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泉
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李清泉(1919年3月—2014年1月25日),男,江西临川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2014年1月25日,李清泉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人物生平
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转正。
1937年12月,任新四军一支队战地服务团团员。
1938年4月,任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干事
1939年6月,任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宣教科干事、科长
1941年2月,任新四军二师四旅十一团政治处主任。
1945年6月,任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宣教部部长。
1945年11月,任山东野战军二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部长。
1947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二纵队十二团政委。
1949年2月,任三野二十一军六十一师政治部主任。
1949年9月,任三野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副政委。
1950年7月,任驻捷克大使馆政务参赞
1956年1月,任中央调查部二局副局长。
1959年7月,任驻瑞士大使。
1966年6月,在北京市委帮助工作。
1967年5月,任中央调查部业务领导小组成员。
1970年9月,任中央调查部山东五七干校党委副书记。
1973年6月,任总参二部副部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冲击。
1980年5月,任安徽省人民政府秘书长。
1981年2月,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1983年3月,任五届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1991年2月离休
2004年2月,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2014年1月25日23时10分,李清泉同志因病在中国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14年1月29日上午,李清泉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人物事迹
投笔从戎
1919 年3 月21 日,李清泉出生在江西鄱阳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李福喜,母亲汪清香,兄弟姐妹共7 人。家中开了一家名叫“同顺号”的鞋店,由于生意不好,一大家生活比较艰难。
李清泉7岁时入学, 念过私塾,也上过小学。小时候喜好画画,全家人省吃俭用,在11 岁那年,李清泉考入设在鄱阳城内的江西省立陶业学校艺术系学习。1934 年毕业后,考入江西陶业管理局附设陶业人员养成所。
当时的陶业管理局局长是著名社会活动家杜重远,管理局的职员和养成所的教员大多是东北沦陷后,跟随杜重远进关的进步人士,对养成所学员的思想影响较大。在这种氛围下,李清泉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并和同学们一起在景德镇积极进行爱国救亡的宣传和社会活动。
养成所毕业后,李清泉被分配在陶业管理局一个负责陶瓷设计和美术的部门当助理技佐。1937 年12 月下旬的一个晚上,一个把李清泉引向新的革命征途的人———陈毅来到了景德镇。陈毅是在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过程中来到景德镇的。他会见了陶业管理局歌咏队的全体成员,讲述了卢沟桥事变后我国形势的深刻变化,阐述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抗战的发展前景。陈毅说:延安固然是个好地方,但是全国的抗日青年都到那里去是不可能的。当前最需要你们去的,是到抗日斗争的第一线去, 到杀敌的战场上去!离景德镇不远的瑶里就有一支红军游击队。他风趣地说:愿意去的可以报名,我陈毅给你们当“红娘”。陈毅那渊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豪放的风度把李清泉这批年轻人深深地吸引住了。
当时,红军游击队改名为江西人民义勇军,在景德镇设立了办事处,主任为李步新。李清泉等人和办事处取得联系后,告别了景德镇,前往瑶里参加了红军游击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参加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李清泉调任华野二纵四师第十二团政治委员。李清泉和团长阮贤榜率领十二团先后参加了临蒙公路出击作战、孟良崮战役阻击战和南麻、临朐、莱阳、胶河等战役。十二团在战斗中得到了锻炼,战斗力进一步提高。1948 年11 月6 日,淮海战役打响。华野二纵是淮海战场的主力之一。在整个战役中,二纵能攻能守,善打阻击战,为保证兄弟部队围歼敌军起了重要作用,为围歼黄百韬兵团、截击杜聿明兵团等战斗取得的重大胜利做出了贡献。
淮海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统一改编,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华野第二纵队改编为第二十一军,所属的四师改编为第六十一师,李清泉被任命为第六十一师政治部主任,胡炜为师长、王静敏为政委,参加渡江作战。突破长江后,六十一师从泾县以西地区出发,沿着皖南、浙北的崇山峻岭,冒着江南的梅雨, 先占领杭州,随后解放溪口奉化。
1949 年5 月, 浙江大陆绝大部分已经解放,国民党军残部退守舟山群岛,但敌八十七军仍盘踞在象山半岛,企图阻止或延缓我军对舟山群岛的攻击。为歼灭象山半岛残敌,六十一师由六十五师一个团协同向敌发起攻击,从7 月3日至8日先后攻克宁海、石浦、象山等地。浙江大陆全境解放。
象山半岛作战后,六十一师在象山地区休整。休整期间,六十一师抽调力量大力协助地方政权建设,开辟新区群众工作。此时,李清泉由师政治部主任升任六十一师副政委。8 月31 日, 六十一师奉命归二十二军指挥,担负从南侧攻击舟山群岛任务。10 月初,六十一师顺利攻占敌六横岛、虾峙岛,做攻占桃花岛的准备。
桃花岛是舟山群岛南侧的一个较大的岛屿, 面积约30 平方公里。当时敌人正在构筑工事,但防卫体系尚未形成。胡炜和李清泉分析敌情,决心乘敌人立足未稳之机迅速攻占桃花岛,并得到军部批准。
18 日晚, 潮水初涨, 风微浪低, 100 余只木船乘风破浪一齐向桃花岛急驶。布置在虾峙岛上的我炮兵向敌阵地展开火力猛袭,各突击营的火力船也一起向敌阵地开火,一阵激烈的枪炮和手榴弹声后,部队全部登陆成功。到23 日夜桃花岛之敌被全部歼灭, 除毙伤外,共俘敌1300 余人。战后,七兵团、二十二军、二十一军均来电嘉奖六十一师。
中法建交功臣
中法建交是经过1963年10月的北京谈判和1963年12月至1964年1月的瑞士谈判两个阶段而最后完成的。当时,李清泉作为中国驻瑞士大使参与了三轮谈判,与法方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中法建交协议。
