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莘国,又名有侁、姺、莘、辛,姒姓,为
少昊的母系世系。夏后
启之季子武观居西河而承
有莘氏名,莘为通天地之人的意思,
禹,
汤,
商纣及
周文王、
周武王均与辛氏通婚,夏辛在晋南,辛甲在长子,辛有靡在梁山。据史书记载,辛国是个盛产美女和贤人的国度。主要
人物:
女喜(女嬉)、
伊尹、
太姒、
辛甲、辛由靡、辛有、辛伯、辛廖。
国名
有莘国,又名有侁、姺、莘、辛,姒姓。
历史沿革
约公元前21世纪,
夏启封支子于莘,称“有莘国”,简称莘国,上属
雍州。商代因之。
西周时,有莘国改属畿内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废有莘国,并入晋国,称“莘地”、“梁”或“羁马”。
有莘位置
根据历代史料先后记载,有莘国地望主要有河南伊川、陕西合阳、河南陈留、
山东曹县四种不同说法。
战国·吕不韦《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其母居伊水之上“故名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东汉史学家高诱注:“侁,读曰莘。”故有侁氏即有莘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伊水》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伊川中,“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而长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在今河南伊川县。
唐·李泰《
括地志》云:“古莘国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二十里。”在今
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周武王的母族有莘氏本是姒姓国族。《诗·大雅·大明》云:“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毛传:“莘,太娰国也。”
唐·张守杰《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史记·殷本纪》载,伊尹“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
春秋·
左丘明《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语言学家
杨伯峻注:“有莘氏之虚在今
山东曹县西北。”在今
山东省
曹县西北。
考古发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对洛阳市伊川县新城故城遗址进行多次考古调查。发现这座城址略呈长方形,城墙东西长1680米,南北宽1250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在“新城故城”及其周围,还发现多处大型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聚落遗址。在新城东部隔伊河相望,有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土门遗址,发现有房屋遗址以及大量灰坑和墓葬。这些重要发现,为探索夏商时期有莘氏的活动地域,提供了重要佐证。
人物辈出
有莘氏第一个出场的公主,叫作
女喜(女嬉)。上古时代,女喜嫁给
鲧,生下的儿子就是
大禹。
有莘氏在史料中第二次出场是
夏朝末年了,当时东方的商族崛起,
夏桀的统治岌岌可危。有莘氏境内有条河叫
伊水,伊水附近有个贤人叫作
伊尹,虽然有莘和夏同族,但伊尹却看透了夏桀的昏庸腐败,预测到夏必为商所取代。于是伊尹趁着有莘氏有公主嫁给
商汤的时候,作为陪嫁的厨师被带到商汤面前。然而,伊尹从烹饪的原理中能够引申出治国之道,这让
商汤对其大为折服,予以重任。此后,伊尹返回原籍有莘氏刺探消息,当时因为夏桀宠爱妃子琬、琰而冷落了妺喜,于是伊尹就和
