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dé xíng,是指道德品行的素质,也指讥讽人的话,表示瞧不起别人的
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用此词。出自《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1、[moralcaliber;moralintegrity]道德品行的素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
国语·晋语》
⑤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朝廷礼乐
刑政之事皆在于学,士所观而习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
⑥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九二回:“
贾政道:‘虽无刁钻刻薄的,却没有德行才情。白白的衣租食税,那里当得起’。”
⑦
巴金《
寒夜》二六:“她虽然自夸学问如何,德行如何,可是到了五十高龄,却还来做一个二等老妈,做饭、洗衣服、打扫房屋,哪一样她做得出色。”
范宣年八岁,后园
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
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