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元(1661---1746 ),字伯猷,广东
程乡县(今
梅州梅城金山)人,清朝
进士,为清代嘉应州入
翰林院之第一人。著有《赐书堂集》传世。
人物简介
李象元,家素业儒,少年勤奋攻读,学有所成。清康熙三十年( 1691 年)中
进士,授
翰林院之第一人。任山东
典试副主考时,他不嫌贫贱,认真选拔贤才。依清例,典试官考对取卷名额例有分配,但他仅荐取一名,此人年龄较大,足跛。主考官奇之。李象元说:“此人五官虽有缺陷,但道德文章甚好,有奇才,我特取之。“后此人任
广东巡抚,有政声。李象元在山东典试后,以病乞归,筑“赐书堂”于城内凤尾阁,广集经典,藏书极富。他平日手不释卷,后进问业,均细心析疑解惑,培育不少人才。其子侄辈中,中秀才、举人、进士的便有10余人。李象元平日布衣蔬食,生活极为俭朴,常教育子孙为政必须清廉,勿受非分之财,而对于贫苦者常予周济,并且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倡修饶公桥和状元桥于梅县附城。县人韩慕庐称其学行“为粤东最”。其长子李端,为雍正元年翰林,任江南
荆溪县(宜兴)知县;孙李逢亨,是乾隆十六钦点翰林。李氏一门三翰院,极为时人所称道。旅港钟应梅教授在其所著的《客人先生诗传.李象元》中有:“三世宫袍玉殿来,文章有价自为媒。赐书堂外行人过,异代犹夸翰苑才”,诗赞李家。
李象元于乾隆十一年病逝,终年86岁。
人物生平
李象元,字伯猷,号惕斋,梅城金山人。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经散馆考试,授翰林院检讨。清朝260多年,嘉应州考取文进士者67人(据《采芹录》),李象元是第一个考取进士的人。
李象元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幼时家贫,无力购买各种书籍,“每闻人有异书”,必前往借抄,苦读强记,终于学有所成。康熙二十六年(1687)参加乡试,房考官为新会尹贾河间,对他的考卷“深加叹赏”,“诧为奇文”,加以推荐,中式乡试第二名。第二年,贾河间特邀李象元往新会圭丰玉台寺读书,并给予诸多优待和照顾。他刻苦力学,虚心向贾河间讨教,学业大进。
李象元在翰林院时,曾轮值南书房,充任大清一统志撰修官,并受命撰写《五经集说》。他工于诗,著有《荣赐堂诗集》。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一月,有一天,康熙帝亲临南书房,命各词臣赋诗,题目是《梅须逊雪三分白》。李象元作一首七律:
梅花雪片共含春,素质清姿各自新。疏瘦寒葩堪比五,霏微冷艳更离尘。
同承天泽原无竞,静玩瑶华却有真。调鼎资梅耕赖雪,容颜虽异德仍均。
为康熙帝所赞赏,被列为第一。康熙帝把亲自书写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斋心》诗一幅赐给李象元,并题词作为奖励。李象元南书房“御试第一”,从此美名饮誉京师。康熙帝把亲自书写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斋心》诗一幅赐给李象元,并在条幅上题:“寻章摘句,华丽词藻,非帝王之所本,联二十余年,兢兢业业,未常晷刻少释。万机自警,有始无终之诮,念兹在兹也。政事稍暇,颇好书射。历年以来,所积临摹赐卿等观看。”
李象元生平好聚书,由京师归里时,所携各种图书册籍充箱盈筐。归途中又到处搜求奇文异书。除经、史、子、集等外,举凡各种野史、稗史、音韵、训诂、医药、星象、占卜等书籍均在搜集之列。故家中藏书丰富,有“嘉应二酉”之称。他在家摒除官场中各种应酬,潜心研读。“数十年闭户摊书”,“目不停阅,手不停披。”到老年也没有停止过阅读。对礼乐的源流、古今声韵、考据、天文等造诣很深。尤其对宋、明程朱理学有精湛独到的研究。著有《赐砚堂集》传世,在当时他的学问文章有“粤东第一”之誉。
李象元秉性正直耿介,对当时科场考试中的贿买、通关节等舞弊现象深恶痛绝。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被任命为山东省副主考,赴鲁时曾赋诗明志:“恐有焦桐留衅火,肯教瓦釜杂钟呜?微臣自许惟公慎,愿竭涓埃赞治平。”到后,“严绝请托,有以厚利陷者,屹不为所动。”并且“与诸臣焚香盟誓”,以唯才是举为原则,务必遴选有真才实学的人。在阅卷过程中,认真谨慎,与正主考一起对各士子的考卷,一一加以比较鉴别,“凡去取高下,商榷往还,至再至三。”故所选拔的多是知名之士,为当时的舆论所称赞。如乾隆时任文华殿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山东人赵国麟,曾多次赴考,均因家贫,未“通关节”又背微驼而未被录取。李象元慧眼识英才,于众多考卷中,发现赵国麟为文挥洒自如,沉雄稳健,实出众人之上,便坚持选拔他为第一名解元。依清例,典试官主、副考对取卷名额例有分配。李象元仅取一名,其余均由正主考录取,正主考甚觉诧异。李象元谓:“此人虽五官有缺陷,然有奇才,特录之。”李象元见赵国麟家贫,特资助他赴京城参加春闱,终于考取了进士,后任安徽、福建等省巡抚,为官清正,擢为朝廷大臣。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一天临朝时,垂询近臣,近年各省乡试,以何省声名为佳?近臣均奏以李象元参与的山东乡试最为“公明”,选拔的多是“宿学名儒”。康熙帝特赐松花江绿石砚一方给李象元,以资嘉勉。李象元于砚上撰铭曰:“皇帝之锡,筠姿玉质,异韫辉山,文明是弼。制自尚方,球贝莫比。磨研维勤,厥用罔窒。宁静之中,有斐斯出。勖哉臣学,世守勿失。”此砚今已失传。