妺喜勾搭上了。两个人具体做了什么不知道,总之女人的报复是非常可怕的,伊尹成功地从妺喜这里获取了夏桀的情报。
伊尹的下一步则是让商汤通过减少对夏桀的贡赋,来试探夏桀是否在诸侯中还得人心。果然夏桀大怒,发动
九夷的军队打算进攻商汤。伊尹认为,这是诸侯还顺服夏朝的表现,这时的夏桀不可以惹怒,于是建议商汤赔礼道歉并恢复贡赋。等到第二年又用这招试探,而夏桀果然就叫不动东方诸侯了。商汤则反而带领
东夷,攻灭服夏的
葛国、
韦国、
顾国、
昆吾国,并在
鸣条一举击败夏桀,进而直捣夏都阳城,夏朝就这样灭亡了。伊尹则被尊为帝师,辅佐商汤、
外丙、
仲壬、
太甲四代,因为太甲年少无知,于是伊尹便将其流放桐宫,自己摄政三年。等到太甲懂事之后,伊尹又将其迎立。此后伊尹卒,其子
伊陟和伊奋都是商朝重臣。
在商代祭祀中,伊尹享有非常隆重的规模。不过虽然伊尹成为商朝的重臣,但有莘却似乎一直不太服商。我们之前也提到过,商朝的两个心腹大患就是
邳国和姺国(有莘氏)。商王
河亶甲五年,有莘氏进攻商朝诸侯班国,被商朝方伯
彭国和
豕韦打败,此后“姺人来宾”,愿意接受商朝的领导了。有莘氏在文献中不仅被写作“姺”,也被写作“侁”或“辛”。商代末年的有莘氏国君,叫作辛甲。
商朝末年,辛甲以有莘氏国君兼任商朝太史。辛甲在当时还算是商纣的忠臣,据说他对
商纣上过七十五次奏疏劝勉,但一次都没有被采纳。于是心灰意冷的辛甲决定投靠周朝,通过
召公奭的引荐见了周王,又当了周朝的太史。当时他还吟诵了古代的《虞人之箴》,虞人就是猎人,辛甲记录了猎人们说过的一些话,用来对周室百官劝勉。有莘氏的公主在当时也非常抢手,周文王被商纣囚禁的时候,
闳夭、
太颠、
南宫适等人就用有莘氏的公主作为礼品行贿商纣,
周文王得以被放回西岐。
周文王自己也娶了一个有莘氏的公主,这个公主还被立为正室夫人,这就是
周武王母亲
太姒。《
诗经》记载:“大(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说是太姒为周文王生了一百个儿子。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宣扬太姒比较厉害,能生多子而已。实际上周文王的嫡子只有十人,分别为
伯邑考、
武王发、
管叔鲜、
周公旦、
蔡叔度、
曹叔振铎、
郕叔武、
霍叔处、
康叔封、
冉季载。
辛甲的后代有辛由靡,是
周昭王时期的辛国国君。辛由靡以勇力著称,得以担任周昭王的车右。在先秦时代一般以左为尊,战车的左边是最尊贵的射手,中间是御者,右边是矛士。这个矛士必须要手持数米长的大矛作战,非大力士不能担任。但是在国君或者主将的车上,由于要指挥击鼓,所以这个时候御者就被换到左边了,矛士依然在车右不变。辛由靡的职责就是持矛护卫。周昭王伐楚胜利,据说楚人献给昭王一艘胶水黏成的彩舟,以致周昭王在回过汉水的时候,胶船溶解,昭王和部下都漂于汉水之中。辛由靡奋力捞起昭王,当时昭王已经只是个死昭王了。
周室东迁的时候,辛国国君叫辛有。辛有返回故乡伊川的时候,见到不少披头散发在野外祭祀的人,不禁感慨道:“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果然在百年之后,
秦穆公和
晋惠公把
陆浑的
戎人赶到了伊川一带。辛有有两个儿子被派到晋国担任太史,二儿子立董氏,后人就是被
孔子称为“古之良史”,直书“
赵盾弑其君”的
董狐。董狐的后人逐渐沦为晋卿赵氏的家臣。
董安于为
赵鞅筑造
晋阳城,是太原城的最早总设计师。
辛有之后的辛国国君,在周庄王时代有辛伯。
周桓王喜欢儿子克,对太子佗却不太上心,但碍于礼法还是让太子佗继承君位,是为
周庄王。大臣
周公黑肩想发动政变来立
王子克为君,把阴谋泄露给朋友辛国国君辛伯了。但辛伯却拒绝参与,反而劝告周公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不想因此导致国家动乱,但是周公却不听。于是辛伯只好咬咬牙,向庄王打了小报告。周庄王马上捕杀了周公黑肩,王子克慌慌张张逃奔燕国去了。
辛伯的后代有辛廖,当时
毕国国君
毕万因为丧失了封地而奔晋担任大夫,辛廖对毕万进行占卦,认为“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果然之后毕万因战功被封于魏,后人就建立了
三家分晋之一的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