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黼平
清代诗人
李黼平(1770年——1833年2月10日),字绣子,又字贞甫,号著花居士,广东嘉应州东街堡攀桂坊(今梅江区较场背旺巷口)人。自幼和兄弟李嗣章一同在东邨草堂读书,成绩优异,有“两陆”(陆机陆云)、“二苏”(苏轼苏辙)的美称。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中进士(殿试金榜二甲第85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苏昭文县知县、东莞宝安书院山长等职,道光十二年(1832),在宝安逝世。《清史稿·儒林传》、《嘉应州志》、《清代学者像传》(叶恭绰编撰),都有他的专传。
人物简介
李黼平(1770—1833年),字绣子,又字贞甫,梅城东郊人。14岁作《桐花凤传奇》,为嘉应州知州戴求仁及社会名流所赏识。19岁以诗赋补弟子员。清嘉庆三年中举。十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告假南归,先后主讲广州粤华书院、东莞宝安书院。馆散后,由翰林院庶常改任江苏昭文知县。公余之暇,手不释卷,故民间称之为“李十五书生”。他治汉学,工考证,精通乐律音韵,诗歌造诣甚深。
李黼平在昭文县令任内,为政宽和、廉洁。后以改革漕运陋规,因属吏亏捐国库钱财,为奸吏诬告,遭判入狱7年。回广东后,两广总督阮元重李氏文才,聘请他到广州“学海堂”授课。他悉心培植学子,十年如一日,因材施教,门下登科第者颇多。他毕生志行诚朴,治学严谨,著作甚丰。计有《易刊误》2卷、《花庵集》8卷、《毛诗紬义》24卷、《读杜韩笔记》2卷、《小学樗言》2卷、《说文群经古字考》2卷及《吴门集》、《南归集》等。
李黼平的诗雄浑典李,又婉约深沉,别有风骨。《南园诗社行》这篇七古,以激越的情怀,尽情讴歌南园诗社诸雅士,形成岭南诗派的雄直磅礴气概。他尤精乐理,清史《儒林传》称其年十四即精通乐谱。所著《毛诗紬义》24卷,阮大傅把它列入皇清经解。后人评说“绣子先生诗,不特粤中之冠,且有清二百余年风雅主之称也”,阮元以“文星”待之。李黼平与宋湘黄香铁黄遵宪丘逢甲,并称为嘉应五大诗人,其生平收入《中国历史名人录》。清道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833年2月10日)病逝,终年63岁。
人物生平
东邨有明代大儒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和名宦海瑞(溢忠介)的题刻遗址,但当时了解的人不多。李黼平追思前贤遗范,自题所居为“二妙堂”,14岁就精通乐谱及声韵之学。渐长,潜心考证训诂之学,爬梳剔抉,很有过人之处。19岁时(1792),以诗赋被学使关曙生赏识,成了附学生员。下一科,戴衢亨担任学使,用石鼓诗作为考核内容,读到他的卷子,称赞说“文章珊鉤鲜也。”意为他的文章如珊瑚鉤一样鲜润明丽。嘉庆三年(1798)戊午科广东乡试中举。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李黼平在翰林院修业期间,他关心民瘼,注意国计民生大事。当时江南漕运因河狭船多,辗转困难,他根据自己游历所见,上疏言事,建议取道山东胶州、莱州,由海道运输漕粮。但主事者目光短浅,担心海途风波险恶,失陷漕粮,李黼平的条陈被废置。他自感才智得不到发挥,一度请假回广东,在广州粤华书院执教。这时,他印行了在家乡读书和壮游各地时的诗作,取名《著花庵集》,取唐人“寒梅著花未”诗意,并榜其居为“著花庵”,自号“著花庵主人”,又号“著花居士”。
