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
明朝文渊阁大学士
朱善(1314~1385),字备万,江西丰城人,明朝洪武八年(1375)廷试第一,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人物生平
朱善自幼聪颖,好读书。九岁时,通经史大义,能属文。长大后,以经学授徒。
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兵乱爆发,朱善隐居山中,对待继母以孝顺闻名。
至正二十二年(1362),战乱加剧,朱善扶母逃窜十余日。
洪武八年(1375),召赴京师廷对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署院事,知制诰。一年多以后,奏对失旨,贬谪任教辽东,朱善无愠色,每日赋诗写怀,著有《辽海集》,没有上任,赐还乡。朱善对儿子说:“汝力耕以供赋役,我取汝祖所著《皇极经世》等书而考证之”。
洪武十七年(1384),复召为翰林院待诏。朱善上疏论婚姻律说:“民间姑舅两姨子女,法不得为婚。仇家诋讼,或已聘见绝,或既婚复离,甚至儿女成行,有司逼夺。按旧律:尊长卑幼相与为婚者有禁。盖谓母之姊妹,与己之身,是为姑舅两姨,不可以卑幼上匹尊属。若姑舅两姨子女,无尊卑之嫌。成周时,王朝相与为婚者,不过。故称异姓大国曰“伯舅”,小国曰“叔舅”。列国齐、宋、,亦各自为甥舅之国。后世,晋朝王、谢,唐朝崔、卢,潘、杨之睦,朱、陈之好,皆世为婚媾温峤以舅子娶姑女,吕荥公(吕希哲)夫人张氏即其母申国夫人姊女。古人如此甚多,愿下群臣议,驰其禁。”得到明太祖的采纳。
洪武十八年(1385),奉旨校文礼闱,擢奉议大夫文渊阁大学士。朱善曾讲《家人卦》、《心箴》,明太祖大悦。九月,病重,请告归乡,不久去世。
正德年间,追谥文恪。
文学著作
著有《诗经解颐》、《诗经辑》、《释史辑》。
亲属成员
继母:季氏
子:朱逢掖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5 10:3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