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周礼·春官·
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郑玄 注:“德,能躬行者。”
②《
论语·宪问》:“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③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礼。若有德及气力尚壮,则君优而留之。”
④《
百喻经·为熊所啮喻》:“世间愚人……为彼虽著法服无道行者之所骂辱,而滥害
良善有德之人。”
②《
礼记·礼器》:“是故昔
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 孙希旦 集解:“有德,谓有
德行者。”
《
老子》中多处提到“德”的概念,古时“德”与“得”通,学道而得道,是谓有德;道教因袭其凡是符合道的准则即为“有德”的思想,并加以
衍化。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认为,人生数十年,死后形体会
朽弊消亡,只有人的品德、功业和言论能够
昭垂永远。人生不应追求高官厚禄,享受快乐,而应该实践自己
理想的道德原则,永远成为道德
榜样;
建功立业,对百姓、国家作出贡献;留下经典
名言,
垂教后世。三者之中,
立德最重要,
有德者必有言,而有言者不必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