嘉庆十五年(1810)散馆,分授江苏昭文县知县(该县民国时废治,划入常熟)。他为政仁厚,体察民情,不肯使用鞭扑重刑。他有诗云:“君看曹相国(汉相曹参),清净民自理”(《著花庵集·赠无垢》),这正是他为政之本。一旦有案情发生,他便及时处置。办案时谢绝各种请托,不徇情,不枉法。公事之余,便手持书卷吟诵,所以,江苏一带的老百姓都称他为; “李十五书生”(他大排行十五)。
昭文县地处江南漕运要冲,他任职期间,把很大精力放在漕粮的征收和转运上,他在《漕运行》诗中说:“一麾作宰居海滨,职有漕事当躬亲。手收七万八千石,但丐覈票能肥人。”可是航道上时常堵塞,豪强又插手聚敛和转运,百姓苦不堪言。他体恤民艰,在赈济中动用了漕粮,造成了亏欠。他被革掉了官职,又无力填补亏帑,坐了六年牢。直到他出狱后十四年,朝廷才决定由海道转运漕粮,而且采取的路钱正是他当年所建议的。嘉庆二十一年(1816),他出了狱,生活清苦,只好在附近教馆任教筹资返粤,滞留了三年。
当初,他把对《周易》、《毛诗》考证校勘和疏释的心得,写成《易刊误》(二卷)、《毛诗紬义》(廿四卷)。那时担任浙江巡抚的学者阮元,读后很是激赏,折节相交。黼平诗中“谈经幸读文翁识”,就是指这一件事。黼平南归时,阮元正任两广总督。他创办学海堂,着意培养经学人才而不教授八股文,在八股取士的时代,这是独具眼光的。它训练学生具有重证据的严谨治学作风。开设的课程有《十三经》、《史记》、《汉书》、《文选》、《杜甫诗》、《韩昌黎集》等,由学生选修一门,每天写一篇读书心得,由师长评阅指点。阮元因稔知黼平对朴学有深厚功底和精湛研究,便延请他到衙署中居住,给自己子侄辈讲授经书,到学海堂讲学阅卷。在刊刻《学海堂经解》(当时又名《皇清经解》,今名《清经解》,近已再版)时收入《毛诗紬义》。当时在学海堂执教的江藩(《汉学师承记》作者),以朴学凌轹一时,雄视当世,而对黼平则独具青眼。江沅(《说文解字音韻表》作者)、严杰曾钊吴兰修等,都是一时俊彦,均以亦师亦友的态度敬重李黼平。他和诗人宋湘、书法家伊秉绶等唱酬甚密,还与一位缪莲仙秀才(即粤剧名艺人白驹荣所唱的《客途秋恨》中主人公)过从频繁。他课艺之余,继续精研学问,作《读杜韩笔记》(二卷)、《文选异义》(二卷),一承匡谬正误的风格,阐释诗文精义,提出独到的见解。
道光元年(1821),由阮元举荐,出任东莞宝安书院山长。他沿用学海堂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期间他把从嘉庆平十三年到嘉庆二十五年(1808-1820)在江苏所写的诗辑为《吴门集》,把从嘉庆二十五年夏天到道光六年(1820-1826)返粤以后写的诗辑为《南归集》,一并刊行。他在东莞宝安书院执教十二年,培养出不少笃行厚品,学有专长的人才,如番禺人刘熊、梁信芳(嘉庆戊辰科举人),顺德人梁廷柟(有《曲话》传世,与梁信芳均为辅助林则徐禁烟甚力,史有记载者)、李清华等。稍后于他的南海著名诗人朱次琦(世称九江先生),也在诗中尊称他为“先辈”。
道光十二年(1832),李黼平因病在宝安逝世,年63岁。当时从各地赶来送殡的学者文士达数百人。根据他的学生所请,立祀于粤华书院。
个人作品
现代学者、中山大学教授古直辑有《客人三先生诗选》,把他的诗排在首位(依次是宋湘、黄遵宪),并在《序》中赞他们的诗“光焰万丈,江河不废”。在《李先生传》中评他的诗说:“其诗情以为根,文以为华,礼义以为实,更能得古人声韵之微于不言之表,故绝于夺伟。”《清史稿·儒林传》中指出他的诗:“专讲音韵,能得古人不传之秘”与他同时而先后担任过学海堂学长的陈灃、曾钊邺称赞他的诗为“粤诗冠冕”。至于他“博综群典、经卫、词卫邺购绝穷”(古直《李先生传》),更为学林定评。李黼平的传世著作,有《毛诗紬义》(收入《清经解》)、《读杜韩笔记》、《绣子先生集》(内收《著花庵集》、《吴门集》、《南归集》)。
