他精心设计了主要唱段,遗憾的是这一稿未获通过,裘盛戎自此失去登台的机会,不久饮恨去世。
恰在这一期间,上海的王树元(原话剧编剧)、黎中城(后任上海京剧院院长)也在改编《杜泉山》。于是,中央有关部门决定京沪合作,成立了由王树元、黎中城、汪曾祺、杨毓敏4人组成的创作组,在汪曾祺的《杜泉山》上加工整理。我那里是中学生,在国庆汇演一类戏剧广告里,就见过《杜泉山》。
1970年,剧本定稿,恢复《杜鹃山》剧名,但主要人物贺湘、乌豆、温七九子更名为柯湘、雷刚、温其久。随后多方遴选演员,主演基本敲定,唯柯湘一角久悬不决。
1971年5月一个周末,上海京剧团的杨春霞演完《海港》回家吃饭,突然接到团里“星期一立即去北京报到”的电话,并嘱她作好长期离开上海的准备。当杨春霞登上飞机时,时任国务院文化组成员的于会泳(后任文化部部长)已在机舱,告知她被确定为《杜鹃山》柯湘的主演。
1972年,《杜鹃山》正式推出,风靡大江南北。
毛泽东主席观看之后,觉得唱腔音域太宽,有些地方定音太高,演唱难度大,建议再搞出一套低唱腔设计,以便于民间传唱。因此,《杜鹃山》破例有了两套唱腔。
周恩来总理一直关心《杜鹃山》的改编和演出,常安排《杜鹃山》招待外宾。记得,曾从报纸上看过《杜鹃山》远赴阿尔及利亚访问演出的消息。
1974年,《杜鹃山》拍成影片在全国播映,不少老戏迷赞许它“京剧味”更浓。
——长江日报1997年9月12日《长江周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00:17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