中法建交是经过1963年10月的北京谈判和1963年12月至1964年1月的瑞士谈判两个阶段而最后完成的。北京谈判是在周总理与富尔之间进行的,解决了建交的原则问题、实质问题。瑞士谈判是北京谈判的继续,着重解决建交的程序问题、方式问题。当时李清泉是中国驻瑞士大使,双方在瑞士三轮谈判的代表是李清泉与法国政府代表波马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及与台湾“断交”等三项原则问题上,中法双方以内部默契的办法取得一致。而程序问题及争取最后达成协议的努力,是周恩来总理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根据党中央的谈判方针做出的。
埃德加·富尔虽然是戴高乐指派的代表,但终究不是法国政府的正式代表,无权在协议上签字。于是周总理和富尔商定,由两国政府代表在瑞士继续进行谈判。
法国政府代表雅克·德·波马歇1963年12月12日到伯尔尼我国使馆和李清泉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他说不久前富尔访华,同中国领导人谈了中法建交问题。法国认为,中法双方都有建交的共同愿望,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时机已成熟。法方是从下列原则出发,即双方都不提任何先决条件,主要是研究公布建交决定的方式,并主张愈简单愈好:或双方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或各自发表内容相同的建交公报,并口述了一个公报的内容大意。
从波马歇所提方案看,法方显然欲以联合公报方式取代北京商定的互换照会方式(即法方先照会我国愿意建交并互换大使,我国复照同意,然后相约同时发表来往照会),而且所提联合公报的内容简单得无法再简单(此后达成协议并正式公布的公报内容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两句话)。李清泉把与波马歇会谈的情况报回国内后,外交部给李清泉发来了党中央批准的谈判方针,主要是三句话:原则要坚定、方式可灵活、争取尽早达成协议,并附来周总理和富尔就三项原则达成的内部默契内容。
鉴于中法建交的重要性,李清泉根据谈判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拟了一个报告请示外交部。外交部指示李清泉到阿尔及尔向正在那里访问的周总理当面请示汇报。12月26日,李清泉飞抵阿尔及尔,总理百忙中接见了李清泉。总理对情况很熟悉,很少提问,主要是帮助李清泉具体掌握中央的谈判方针。李清泉将波马歇所谈情况汇报后说了李清泉的看法,并请总理指示。法方决心同我国建交,但将坚持他们不提先决条件的方式,同时做了达不成协议的准备。富尔访华一事法方要求保密,这次瑞士谈判又要求保密,一方面是怕过早泄密,引起美国干预的麻烦,另一方面也是防止万一达不成协议而有失体面。对方显然是想以联合公报方式代替北京商定的互换照会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方是否仍坚持互换照会方式;另外,在公报内容上是否能接受法方措辞。总理听完李清泉汇报后,做了重要指示:不论对方称有多么困难,总不至于否认北京会谈有三项内部默契;只要对方不否认北京的内部默契,可以同意联合公报的方式及其措辞,但首先仍应提出互换照会方式,如对方仍有困难,只要他们实际上不支持制造“两个中国”的立场,可以同意,但是中国政府将单独发表声明,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和法国政府谈判建交并互换大使,同时重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反对制造“两个中国”。我国单独发表声明,他们无法反对,也无权干涉,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但出于礼貌,也出于实际需要,谈判中预先提出来,以免今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后来我领会总理的指示精神是:坚持北京的内部默契,做到“原则上坚定”;只要法方不否认北京的默契,实质上不支持制造“两个中国”,就可以“方式灵活”,同意他们“愈简单愈好”的办法,最后我方以单独发表声明这个对方无法反对的方法实现“尽早达成协议”。
1964年1月2日第二轮谈判时,李清泉按照总理的指示,首先表示我国政府向我通报了富尔在北京会谈的情况及达成的三项默契。李清泉奉命仍提出北京商定的互换照会的方式。对方说,法方的方案也是按照北京会谈精神提出的,只是方式越简单越好。李清泉提出可以同意联合公报方式,但公报措辞必须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对方表示仍有困难,还是主张越简单越好。鉴于谈判中对方一再说明是遵守北京会谈的精神,没有出现违背三项默契的情况,李清泉按预定的步骤提出,如法方坚持不支持“两个中国”的立场,为了照顾法方困难,我方同意法方所提方案,但是我国政府将单独发表声明,阐明我国同法国建交的立场。1月9日,波马歇第三次到我使馆,他首先复述了李清泉在1月2日会谈中提出的方案,然后说,法方认为中法双方已就建交公报内容达成协议,对我国将单独发表声明一事,未正面表态,而以复述我方案的方式予以确认。接着,双方就公报发表的时间进行磋商,一致同意1月27日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建交联合公报。至此在瑞士共进行三轮谈判,达成了有历史意义的中法建交协议。
社会评价
李清泉同志早年参加革命,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表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革命意志。 “九一八事变”后,学生时代的李清泉不甘做亡国奴,毅然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去。解放战争期间,李清泉同志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新中国成立后,李清泉同志曾长期奋斗在我国的外交战线上,为中法建交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李清泉同志调到安徽工作,历任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尽职尽责、勤奋工作、开拓进取、积极奉献,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政协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清泉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李清泉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谦虚谨慎、公道正派,生活朴素、严以律己,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参考资料
李清泉同志逝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1-27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2 13:4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