轶事典故
“袒腹晒书”
李黼平还在翰林院的时候,某年盛夏的一天, 酷热把胖子李辅平变成“汗淋”,于是他脱了长袍光着膀子乘凉。凑巧嘉庆皇帝驾临,精平不及穿衣,仓皇接驾。嘉庆皇帝见状笑问:“爱卿何事袒胸露腹。”精乎情急之下答道:“启禀万岁,今日乃晾经法会之期,寺院有晒书之习。臣腹中亦有万卷诗书, 今乘此睛日,晒晒腹中书耳。”如此妙答,嘉庆亦笑而去。
回到家中,李黼平得意地将此事告知夫人。其妻道,君自称腹藏万卷诗书,无书不读,今年通书可曾读否。一句话惊得黼平冷汗汩汩,赶紧寻来当年通书,挑灯夜读。果然,次日早朝,嘉庆皇帝想起昨日趣事, 就想考一考自称腹藏万卷诗书的李黼平,以当年通书为题,追问之下,早有准备的李黼平一一回答。嘉庆皇帝大喜,赞曰:“李爱卿真乃腹藏万卷书也。”自此,李黼平“袒腹晒书”的故事便流传开来,从京城传到嘉应州,并成为嘉应文人睿智的代名词。
出身攀桂坊
攀桂坊人杰地灵,历史上出有李仲昭、李黼平、李载熙三位翰林;李汝谦、李载熙、李象斌三位解元;有侯安国、萧系尹等17名进士及黄遵宪等92名举人,可谓名人荟萃、群星璀璨。攀桂坊毗邻梅江,周溪和梅江河的水围绕其中,水乡的灵秀和便利交通吸引着许多客家先民来这里安家。据了解,来此定居的居民姓氏有黄、张、杨、李、谢、萧、钟、侯、卜、饶、梁、陈、彭、薛、翁、丘、黎、宋、林、伍、熊、刘、叶、王、唐等,其中杨姓又分老杨(关西堂)和新杨(绍德堂),实际约30个姓氏在这里聚族而居。
攀桂坊内有黄伯韬祖居巷内黄屋、杨雪如故居双魁第、杨问渠故居资政第、李黼平太史第、张棣昌故居敦本堂、张资平故居、李国豪故居、杨仲兴故居按察第、杨绍穆故居中将第、钟上育故居经魁、张简荪故居笃庆堂、黄基故居爱日堂、杨奎猷故居都督第、黄药眠故居椿荫堂、黄佑盛故居花萼居、谢发故居宝树堂、梁浣春故居千顷楼等。据资料,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民居超过60座。
史料记载
李黼平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二年,年六十三岁。幼颖异。年十四,精通乐谱。及长,治汉学,工考证。嘉庆十年(公元一八o五年)进士。授江苏昭文县知县,公余却手一编,民间因有“李十五书生”之目。后以亏挪落职,系狱数年,始得归。阮元开学海堂,聘阅课艺,遂留授诸子经。后主东莞宝安书院,人咸爱重之。黼平为诗,专讲昔韵,得古人不传之秘著有《花庵集》八卷,《吴门集》二卷,《南归集》四卷,续集四卷,《读杜韩笔记》二卷,《文选异义》二卷,《易刊误》二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后人评说:“绣子先生诗,不特粤中之冠,且有清二百余年风雅宗主之称也”,阮元以“文星”待之。李黼平与宋湘黄香铁黄遵宪丘逢甲,称为嘉应五大诗人,其生平收入《中国历史名人录》。
《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第十七卷清嘉庆年间:李黼平,广东嘉应人,进士。嘉庆十三年六月选,九月初七任苏州府昭文县知县,十五年仍见。
亲属成员
兄长:李汝谦,清朝解元。
弟弟:李汝辰,清朝举人。
弟弟:李黼章,清朝举人。
参考资料
李黼平.梅县区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7 21:5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