李象元为官后仍布衣蔬食,澹泊自如,薄名利,无意于仕途。任山东副主考后几年,便告病乞归。于城内金山之麓筑御书楼,匾“赐砚堂”。康熙帝曾前后两次征归,他均以病辞。
李象元生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终于乾隆十一年(1746),享年85岁。死后葬于梅江区龟潭。
李象元从儒家学说观点出发,不迷信风水。他对堪舆、日课、占卜等诸术颇熟稔,但不为其所惑。对客家人择地埋藏先人骸骨,他认为“孝子慈孙,为化者谋久远”,是宜择地,这样可“以安先人”,“防水泉虫蚁”。而后代子孙,有的“偶罹灾祸,辄归咎于冢墓”,便“议迁棺骸”,这真是“莫测其何心!”李象元不信“浮屠、 鬼神及人之说,儒者不敢信”。他认为“人生有始必有终”,有生便有死,生与死是自然现象。故临终前一再训诫子孙,他死后“勿延僧供佛”等。
轶事典故
李象元不单自己努力,也重视人才教育、爱惜贤能,在他言传身教下,他的家族出现科举极为罕见的“公孙三翰院”“叔侄四翰林”,成为文化之乡梅州亘古传颂的典范。李象元还有三个儿子、四个侄、四个孙均考取了举人,科甲可谓盛极一时。他的外孙叶承立在他“笃课”下,也考取了进士。
资料显示李象元创办的私塾和书屋有
御书楼、东园李氏私塾(练武楼、上学堂、下学堂)、
学诗堂等。据说,李象元回到老家安享晚年本是情理之中,可宝刀未老的他却闲不下心来,御书楼建好后,乡里中人凡有登门问学业者,李象元均相待以礼,细心析疑解惑,扶植后学,乡邻亲友受他的私塾教育、陶冶成材者不乏其人。目前我们在御书楼还可以看到小院内的照壁和古井,据说当年李象元广集经典,藏书极富,手不释卷的他每天都要在阁楼里看书,晨夕恪瞻康熙御笔抄录的《王昌龄斋心诗》。
城隍庙街《学诗堂》修缮记事序言中记载道:“翰林李象元在京都故宫南书房供职十多年,为官清廉,一生爱好博览群书;尤对诗词歌赋有独特爱好。辞官归乡里后,全心尽力培养子侄宗亲潜心攻读诗书,创建宗族私塾兴教办学,取名为“学诗堂”。
李象元的故事很多,包括他刻苦用功、慧眼录取赵国麟、点拨家庭教师蓝钦奎、平息民间械斗等,无不体现他勇于开拓、主持公义、爱国怀乡、关心后进的客家精神。李象元晚年在任山东典试副主考后以病乞归,在家中兴办私塾治学讲学,他为慕名前来求学的李氏及邻近子弟传道授业解惑。后进问业,他均细心析疑解惑,给他们上课从不收取分文,今日道来,仍然难能可贵。
李象元平日布衣蔬食,生活俭朴,常教育子孙为政必须清廉,勿受非分之财,而对于贫苦者常予周济,并且热心公益事业。他以丰富的学识,人格的魅力,广泛的影响,为家乡人民做了许多实事和好事,先后倡修饶公桥和状元桥,并亲自为状元桥作《重建状元桥题名簿序》。他到老年也没有停止过阅读,对礼乐源流、古今声韵、考据、天文等造诣很深,尤其对宋、明程朱理学有精湛独到的研究,著有《赐砚堂集》传世。
乡里中人凡有登门问学业者,李象元均相待以礼,细心析疑解惑。相传乾隆时任山西省按察使的嘉应州人
蓝钦奎(今城内蓝屋巷人),年青时,文章词赋独步一时,但屡参加乡试不中,经李象元从旁指点后,终考取了举人,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科进士。当时粤东地区士林认为开创粤东文运的始于李象元。清《光绪嘉应州志》给予他高度的评价,称“郡邑化之,文风日起”。
亲属成员
李象元对教育后代,扶植后学不遗余力,乡里亲友受他的教育、陶冶成材者不乏其人。他的儿子、侄、孙辈在他言传身教下成为翰林。李象元长子李端,字山立,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江苏荆溪(今宜兴)县令;李端长子李逢亨,字方厦,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故当时粤海儒林盛传李象元“公孙三翰院”的佳话。
李象元侄李直,字敬夫。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清朝嘉应州有十八人入翰林院。李象元三代四翰林的美谈,几百年来在嘉应州广为流传。
李象元还有三个儿子、四个侄、四个孙均考取了举人,科甲可谓盛极一时。他的外孙在他“笃课”下,也考取了进士。
李象元的后裔七八百人分散居住在祖国大陆各地和泰国、缅甸、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人物评价
清《光绪嘉应州志》称其为“郡邑化之,文风日起”,而当时粤东地区士林更认为李象元开创了粤东文运,县人韩慕庐称其学行“为粤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